1、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 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定 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要点,辨证要点,预防调护,小结、习题,主 要 内 容,定义,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本病可突然发生,亦可缓慢形成,轻者肢软无力,重者四肢痿废不用。,素问疾论对本病论述颇详,指出痿证产生的主要病理为“肺热叶焦”,即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使五体失养所致。并将其分为皮、肉、脉、筋、骨之五体痿,虽五体痿不能机械划分,但确有浅深轻重之异。在治疗上还提出“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另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
2、,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强调湿热也是痿证成因之一。隋唐至北宋时期,将痿列入风门,较少进行专篇讨论。直至金元,张子和对风、痹、痿、厥予以鉴别。景岳全书杂症谟痰证强调“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强调精血亏虚致疾。丹溪心法立专篇论述痿证,明确指出“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朱丹溪承张子和之说,力纠“风痿混同”之弊,在治疗方面主张“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法,首创名方虎潜丸,并提出了瘀血致痿的论点。叶天士临床指南医案疾论中更将痰病之因高度概括为“肝胃脾肾,气血津液之虚”,使补益肝肾亦成为本病的施治大法。,历 史 沿
3、革,与西医联系,西医学中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药源性肌病,以及瘾病性瘫痪等,若临床表现与疾证相似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病 因,病 机,病因,感受温毒湿邪,饮食毒物所伤,久病劳欲,跌仆瘀阻,病 因,1感受温毒湿邪:感受温热毒邪,或温病高热持续不退,内热潘灼伤津耗气,皆令肺热叶焦,津伤失布,致筋脉失濡,手足不用。或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感受外来湿邪,郁遏化热。湿热浸淫筋脉,气血运行受阻,使筋脉肌肉弛纵不收致痿。,病 因,2饮食毒物所伤: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嗜酒或多食辛辣,损伤脾
4、胃,内生湿热,阻碍运化;或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致虚,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使津液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筋脉肌肉失养而渐痿。此外,服用或接触毒性药物,损伤气血经脉,经气运行不畅,脉络失畅,亦可使筋脉肌肉失养而成痿。,病 因,3久病劳欲:先天禀赋不足,或病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劳役太过,使筋脉失养,经脉失濡润而致痿。,病 因,4跌仆瘀阻:跌扑或其它外伤,瘀血内阻,络脉不通,筋脉失养,发为痿。,病 机,痿证的发病机理,总由津液、气血、精髓亏耗,不能濡养肌肉、筋脉所致。而津液、气血、精髓又赖于肺、脾(胃)、肝、肾的生成敷布,通过脾胃的生化、肺的布散、肝的疏泄、肾的藏精,相互协调为用。若
5、温热毒邪犯肺,肺受热灼,津气耗伤,则肺失布散肌肤筋脉失去濡养而成痿。或因脾胃虚弱,运化不健,气血化源匮乏,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肢体屡软无力。精血同源,互为转化相生,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若久病劳欲,肝肾精血亏损,不能濡养筋骨,皆可导致骨弱筋痰软无力。此外,湿热、毒物、瘀血均能使筋骨气血运行受阻,筋脉失养而致疾。总之,痿证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五脏病变,皆能致痿,且脏腑间常相互影响,而五脏受损,功能失调,生化乏源,又加重了精血津液不足,筋脉肌肉因失养而弛纵,不能束骨而利关节,以致肌肉软弱无力,消瘦枯萎,发为痿证。,病 机,1基本病机:肢体筋脉肌肉失濡养而弛缓不收。 2病位:在筋脉、
6、肌肉,与肺、脾(胃)、肝、肾关系密切。但痿证总以肢体筋脉失去精、气血、津液濡养而致,而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化生与五脏有关,故本病常涉及诸脏,而不局限于一经一脏。 3病理性质:有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之证。一般而言,本病以热证、虚证为多,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外感温毒之邪和湿热所致者,病初阴津耗伤不甚,邪热偏重,故属实证;但病久则肺胃津伤,肝肾阴血耗损,可由实转虚,成虚实夹杂之证。内伤致病,脾胃虚弱,肝肾亏损,气血阴津亏耗,则以虚证为主,但夹湿、夹热、夹痰、夹瘀,表现本虚标实之候,常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之证。,病 机,4病机转化:痿证病变累及五脏,但常常相互传变。如肺热叶焦,精津失其敷布,久则五脏失濡
7、而致疾;邪热内盛,肾水下亏,水不制火,则火灼肺金,导致肺热津伤;脾虚不运与湿热蕴积也可互为因果;湿热亦能下注于肾,伤及肾阴;湿热毒邪,灼伤阴津,或湿热久稽,化热津伤,易致阴津耗损;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又可津停成痰,痹阻经脉;肝肾阴虚,虚火内炽,灼伤津液,而致津亏血瘀,脉络失畅,致病程缠绵难愈。,病 机,5预后:痿证的预后与感邪轻重,正气强弱有关。初起,感受外邪为主者,治疗及时得当,可获治愈;若久病、渐进,病程长,正虚邪实,经坚持长期治疗,有望治愈或控制发展;痿病日久,多脏受损,气血两虚,阴阳俱损,病情日重,肌肉瘦削,则预后不良。若痿证出现胸闷气促,声哑,呼吸吞咽困难,面色青紫者,需积极抢救,预
8、后极差。,诊 断,1临床特征: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肌肉萎缩,甚至瘫痪。可一侧或两侧,下肢或上肢,但以下肢痿不用较为多见。部分病人可伴有眼睑下垂、抬头乏力,甚则影响呼吸、吞咽等。 2病史:具有感受外邪与内伤积损的病因,有缓慢起病的病史,也有突然发病者。有的有神经毒性药物接触史或家族遗传史。 3辅助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可有肌力降低、肌萎缩,必要时做脑脊液检查、肌电图、肌活检与酶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测定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 MRI检查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痹证与痿证(见痹证节) 2偏枯与痿证:偏枯又称半身不遂,
9、表现为一侧上、下肢不能随意运动,或左或右,日久患侧肌肉亦可见肢体瘦削,痰弱不用,但偏枯为中风所致,起病急骤,常伴口舌歪斜,或语言謇涩。而痿病多不伴有口舌歪斜、语言謇涩等。,辨证论治,辨 证 要 点,分 证 论 治,治 疗 原 则,(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凡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起于热病、外伤、久卧湿地、感冒雨露者,病多实;凡起病缓,发展慢,病史较长,或因七情内伤,或房事过度,或久病耗损者,病多属虚,或虚实夹杂。凡症见发热、咳嗽、咽痛、肢体肿胀、麻木、疼痛、舌有瘀斑瘀点、苔黄或白腻,脉滑数或涩者,多属实;凡症见面色不华,疲乏无力,腰膝疫软,筋脉弛纵不收,脉虚乏力,多属虚。临证时亦有虚实夹杂,
10、虚中夹实,实中夹虚,需仔细分辨。,(一)辨证要点,2辨病位:起病时见发热、咳嗽、咽痛,在热病中或热病后出现肢体痿弱不用者,病位多在肺;凡是肢体痿软,食少便溏,面浮,下肢微肿,纳呆腹胀,病位多在脾;凡下肢逐渐痿软,甚至不能站立,伴腰脊酸软,头晕耳鸣,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病位多在肝肾。,(二)治疗原则,由于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故前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其含义有二:一是补益后天,即采用益胃养阴和健脾益气;二则清阳明之热邪。因肺之津来源于脾胃,肝肾之精血有赖于脾胃的生化。若脾胃虚弱,脾不健运,则津液精血化源不足,肌肉筋脉失养,则肢体痿软不易恢复。如
11、脾胃功能健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转旺,有利于痰病恢复。故临床以调理脾胃为原则,但不应拘泥。还应根据病因、症状之异,佐以清热、利湿、化痰、消瘀,方可获效。痿证日久,可累及肝肾,故重视补益肝肾也是治痿的原则之一。总之,实证宜祛邪,虚证宜补益,虚实兼夹者,又当兼顾之。另治疾当慎用风药、解表药,因前者辛温燥烈伤津,后者发汗易损气耗液。同时,正确运用针灸、推拿等疗法,配合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更有助于康复。,(三)分证论治肺热津伤,证候:常在发热后突现肢体痿软无力,甚至腰脊手足痿弱不用,口渴心烦,呛咳痰少,咽干不利,皮肤枯燥,大便干燥,溲黄少,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方药:清
12、燥救肺汤加减。方中以人参、麦冬、生甘草甘润生津,益气养阴;生石膏、桑叶、杏仁、宣肺清热,润燥降逆;炙枇杷叶、阿胶、炒胡麻仁润肺滋阴清燥。切忌过用苦寒,以免化燥伤阴。若加石解、玉竹、生白芍则更佳。若热重可重用石膏,并加银花、知母;呛咳少痰,加瓜萎皮、贝母;咽干不利,加花粉、芦根;食欲减退,去阿胶,加鸡内金、谷芽、生白术。,(三)分证论治湿热浸淫,证候:起病缓慢,逐渐出现身体困重,四肢痿软,或麻木微肿,们之微热,喜凉恶热,多见于下肢。常伴发热,胸痞脘闷,小溲短涩赤痛,舌偏红、苔黄厚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燥湿,利筋通脉。 方药:加味二妙散加减。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防己、牛膝导湿热下行,利湿通络
13、;当归、龟板滋阴养血;可加木瓜、蚕沙、薏苡仁利湿通络。若两足红肿热甚,口燥舌干,为湿郁化热,加银花、赤芍、知母;如肌肉消瘦,两足奇热,心烦便干,舌绛、苔少,脉细数,为湿热伤阴,去苍术,加生地、石斛、生白芍,或改用知柏地黄丸;若麻木较甚,运动不利,舌紫或舌下络脉如蚓,脉涩,乃湿热夹瘀,加桃仁、红花、地龙、丹皮、鸡血藤等;若胸痞脘闷较甚,咳痰颇多,麻木肿胀,舌胖大、苔浊腻,脉滑,乃湿热夹痰,加白芥子、白疾黎、白僵蚕、白茯苓、白附子,白术等。,(三)分证论治脾胃虚弱,证候:肢体痰软无力逐渐加重,肌肉渐见萎缩,神疲肢倦,面浮色白无华,腹胀纳呆便搪,舌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脾益气,健运升清。 方药:参
14、苓白术散加减。方中党参、白术、山药、扁豆、莲子肉益气健脾;茯苓、薏苡仁利湿扶脾;陈皮、砂仁和胃理气;桔梗载药上行,输精于肺。虚甚重用补气药,并可加黄芪、当归、鸡血藤;若中气不足,可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气虚致瘀,改补阳还五汤加鸡血藤。,(三)分证论治肝肾亏损,证候:病起缓慢,渐见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甚则步履全废,腿胫大肉尽脱。或伴眩晕,耳鸣,遗精早泄,妇女白带绵下,月经失调,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虎潜丸加减。方中虎骨(用狗骨代)壮筋骨、利关节;锁阳温肾益精;知母、黄柏、熟地、龟板滋阴清热;白芍养血柔肝;陈皮、干姜温中和胃,既防苦寒败胃,又使滋补而
15、不滞。若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兼有神疲,怯寒怕冷,阳痿早泄,尿频而清,妇女月经不调,脉沉细无力,不可过用寒凉以伐生气,去黄柏、知母,加仙灵脾、鹿角霜、紫河车、附子、肉桂,或服用鹿角胶丸、加味四斤丸;若见面色无华或萎黄,头昏心悸,加黄芪、党参、首乌、龙眼肉、当归以补气养血;腰脊酸软,加续断、补骨脂、狗脊补肾壮腰;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或服用六味地黄丸加牛骨髓、鹿角胶,枸杞子滋阴补肾,以去虚火;阳虚畏寒,脉沉弱,加右归丸加减。,(三)分证论治瘀血阻络,证候:四肢痿弱日久,肌肉削瘦,肢体麻木不仁,或四肢青筋显露,肌肉隐痛,舌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益气养营,活血行瘀。 方药:圣愈汤
16、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圣愈汤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亏虚,血行滞涩,经脉失养证;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用于气虚无力推动血行,经脉瘀阻证。方中人参、黄芪气;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养血和血;赤勺、地龙、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脉。若手足麻木,舌苔腻者,加橘络、木瓜、僵蚕、鸡血藤祛风舒筋通络;下肢痿软无力,加杜仲、锁阳、桑寄生、牛膝;若见肌肤甲错,形体消瘦,手足痿弱,为瘀血久留,可用圣愈汤送服大黄蜇虫丸,补虚活血,以丸图缓。,预防与调护,适当锻炼,注意起居,谨防感冒和受湿;肺热脾虚忌辛辣甘肥;肝肾亏虚忌房事。另应怡情适性,增加战胜疾病之信心。更需加强功能锻炼,防止跌扑伤损。在发病急性期,需卧床;高热者,应予物
17、理降温。若现神昏、呼吸或吞咽困难,当予特护,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并应及时抢救。另外运用针灸、推拿等外治法和适当的肢体活动配合治疗,有助于康复。,小结,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 主要病因有感受温毒湿邪,饮食毒物所伤,久病劳欲,跌扑瘀阻等,导致肌肉、筋骨等失去气血濡养而弛缓不收。 病位在筋脉和肌肉,与肺、脾(胃)、肝、肾关系密切。 其病虚多实少,热多寒少。 故治当调益后天,养阴滋肺,培补肝肾,填精益髓。还应根据病因,临床当佐以清热、除湿、化痰、祛瘀,但忌过用苦寒、燥热之品,以防耗气灼津,痿更难复。,1痿证的定义是什么? 2引发痿证的原因有哪些? 3痿证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原则。 4痿证分几型,治法,方药各是什么?,习题:,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