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会的建制,一、英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及其特征 二、英国音乐会建制的形成,1672年,第一场公开音乐会诞生在英国伦敦,中产阶级的强大为音乐会的产生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上的准备,预示着英国的音乐会建制最具商业性。,一、英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及其特征,1.英国革命后的音乐生活特征2.中产阶级的强大3.宗教的影响4.国民精神的影响,1. 英国革命后的音乐生活特征君王作为音乐赞助者的地位不断衰微,宫廷音乐家迫另谋出路到酒馆、旅社谋生,直接培育了公众对质量上乘音乐的热爱,在这些地方逐渐出现了公共的音乐表演活动音乐会的雏形,2. 中产阶级的强大中产阶级羽翼渐丰,音乐的赞助者由贵族变成了都市新贵,作
2、曲家不再为特定的贵族赞助人创作,而是为了广大的中产阶级的听众而作,这就培育了公开音乐会的作品创作来源的土壤.,3.宗教的影响英国人普遍信仰新教,他们务实而理性,扼杀了艺术创造的本能。所以英国的诗歌、文学和音乐没落了儿百年,使得英国人乐于接受来自欧洲大陆的音乐舶来品,伦敦丰富的音乐生活,高额的报酬吸引了各国的音乐家涌入,4.国民精神的影响英国人对于场面豪华铺张的歌剧缺乏认同感,歌剧在英国少有市场,让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包括清唱剧音乐会在英国有着更有利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加上英国人精明的商业头脑,使得最早的音乐会会在英国诞生。,二、英国音乐会建制的形成,意义重大的第一场音乐会诞生之后,许多商人和音乐
3、家投身于举办公开音乐会,伦敦的音乐会生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职业音乐会与业余爱好者组织的音乐会并存。,第一个阶段1672公开音乐会18世纪20年代,第二个阶段从18世纪20年代18世纪末,吸取巴黎圣灵音乐会的成熟的组织管理方式后, 随着商业性进一步影响音乐会的生存,以业余爱好者为主的音乐会逐渐让位于职业音乐家组成的音乐会。,1.第一场公开音乐会,创办人约翰班尼斯特(John Bnastier)伦敦公报上登出以下广告:在白衣修士,也就是庙宇后门附近的乔治酒店对面的约翰#班尼斯特的家中(现在是音乐学校,)于这周一(12月31日)将有一场精采的音乐演出,演出将于下午的四点准时开始,今后的每天下午都
4、将在这个时间准时有高水准的演出。分析:面向公众刊登演出广告;任何人只要支付一先令的门票就可以欣赏音乐表演;调动了潜在的观众,是音乐欣赏变为公众行为;音乐家和听众的关系不再是音乐家和雇主或保护人之间的关系(音乐大众化的早期形式)此外音乐会是一个系列,持续整个冬天。他还为演奏者搭建了舞台,设计了幕布。,2.业余音乐社团,托马斯布里顿 1678年开始举办的联票音乐会,连续36年每周举办一场音乐会,直到布里顿去世。 邀请了许多音乐界的名流(包括亨德尔)作为艺术指导,一些贵族也成为音乐会赞助人和观众 毛力斯格林组织的音乐社团卡斯特音乐社团(castle society)举办的音乐会开始规范了音乐会的礼仪
5、(对在音乐会中说话和走动罚款等),3.职业音乐会,1732年亨德尔开始在大斋节(Lenten)期间发展了他的清唱剧音乐会。音乐会的节目设置形成上半场和下半场两个部分。 18世纪下半叶,音乐会曲目支柱: 时尚的联票音乐会系列,由外国音乐家占主导地位(巴赫、海顿) “古代”音乐,只演出流传了20年以上的经典的作品(雷利) 1764年,英国音乐会的建制开始定型,成熟标志是特蕾莎(Teresa Cornelys)在克利耳音乐厅(Carlisle House)举办的预售联票音乐会。,4.清唱剧音乐会,清唱剧音乐会是亨德尔重塑意大利清唱剧的理念以适应英国国情的产物。 第一部纯粹作为清唱剧而上演的德博拉(D
6、beorah),自己创作清唱剧,并招聘演员,经营演出,独立运作,自负盈亏,亨德尔这次演出赚了两千镑。1747年亨德尔的清唱剧放弃了高价位的联票音乐会制度之后,成功地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到音乐厅看他的清唱剧,清唱剧音乐会的观众越来越市民化。,音乐会建制在法国的形成,一、法国模式产生的背景 二、圣灵音乐会,一、法国模式产生的背景,在法国,音乐及音乐会生活都受到政府的规划和管理,使其音乐会建制更多的得到政府的支持,加之商业因素渗入其中,很快就步入稳定有序的发展境况。,1.法国宫廷文化对音乐生活的影响2.法国的音乐管理机构3.国家音乐机构与宫廷音乐机构,1.法国宫廷文化对音乐生活的影响,法王路易十四
7、,他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作为导致了具有法国特色的音乐会建制的形成。他驯服了贵族,掌握了集权,发展了国家经济之后,运用手中的权力和财富精心打造符合国家利益和自己口味的文学艺术,许多艺术家、诗人和学者充分发挥才能以适应这种需要,造就了法国文学、艺术和音乐的民族学派。,2.法国的音乐管理机构,法国的音乐生活和军队、行政事务、经济、宗教一样,都在宫廷的掌控和影响之下, 法国政府于1635年建立了法兰西学院,编一部词典和语法开规范法国语言,后又成立了专门的行政部门。如皇家音乐学院、皇家舞蹈院等。有效地管理了法国的文化艺术,提高了其专业水平,对法国民族文化在当时欧洲处于领先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3.国家
8、音乐机构与宫廷音乐机构,皇家音乐院与凡尔赛宫庭音乐机构遥相呼应,一个掌管面向公众的音乐活动,负责国家歌剧训练、出售歌剧演出特许证,同时也负责出售公开音乐会的演出特许证;另一个负责宫廷内部的音乐活动,包括节假日的公共庆典音乐活动及外事音乐仪式。所有资源可以互通有无。 皇家的音乐趣味和音乐风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法国音乐及音乐会的趣味和风格。例如国王著名的“24把小提琴团”,二、圣灵音乐会,巴黎的圣灵音乐会是音乐会建制史上第一个完善的音乐会组织系统,它定期举办音乐会,有着固定的演出场所,固定的专业演出团队,培养了一批固定的听众。,1.巴黎繁荣的音乐生活2.圣灵音乐会的成立3.乐队与曲目,1.巴黎繁
9、荣的音乐生活,从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早期,圣灵音乐会产生之前,在法国巴黎与其欧洲其他重要的城市一样有着丰富的音乐生活,不仅在贵族阶层和富有的资产阶级家中举办了大量的半公开的音乐会,而且,每年的圣路易斯节前夜(8月24号),在巴黎城图来斯(Tuileries)花园还举行免费的演出器乐的公众音乐会。,2.圣灵音乐会的成立,1725年,为了满足更多人对音乐娱乐的普遍需求,圣灵音乐会终于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使巴黎的其他音乐会黯然失色,这是当时法国最有社会影响力、最具社会效益的公开音乐会。 宫廷乐手、双簧管演奏家.AD.菲利多尔,从皇家音乐院(即歌剧院)手中申请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合同,从那里买断了在每年其
10、他音乐活动(例如歌剧)被禁演的宗教节日里举行音乐会的特权。附带的条件是,只能在歌剧停演的宗教节日(一年中大约有三十五个)里上演音乐会,且只能上演非歌剧的、有关宗教内容的音乐。 因此取名为与宗教有关的圣灵音乐会。,2.圣灵音乐会的成立,圣灵音乐会作为一个组织实体,每年定期在巴黎举办24场公开音乐会,采取的是预售联票制度。 作为歌剧的替代品,为器乐音乐特别是交响音乐的上演及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圣灵音乐会在经济上的作为没有其在音乐会建制历史的影响大,经济效益与其历史地位是不成正比的。,3.乐队与曲目,第一阶段:宗教音乐为主。风格较为保守,这与圣灵音乐会签订的特许演出合同有关,合同中明确规定由
11、于是在禁演歌剧的宗教节日演出,因此声乐作品只能是拉丁语的经文歌,而且不能演出有歌剧场景的节目。,代表曲目: 拉朗德( Lalande)组曲 拉朗德( Lalande)幻想曲 未注明作者经文歌 柯雷利(Corelli)“圣诞”协奏曲 协奏曲拉朗德(Lalande)经文歌,声乐曲目内容繁多,包括法语经文歌、康塔塔、意大利咏叹调和从中世纪开始流传的法国清唱剧。 器乐作品主要是来自意大利的各种奏鸣曲和协奏曲。,第二阶段:声乐与器乐并重(1728年到大约18世纪中叶)是圣灵音乐会的曲目构成最为复杂的阶段。一方面,保留了演出宗教音乐的传统;另一方面,出现了很多法国作曲家创作的世俗作品。,代表:施塔米茨的交
12、响音乐海顿及莫扎特的作品,第三阶段:交响乐的主导地位(从18世纪中期到1790年圣灵音乐会被取消)基本形成了现代音乐会以大型器乐曲为主的曲目设置。圣灵音乐会在管理体制上仍是属于国家文化垄断的一部分,然而,圣灵音乐会己 “名不符实”,音乐会上的曲目己不再是以宗教题材的声乐音乐为主,器乐音乐,特别是德奥作曲家创作的交响乐逐渐成为音乐会的曲目构成的主体。,音乐会建制在德国的形成,一、德国模式产生的特殊背景1.德国模式的特征德国的音乐会中心分散在几个重要的城市,如果汉堡、法兰克福、莱比锡、柏林和维也纳等。音乐会建制早期与传统赞助制度的密切联系。贵族宫廷府邸里的私人音乐会与公众场合的公开音乐会并存。,2
13、.政治上的分裂造成音乐文化的普及德国内部的四分五裂,政治生活的松散化,使得德国拥有众多的重要中心城市。有众多贵族和富有资产阶级,且在政治经济上处于重要地位的城市往往也是重要的音乐会中心。如:法兰克福、汉堡、曼海姆、柏林、维也纳和莱比锡,其中法兰克福(和1712年)和汉堡(1721年)是德国最早开始举办预售联票音乐会(Subscription Concerts)的城市。,3.大学音乐社对德国音乐会建制的促进在17世纪以来,随着中产阶级地位的上升及其文化生活的需要,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自发地组织了一些业余的团体来开展音乐活动,常常与当地大学的音乐活动有联系,因此被称为大学音乐社。在德国,由于其拥有众多
14、政治、文化中心,中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社会分布很广,他们普遍地组织了音乐社团,因此,德国的音乐社团活动与其他国家相比显得尤为突出。,二、维也纳,维也纳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所在地,由于其政治、经济、文化与其他德语地区的城市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且具有“音乐之都”的美誉. 1、维也纳的优势统治者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积极赞助,带动并培养了大批贵族阶层和知识分子对音乐的热爱。德国的音乐家在维也纳可以得到比德国其他地方更多的经济利益。,二、维也纳,2.维也纳音乐会建制的基本特征18世纪中期以后,皇室开始削减了对音乐的赞助;贵族也把对音乐赞助由组织一个乐队转为赞助音乐家个人。维也纳几乎没有定期音乐会,乐队
15、以业余爱好者组成,基本没有贵族的乐队,作曲家谱写和上演交响乐的机会很有限。1772年建立了一个公开音乐会组织名家音乐协会,3.私人音乐会主要由音乐家个人举办的私人音乐会与业余音乐家协会筹办的私人音乐会两方面构成. 音乐家个人音乐会:音乐家通过举办公开音乐会来提高声望和知名度,以此不仅获得高额音乐会的收入,同时,出版成功演出的乐谱。(海顿,创世纪) 音乐协会筹办的音乐会:由贵族及音乐爱好者组织音乐协会,探讨音乐并举办半公开的私人音乐会。在这样的音乐会上会邀请专业音乐家指导或者参与演出。,4.公开音乐会音乐家个人举办的公开音乐会过程是:租大厅,印海报和门票,观众预定门票,上演音乐会,给演出者发钱,
16、剩下的经费就是音乐家自己演出利润。(贝多芬上演了清唱剧音乐会基督在橄榄山,同时上演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第三钢琴协奏曲) 音乐协会组织的公开音乐会 名家音乐协会,于1771年建立,是由在皇室资助并任命其协会主席的。是为奥地利专业音乐家的遗嫣和孤儿提供了支持而举办音乐会的。,5.规范音乐会节目设置1783年莫扎特在伯尔格剧院举办的个人音乐会的节目单: 新哈夫纳交响曲(K.385) 女声独唱:歌剧伊多梅纽斯选曲“如果我失去了父亲” 钢琴协奏曲(K.415) 戏剧性独唱曲(K.369) 交响协奏曲(K.320) D大调协奏曲(K.175和382) 女声独唱:歌剧卢乔西拉(K.135.Nrl6)选曲 变奏曲(格鲁克作品“指的是我们愚蠢的下等人”曲调K.416) 女声独唱回旋曲(K.416) 第一个节目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K.385)有歌剧选段、器乐独奏也有大型器乐作品,显得安排得很零乱,甚至将交响曲的儿个乐章拆分开来演奏,持续时间很长。,音乐会建制历史上著名音乐会,巴赫阿贝尔音乐会 亨德尔清唱剧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