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 题 例 析,真题例析,方法总结,【2014安徽】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思路分析】 命题作文“说说我自己”,题目很平常,让每一个考生都能有话可说,但关注自己的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选材就很能区分考生的写作水平
2、,所以确定主题、选择内容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容易,加上语言表达、构思技巧等层面的要求,考生肯定感觉:写起来容易得高分难!。,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1命题意料中,题材贴近生活实际。 中考作文以“说说我自己”为题,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这样的题材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看到题目感到亲切,感到容易入手。这正是我省中考一直倡导的“不设审题障碍,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保证让考生正常发挥作文水平”的具体体现。安徽中考作文一直以来都是关注“我”,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有话可说,并真正关注自己、人生、学习、健康等,以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
3、作上做到内容具体,文从字顺,文体规范,这是一个方向标,也是最基本的得分点。,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2文题遇到过,要得高分却不容易。 同学们看到题目后,首先要梳理一下自己的特征,从性格、爱好、品质等几方面介绍自己,写完觉得内容也很充实。考生看到熟悉的题目会倍感亲切,但如果仅仅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或者罗列出自己的优缺点,那就太平常了。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能抓住一个重点写出特色,才能在短时间内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高分。,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3适应考纲变化,评分注重“文章表达”。201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纲在写作“分项分等评分标准”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4、,那就是在55分作文中,“文章内容”只占25分,“文章表达”却占了30分,这一评分标准的变化重在提醒考生要特别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以本次作文为例,虽然要求没有限定文体,但指向也很明确,只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文章开头以题记总领,结尾总结,主体部分用段首中心句或小标题的形式更有利于阅卷教师发现文章亮点,让自己获得高分。如“宽容幽默的我、不甘落后的我、风华正茂的我”,“五岁天真烂漫、十岁顽皮执拗、十五岁充满梦想”等类似的段首中心句或小标题会让作文的亮点一目了然,得分自然会高出别人。,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佳作展台】 说说我自己 哲学家说过:人是世界的灵魂,自己是人的生
5、命的体现者。 文学家说过:人是阑珊的灯火,自己是人的梦想的实现者。 大千世界,人充斥着它的角角落落。我是多么的渺小啊!然而,在渺小中我窥视到了我的伟大。我是一支小小的火柴,可以照亮心灵的天空;我是一片嫩绿的新叶,可以倾倒多情的季节;我是一朵洁白的浪花,可以飞越宽广的海洋。我还是我,我无法去审视自己。我不知道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总是在犹豫中徘徊。然而却由此想到一些事情,譬如某种襟怀和精神。于是,我重翻“人生历程”,如吹皱春池,涟漪四起。 在致橡树里我读懂了舒婷甘愿做橡树下的木棉的执着;在蜀道难中我读懂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愤世嫉俗;在命运交响曲中我读懂了贝多芬琴架上飘出的铿锵有力的人
6、生激情。,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合上厚厚的书本,仰望苍穹,星光穿越数万年的距离投射进弥望者的视野,心潮起伏中,我似乎感觉到,在先人们一次次演绎人生境界中透露出的精神积淀,亦越过茫茫历史长空,汇聚在夜幕之上,照耀着我们。 我重新走向现实生活。用微笑温暖世界,因为李素丽在这样做着,因为“希望工程”在提倡着啊!世界,我需要拥抱你。,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而如今,年代被历史的潮水淹没了,史料覆盖上青苔。走进复杂的社会,人生发生了扭曲或慑于权势,或囿于圈子,或限于眼光,于是,美丽的心灵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但,阅尽古今,真理告诉我们,这只是少数迷途羔羊,多数还是踏实
7、地迈向远方。有“见”之才多乎亦哉。他们的可贵之处就是钱潮拍岸,我自笑傲人生想到这些,我心田有一些舒缓。因为世界是美丽的,人生境界是高尚的。我怎能不笑对人生。,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此为我的座右铭,我仰望珠穆朗玛峰的雄伟壮丽,恍惚中,我看到峰巅金光闪闪。那是我人生的最高境界啊! 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趁着青春的梦想,让我心飞扬。 在下一个清晨来临,燕声呢喃之前,打开天窗,你可听到松涛中蝉儿鸣叫的声响。那便是我,一声长大的鸣叫。,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高分解读】 本文蕴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从题目中便不难感受到作者情感
8、的波澜和思想的激荡。行文颇有气势,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如出鞘之剑般炫人眼目、动人心弦。正可谓我心飞扬,文采飞扬。,方 法 总 结,从命题有无导语上可分直接式命题和导语式命题。如“说说我自己”(2014安徽)就属于直接式命题。导语式命题,或在文题出现之前写有一段文字,或在文题出现之后写有一段文字,它们起着拨动写作情感、引导作者思考方向、提示作者选材方向的作用。如:“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笑,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
9、,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2011安徽)特别注意的是导语式命题不是话题作文,不能把要求中的“为题”理解成了“为话题”。“为题”“为话题”,一字之差,相去甚远:前者为固定题目,不可更改;后者是一个范围,需要另拟题目。,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一、命题作文的形式,1审作文题形式:命题、半命题、提供材料(命意)。 2审写作内容:就记叙文而言,就要弄明白文章是要求记人,还是叙事;是写景,还是状物。例:记住这一天要求是叙事,你是我的太阳则要求写人,落叶是状物,春肯定是写景。 3审写作重点。一般来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
10、、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如“说说我自己”,“自己”就是这篇文章所要写作的重点。,第24课时 命题作文,二、命题作文的审题内容,真题例析,方法总结,命题作文,就是给一个完整的题目,除去作文要求,不给任何附加的材料。它将选材及描写对象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有的可能极大,有的可能极小。作文中心有的有明确要求,有的没有明确要求。对于命题作文的审题可分为四步走: 1结合实际思索方向 “方向”主要指题目在形式上的要求文体。如果没有明确要求,自己就先要确定文体。中考考纲也明确规定学生“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就近几
11、年安徽中考试题要求来看,一般写“记叙文”较为稳妥。,三、如何写作命题作文,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2圈点批画破题 “破题”就是要挖掘出题目里的含义,“圈点批画”是挖掘的手段。如:“阅读,曾让我感动” (2014徐州),就要扣住“阅读”与“感动”两个词语。再如:“火炬的联想”,命题者的意图是让我们通过奥运火炬的传递进行联想,深入理解奥运精神。可能很多考生会想到“精彩”一词。“精彩”一词的外延很大,可涉及各个领域里青春的生命,内涵也很厚重,运动员拿冠军为国争光是精彩,没有拿冠军,奋力拼搏同样是精彩。志愿者默默奉献是精彩的,非志愿者在工作岗位上用奥运精神鼓舞自己,做出贡献也是精彩的
12、。这个题目的重点在“联想”。,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3根据实际确定材料 在确定写作方向,准确清晰地了解了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考虑写什么的问题,审题第三步就是要完成这个任务。“根据实际”的“实际”是指自己的实际,包括自己熟悉的材料、写作的习惯、表述的能力。“确定材料”就是把材料定好,不能边写边想材料。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因为最新的作文理念,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悟。以作文题目“泪”为例,看是否对你有所启发。 流泪有多种原因,如欣喜、悲哀、幸福、伤痛、同情、生离死别、苦苦思念等。无论是哪一种泪水,本题都适于写记叙性或夹叙夹议的文章。无论写成什么文体,都必须在选材和立意上下功夫。,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4反复夯实题目要求 用“夯实”这个词,说明这一步非常重要。虽然写作方向明确了,题目要求清晰了,所用材料已有了,但这些还不够,写作之前一定要再看一眼题目的要求,做到万无一失。 命题作文的关键是要揣摸清楚命题人的意图,要反复体味、分析题目要求。,第24课时 命题作文,真题例析,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