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_一兼爱_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98338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_一兼爱_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_一兼爱_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_一兼爱_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_一兼爱_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_一兼爱_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兼 爱,墨子选读,墨子名言集锦,(一)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3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一、字音识记 1相篡(cun) 2.牂羊(zn) 3.胁息(xi) 4不惮(dn) 5.黧黑(l) 6.期年(j) 二、通假字 1苟君说之(通“悦”,理解为高兴、喜欢) 2教驯其臣(通“训”,理解为教育训练) 3破碎乱行(通“萃”,理解为聚集) 4贵必敖贱(通“傲”,理解为轻视) 5既以非之(通“已”,理解为已经) 6天下之难物于故

2、也(通“迂”,理解为迂远) 7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通“辨”,理解为辨别),四、古今异义 1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让步关系的连词 2特上弗以为政 古义:按照处理 今义:认为 3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4破碎乱行 古义:“破”,人群分散;“碎”,通“萃”,聚集 今义:破成碎块 5人必从而害之 古义:跟随而来 今义:连词,上文为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6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古义:身边的近臣 今义:方位名词,五、词类活用 1君臣不惠忠 名词作动词,施惠,尽忠 2是以仁者非之 意动用法,认为不对,反对 3利人者,人必从

3、而利之 名词作动词,给利益 4破碎乱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分散,使混乱 5越王击金而退之 使动用法,使退却,六、文言句式 1此则天下之害也 判断句 2特上弗以为政 省略句 3何以易之 宾语前置句 4此何难之有 宾语前置句,启迪智慧,1墨子主张的“兼爱”与儒家有关“仁”的思想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墨家和儒家的主张都有关爱他人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两家有相同之处。但两家所主张的爱是有差别的,儒家主张的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爱有差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意思是说爱他的父母应该超过爱他的同族,爱他的同族超过爱他同族以外的人。墨

4、家所主张的爱是“爱无差等”,是普遍的,不分等级亲疏远近的爱。,2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不相爱”,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必将导致国家败亡(见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一节)。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 明确: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意味着超越自爱自利的褊狭,做到爱人利人。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褊狭中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追求。孟子的仁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在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的主张显然是

5、相通的。,3文章引用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在后半部分引用这些事例是为了更好地论证君王不相爱是因为“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的现实。是文章讲道理之后通过事例的进一步论证,是为了把观点论述得更清楚更明了。同时也体现了逻辑的严谨,引用这三个事例也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4文章在逻辑推理、论证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首先摆事实,列举存在的种种祸害,然后指出产生这些祸害的原因是“以不相爱生也”。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随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兼相爱、交相利。”最后,对统治者所说的兼相爱是迂阔难做的事,引用历史事实,进一步指出,只是“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

6、为行故也”。文章逻辑推理严密,结构极富层次感。,5如何评价文章在论述过程之中的“繁笔”? 明确:墨子为了把道理讲的透彻明白,在论述过程中不厌其烦地使用“繁笔”,文章看似啰嗦,其实这是墨子文笔的特点。“文章有为我兼爱之不同。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清光绪年间的钱振锽名山小言中的评价应该是相当精准的。,归纳主旨,选文主要阐述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言明了统治阶级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并具体分析了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解析:B项中,“冠”,应读un;C项中,“有”应

7、读yu;“敖”读o;D项中,“要”通“腰”,读yo。 答案:A,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B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 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D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解析:A项,第一个“以”通“已”;B项,“驯”通“训”;C项,“辩”通“辨”。 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看待 B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改变 C胁息然后带 腰带 D是以仁者非之 反对,解析:C项中的“带”应为名词作动词,系好腰带。 答案:C,4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

8、利 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解析:的(原则)方法;的原因;自己的;他的。 答案:D,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

9、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

10、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家之与家之相篡 改动 B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举起,发动 C何以易之 改变 D是以仁者誉之 称赞,解析:A项中的“篡”意为“争夺”。 答案:A,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强必执弱”中“执”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他手执红旗向前冲 B他执掌着学校里的大印 C他是执法犯法 D办完事后,请把回执带回来。,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控制”;A项,拿着;C项,执行;D项,凭单。 答案:B,7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2)既以非之,何以易之?,译文:人与人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伤害。,译文:既然已经反对不相爱,那么,用什么方法改变它呢?,祝,您,学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PPT模板素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