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学 习目 标,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分型,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程序,熟悉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病因、病程,了解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治疗与预防。,1,2,3,4,目 录,第一节 概 述,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目 录,一、概念与流行病学,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与分型,四、病程与预后,五、诊断、治疗,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概念与流行病学,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由明显的心理社会 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 包括: 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等,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流行病学特点:,急性应激
2、障碍:个别研究指出,严重交通事故后的发生率大约为13% 14%;暴力伤害后的发生率大约为19%;集体性大屠杀后的幸存者中发生率为33%。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区调查居民终生患病率为1% 14%,而高危人群中(战后复员军人,天灾人祸中的幸存人群)患病率则高达3% 58%,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易患。 适应障碍:国内尚无权威性的流行病学资料。,一、概念概念与流行病学,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1.遗传因素,文献报告:单卵双生者应激障碍的同病率为29.5%,明显高于双卵双生者的发病率,高出2.2% 。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
3、2.社会文化因素,(1)严重的生活事件(2)突发的自然灾害(3)战争场面 (4)日常生活中的困扰,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3.易感素质,(1)患者在以往有应激障碍的病史。 (2)病前人格不够健全,如敏感多疑、抑郁、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等。 (3)缺少社会支持。 (4)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者。 (5)老年、儿童易患本病。,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三、临床表现与分型,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1,2,3,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1.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本病发病急剧,一般当遭受超强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后几分钟出现症状,临床表现有较
4、大的变异性。,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2.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 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 障碍。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3.适应障碍,适应性障碍是一种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影响到社会功 能,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
5、较大,而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还可伴有躯体症状。成年人多见抑郁或焦虑症状,在青少年以品行障碍。,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以神经过敏、心烦、心悸、紧张不安、激越等为主要症状。,成年人较常见的适应性障碍。临床表现以明显的抑郁心境为主, 但比重度抑郁为轻。,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表现有对他人权利的侵犯,不履行 法律责任,违反社会公德。 如逃学、毁坏公物等。 多见于青少年。,临床表现既有情绪异常,也有上述品行障碍的表现。,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心境及其他情绪 异常的综合症状。但严重程度比重度抑郁和焦虑症为轻
6、。,这是不典型的适应性障碍。,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四、病程与预后,1.急性应激障碍一般当遭受超强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后几分钟出现症状,病程短暂,一般在几小时至一周内症状消失。,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2.创伤后应激障碍多数患者在创伤事件后的数天至半年内发病,一般在1年内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持续多年,甚至终生不愈。,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四、病程与预后,3.适应障碍多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13个月内出现,应激因素消失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四、病程与预后,病程标准:病程短暂, 一般持续数小
7、时至1周, 通常在1月内 缓解。,CCMD-3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严重标准:社会功能 严重受损 。,症状标准:,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病程标准: 在遭受创伤后数日 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 已3个月。,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症状标准:,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
8、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标准,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 并至少有下列1项:(1)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2)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噩梦;(3)反复发生错觉、幻觉;(4)反复出现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 (1)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 (2)易激惹; (3)集中注意困难; (4)过分地担惊受怕。,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景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1)极力不想有关伤性经历的人与事;(2)
9、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3)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4)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性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5)选择性遗忘;(6)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病程标准: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发生后1个月内, 符合诊断标准至少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 超过6个月。,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症状标准:,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适应障碍的症状标准,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
10、 2.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发病起着重要用; 3.以忧虑、烦恼、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项:,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1)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 (2)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3)存在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诊断标准。,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 主要用于对症治疗 以焦虑、抑郁症状为主的患者,可选用地西泮、阿米替林、氟西汀、阿普唑仑等; 如表现精神运动性兴奋的患者,可选用少量抗精
11、神病药物及安眠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地西泮等。,1.帮助患者尽快离开应激环境; 2.对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3.帮助患者建立自我及有力的心理应激应对方式 4.指导患者家属给予积极、全面的社会支持应,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各个时期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常见的选择。 其他药物则包括抗焦虑药物、镇静剂、锂盐等。,患者初期主要采取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术,侧重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应对技能,表达和宣泄相关的情感。 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社会和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
12、述,五、诊断、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适应障碍的治疗: 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 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主要是解决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和情绪发泄的途径问题。 主要采取个别指导、家庭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一节 概述,五、诊断、治疗,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适应障碍 的护理,急性应激障碍的护理,应激障碍的护理,创伤后 应激障碍 的护理,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案 例 3天前,赵某的儿子与女朋友驾车旅游时, 遭遇车祸死亡,当晚患者获知僵耗后,赶往 公安机关。在其子及未婚媳妇尸体旁,患者
13、 当即晕厥,数分钟后醒来,出现言语不连贯, 意识清晰度下降,拒绝承认尸体是自己的孩 子。反复念叨:“我儿子和媳妇到往外面去玩 了,她们去旅行结婚了,很快就会回来的”, “他们不会死的,他们是和妈妈开玩笑,想吓 唬妈妈的”。,服用镇静剂后,方安静下来。第二天醒来后,出现情绪波动明显,时常号啕大哭,反复责备自己“那天我要是不让他们出去,把他们留在身边就好了”。对别人的劝解很反感,容易被激怒,情绪波动非常明显。入院后表现情绪激越,坐立不安,不配合,不愿意多说话,定向力障碍,检查不合作,难以与其正常交谈。,案 例,急性应激障碍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1.健康史 2.生理心理状况 3.社会
14、状况,1.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2. 突发性意识模糊 3. 语言沟通障碍,1.安全护理 2.生活护理 3.用药护理 4.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急性应激障碍的护理评估,健康史,生理心理,社会状况,对患者社会参与和可利用的支持系统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患者是否有遗传因素;既往是否有过重大精神刺激,现在恢复的如何;是否属于易感素质人群;此次发病的应激源。,评估患者的面容、食欲、睡眠等情况;对患者的认知、情感及精神运动等情况进行评估,特别是对患者是否有自杀的倾向要进行重点评估。,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急性应激障碍的护理诊断,1. 有暴
15、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对他人与行为障碍有关2. 突发性意识模糊 与急性心因性反应有关3. 语言沟通障碍 与意识障碍和应激情绪反应有关,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急性应激障碍的护理措施,1.安全护理 2.生活护理 (1)做好饮食护理(2)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3.用药护理 4.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案 例,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四川灾区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今年地震时我因当日下午没 课,地震发生时刚好在家,因而幸免于难。但我失去了 自己唯一的10岁儿子和班里多名学生,我不敢相信,几 分钟的时间我就这样永远的失去了他们
16、。地震后这些 天,我一方面要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面 对丈夫、家人、同事,不知哪来的力量,在几乎不吃、 不喝、不睡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失去爱子,心如刀 绞,儿子的样子总是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儿子很可 爱,地震的前一天5月11日是母亲节,儿子亲手绘制了 贺卡,放在了我的桌上。,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那天中午儿子在睡觉,是我把他喊醒的,催他取上 学,如果让儿子晚点去学校,儿子就不会死,如果我送 儿子去学校,儿子也不一定死,如果让儿子留下来陪自 己,儿子根本就不会死。想到这些我更痛苦。我已经决 定今后不再当老师了,我不知道怎样面对剩下的学生, 现在看到房子就想到地
17、震,看到孩子就想到儿子,晚上 无法入睡。内心极度恐惧,有车经过都以为发生余震 了,总感觉地在晃动,不敢到墙边去,非常强的无助感。 现在情绪非常低落,什么都不想做,也没有什么兴趣, 每天就是机械地执行校长和家人的指示,记忆很差,很 多事情都需要别人多次的提醒,这学期开学后已不能教 课。自己知道地震过去了,应该早点摆脱地震的影响, 但就是摆脱不了。地震后坚持住在帐蓬中,不愿意住活 动板房。,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案 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1.健康史 2.生理心理状况 3.社会状况,1.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2. 睡眠形态紊乱 3. 社交障碍 4
18、. 自我形象紊乱,1.安全护理 2.生活护理 3.用药护理 4.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估,健康史,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以往是否有应激障碍的病史有无遗传因素及易感素质。 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找出此次发病的应激源。,评估患者的面容、心率、食欲及睡眠等情况。 对患者的情感、认知、记忆及意志活动等情况进行评估, 特别是对患者的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要进行重点评估。,对患者生活环境、应对方式、社会参与和可利用的支持系统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诊断,1.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19、对自己或对他人 与应激情绪反应有关2. 睡眠形态紊乱 与易惊醒及应激情绪反应有关3. 社交障碍 与应激反应及社会功能退缩有关4. 自我形象紊乱 与消极的自我信念有关,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措施,1.安全护理 2.生活护理 (1)做好饮食护理 (2)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3)协助患者完成个人照料 3.用药护理 4.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三、适应障碍患者的护理,1.运用支持性心理疗法,接受患者的情感释放,减轻患者的焦虑不安,增加患者的安全感。2.帮助患者改变不利于适应的认知观念,使患者学会应激处理的各种有效的
20、方式和技能。3.运用行为疗法,矫正患者的品行障碍,强化适应行为。,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第二节 应激障碍的护理,总 结,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由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其症状的表现与心理、社会刺激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个体对刺激的认知评价、个性特征及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 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等。,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往往表现为精神运 动性兴奋;有的则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 制,甚至木僵。可有轻度的意识障碍,一 般同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护理急性 应激障碍的患者,护士需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主动接近 患者,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语言,着重当前问 题,给予简明的指导。对于意识障碍的患
21、者 要设专人护理。指导患者学会多种合理的情 感表达和心理应对方法,帮助患者渡过心理 应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创伤性 体验重现、梦境;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接触 与创伤情景有关的人、物和环境;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 性遗忘。在创伤性事件后,许多患者还存在着“情感麻 痹”的现象,严重的则采取自杀行为。 作为护士专心聆听和长时间的陪伴是最有效的交流方 式。对有罪恶感以及生不如死之感的患者,护士更要加 强观察,以便早期发现自杀、自伤或冲动行为的先兆, 防患于未然。鼓励患者回忆自己心理创伤所致应激障碍 发作时的感受和应对方式,接纳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感 受,并讨论和教会其应对应激相
22、关障碍发作的简易方法。 鼓励患者能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使其逐渐获得自尊、自 信,恢复其社会功能。,思考题,1何谓应激相关障碍?其病程与预后如何? 2试述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3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Thank You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