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68016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血管疾病,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刘可欣,心血管疾病的概述,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实际上,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学家、胸部外科医生、血管外科医生、神经学家及介入性放射学家来治疗。,症状,1、心悸心悸(Palpitation)是主观感觉及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主观上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快速、不整或搏动有力。客观检查可见心跳频率过快、过缓或不齐,即有心率和心律的变化。,2、呼吸困难呼

2、吸困难也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呼吸次数增多,动作快而幅度加大。1、运动性呼吸困难: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 2、端坐呼吸:患者表现不能平卧或不能长时间地平卧,斜靠位甚至于端坐,双下肢垂于床边. 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又称为“心源性哮喘”,以区别于肺脏疾病引起的哮喘。入睡后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肺脏淤血到一定程度造成明显的缺氧,使患者从睡梦中惊醒已感到呼吸极度困难。病人立即从卧位改变为坐位,甚至站立位,症状才能逐渐缓解。 4、急性肺水肿;是最严重的一类型

3、呼吸困难,可以影响患者生命,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明显的缺氧,不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3.紫绀紫绀是体征,指粘膜和皮肤呈青紫色。体内还原血红蛋白(未经氧饱和的血红蛋白)绝对值超过5g%(67vol%的不饱和度)。紫绀的机制为缺氧血,血红蛋白过多,及血液淤滞。有中心型及周边型两种。 1、中心型:指发生于心脏及肺。肺脏病变致血液氧合障碍也是中心型紫绀的重要原因。 在重度心力衰竭时,肺脏淤血影响氧合产生中心型紫绀。中心型紫在运动时加重。长期血氧不饱和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增多及杵状指趾。 2、周边型紫绀:见于周围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单位时间内组织摄取过多的血氧。周边型紫绀在活动时并无明显加重。心力衰

4、竭时血流缓慢,周边组织摄氧多。因此其紫绀综合了两种形式。,4.眩晕眩晕(vertigo)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使患者自觉周围景物或自身在旋转及摇晃,眩晕发作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5.晕厥晕厥(syncope)是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皮质一过性功能障碍,引起突然的、可逆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的一种临床病征。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最常见的引起晕厥的原因有: 1、反射性晕厥:最常见,约占各型晕厥总数的90%,大

5、多数是通过血管迷走反射,导致心脏抑制和全身血管扩张,引起回心血流量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而导致脑缺血、缺氧引起晕厥。 2、心源性晕厥:因心脏输出量突然减少而发生的晕厥。 3、脑源性晕厥:因脑部血循环障碍或脑神经组织病变所致的晕厥.4、代谢性晕厥:由于血液成份异常导致晕厥,常见于低血糖、一氧化碳中毒、呼衰时二氧化碳储留等。 5、精神性晕厥:癔病。,6.疲劳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当心脏病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稍,令人产生疲劳感。疲劳可轻可重,轻的可不在意,重的可妨碍工作。但心脏病疲劳没有特殊性,它与其它疾病所致的疲劳难以区分。,引起原因1,过度肥胖过度

6、肥胖已被公认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分肥胖会加重心脏负荷。它和冠心病的直接联系是因为它影响血压、血脂的水平,另外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瘦身5到10公斤可以明显降低得心血管病的几率。2;缺乏体育锻炼缺乏体育锻炼是另一个可以被纠正的危险因素。有规律的健身可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长期坚持中等强度的运动就会带来明显的好处。大强度的运动益处更多。健身运动可以帮你控制血脂、糖尿病、肥胖和血压等其它危险因素。3;高血压 高血压增加了心脏负荷,导致心脏变大、变弱。如果一个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那他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翻倍.,4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脂肪、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过高,或高密度脂蛋

7、白量过低,都会升高形成血栓和动脉硬化的可能性,进一步就可能导致冠心病或者脑血管意外。5糖尿病糖尿病严重地增加了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即使血糖被控制在正常水平,危险因素也显著增加。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会死于心血管病或中风。如果你有糖尿病你必须严格控制其它的危险因素。6吸烟吸烟者心肌梗塞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两倍以上。吸烟者心脏猝死的几率提高最多,吸二手烟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也会上升。7遗传因素近亲中有心血管病患者或死亡的,也被认为危险性有所提高。,冠心病在主动脉的基部,有两条动脉贴在心脏的外面,这两条动脉就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到心脏的肌肉中,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再通过静脉,最终进入右心房。血

8、液通过这条循环途径,就可以给心脏的肌肉运来氧气和养料,同时运走代谢废物。,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等,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这种病变就叫做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如果心脏的肌肉暂时性缺血,可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绞痛。如果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就会引起心肌梗死,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怎样预防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鱼油的诞生使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可以给予人积极向上的心态,由内而外改变体魄。,瑜伽 yoga,慢跑normal run,注意饮食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忌烟少酒 少量的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过量的酒和烟只会使人注意力下降,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百害而无一例。,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