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05893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10.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钱铭怡教授 钟杰副教授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s),概述,历史: 原称“性格障碍”(character disorders) 自19世纪初引起现代医学重视Pine(1809) 不伴妄想的躁狂Prichard(1845) 悖德狂(moral insanity)U.Trelate(1861) 神志清醒精神病K.Schneider(1923) 病态人格 (pathological personality)Murry(1938) 非精神病问题,概述,早期研究,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态”(反社会人格)交替使用 20世纪60、70年代,反社会行为被作为一种特殊的

2、人格障碍类型 70、80年代,变态人格(不正常人格)(abnormal personality)(陈仲庚,甘怡群,1993),患病率,起病缺乏确切时间,难以评估其发病率 Helgason&Magnusson(1989)对冰岛5395人三次评估,结果显示81岁前发展人格障碍的预期率为5.2% Kathleen(1986)估计总患病率通常在6-9% 美国成年人中,人格障碍的12个月的时点患病率为9.1% (Lenzenweger,et.al2007) 今年来报道的患病率有所增长,约为10.3-13.5%之间(评定方法不同,但增长趋势一致),我国12地区调查(1986)患病率为0.13% 城市高于农

3、村(0.26%) 但困难与评定方法及有关人人员认识不当有关(如调查样本中有犯罪者106人,查出人格障碍者仅5人) (翟书涛,1998),CCMD-3,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CCMD-3,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是要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纠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到成年或终生。 如果人格障碍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

4、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8,DSM-,A.明显偏离了患者所在文化所应有的持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类型,表现为下列两方面以上: (1)认知(即对自我、他人和事件的感知和解释方式); (2)情感(即:情绪反映的范围、强度、脆弱性和适应性); (3)人际关系; (4)冲动控制。,DSM-,B.这种持久的类型是不可变的,并且涉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的很多方面。 C.这种持久的类型导致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D.这种类型在长时间内相当稳定,至少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或早期成年时。 E.这种行为类型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F.这种行为类型并

5、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某种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一般躯体情况(如脑外伤)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APA,2000),人格障碍诊断在DSM系统的位置,Axis:Psychiatric disorders, excludes personality disorder & mental retardation轴:精神病性疾病,除了人格障碍和智力发育迟滞 Axis:Personality disorders & mental retardation轴:人格障碍和智力发育迟滞 Axis: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s轴:一般医学问题 Axis:Psychosocial & envi

6、ronmental problems轴: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 Axis:Current level of functioning: Global Assessment Scale轴:当前的功能水平:总体评价量表(APA,2000),测量及诊断,临时会谈 自我报告 医生评定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在实际研究中,三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最佳(参见钱铭怡,2006),13,分类,(参见钱铭怡,2006),人格障碍类型,DSM-中分10中人格障碍,3大类群:A类群:行为古怪、奇异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B类群:戏剧化、情感强烈、不稳定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边缘型C类群:紧张、焦虑行为回避型、依赖

7、型、强迫型(APA,2000),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D),患病率不详 美、德等国采用PQD、SCID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得到患病率为0.4-7.3% 临床发现男性居多 (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 临床主要特征:猜疑、偏执 回顾性研究发现此类型人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较高,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D),DSM- 对他人的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把他们的冬季解释为恶意,这种猜疑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以下4项以上: (1)没有足够依据地猜疑他人在剥削、伤害或欺骗他 (2)沉湎于不公正地怀疑朋友或同事对他的忠诚和信任 (3)勉强地新人他人,因为担心一

8、些资料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待自己;(APA,2000),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D),(4)对常见的记号或时间会误解出隐含的贬义或威胁性意义; (5)持久地认为他人对之有恶意;即,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于怀,不予宽容; (6)感到他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打击,并且迅速做出愤怒坟茔或做出反击; (7)对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贞反复地表示猜疑,虽然没有证据。(APA,2000),形成原因,生物学原因 偏执型人格障碍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较多 Stephens(1975)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为9.0%;对照组为4.3%,心理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偏执来自无意识中与死亡本能有关的仇恨和敌意的

9、外向投射 克莱因的理论:正常人的心理发育包括一个偏执-分裂时期,认知的观点 与歪曲的认知或想法有关e.g.“他人是由恶意和虚伪的”“如果他们有机会就回攻击你” 早期受到父母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得的并且要小心不犯错误,文化因素 与认知因素共同起作用 特殊人群,如烦人,难民,有听力障碍的人等易形成这种人格障碍,治疗,少求助,难以建立起信任关系,寻求治疗万网是因某种危机或遇到其他问题 治疗 建立信任关系 以认知治疗的方法解决病人不信任他人的歪曲认识,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D),1.临床特征及诊断 2.形成原因 3.治疗,临床特征及诊断,患病率 Rosethel(1968)估计的占

10、一般人口的7.5% 美、德等国采用PQD(人格障碍调查问卷)、SCID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得到患病率为0.7-1.6% 男性多见 (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 特征:社会隔绝、情感疏远 表现为孤单、冷淡的沉默,不介入日常事务,不交际,不关系他人 往往投注较大的精力于非人类的兴趣方面(如数学、天文学等),DSM- A.与社会关系普遍脱离,在人际交流场合表情有限,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以下4项以上: (1)既不想要,实际上也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 (2)几乎常常选择独自活动; (3)简直很少有兴趣与他人发生性行为;,(4)很少对娱乐活动感到乐趣; (5)除了一级亲属外,

11、没有亲密或知心朋友; (6)对于赞扬或者批评都显得无所谓; (7)情绪冷淡或感情平淡。(APA,2000),27,39岁的科学家Z先生在南极出差期间停止了与他人的合作,回到自己的房间,独自喝酒。出差回来后,他被转诊给心理医生。Z先生4岁时成为孤儿,被姑姑抚养到9岁,随后是一个孤僻的宿舍管理员照料他。在大学,他的物理学得非常好,而棋类活动是他与其他人唯一的联系。在随后的生活中,他没有亲密朋友,自己一个人独自从事一些活动。直达去南极出差之前,Z先生在物理研究上都是非常出色的。从南极出差回来几个月后,他每天至少要喝一瓶酒,工作的情况也越贬越糟。他越来越自闭,沉默寡言,很难有效工作,他不能解释为什么同

12、事对他在南极是的冷漠感到愤怒,同时对于他人评价毫不关心。看起来他不需要任何的人际交往,尽管他也在抱怨她的生活过于沉闷。在与心理治疗师的会面中,他仅有一次表现出悲伤的情绪,他说他很想去看德国的叔叔,那是他唯一还活着的亲戚。(Barlow,2006),案例,形成原因,心理动力学 患者的极端社会规避性,是由于人类基本的接触需要没有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防御反应(Carstairs,1992) 如早期成长被拒绝、虐待,成年后可能会因为没有能力付出和接受他人的爱,而发展处逃避一切交往关系的应付策略(参见钱铭怡,2006),认知治疗 患者在认知上存在缺陷,不能有效的关注周围的情况来获得准确的感知等 (Beck

13、,Freeman,&Davis,1990)这使病人缺少情绪反应,不能够接受和解释复杂情绪的线索,对激发情绪的刺激难以做出反应。(参见钱铭怡,2006),在对社会孤独的偏好上类似孤独症 生物因素是形成孤独症的因素之一 故推测可能有类似的生理机能缺陷 或在早期学习、人际交往中形成问题 可解释分裂样人格障碍中的社会缺陷(参见钱铭怡,2006),鼓励他们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兴趣,认识社会关系的价值 学些各种情感反应,学习体会别人的情感 进行社交技能的训练等 团体治疗,治疗,32,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type),1、临床特征及诊断 2、形成原因 3、治疗,特征生物因素是形成孤独症的因素之一 社会隔绝

14、、情感疏远、古怪行为、多疑 患病率 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碍(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临床特征及诊断,DSM-A.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与亲友在一 起感到很不舒服,很少感情,而且还有认识或感知方面的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起自早期成年人,前 后过程多种多样,符合以下5项以上:,(1)牵联观念; (2)与其文化背景不相一致而却影响其行为的古怪想法或魔术思维; (3)不寻常的幻觉体验,包括躯体幻觉; (4)古怪思维与言语; (5)猜疑或偏执反应; (6)感情不适切或受限; (7)古怪、或特别的行为或知心朋友; (8)除一级亲属外没有亲民或知心朋友; (9)过分的社会焦虑,往往伴有偏执

15、性的害怕感而不是错误地判断自己(APA,2000),Schizotypeschizophrenic genotype,37,精神分裂症亲属中有较高的此型患病率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如果自己不是精神分裂症,则有分裂症人格障碍的可能性大,38,治疗,病人中的30-50%有严重的抑郁障碍 治疗同时包括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法对抑郁症治疗治疗的研究还很少,且效果并不非常理想,最终只达到中等程度的疗效,39,普遍的方法是教给患者社交技能,来帮助他们与人交往,减少对他人的不信任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用于此型病人,可使其症状有中等程度的改善,40,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D),1、临床特征及

16、诊断 2、形成原因 3、治疗,Gender biases in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42,又称癔症型、寻求注意型或心理幼稚型 特征 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 患病率 美、德等国采用PDQ、SCID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得到的为1.3-3.0% Stirling等发现在成人人群中患病率为2.2% 女性2倍于男性(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临床特征及诊断,三项基本表现: 需要情爱和注意 依赖性 作弄他人的倾向 有酒精和药物滥用的倾向 自杀、自伤 常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相伴发,DSM- 过分的 情绪表达和招引他人注意;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

17、下列5项以上:,(1)如自己不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便感到不舒服; (2)与他人交往时的特点往往是带有不合适的性诱惑或挑逗行为; (3)表现出迅速变化而肤浅的表情; (4)一直用躯体模样来吸引他人注意; (5)说话拿腔拿调,使人有过分的印象却没有什么内容; (6)显示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和过分夸大的表情; (7)是易受暗示的,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 (8)与他人的关系看来比实际上更为亲切。(APA,2000),47,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帕特看起来正在享受生活的乐趣。她30多岁,未婚,赈灾一所夜校攻读硕士学位。她常穿着非常华丽的衣服。在白天,她给残疾孩子上课,没课的时候就除去约会到很晚。在

18、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很热情地告诉我她对我关于儿童发展障碍的著作印象深刻,并在她教育那些残疾儿童的时候成功地用用了一些理论。她的赞扬有些明显过火,但是谁不爱听到表扬呢?,案例,48,因为我们的一些研究与她班上的孩子有关,我经常地与她见面。几星期以后,我们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她经常为各种病症以及损伤(在停车场摔跤、向车外掌握的时候扭伤脖子)干扰了工作而发牢骚。她做事完全没有组织性,经常在最后一分钟才喀什做哪些需要仔细计划诗经。她还常常对别人许诺一些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以博得赞扬。当她无法做到承诺的时候,就编造一个故事以博得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又一次她同一个孩子的母亲许诺要为她女儿办一个盛大的独一无

19、二的生日聚会,可当这位母亲带来蛋糕和果汁的时候,帕特才想起这件事来。她一见到这位母亲的时候,就暴怒起来,痛骂校长在放学后还留她加班,以至于她无法履行承诺。,49,她经常打断我们关于工作的讨论,谈论她最近的男朋友。她的男朋友几乎是一星期换一个,但是帕特的热情(“他是我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好的男人”)以及她对两人未来的乐观(“他就是我未来想与之共度余生的人”)却是永远不变的。每一次与别人认识不久就开始认真讨论婚姻计划。帕特对于那些总是帮助她摆脱由于自己做事的无组织性而造成的困境的男教师,总是极尽逢迎只能事。,50,当她工作表现极差而显然不能保住这份工作的时候,帕特设法让校长助理及几位男教师为她写推荐信

20、,以便在别的学校找到新工作。一年以后,她人就待在新学校,但是已经换了两个班。根据她新同事的说法,帕特没有亲近的人,尽管她自己声称与现任男友“情感深厚”。在一个长期 抑郁之后,帕特求助于以为心理治疗师。(Barlow,2006),对其原因或治疗的研究还很少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有联系,有人提出表演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可能是同样的内在原因在不同性别上的不同表现。(参见Kernberg,1998),形成原因,心理分析理论 其父母的情感忽视,肤浅的情感交流 作为对内心低自尊感的一种反抗,病人总是试图成为他人的注意中心,包括性吸引,Kass、Silvers和Abrams(1972)治疗5个表演型人格障

21、碍女被试 奖励与惩罚结合 18个月的随访,患者取得了进步,治疗,对人际关系的治疗: 患者慎于使用大哭大闹、个人魅力、性、引诱或抱怨来达到操纵他人的目的 需要指出,用这种手段获得的短期利益,是以其自身长远利益为代价的 教给患者更加适宜的方法,处理其需求和愿望,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D),1、临床特征及诊断 2、形成原因 3、治疗,特征 妄自尊大观念 全神贯注与无限成功、权利和智慧光辉的幻想 患病率 美、德等国0-0.4%(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临床特征及诊断,DSM- 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1)具有

22、自我重要的夸大感;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利、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解或与之共事; (4)要求赞扬; (5)有一种荣誉感;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性的;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APA,2000),59,Willie在一家小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做助手,他现在三十出头,工作的历史极赞。他从未在任何地方工作过两年以上,经常出入临时解释工作的机构。但是你刚见到他的时候会觉得他很有能力,

23、并负责整个办公室的工作。Willie愿意谈话,任何对话都很快转到以他为注意中心的方式中。,案例,60,这种取悦别人的做法在开始时很受欢迎,但很快就使其他员工感到不悦。特别是在他称其他员工为他的下属的时候,因为他其实不是任何人的领导。与顾客和其他员工的谈话占去了他很多时间,同时也占用了其他员工的时间,这很快就成为问题。他很快在工作中行使权力,积极地负责起他人的工作,但是他又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从而引起了很多矛盾冲突。,61,虽然Willie每次遇到这些困难都先埋怨别人,最后大家还是能清楚地看到,Willie的自我中心和期望控制的本性是办公室很多工作无效率的源泉。在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的,以前从

24、未开过的纪律会上,Willie暴跳如雷,指责大家都在找他的茬儿。他坚持在过去的岗位中工作出色,并认为是同事的错误。当他平静下来之后,他说出了过去的酗酒问题、抑郁史和各种家庭问题。他认为这些问题是他现在问题的根源。 律师事务所要求他去接受治疗,并为此作为继续工作的条件,他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及自恋型人格障碍。(Barlow,2006),心理分析: 拒绝型的家长对其子女不爱和不接受的行为方式,使孩子感到被拒绝、没有价值,对世界充满警惕 为了对抗这些消极情绪,他们认为自己实际上是非常优秀的,是被别人需要和受到崇拜的 有研究表明遭虐待、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死亡、被领养的儿童发展成为自恋型人格危险性高(Sur

25、kic,1989),形成原因,行为和认知模型 被过分积极的赞赏或宠爱所宠坏了的人,会因此过高估计自己的价值(Beck,Freeman,&Davis, 1990),对治疗的研究非常有限 主要集中于其被扭曲的自我(自我夸大感),对评价的病态的敏感等方面 (Beck &Freeman, 1990),如认识治疗的目标: 用日常生活中实际可以获得的愉快体验,来代替病人的自我夸大妄想 用放松训练等应付策略,来帮助病人面对和接受他人的批评 帮助病人关注他人的情感 自恋型人格障碍常常伴有抑郁情绪,故治疗一般从处理抑郁入手,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D),1、临床特征及诊断 2、形成原因 3、治疗

26、,特征 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 患病率 美、德等国:0-0.4% 女性多于男性(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临床特征及诊断,变现人际关系不良,不能耐受孤独,常感孤单和空虚,易抑郁,情绪不稳定,行为具冲动性,易发生自伤、自杀行为,存在自我认同障碍,可有短暂的精神病发作易于出现抑郁,酒精与药物方面问题,与表演型、强迫型人格障碍伴发,DSM- 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的不稳定已经显著的冲动性;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frequent mood and impulse dysregulation)1.mood over-reactivity (intens

27、e but brief) 情绪反应过程(强烈但短暂) 2.intense and inappropriate anger 强烈的和不恰当的愤怒 3.impulsive and reckless 冲动且不计后果 4.unstable self-image 不稳定的自我形象 5.unstable relationships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6.fear of abandonment 害怕被抛弃 7.chronic feelings of emptiness 长期的空虚感 8.recurrent suicidal behavior 反复的自杀行为 9.transient psychotic (mai

28、nly dissociative symptoms)短暂的精神病性现象(主要是分离症状)(APA,2000),Borderline PD(5 or )边缘型人格障碍(5条或以上),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边缘型人格障碍,71,Behavioral specialty of BPD(Gunderson,2001)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行为特点,72,生物学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同一个家族中多次出现 大脑前额叶的功能受到损伤会严重影响个体对冲动行为的控制力,形成原因,情绪失调主要是与边缘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在生物化学上主要与边缘系统的去甲肾上腺素速失调和血清水平下降有

29、关(Brambilla et al.,2004;Donegan et al., 2003;Schamahi et al.,2003;Teicher et al.,2003),Affective dysregulation,75,冲动性与前额叶眶上回的功能不良有关;在生物化学上主要与血清素水平下降有关,也放映了边缘系统前额叶环路的病态改变。(Hollander and Evers,2001),Impulsivity,77,客体关系学派(Clair,2000) 父母对子女的不接纳是造成其障碍的最初原因 非接纳的亲子关系造成自尊心的丧失及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难以很好的应付与父母的分离,社会心理学 病人

30、大多受着被遗弃的恐惧所折磨 此型中多见父母的忽视,子女与父母的分离 儿童早期的创伤特别是性和身体方面的虐待(见Beck等,2004) 社会文化学者认为,太快的文化变动,可能会使人出现认同感丧失、空虚、担心被抛弃、焦虑阈限低等症状 在儿童移民和成年人移民中存在 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被认为是由于社会文化结构和家庭变化等因素所致,治疗非常困难认知行为治疗:辩证行为治疗(DBT)心理动力学方法 基于心智化的治疗(MBT) 移情焦点治疗(TFT),治疗,集体治疗 与若干个人形成较亲密的依恋关系 集体还有助于强化病人的自我形象,保护其自尊 药物治疗 可减缓其冲动性,减轻抑郁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

31、cial PD),1、临床特征及诊断 2、形成原因 3、治疗,特征 经常发生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历史 “悖德狂(moral insanity)” “自我病态(egopathy)” “社会病态(sociopathy)” “精神病态(psychopathy)”,临床特征及诊断,患病率 Vaillant&Perry(1985)在0.05-15%之间 美国的数据:12个月的时点患病率为1%(moral insanity)” 监狱中患病率高:20-70% 研究方法与诊断标准不同,各研究结果不同 男性多于女性,徐凯文(2009)采用PDQ量表,对2690名服刑人员和145名大学生被试分别进行测量,以95%

32、百分位数常模(杨蕴萍 沈东郁,2003)作为阳性率的筛查标准,大学生中反社会人格筛查阳性率:3.4%,服刑人员:31.6%,特殊人群中的ASPD,86,表现表面正常甚至讨人欢喜,但工作不良,婚姻不良,经济上依赖他人,酗酒、酒精与药物滥用,情感肤浅、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欺骗、作弄他人,冲动性、攻击性及法律问题等青少年时期:说谎、学习成绩不良、逃学,野蛮、流浪、斗殴、偷窃、违纪、起假名,屡教不改等,87,反社会人格障碍在儿童期就已开始 出现反社会行为越早,月可能形成成年后的反社会人格 但有研究表明,许多精神病态者的症状会逐渐消失 反社会行为在40岁左右开始显著减少,88,此型人格障碍与药物滥用

33、、酒精中毒相伴发,女性常伴有癔症,并常见与抑郁症、焦虑症并存,89,DSM- 一直不顾或冒犯他人的权利,起自15岁前,至少下列三项以上:,临床诊断,(1)不遵守有关法律行为的社会准则,表现为多次作出可遭到逮捕的行为; (2)欺诈,表现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利用假名或诈骗他人; (3)冲动性或在事先不做计划; (4)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多次斗殴袭击; (5)鲁莽地不顾他人或自己的安全; (6)一向不负责任,表现为多次不履行工作或经济义务; (7)缺乏懊悔,表现为在伤人、虐待他人或在偷窃之后显得无所谓或作合理化的辩解。(APA,2000),至少18岁 在15岁前起病者有品行障碍的证据 反

34、社会行为并非发生在精神分类症或躁狂发作的病程中(APA,2000),93,94,家住南岗区王岗镇的谢老汉62岁,生育了儿子谢小亮和女儿谢小霞,谢小亮是哥哥,深受谢老汉夫妇的疼爱。从小谢小亮被娇生惯养,是家里的小霸王。虽然谢老汉一家以种地为生,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只要谢小亮想要什么,谢老汉一定千方百计地满足儿子的要求。与之相比,谢小霞没有哥哥的好待遇,不仅父母对她没有像对谢小亮那般宠爱,她还要处处让着哥哥,吃穿玩先以哥哥为主。 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谢小亮上小学了。由于学校的规矩多,散漫生活惯了的谢小亮又受不得半点儿约束,上课捣乱,欺负同学,最终被学校劝退,那年他只有12岁。,六旬老汉杀逆子692

35、名村民为其求情,95,谢小亮辍学回家后,一直在村里游荡,游手好闲。1990年,谢老汉花了2000元钱给谢小亮说了一个媳妇,心想,兴许结婚后媳妇能管住儿子,谢小亮可能就不再惹是生非了,过两年他们有了孩子,儿子就会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可媳妇没能管住谢小亮,反而成了谢小亮的“撒气筒”。两年后,媳妇受不了谢小亮的打骂,与他离婚。媳妇走了,谢小亮开始打砸抢,甚至打爹骂娘。1992年谢小亮因殴打他人被拘留15天,1995年因盗窃被拘留15天,2000年因盗窃被劳教一年,2002年因盗窃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刑满释放后,谢小亮回家唯一一件事就是要钱,衣柜、床底都被他翻个遍,只要给他钱,谢老汉就能过上一阵消停日子。

36、这么一个儿子让谢老汉家徒四壁,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儿子变卖了。,六旬老汉杀逆子692名村民为其求情,96,2005年,谢小亮又回家要钱,父母不给,跑到工厂躲避。谢小亮拎着一桶汽油到工厂找父母,他把汽油浇在母亲身上,威胁谢老汉给钱。众人拉开了谢大娘,谢小亮见状,又将汽油浇在自己身上,逼着谢老汉给钱。谢老汉不给,谢小亮真的点燃汽油,众人赶紧扑火,将谢小亮送到医院。谢老汉无奈之下,卖了一栋有产权证的房子,老两口搬到自己私盖的房屋(无产权证)居住。房子卖了5万元钱,谢老汉给了谢小亮1.2万元钱,剩下的钱还了债,谢小亮立下字据,用这笔钱做生意,与父母断绝关系,绝不再骚扰他们。2007年7月,谢小亮又出现在

37、家里,他向母亲要钱,可家里已经没钱了,他逼着谢老汉把现在居住的房子卖掉,谢老汉不肯,谢小亮拿起剪刀扎向母亲,在谢老汉的阻拦下,谢大娘跳窗逃跑了。当晚,外出躲避的谢老汉回到家,看到熟睡的谢小亮,他拿起铁镐向儿子砸去。天亮后,谢老汉到派出所投案自首。,六旬老汉杀逆子692名村民为其求情,97,谢小亮因抢救无效死亡,谢老汉犯下故意杀人罪。案发后,692名村民联名上书,为谢老汉求情。2007年9月20日,南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谢老汉杀子”一案,村民得到消息后,自发组织到法庭听审,两辆大卡车载着100多名村民浩浩荡荡地开往法院,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多岁,最大的证人已年过八十。法院审理认为,谢老汉在无法

38、忍受谢小亮长期打骂及无度索要财物的情况下,处于激愤,将谢小亮杀死,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谢老汉的杀人动机,犯罪情节较轻,而且谢老汉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陈述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可对其从轻处罚。最后,法院依法判处谢老汉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判决下达那一刻,谢老汉老泪纵横,与他一起流泪的还有数百名村民。,六旬老汉杀逆子692名村民为其求情,生物因素 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子同病率高于异卵双生子 (Mednick,et al.,1987) 寄养研究:父母为犯罪,其子女寄养证据不一致 反社会或犯罪行为可有中等程度的遗传(Mednick,et al.,1984;Cadoret,198

39、7) 研究者认为,强烈的社会影响和锦衣的先天倾向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成为罪犯或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形成原因,神经生物学 罪犯和精神病态者在神经生物学测验中的成绩和正常人没有区别表明前者无脑损伤(Barlow,et al.,1987) 犯罪的单胺氧化酶(MAO)浓度比普通人低1/3 低兴奋性假说(the underarousal hypothesis)(Comer,1995) 恐惧缺失假说(the fearlessness hypothesis)(见Lykken,1957,1982;Barlow,et al.,1995),家庭

40、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缺乏情感和遭到父母粗暴拒绝 父母对孩子的纪律和责任感的教育不一致 父亲有反社会行为 与父母攻击性行为的互助 混乱的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不良社会阶层、文化冲突、高应激状态、贫穷、歧视等(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McCord见Barlow,et al,1995),心理分析: 超我发展不完善 儿童通常通过认同作用将父母价值观内化 被虐待、忽视,得不到父母爱的儿童 拒绝承认社会规范,超我发展受到阻碍,行为主义: 拒绝承认人格障碍的概念,不承认存在着稳定的人格特质 认为不良行为模式习得的 暴力行为的塑造(包括电视中的)和家长缺乏针对性的强化(对孩子无关行为的惩罚) 证据:不良的父母

41、行为与其子女违纪行为显著相关,认知心理学: 此型人在道德原则和推理能力上的发展滞后 难以对事物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比较 付诸行动之后,才可能考虑他人的反应 生物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的因素都对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具有某种作用,治疗,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态,没有显著的效果 生物学方法(包括电休克或药物治疗)的作用也非常有限目前仅行为治疗的效果得到了肯定,104,行为治疗: 通过学习对问题情境做新的反应进行治疗 Bandura提出三个步骤矫正反社会行为的方法: 撤除对反社会行为有意义的强化,并且在必要时对这种行为进行惩罚 塑造希望获得的替代行为,并对模仿的行为进行系统的强化

42、或奖赏 在个体行为逐渐能够自我控制的情况下,逐渐用符号奖励代替物质奖励 重点:帮助其逐渐将外界的评价和控制转化为自我内在的约束 (见孟昭兰,1994),反社会人格障碍共情缺陷的团体干预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反社会人格障碍被试的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能力(徐凯文,2009) 被试17人 8次团体干预(120-180分钟) 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发现,症状A3(冲动性)、A7(共情缺陷)、反社会人格障碍总评分显著降低,其余症状没有明显变化。 干预后,14位被试任然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其中原来符合6项1人,干预后符合4项;原来符合5项的6人,1人无改变,2人改变为4项,3人改变为3项;原来符合4项6人

43、,2人无改变,4人改变为3项。原来符合3项的1人,1人无改变。 3位不再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均为原来符合3项者,其中2人改变为符合2项,1人改变为符合1项。因此不再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D),1、临床特征及诊断 2、形成原因 3、治疗,特征 以长期和全面地脱离社会关系为特征 患病率 美、德等国:0.4-1.6% Kass(1983)报道此型人占人格障碍的6%,女性多于男性:3:2,临床特征及诊断,表现回避、退缩,过分敏感,焦虑,对自我价值缺乏信心 共病 Axis :焦虑障碍、癔症、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Axis :依赖型、边缘型、分裂型人格障碍,

44、DSM- 避免社交、无能感和过分的否定评价,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4项以上:,(1)回避一些涉及较多人际交往接触的职业活动,因为害怕批评、遭到反对或拒绝; (2)不愿意与人打交道,除非某些所喜欢的人; (3)很少与人发展亲密的关系,因为害羞或害怕被取笑; (4)沉湎于在社交场合正被批评或拒绝的想法; (5)不参加新的人际交往场合,因为有无能感;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很笨拙、个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或比其他人差得多; (7)异常地不愿意参与新活动,因为他们认为会因之难堪。 (APA,2000),习得性恐惧(learned fears) 不安的思维方式(upsetting t

45、hought process)(Barlow,2001),形成原因,社会心理学的解释 有此障碍的人具有耻辱感,与童年时期经历有关 如果经常遭到父母嘲笑、训斥,孩子就会将这种屈辱的经历内化 形成消极的自我意向,认为自己不值得爱,也不相信会得到他人的爱,治疗首先要通过支持和共情,建立与病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心理动力学 揭示其症状的根源,使自我强壮起来 心理动力学方法 通常采用社交技能训练和暴露疗法 要求病人逐渐增加其社会接触,治疗,认知治疗: 改变病人的信念和想法 增加其对情感挫折的承受能力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Beck,Freeman,&Davis,1990) 集体治疗: 对许多回避型障碍患者有效

46、 结合使用暴露疗法、角色扮演法,依赖性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PD),1、临床特征及诊断 2、形成原因 3、治疗,又称不适当型(inadequate) 特征 缺乏自信、依附他人 患病率 美、德等国:0.3-6.7%(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临床特征及诊断,表现轻微应激即退却,寻求帮助,需要保护,性关系不成熟,往往存在婚姻问题,缺乏亲密朋友 可发生焦虑障碍、抑郁症状,女性可伴有癔症,也可继发酒精和药物依赖,DSM- 因为其顺从和依附行为,过分需要被人照顾,而且又害怕离别,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出下列5项以上:,(1)如果没有他人的大量劝告或保证,难以做出日常决定; (

47、2)需要他人为其生活大大多数主要方面担当责任; (3)难以表示不同意别人的意见,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成; (4)难以开始一项事业或从事依靠自己的事情; (5)花了不少功夫才获得支持以达到能自愿从事令人愉快事情的地步; (6)独处时感到不舒服,因为十分害怕不会照料自己; (7)在一个亲密关系终结后迫切的寻找另一个作为支持和照顾的依靠。 (8)不现实的沉湎于害怕被人遗弃以致只得自己照料自己的想法。 (APA,2000),社会心理学 父母出于爱和独裁的目的过分保护孩子法: 认知理论 适应不良信念法 在面对这个世界时,认为自己是缺乏能力和无助的 必须找到一个人来帮助自己来应付问(Beck,2004)

48、如果一个人是独立的,就会失去他人的帮助,或者独立的人事孤独的等。,形成原因,注意解决病人推卸责任的问题,使其获得独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注意解决病人的亲属的影响问题行为和认知疗法 帮助病人面对和改变自己适应不良的信念 训练病人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集体治疗 有利于行为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建立其自信心,治疗,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D),1、临床特征及诊断 2、形成原因 3、治疗,特征 情绪限制,秩序性、坚持执拗、犹豫不决、完美 美、德等国:1.7-6.4% 男性多于男性(见翟书涛,杨德森,1998),临床特征及诊断,表现秩序性、固执、僵硬、异常节俭

49、、谨小慎微、爱整洁、犹豫不决、严肃沉闷等易出现强迫障碍、抑郁症、心理疾病等,DSM- 不屑牺牲变通性、公开性与效率,沉湎于追求有次序、十全十美以及精神和人际关系都得到控制管理;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位以下4项以上:,(1)沉湎于追求细节、规律、列表、次序、结构或日程,以致活动的主要方面却被忽视; (2)事情要完成得十全十美; (3)过分地献身于工作,以致没有业余活动和朋友交往(并不是由于经济原因); (4)在有关道德或价值观等方面是十分谨慎小心、无可指摘和不可变更的(并不是由于文化或宗教观念); (5)不会丢弃旧的或没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毫无感情纪念价值者); (6)不愿与其他人共同工作,除非他们屈从于他做事情的要求; (7)对自己和他人都采取非常吝啬节约的开支方式;似乎要把钱积蓄起来以防灾荒; (8)显得僵硬固执。 (APA,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