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仪与教化,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整体风格雄厚大气 。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 ,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 体现的是帝王的权力和威严。,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
2、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有的重达几十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现高为133.5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66米。 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比较下面作品的异同点,大规模的雕塑群,排列成军队状;地下,大型建筑,像纪念碑一样;地上
3、,守卫秦始皇的陵墓,古埃及法老的陵墓,皇帝,法老,为统治者个人服务,体现帝王的权力和威严。,总结:,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因为当时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有了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和不同的社会阶级。当时的社会结构就象埃及的金字塔一样,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思考:,1 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秩序会怎样?,2 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国家和不同的阶级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规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3 “礼仪与教化”这一
4、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有何影响?,在美术创作中,美术作品中所出现的直观的视觉形象很适合宣扬这些思想,甚至它比抽象的文字更生动,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以中国人提出了美术作品要“成教化,助人伦”这一观点。,青铜时代,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青铜器的作用,制作青铜器不仅用来
5、盛装和调剂牺牲等给祖先奉献的礼物,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铜器外表刻画“物”的图像。通常所说铜器花纹实质就是图物象物。 那“物”是什么呢?答案其实非常简明。物者,方物、神物也,也就是人们所崇拜的神灵,或者视之为自己祖先所由来的神物,有类于西方所谓“图腾”。,鼎的故事,史记曰:“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在中国,九鼎象征九州,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此所谓定鼎中原,问鼎中原,三足鼎立也;周公制礼作乐,创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gui),诸侯与王朝卿士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此所谓明贵贱,辨等列,别上下也。,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
6、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 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大克鼎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大克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 “大克
7、鼎”出土于清末金石学和金石书法鼎盛时代,故其铭文书法在当时倍受推崇。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为皇钜制。 其铭文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大盂鼎是西周周康王时期著名青铜器。鼎高100.8厘米,口径78.3厘米,重153.3公斤,鼎身为立耳、圆腹、三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 ,威仪万端。,大
8、盂鼎铭文,大盂鼎铭文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大篆结体谨严,雄壮凝练,圆润遒劲,通篇铭文气韵生动,疏密相同,让人叹为观止。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时记载给盂的赏赐。,莲鹤方壶,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当然,方壶装饰最为精彩的乃是盖顶仰起盛开的双层莲瓣,以及伫立莲瓣中央一只立鹤。仙鹤亭亭玉立,双翼舒展,引颈欲鸣,表现出的清新自由、轻松活泼的感觉,形神俱佳,栩栩如生,曾使多少人为之倾倒。因此莲鹤方壶被专家们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杜
9、岭方鼎装饰的,是饕餮纹与乳钉纹。,人面纹方鼎为商代晚期铸品。用途可能与祭天祈求丰收有关。此鼎器形雄伟,在装饰上又以人面为饰,更为孤例。人面的形象极为奇异,给观者一种望而生畏、冷艳怪诞的感觉,是一件匠心独运的青铜器精品。 该鼎腹饰人面,足饰饕餮纹,造型古朴威严,凝重结实,体现了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威。,刖刑人守门青铜方鼎,西周 腹近长方椭圆形,口沿下饰双首夔龙纹,两侧有方形附耳,四角铸回首卷尾伏龙一条。下部为炉膛,四足各铸一鹰嘴兽,正面有两扇可开启的方形门,右门压关铸一裸体刖刑(失右足)奴隶形象,左门压关为虎头形,两侧有窗户状通风孔,后面铸弯曲纹镂孔可通风,膛底有五个圆形通风口,亦可漏灰。整体设计
10、精巧、实用。 刖刑是锯足的残酷肉刑,为古代五刑之一。这件铜器可与文献印证,正是奴隶制社会阶级压迫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的艺术力求如实地模拟现实生活环境的一种倾向。,商朝晚期 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恰到好处,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中国青铜器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其间青铜器的风格从凝重庄严的艺术风格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风格;同时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从祭祀用的礼器逐渐转变成实用器具。 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饕餮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环带纹,再发展为清新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其间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