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的管理,第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的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 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 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第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的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一、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 二、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特点,一、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库存现金:适度规模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法定和超额准备金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代理和结算收付,第一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一)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 作用: 银行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的日常零星
2、开支 经营原则: 保持适度的规模,第一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法定存款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第一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二)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款 目的 : 在同业之间开展代理业务和结算收付,第一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二、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作用,满足客户提现的需要 满足管理部门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满足支付结算的需要 满足支付同业手续费的需要,第一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三、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特点,频繁性 波动性:多因素的影响 强制性:存款准备金 矛盾性 :盈利性与流动性的矛盾,第一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第七章
3、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的管理,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一、现金资产的管理原则 二、库存现金的管理 三、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四、存放同业款项的管理,一、现金资产的管理原则,任务:要在保证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将持有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降到最低程度总量适度原则 适时调节原则 安全保障原则:库存现金的安全保管、清点、运输等,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二、库存现金的管理,库存现金的管理方法和目标 影响银行库存现金的因素 银行库存现金的主动调节 银行的现金管理责任 银行的反洗钱职能,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一)库存现金的管理方法和目标,银行库存现金: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余额
4、库存现金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库存现金的被动变化 库存现金的主动调节 管理:通过预测库存现金的被动变化,并主动安排与中央银行发行库之间的现金往来,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二)影响银行库存现金的因素,现金收支规律:如对公存款上午大量支出现金,下午大量收入现金 营业网点的多少:与营业网点数量成正比 后勤保障的条件:条件较好,运现金车辆、保安充足 与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距离、交通条件及发行库的规定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内部各岗位配合程度,出纳、储蓄柜组的劳动组合,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三)银行库存现金的主动调节,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需要经常性地调度现金头寸,及时将多余的库存现金送往中央银行发行库
5、在库存现金低于其需要量时,银行就需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调入现金,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四)现金管理责任 (五)银行的反洗钱职能,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银行的反洗钱职能,保持商业银行的独立性:腐蚀银行内部人员;自己设立商业银行、参股商业银行 “了解你的客户” 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 职工培训,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云南通报首例涉毒洗钱案件 http:/ 上海首例洗钱罪案件宣判 http:/ 现金资产的管
6、理,三、存款准备金的管理,存款准备金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准确计算 及时上缴 超额准备金的管理 准确测算 适当控制规模,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四、存放同业款项的管理,存放同业款项: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目的:为了支付代理行代办业务的手续费 管理:保持一个适度的量,第二节 现金资产的管理,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第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的管理,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一、银行流动性与现金资产 二、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成因 三、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一、银行流动性与现金资产,(一)流动性的需求:贷款需求、提现、投资需求、还款需求、营业支出的需求、股利支付 (
7、二)流动性的来源,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一)流动性的需求,存款提取需求 贷款需求 投资需求 还款需求 营业支出需求 股利支付需求,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二)流动性的来源,来自资产方的流动性 :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 变现时间 变现成本 :交易成本、变现的损失 来自负债方的流动性 :银行借入资金的能力 借入资金的时间 借入资金的成本,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二、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成因,银行的流动性问题:现金的入不敷出 成因: 资产负债的错配 银行风险的集聚,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一)资产负债的错配,1、期限的错配 2、币种的错配 3、分布的错配:资产的运用对象与负债的运用对象不对称
8、,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分布的错配,资产的运用对象:资产种类、贷款对象、时间跨度、还款周期分散,如贷款过度集中于房地产企业 负债的运用对象:负债种类、期限、对象分散。如居民储蓄比同业拆借、发行票据稳定性更高,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二)银行风险的集聚,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及战略风险等长期积聚 银行危机规律路线: 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环境变化,巨额损失-市场过度反应-银行巨大损失-银行利率提升和资产抛售,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三、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一)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三)银行流动性的度量指标,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
9、,(一)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资产管理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 Loan Theory) 资产转换理论(Shiftability Theory):贷款-有价证券 预期收入理论(Anticipated Income Theory):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和消费信贷 负债管理理论: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地管理,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管理策略 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定出一系列的比例,通过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在保证商业银行一定收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商业银行风险
10、的最小化,以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三)银行流动性的度量指标,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不低于25%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包括P227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不低于60%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一般不应低于-10%。它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的流动性风险核心指标之一。,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人民币超额率:超额备付金/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100% 5%以下100分,4-5%得90分 本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本外币贷款余额/本外币存款余额100% 不得超过75% 存贷款比例(也叫贷存比)越低越好,第三节 银行流动性的管理,思考题,1、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需求和来源,度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指标 3、课后案例分析,第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