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评课 7.11-20各数的认识3.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342683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评课 7.11-20各数的认识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评课 7.11-20各数的认识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20 各数的认识20 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池老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闪光点: 1、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池老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每次都这样

2、一根一根地数,感觉怎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2、动手操作,主动参与 本节课池老师重视动手操作,以“动”促“思”,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活动。通过数出 10 根,捆成一捆,“捆”这个动作,让学生形象感知“10 个一是 1 个十”。在认识十几时,池老师先让学生数出 11根小棒,然后引导学生想:怎样摆能让学生一眼看出是 11 根?小朋友有几种摆法:第一种是先 1 根再 10 根的摆放;第二种是先 5 根 5 根,再 1 根;第三种是先 5 根,再 6 根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工,

3、引出满 10 根捆成一捆,成 1 捆 1 根。池老师借助实物投影,通过这几种方法的比较,体现出第一种方法的优越性,并且数起来也方便,直接从 10 数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这种摆放摆出 15、20 等。进一步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 从课堂上也暴露出一些遗憾,在此与老师商榷。 1.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示范 比如在练习中,“数一数有多少只蜜蜂”此类的题接连几题,孩子们为什么一直没有想到用“圈 10”的方法去解决?就是因为教师在第一次引入小棒到“10 根”时没有示范用皮筋把它捆起来,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可教师却忽略了。假如孩子在那时就对满“10”去数比较快,认识得比较透彻,那么后来的练习自然就能想到“圈 10”去数了。 2. 教师要注意板书的重要性 学生之所以没有想到“圈 10”这个方法,也和板书的缺失有着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完“12”的组成时,在黑板上能贴出一捆小棒和两根小棒的图,并能与此对应写下:12 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那么后面的练习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