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 作 二,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记事。,新课导入,目标导航,1.培养留心生活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2.掌握叙事作文的写作顺序,对叙事的六要素要熟记于心。 3.能够把叙事六要素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并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独立地完成叙事作文,做到思路清晰、中心明确。,文题展示,1.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2.以那一次,我真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
2、作文。不少于500字。,3.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写作要求,1.扩写练习要以保留语段的原意为原则,适当地“添枝加叶”,尽量把事情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2.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要写清记叙的六个要素。题目完整,诗歌除外,达到记事文章的一般要求。,3.叙事时,要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文章更为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后两题不少于500字。,技法点拨,记事作文是较简单的作文体裁,但容易被学生写成“流水账”。
3、这是因为学生在写这类文章时,过于偏向“叙”“记”,而忽视了叙事作文中的“情”“议”。如何消灭“流水账”呢?,1.学会观察不会观察就不会写作。日常生活是作文取材的源泉,身边的人、事、物,我们都应留心观察,关注过程,抓住特征和关键。当然,细致的观察之后,还需要深层次地思考,有所感悟,以揭示其本质。,2.学会描写加强扩句训练,充分运用修饰语,将人、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作文中力求避免句子的主干式表达,而应通过扩充状语、定语、补语等,丰富句子的内涵,使其枝繁叶茂。如“马路上过来一辆小车”可扩展为“宁静的马路上,吱呀吱呀地过来了一辆黄色小车”,虽只,是几个词语的插入,却使声、色、形俱现,文采大增。再如:
4、“我接过试卷,50分!”可扩展为:“我忐忑不安地接过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试卷,一个刺眼痛心的50分!我只觉得脑中轰隆隆的,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回座位的。”修饰语的运用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了考试失败后的心理感受,使文章真切可感。,3.妙用修辞修辞是语言生动的催化剂,恰当巧妙的修辞不仅能增添文采,而且使事物的形象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位学生在当我被误解的时候一文中写道:“我刚踏进教室,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几十道带着问号的目光向我直射而来,这些目光古怪而陌生,仿佛他们盯着的不是一个朝夕,相处的同学,而是动物园里新来的什么珍稀动物似的。”作者选择了“动物园里的珍稀动物”这个喻体,准确而
5、生动地写出了被误解后同学们惊异的目光,语言不多,效果却不同凡响。,4.叙议结合在完成对事情的叙述之后,通过议论抒情,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或引名言警句,或抒哲理感受,避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联系本单元写作实践,提醒注意:第一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添枝加叶”:添加细节;融入情感。第二题可先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感动”“失落”等,再展开叙事。第三题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细节的生动、情感的真挚是行文的关键。,范文引路,例文一,那天放学,刚走出校门,我就看见前面围了一大群人,发生什么事了?我边想着边迅速地跑过去。一不留神,重重地摔了一跤,手上擦破了皮,校服裤子也磕破
6、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奶奶一看见我就大惊失色地叫起来:“哟,这是怎么了呀?撞倒了还是摔跤了”,开头发出疑问,情节顿生波澜,吸引读者阅读。,我还没开口,妈妈又围上来,心疼地检查我身上说:“瞧这手上都蹭破皮了,还有哪里伤着没有?”还是爸爸比较冷静,简单地问清原委后,摸着我的头说:“男子汉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以后走路注意一下就行了!”站在边上的爷爷,手上已经拿着药水和纱布。,鲜明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形象毕现。,总评:,行文紧扣文题,摔跤是因,妈妈、爸爸、奶奶、爷爷对“我”的关心是主体。扩写增加了对摔跤原因的交代及细致、生动的人物刻画,使情节合理完整而起伏有致,人物栩栩如生如在面前,表现了亲
7、人对“我”无微不至的浓浓的关爱之情。,那一次,我真好奇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她,总与它形影不离。上课的时刻她带着它;吃饭时她总会翻一下它;晚自习时,她会在上面增添许多内容;睡觉前呢?一定也会捧着它吧。,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她”与“它”关系如此密切,越发引人好奇。,例文二,这本笔记本上究竟写着些什么呢?好奇心催促着我去了解。一个课间,她离开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讲台上,静静地。去看看吧,好奇心驱使我走上讲台。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是君子所为,我心中又有了一丝犹豫。它纹丝不动地躺在那,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真实地突出了“我”内心的犹豫和矛盾
8、。,我侧目看了看同学们,他们似乎有着同样的好奇心,但都没有付诸行动。毕竟它是老师的东西。既然走上讲台了,没理由空手而回吧,我暗自对自己说。“嘿,你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一位同学两眼放着光,小心翼翼地提醒我。我的意志更加坚定了。,“你,去帮我把风。”我嘱咐那位同学。“好的,放心吧。”说着他冲出教室,站在走廊上东张西望,眼珠骨碌碌地转悠。我放心地迈开大步,走上讲台,微眯起双眼,瞄着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简单清晰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没有夸张与做作,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心思细腻,不够坚强,要注意不能过于责备她。”“(我的名字),有小聪明,却不踏实,要善意引导,不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翻
9、过一页,“今天同学考试作弊,我责备了他,我的心揪成一团,该怎样才能使他理解我的心呢?”,又翻过一页,“今天孩子不舒服,可学校太忙,记得提醒孩子外婆来家照看他。”我不再往下翻,这是老师的日记本啊,我居然偷看了老师的“秘密”!我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随机”摘录,却用意良苦,以事实说话,为中心张本。,“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是偷看后的愧疚,更是知晓日记本秘密后的感激。,她多少个日夜为我们操劳,有多少个难眠之夜?她怎忍心舍小家为大家,连孩子病了她都无暇顾及?她又是何等地坚强,用她严厉的外表来掩藏她炽热的心?她的身躯为何日渐消瘦,她的双鬓为何日渐斑白?此时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老师,她用真诚磨炼着我
10、们这一颗颗沙砾,使我们成为光彩熠熠的珍珠。我用好奇心换得了对老师的理解与尊重。谢谢您,我敬爱的老师!,完整叙事后的议论和抒情,水到渠成,升华了主题,情真意切。,总评:,习作围绕着“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生发开去,跌宕起伏的叙事,出神入化的描写,细致入微的矛盾心理,微妙起伏的情感变化,体现了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因缘相聚,因爱相守。题记 春水杯用感动为春揭幕,以无声让爱延续。,题记开篇:以题记点题,领起全篇。,例文三,乍暖还寒的春季,天气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班上的喷嚏声整天此起彼伏,显然经不住这寒流的扫荡。每天,我的水杯里都有一大杯散发着浓浓苦味的抗病
11、毒冲剂,强忍着苦到头皮发麻的折磨,咕嘟咕嘟喝下。连着一个星期,都是如此。这天,终于熬不住了,我对妈妈吼道:“你别再弄了,我不是还没病吗?用不着天天喝药!”说罢,,又觉得唐突,看见妈妈的脸上掠过一丝难堪。“妈妈,我不该”“没事,咱们是一家人呀,”笑容漫过了那张有着岁月痕迹的脸庞,“明天咱们就不喝了。”第二天,水杯里是热腾腾的果汁。春雨无色,爱无言。,语言、神态描写:写出妈妈对“我”的宽容、理解与爱护,突出了主题。,秋风铃秋天的脚步近了,我喜欢把风铃挂在门上,聆听风吹过的声音。某夜,我拥被而眠,到半夜竟被冻醒。正待寻找,突然听见风铃微响,门开了。我换个姿势假装熟睡,突然感到身上一阵暖和,被子又回来
12、了。爸爸?我把眼睛眯成一条线,看见他轻轻关门出去。,夜来香,我虽看不见你的花朵,却嗅到你的芬芳。 冬暖雪冬天是我最讨厌的季节,尤其是下雪天。但我又喜欢下雪,因为每次下雪,爷爷总会骑着他的“老爷车”,穿着那件蓝色旧雨衣,在校门口等我。我总会,妙用比喻:把爸爸的爱比作夜来香,看不到却能感受到,形象生动。,跳上车,缩在那肥大的雨衣里,搂着爷爷的腰,贴在爷爷的背上,欢快地回家。回到家中,爷爷总是满脸的雪水,身上干一块湿一块,但爷爷总会先用毛巾给我擦去雪水。雨衣虽然很小,只能勉强容下我们爷孙俩,但我在爷爷的背上觉得好温暖,没有风没有雪,只有爷爷对我的爱;雨衣虽然很旧,却很像爷爷,虽,细节描写:突出爷爷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显苍老,却总是为我遮挡风雪。“爷爷,谢谢您!”“客气啥?我们是一家人啊!”这是我们在风雪中的对话。,语言描写:写爷孙俩的对话,突出主题。,后记:我们是一家人,我会用心珍惜,用爱守护。,后记结尾:以后记点题,照应题记,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总评:,1.记事清楚,结构严谨。本文采用板块式结构,叙写了三件小事,写出父母与爷爷对“我”的关爱、呵护,首尾呼应,层次清晰。2.感情真挚,意境优美。作者通过直接抒情与细节描写,写出长辈对“我”的爱,以及“我”的感恩之情。春雨、夜来香、冬雪等景物的渲染,使得文章具有诗情画意,让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