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是一条充满智慧的河,有的人非常聪明,善于观察,把握时机,撷取河中那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把它放大,延伸,铸造成了历史长河中一朵朵永开不败的鲜艳美丽的智慧之花,在这一朵朵花的启迪下,结出了无数丰硕的果,供人观赏,诱人采撷。让我们沿河而上,回溯到那激荡着智慧之花的春秋战国,采摘一朵发自生活而在庙堂之上开出的娇艳之花,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
2、主张和 纵横捭阖 、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zng hng bi h指在政治上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解题邹 忌 讽 齐王 纳 谏战 国 时齐 人,曾任相国用暗示,比 喻 之 类 的方法,委婉地 规劝采 纳 、接受臣 对 君、下 级对 上 级 直言 规劝 ,使之改正 错误解题解题邹 忌 讽 齐 王 纳 谏邹 忌 讽 齐 王 齐 王 纳 谏兼语兼语句正音 听范读昳昳 窥窥 间间 进进 期期 年年 谤讥谤讥 朝朝 服衣冠 服衣冠 皆皆 朝朝 于齐于齐 yjin jbng jzhocho读读准准字字音音ku邹忌 修 八尺 有 余, 而 形貌 昳丽。 朝服
3、 衣冠,窥镜, 谓 其妻曰 :“ 我 孰 与城北徐公美? ” 其妻曰: “ 君美 甚 ,徐公何能 及 公也! ”长 , 这 里指身高 “有 ”通 “又 ”, 链 接整数和零数表并列形体容貌 早晨穿戴对 -说谁 ,哪一个极、很 比得上。赶得上邹 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 美 丽 。一天早晨, 邹 忌穿戴好衣帽,照着 镜 子, 对 他的妻 说: “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 漂亮? ”他的妻子 说 :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不自信 , 而复 问其妾曰:“吾 孰与 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不相信自己, 动宾 倒置连词 ,表 顺承 又,再我与徐公
4、孰美?孰与:用于比 较 性的 选择问 句中城北的徐公,是 齐 国的美男子。 邹 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 问 他的妾: “我同徐公比, 谁 漂亮? ”妾 说: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旦日 ,客从外来,与 坐谈 ,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 若 君之美也。 “明天介 词 ,跟,同与(之)坐 谈如,比得上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 邹 忌同他坐着 闲 聊, 邹 忌又 问 他: ”我同徐公比, 谁 漂亮? “客人 说 : ”徐公不如您漂亮。 “明日 ,徐公来,孰 视 之 ,自 以为 不如;第二天同 ”熟 “仔 细他,指徐公认为自以 为 不如(其美)又 过 了一天,徐公来了, 邹
5、 忌仔 细 地看他,自己 觉 得不如徐公漂亮。窥镜 而 自视,又弗如远甚。暮 寝 而思 之, 曰: “ 吾妻 之 美我者, 私 我也;妾之 美 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 有求 于 我也。 ”表修 饰指躺着 这 件事,指妻、妾、客说 自己比徐公美 这 件事用在主 谓 之 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偏爱形容 词 的意 动 用法以 -为 美想要 介 词 ,向, 对再照 镜 子看看自己, 觉 得自己远远 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 这 件事, 说 : ”我的妻子 认为我漂亮,是偏 爱 我;妾 认为 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 认为 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入 朝见 威王曰:“ 臣 诚 知不如徐公美,臣
6、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 美 于 徐公。今齐地方 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 左右 ,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 甚 矣! ”朝廷 拜见实 在,确 实认为 比土地疆土 方圆 近侍,近臣 极点于是 邹 忌上朝拜 见齐 威王, 说 : “我确 实 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 爱 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 们都 认为 我比徐公漂亮。如今 齐 国有方 圆 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 中的妃子、近臣没有 谁 不偏 爱 您,朝中的大臣没有 谁 不害怕您,全国范 围 内的人没有 谁 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
7、蒙蔽很深啦! ”王曰: “ 善。 ”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好,对 于是,就指 宫 廷大官 指地方小官名 词 作状 语 ,当面指责指 责别 人的 过错讽刺使 -听到齐齐 威王说: “ 好! ” 就下了命令: “ 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令 初 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 而 间 进。期年 之后, 虽 欲言,无可进者 。刚 、才王 宫门 前,庭院里人多得像集市一 样不 时 ,有 时
8、 候 间 或、偶 尔满 一年 即使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 闻之 ,皆 朝于 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听说这 件事动词 朝 见介 词 ,到 介 词 ,在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理清文章 结 构第一部分( 1):第二部分( 2):第三部分( 3-4):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进谏的缘起。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 -进谏的内容。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
9、成果。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 “ 不自信 ” 到“ 暮寝而思之 ” ,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研 读课 文答:重视客观实际,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有自知之明。 (2、针对邹忌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共同点: 比徐公美。不同点妻 : 先从正面肯定了邹忌之美,再与徐公比较,语气极尽赞美,表现了偏爱的感情。妾: 少了 “君美甚 ”,肯定程度有所不同,不像妻那样热称赞,表现出奉迎邹忌欢心的畏怯心情。客: 用陈述句,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敷衍逢迎的态度。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0、“是记叙中哪种顺序?有什么作用?插叙。既补充说明了邹忌向妻、妾、客发问的原因,也使下文 ”忌不自信 “显得非常自然有据。研 读课 文第二段4第二段段首的 “于是 ”在文中有何作用?“于是 ”将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表明邹忌是用自己切身体会去进谏的。5邹忌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这种进谏方式有何好处?邹忌入朝见齐威王后,没有从正面提出要齐王纳谏而是叙述自己受蒙蔽的经过和原因,然后 从生活的小事推至 齐威王的治国大事,说明齐威王处于最高最有权势的统治地位,因而受蒙蔽也最深。邹忌没有对齐威王进行公开批评,而是 事喻理, 以 运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纳谏的重要性。这
11、种采用暗喻、暗示来讲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语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6“ 王曰 善 。 ” 请你结合文意品析 “ 善 ” 字的表达作用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说明 齐威王善于纳谏 。7、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 “ 门庭若市 ” 到 “ 时时而渐进 ” ,再到 “ 无可进者 ”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答: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 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 )再读课文,鉴赏品味本文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找出本文的 “ 三 ”邹忌 三问 ;妻、妾、客的 三答 ;邹忌解蔽的 三思 ;齐威王鼓励纳谏
12、的 三赏纳赏后齐国的 三变 。入朝见威王的 三比( 1)邹忌有三问:问其妻: “ 我孰与成北徐公美? ”问其妾: “ 吾孰与徐公美?问其客: “ 吾与徐公孰美? ”(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3)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臣之妻私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臣之妾畏臣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5)齐 王 纳谏 ,下令有三 赏面刺 书谏谤讥 上 赏中 赏下
13、 赏( 6) 纳谏 之后, 齐 国有三 变 :初 数月期年门 庭 若市时时间进无可 进 者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批评意见,对于奉承的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 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亡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反
14、面事例1商朝的大臣比干,他力谏商纣王不要虐待人民,被商纣王剖心而死 .2春秋时吴国的大臣伍子胥,他劝吴王夫差杀死越王勾践,以免后患,吴王不听,他坚决同吴王争论,最后被迫自杀。3西周厉王,暴虐无道,残酷地压迫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他的大臣召公劝谏周厉王说,为政必须注意老百姓的意见,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西周厉王不听召公的劝告,终于激起民愤,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1、 朝 服衣冠,2、吾妻之 美我者, 私 我也。3、能 面 刺寡人之过者4、受 上 赏5、 闻 寡人之耳者早晨,名词作状语认为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偏爱,形容词作动词 。当面,名词作状语头等的,方位名词作形容词使 听到,动词使动用法。词类活用课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