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角化與產業分工,第5章 多角化與產業分工,5.1 多角化定義 5.2 多角化策略 5.3 多角化進入方式 5.4 多角化動機 5.5 多角化與績效 5.6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 5.7 垂直整合與虛擬經營模式 5.8 個人電腦產業垂直分工結構之形成 5.9 產業界定與垂直分工程度 5.10 產業與廠商的垂直分工策略,5.1多角化定義,5.2 多角化策略,一旦企業決定進行多角化,便會面臨多角化策略選擇的問題。對於多角化策略的劃分,各學說並無一致定論。首先Alfred D. Chandler於1962年由研究美國大型企業的歷史變遷過程中,發現企業的發展與其各階段的策略有關,當原有產品或市場漸趨飽和
2、,發展受到環境限制,為保持企業的持續成長,將會尋求新市場或新產品,而以多角化策略來經營。,5.2 多角化策略,Kotler(1975)對多角化策略之研究結果指出,企業之多角化可分類為集中式多角化、水平式多角化及複合式多角化三種: 一、集中式多角化:是指公司計劃增加新產品,而且此產品在目前的產品線上,可以產生技術或行銷方面的綜效。 二、水平式多角化:是指公司計劃增加新產品,而且此產品在目前的產品線上,無法產生技術或行銷方面的綜效且無關連,新產品的銷售對象可以是最終顧客或中間顧客。 三、複合式多角化:是指公司以嶄新之產品向新顧客群進軍,其新產品和公司目前的技術、市場或行銷方面毫無關連,雖無綜效,但
3、可分攤經營風險。,5.2 多角化策略,Ansoff(1988)認為多角化可依產品和市場的特徵分為: 一、水平多角化:此類型多角化最大的共通性是行銷上的綜效,廠商可繼續利用已建立的行銷通路 二、垂直整合:即上、下游關係的發展,若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關聯性,則可實現的綜效較強 三、集中式多角化:可分為在行銷、技術或兩者兼而有之的相關領域上發展 四、複合式多角化:在產品和市場上均屬無關的行業,在綜效實現除了財務上有聯合效果外,在其他功能上較少發生。,5.3 多角化進入方式,Ansoff(1965)考慮綜效與情境因素來說明企業較佳的多角化進入方式,其中綜效包括創設綜效與營運綜效,創設綜效意指剛進入新市場或
4、新產業時,在時間及成本上的效果;營運綜效係指結合營運後所產生的效果。 Porter(1980)則從產業競爭分析的角度,說明進入新事業的策略,他認為以購併的方式來進入一個事業,和經由公司本身自行發展新事業一樣,都是策略的一種。,5.3 多角化進入方式,Porter(1980)同時指出,由內部自行發展進入新事業,就是要在該行業中創建一個企業實體,包括新的生產能量、配銷通路、推銷人力等等。與他人合資經營,基本上也會面臨相同的經濟事務,因為對他們而言,也是新設的企業實體。Roberts & Berry (1985)將多角化進入方式分七種,並說明其優缺點,如表5-4。,5.4 多角化動機,根據學者Ans
5、off (1957)及Aaker (1984)的看法,多角化是企業追求成長的基本策略之一,然而對於公司進行多角化策略的動機,各學者特有不同的觀點。 Oliver Williamson(1971)認為廠商利用向前整合(forward integration)或向後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的方式取代簽定合約,以避免未來不確定風險,以及經常簽約的成本耗費,此時多角化便成為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方法。,5.4 多角化動機,Drucker (1974)說明公司多角化的理由,主要來自內部與外部壓力。 在內部壓力方面,主要在於人們疲乏於重覆做同樣的事情,他們相信多角化經營可以避免過度專業
6、化的危險。而多角化似乎是一種能平衡公司因不當規模產生弱點的方式,同時多角化似乎是一種轉換現有內部成本中心為收益創造者的方式。 在外部壓力方面,可能在於公司從事的經濟領域(或市場)過小且成長受到限制,而公司的技術可研究發展出有前途的產品。同時稅制鼓勵公司將盈餘再投資於研發,而不是分配股利,有助於產生新產品,成為多角化的基礎。,5.4 多角化動機,Amit & Livnant (1988)綜合各學者研究,將多角化動機分成兩類: 一、綜效動機 (一)生產、行銷、採購或研究發展等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所產生之綜效。 (二)產品聯合生產以降低單位成本之範疇經濟(economie
7、s of scope)。 (三)提供顧客完整產品線所帶來之綜效。 (四)企業進行相關業務多角化,以提高市場佔有率,進而提升產品銷售與原料採購之獨占力。 二、財務動機:如分散事業經營的風險、減少現金流量的波動。,5.4 多角化動機,Chapin & Jermain(1985)認為多角化通常是為了追求公司的成長、調整資產之風險/報酬組合,或管理者為尋求新的事業挑戰機會而採行。 Pfeffer & Salancik(1987)認為企業多角化的動機有三種: 1.控制或擁有企業所需的通路或原料,減少對它們的依賴; 2.增強自己在生存空間的支配能力,增強企業在產業中的優勢,減少競爭對手,也使得交易對手對本
8、企業的影響力下降; 3.增加產品線,分散企業對各產品線的依賴程度,並降低企業對各交易對手的依賴程度,使企業有更多相對的自主權。,5.5.1 多角化是否影響績效,Nguyen, Seror & Devinney (1990)進行採行技術相關的多角化策略與績效關係的研究,發現若企業採行技術相關多角化的程度愈高,各項績效表現均顯著地更理想,並且技術相關多角化策略,可以產生範圍經濟之綜效。 Berger & Ofek(1995)綜合以前學者的理論與觀點,探討多角化對公司價值的正負面影響,得到的結果是多角化對公司的不利因素相當顯著,但有利因素卻微不足道,故整體而言多角化會使公司價值降低。,5.5.3 多
9、角化對績效的影響,多數的學者是將策略區分為相關多角化與非相關多角化,而就其實證結果提出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種論點: 一、相關多角化與非相關多角化在平均績效上並無顯著差異 二、相關多角化較非相關多角化使公司獲得更多的報酬 三、非相關多角化之績效較優於相關多角化,5.5.3 多角化對績效的影響,Grant & Jammine認為每位學者的研究期間及研究對象不同,可能造成實證結果的差異。此外,每一位研究者所採用的多角化分類方法各不相同,亦可能造成實證結果的不一致,故無法找出一種具有絕對經營優勢之多角化策略。是故,企業採行不同的多角化策略,其經營績效亦多存在差異性。,5.6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最終完成品
10、必須仰賴好幾個生產階段的配合才可以順利完成,因此可將各生產階段由生產要素1的投入,到製成品的產出,區分成上、中、下游,以求進一步分析各階段間的相互關係。 上游要素的生產者,將其所生產的產出,銷售給下游的顧客,做為其生產投入,此為向前整合的概念; 下游最終產品的生產者,為免生產要素來源受制於人,也可能自行投入上游要素的生產,此即為向後整合的概念。 由向前、向後整合的概念,即可以結合成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5.6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垂直分工(vertical separation) 是指在經營或生產活動過程中,由不同的地區或部門,分別負責不同階段或過程(例如上、中
11、、下游)所形成的分工。 換言之,垂直分工的整體概念,即廠商在該產業中尋求最適合本身發展的生產階段,進而形成其競爭優勢。 不同學者間對垂直分工的解釋,亦有所不同(如表5-5)。,5.6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專業分工的概念,由古典經濟學派的鼻祖Adam Smith於1776年時提出絕對利益原理加以闡述,他認為將個人的能力投入在較單純的生產過程中,可以提高整體產能,而達到專業化的目的。 所謂專業分工,就是將工作劃分為局部且重複性的工作,藉以提高工人的技術與熟練度,節省因工作轉換而損失的時間,以及創造出省力的方法或機器來增加生產力。,5.6 專業分工理論取向,二十世紀初,Taylor的科學管理原則,即是
12、基於專業分工的條件下,而將工作與責任儘量平均分擔給各操作人員,同時透過一套科學方法來衡量和考核,以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益。 現在的管理者就是運用科學管理的觀念,進行工作細分化和專業化。也因此專業分工的概念,被應用到企業組織設計之中。同時分工的概念若延伸至企業外部,便形成產業分工網路,進而更成為國際分工理論的基礎。,5.7.1垂直整合與虛擬整合的理論基礎,探討垂直整合或虛擬整合影響企業經營績效的相關理論有: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理論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知識經濟理論(the knowledge-based theory),5.7.1垂直整合與虛擬
13、整合的理論基礎,一、規模經濟理論 早期產業經濟理論中,以規模經濟來說明企業的競爭利益。認為當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與量產時,因企業每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減少,進而獲利率可以提高,故企業可以較低價格購入生產因素,而以較高價格出售產品,因此獲利率提高。換言之,當企業透過垂直整合來擴大生產規模與量產時,則在規模經濟效益下可提升企業的獲利率。 Stigler(1951)進一步指出,企業進行垂直整合或垂直分工的商業模式與市場成長率有關。亦即當市場成長率高,則產業傾向於垂直分工;當市場成長率衰退,則垂直整合有利企業。,5.7.1垂直整合與虛擬整合的理論基礎,二、交易成本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基礎,認為當企業進行垂
14、直整合時,可有效降低在交易過程中,因為機會主義(opportunism)、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與其它不確定因素所造成的額外機會成本。 Williamson(1981)根據上述觀點,提出交易支配結構,指出企業透過體系自行垂直整合的形式或以契約方式,可有效降低機會主義的發生。,5.7.1垂直整合與虛擬整合的理論基礎,三、知識經濟理論 以知識經濟理論基礎而言,企業進行垂直整合並非只是為了避免機會主義或資訊不對稱,而是為了讓知識的傳遞更有效率。亦即交易的雙方即使沒有機會主義或資訊不對稱,但傳遞知識時若無法有效移轉
15、,則垂直整合商業模式有利企業降低組織內部成本。,5.7.1垂直整合與虛擬整合的理論基礎,規模經濟理論認為當市場成長衰退時,企業應進行垂直整合;反之,則進行專業化分工。 交易成本理論基礎認為當企業面對的交易成本提高時,則垂直整合有利企業降低交易成本。 知識經濟理論基礎認為,當知識傳遞效率低或面對技術改變屬於系統性創新時,則企業應進行垂直整合。,5.7.2 垂直整合與虛擬企業,垂直整合的策略意味著企業自行生產其投入(向後或向上游整合),或自行處理其產出(向前或向下游整合)。企業採取垂直整合,通常是希望能強化其原來的核心事業的競爭優勢(Harrigan,1984) 。,5.7.2 垂直整合與虛擬企業
16、,企業採取垂直整合策略時期,所考量的層面可統整歸納有策略層面(strategic considerations)與效率層面(efficiency consideration)。 以策略層面而言,企業希望藉由垂直整合,擴張企業經濟規模以取得市場獨占地位(Portor,1980); 從效率層面的考量而言,企業乃希望藉由垂直整合來降低交易成本。企業則從這兩個層面去找出組織最佳效率的垂直整合規模。,5.7.2 垂直整合與虛擬企業,虛擬企業有許多的優點: 將非核心事業活動委外給供應商,能使該個別的活動在執行上更具效率,企業亦能降低其本身的成本結構; 將非核心價值創造的活動,委外給具有特異能力的供應商,企
17、業亦能提升其最後產品優良特性; 委外使企業能將有限的人力、財務及實體資源集中在加強企業核心能力上; 委外使企業對於市場情況的改變更能變通及回應,也不妨礙對內部供應商的承諾。 虛擬企業更易於移轉供應商間的非核心價值創造活動,相較於自行承擔這些活動的企業,更能回應市場情況的變化。,5.7.2 垂直整合與虛擬企業,然而虛擬企業仍存在其缺點, 失去自活動中學習的能力,及養成企業核心能力的機會; 企業可能變得過度依賴供應商; 當企業熱中於委外策略時,很可能因實行過頭,而將維持企業競爭優勢的價值創造活動委外,如此一來,企業在未來能力的發展上將失去控制。 隨著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的普及,不僅大大降低了廠商間的
18、交際成本,更改變傳統對組織的定義。,5.8.1 個人電腦工業的定義及其產業結構,在過去大電腦及迷你電腦的時代,電腦的生產集中在少數大型的公司手中。這些公司以垂直整合的方法來生產電腦所需的各項零件,只有少數專業性廠商提供軟體、服務、以外接相容的處理器及周邊設備。個人電腦的出現,將整個電腦業從過去的垂直整合結構,轉換為水平分工(horizontal segmentation)的產業結構。,5.8.2 垂直分工的定義,所謂的垂直分工,其實是相對於垂直整合的產業結構而言。Waterson(1984)定義垂直整合的產業結構為:一產業中的廠商將兩個以上的連續生產階段納入其生產中者稱之。 例如,我們將產業以
19、最終產品來定義,並將最終產品從構想的形成,到交付至消費者手中的過程依序分成三個階段:設計、製造、行銷。若一廠商想包含設計與製造、製造與行銷、或是同時包含設計、製造與行銷三個階段者,則按照Waterson (1984)的定義,便可稱此一廠商為垂直整合的廠商。,5.8.2 垂直分工的定義,若此一最終產品的廠商皆是以垂直整合的方式來進行營運,則便可稱此一產業為垂直整合的產業。反之,若最終產品的生產,在不同階段由不同廠商來負責(每個廠商都只做一個生產階段,或是不連續的兩個階段),則便可以稱這些廠商採取的是垂直分工的生產策略,則稱此一產業之生產結構為垂直分工。,5.9 產業界定與垂直分工程度,垂直分工程
20、度除了隨著產業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外,即使在同一產業的廠商也會有垂直分工程度不同的現象。由於與垂直整合的觀念相對立,因此常將垂直分工程度較低的產業或廠商稱之為垂直整合者,而垂直分工程度高者,則稱之為垂直分工的產業或廠商。,5.10.1 策略選擇與歷史決定論,一個垂直分工的產業,若係因其內的廠商所採取的生產策略為垂直分工所致,因此垂直分工產業結構的形成,其實就在於廠商為何會採取垂直分工的生產策略。 垂直分工的產業發展結果會有兩種,一種是產生產業規模經濟而進入正向回饋良好均衡;一個是產業規模無法實現,而陷於無法發展成功的不良均衡。,5.10.1 策略選擇與歷史決定論,Saxinian(1994)在分析
21、矽谷的產業特性時,便發現該地區的產業具有垂直分工的產業特性,各種與電子、電腦有關的廠商在此聚集,進而吸引其他金融服務業(創投、銀行)的進入。但是愈多的服務業進入該地區,也會吸引新的廠商座落於此,此各種現象間互為因果的現象,是由於垂直分工產業內,各因素間彼此具有正向回饋效果所造成的影響。,5.10.2 策略選擇與交易成本,在Caose的理論上,由於市場交易的成本過高,使得廠商選擇自行生產較為有利。另外,Williamson(1983)強調交易成本的內容與廠商生產結構的關係,其強調兩相連製程間的資產具專屬性與交易條件實現具高度不確定性(易造成機會主義)時,交易的某一方因有機會採取策略性行為,而僅使
22、此一方受益。為避免因此一策略性行為產生交易成本,可能受害的一方便將此專屬性資產納入自己的生產體系,而形成垂直整合的產業結構;反之,若此類交易成本不存在,則市場交易變得可行,產業也將必得較為垂直分工。,5.10.3 策略選擇與資源限制,雖然廠商在做決策時,垂直分工與垂直整合都是在技術上可行的生產方式,但卻不一定都在廠商的可選集合之中。在討論交易成本的時候,原則上是假設廠商在取得生產要素上並沒有受到限制,因此兩種生產方式都是在廠商的可選集合之內,故廠商要考慮的是兩種生產策略的利弊得失。一旦生產要素取得不受限制的假設不成立,則廠商必須要先知道其策略集合中有哪些生產方式,再從中加以抉擇。,5.10.3
23、 策略選擇與資源限制,相對於垂直分工的生產模式而言,垂直整合的生產方式所需要的資本比垂直分工者來得大,一旦廠商在資金的籌措上受到限制,則垂直整合的生產模式可能並不在廠商的策略集合之中。以新進廠商為例,由於在市場上並未建立相當的商譽,因為新進廠商本身並無法提供相對應的有形或無形的資產作為資金取得的擔保,加上對新產業未來發展性存在相當存疑,社會對於此一廠商在資金的供應上將相對保留,使其並不易取得金融上的信用資金。,5.10.3 策略選擇與資源限制,相較於已在市場上有所獲利,且已建立商譽的廠商而言,其在資金上的限制便嚴苛許多。所以,對於新進廠商而言,如果技術可行,則比較偏向採用垂直分工的策略,因為垂
24、直整合對它而言,並不在其策略集合之中;反之,若是一個既存大廠,由於資金上並不受限制,故在垂直分工為技術可行下,垂直分工與垂直整合兩策略都在其可選的策略集合中。,5.10.3 策略選擇與資源限制,事實上,認為新進廠商可能無能力選擇垂直整合型生產方式是合理的,這是因為新進廠商可能面臨Bain(1956)所提的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以及絕對成本優勢等進入市場的劣勢,其中在廠商生產設備的籌設階段,便面臨購買機械設備所需的資金問題。不管此一新進廠商是要進入一原本就已經成熟的產業,或是進入一新發展不久的產業,這種資本上的限制,都是無法避免的問題。,5.10.3 策略選擇與資源限制,新進廠商因為生產相關資源的取得受到限制,也可以將之視為交易成本的一種,只是此種交易成本與前述以中間財貨交易為主要分析框架的交易成本有所不同。例如資金而言,新進廠商通常不容易取得,這是因為資金借貸雙方的訊息成本太高所產生的交易困難。這樣的交易成本,造成廠商必須要在有限的資源下進行生產設備的投資,此時Bain所提的資本限制便對於廠商的生產策略產生重大的影響。,產業瞭望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