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从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个角度了解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2)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和呼吸有什么区别。了解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被利用的问题。 2.能力目标: (1)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结论。 (2)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3)初步尝试探究萌发的种子能释放能量。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能够对呼吸作用的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出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一个悲伤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导学生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关心
2、、关爱他人。,(1)你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吗?” (2)想一想:为什么小女孩最后会饿死在街头? (3)如果你在她的身边会怎样做?,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 + 氧气,光,(化学能),图片分析,两种状态下,同样的时间内,释放的能量何者多? 两种情况下的呼吸状态有何不同,感受平静时的呼吸频率及体表温度,感受迅速其蹲时的呼吸频率及体表温度,(1)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有什么不同? (2)哪种状态消耗的能量最多(感觉最累)? (3)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是什么关系(正比或反比)? (4)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关系密切吗?,思考:,取两只塑料袋,里面充满空气,在一只袋内装入新鲜豆苗,袋口密封
3、,将两只袋子都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提前一天学生准备,实验一: 探究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取两只塑料袋,里面充满空气,在一只袋内装入新鲜豆苗,袋口密封 将两只袋子都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将两只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 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个烧杯中, 观察现象,实验方法,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变浑浊,实验一: 探究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实验现象,装有植物的袋子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哪一个是对照实验? 2.为什么要把袋子放在黑暗处? 3.除了将袋子放在黑暗处,还有什么方法呢?,讨论,实验二: 探究植物的生活需要氧气,实验方法: 1 取两个广口瓶, 一只中装入新鲜豆苗(A
4、), 一只不装,盖紧瓶盖. 2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用燃烧的木棒分别放入 广口瓶,观察燃烧的情况,提前一周,萌发种子并准备煮熟的种子,实验三: 生物的呼吸释放能量,上课前两天将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干种子分别装在保温瓶中,插入温度计,用棉花封口,记下起始温度.,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化学能),释放出来,热能,ATP,总 结,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成热能散失了,一部分供给生物的生活.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动动脑,1 为什么栽花或是种庄稼,都经常需要松土?2 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为什么会发热?储藏甘薯白菜的地窖,为什么必须留有通风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