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掌握系统振荡时电气量变化的特点;测量阻抗变化特性;短路与振荡的区分原理。,1、系统振荡时电气量变化特点,定义:并列运行的系统或发电厂失去同步的现象称为振荡。,特点:电力系统振荡时两侧等效电动势的夹角 在 作周期性变化。,原因:切除短路故障时间过长、误操作、发电厂失磁或故障跳闸、断开某一线路或设备等造成系统振荡。,产生的影响:电力系统振荡时,将引起电压、电流大幅度变化,对用户产生严重影响。,要求:在振荡过程中不允许保护发生误动作。,(1)电流作大幅度变化,振荡时电气量变化的特点,系统振荡时,设 超前 的相位为 ,两侧电势相等,系统中各元件阻抗角相等,振荡电流为:,振荡电流
2、滞后电势差角为:,系统M、N点的电压为:,当,最大。,特点:正常运行时负荷电流幅值保持不变,振荡电流幅值作周期变化。,(2)全相振荡时,系统保持对称性,系统中不含负序、零序分量,只有正序分量。短路时,一般将出现负序分量或零序分量。,(3)系统电压作大幅度变化,其中,,M母线电压最高。,当m=0.5时,M母线电压为零。,M越趋近0.5。变化幅度越大。,若认为系统总阻抗角与被保护线路阻抗角相等,则可在保护安装处侧得振荡中心电压。,(4)振荡时电气量变化速度与短路故障时不同,短路故障时电气量变化是突变的。,(5)短路与振荡流过被保护线路两侧电流方向、大小是不相同的。,2、系统振荡时测量阻抗特性分析,
3、(1)测量阻抗变化轨迹,M侧测量阻抗为:,当 时,测量阻抗变化轨迹为一直线。,(2)测量阻抗变化率,其中:,计及,时,阻抗变化率最小,即,测量阻抗变化率为,只要适当选择保护开放条件,可保证保护不误动。,3、短路与振荡的区分,要求:短路时应开放保护;振荡时可靠闭锁保护;振荡过程中发生短路,保护能正确动作;振荡平息后自动复归。,(1)利用电气量变化速度不同区分短路故障和振荡,短路时Z2、Z1几乎同时动作;,振荡时Z2、Z1先后动作。动作时间差在 以上。,(2)判别测量阻抗变化率检测振荡,阻抗变化率,4、振荡过程中对称短路故障的识别,1)利用检测振荡中心电压来识别,振中电压表达式,电弧电压表达式,若
4、发生三相短路,电弧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6%,振荡中心电压始终小于额定电压6%不变。,为安全 值应比计算大。,2)利用测量阻抗变化率识别,振荡过程中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具有较大值;振荡过程中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电阻分量为线路电阻,具有较小值。变化率不满足要求,可判定发生了三相短路故障。,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小 结,2、振荡中心的电压变化最为显著;,3、振荡时电气量变化速度与短路故障时不同;,4、振荡中心电压为零值是短时间的,而三相短路故障,故障未被切除前短路点电压一直为零;,5、振荡过程中对称短路故障的识别可利用检测振荡中心电压、测量阻抗变化率进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