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秋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专题训练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课件 (新版)浙教版.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408734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专题训练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课件 (新版)浙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年秋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专题训练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课件 (新版)浙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年秋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专题训练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课件 (新版)浙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年秋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专题训练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课件 (新版)浙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年秋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专题训练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课件 (新版)浙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二、填空题,第2章 天气与气候,三、实验探究题,四、解答题,12017衡阳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 ),一、选择题,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C,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解析】 A两次海绵凹陷程度不同反映的是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反映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C类似覆杯实验,纸片不下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两瓶向中间靠拢说明了空气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2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

2、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是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C,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3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BT42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增大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

3、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可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A,42017淮安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BT43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D,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解析】 真空采血管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大气压,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时,在检查者血压的压力下,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5如图BT44,水平桌面上并排靠近放置两个相同的小木块,当用细管沿水

4、平方向对着木块间的狭缝中间快速吹气时( ) A两木块都不受摩擦力 B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D,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解析】 用细管沿水平方向对着木块间的狭缝快速吹气时,两个木块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木块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两个木块将向中间靠拢,或者有向中间运动的趋势。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趋势)相反可知,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都向外,又因为两木块相同,且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所以用细管沿水平方向对着木块间的狭缝

5、快速吹气时,摩擦力的大小应该相等。,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二、填空题,6如图BT45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而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 (2)工作过程发现窗户擦得不干净,于是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气前相比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2103 m2,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

6、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_N。,小于,不变,300,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7夏天,小强的妈妈为了躲避热辣的阳光,在自行车的前把上安装了遮阳伞,可自从安装了这把伞后,妈妈骑车时总感觉车把像被人向上提起,这是为什么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制作了一个模型,并把它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方各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BT46图乙所示,然后用电吹风对着模型吹气,结果发现:上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大。,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1)经过探究,小明认为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 _下方的空气流速;模型上方的大气压强_下方的大气压强。,大于,小于,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

7、大气的压强,(2)小明根据自己的实验给妈妈解释了为什么骑车时感觉车把被向上提起,小明的解释是_ _。,骑车时,伞上部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部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因此伞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解析】如图,在相同的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伞下方的气压大于伞上表面的气压,形成向上的升力。所以骑车时总感觉车把像被人向上提起。,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82016宁波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入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图BT47甲所示。,(1

8、)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_作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_。,大气压,实验(或移开手指,观察水的流动情况),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会 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取管底液片为研究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液片深度h左h右,所以p向右p向左,而液片左右的面积S相等,所以F向右F向左,液片将向右移动,管内的水从A端流出。,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

9、压强,三、实验探究题,9小明和小虎两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1)如图BT48甲所示,已知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容积为V,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记为L,则注射器中的活塞的面积_。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该地的大气压强可表示为p_。 (2)实验时,小虎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_。小明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采取了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其方法是_。,小,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

10、3)实验时,小明又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筒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_。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了图乙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水的质量为m2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力为_,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_。,偏大,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10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 (1)请问是什么力量阻止吸盘脱离桌面? (2)若此时测得吸盘的直径约为2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1.4 N。请估算出大气压的值是多大?,四、解答题,专题训练(四) 大气层及大气的压强,(3)若我们教室屋顶的面积为80 m2,则其承受的大气压力为多少?这么大力作用下,屋顶为什么没被压垮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