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句容中医院护理部,具体内容分为五部分,一、股骨颈解剖知识 二、股骨颈骨折相关知识 三、股骨颈骨折相关知识 四、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术前术后 五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出院指导,髋关节置换目的,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多见于老年人,伤前可有全身疾病,骨折后由于解剖特点,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发生坏死率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髋关节假体,用以修复人体病损的髋关节,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的手术方法。,一、股骨颈解剖知识,1、股骨颈的解剖特点,股骨颈长约5厘米,中段细,基底部粗。股骨颈与股骨干构成的角度叫颈干角或称内倾角,约为125130。颈干角大于正常为髋外翻,小
2、于正常为髋内翻。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的冠状面形成的角度称为前倾角,正常为1215。,2、股骨颈的血液供给有三个来源,园韧带支:园韧带内小动脉,来自闭孔动脉,供应头内下小部分血运,又称内上骺动脉,在老年人此动脉逐渐退变而闭锁。 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对股骨颈血液供给很少,仅及股骨颈基部。 关节囊支:来自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主要血液供给来源。,3、解剖特点,旋股内侧动脉来自股深动脉,在股骨颈基部关节囊滑膜反折处,分成三组血管进入股骨头,即骺外侧动脉、干骺端上侧动脉及干骺端下侧动脉分别由上下方距离股骨头边缘下0.5厘米处进入股骨头,在股骨头内互相交通,骺外侧动脉供应股骨头4/52/3区域血运。 旋股
3、外侧动脉也来自股深动脉,它的血供量少于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在股骨颈基底组成一个动脉环。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 所以股骨颈骨折,必须尽早解剖复位,良好的固定,才有可能从股骨颈基部重建骨内血液循环,使股骨头颈连接,恢复股骨头内血液供给,减少创伤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二、股骨颈骨折相关知识 1、股骨颈骨折的病因,老年人发生骨折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骨强度下降,二是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所致。另外股骨头的血运情况也是造成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之一。,2、股骨颈骨折的症状的症状,(1)畸
4、形 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 移动患肢时髋部疼痛明显。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击时,髋部感疼痛。 (3)功能障碍 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 (4)肿胀。 (5)患肢短缩。,3.股骨颈骨折的分型,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按骨折部位分为 头下型 经颈型 基底型,外展型: 中间型: 内收型 Pauwels角30度 30度Pauwels角50度 Pauwels角50度 股骨头向外翻 为不稳定型 为极不稳定型 外侧骨皮质有嵌插, 为稳定型,2 按骨折线的方向分型,(2) 按骨折移位程度的分型(Garden分型),GardenI型:不完全性骨折GardenI
5、I型:完全骨折,无移位GardenIII型:有部分移位GardenIV型:完全移位,4、股骨颈骨折的预防的预防,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本病的预防重点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上。 主要是提倡早期无创复位。遵循早期无创伤的解剖复位,选择合理有效的内固定器材及方法,减少局部血供破坏改善血流灌注促使骨折早期愈合,恢复和建立跨越骨折线的血管迅速参与坏死骨的修复,避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5、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1骨科早晚期一般并发症:包括骨盆骨折、关节脱位、内脏损伤、其他处骨折、大出血、休克等。 2特殊并发症:包括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 骨折的同时有可能损伤这些血管,造成
6、股骨头坏死,或骨折不愈合。这些都是股骨颈骨折的严重并发症。,四、股骨颈骨折的护理,1、护理要点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感觉及反应都比较迟钝,生活能力低下,并且有不少老年人合并有其他疾病。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细致地观察,了解病情,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内固定术后,正确的体位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严禁侧卧、患肢内收、外旋、盘腿坐,以防钉移位。,2、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长时间卧床、翻身方法不当、抵抗力低下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
7、常见原因。 结论:护士应加强术后观察,了解并发症的原因,做到及时发现熟练处理保证患者顺利安全的渡过围手术期。,术前护理,骨牵引的护理骨牵引是股骨颈骨折常用的牵引方法,牵引时位置正确与否与肢体的功能恢复关系很大。(1)牵引时将患肢置于轻度外展1520中立位,防止内收;穿防旋鞋控制伤肢外旋。(2)双侧股四头肌做等长收缩运动,同时指导健侧做伸屈下肢及上肢的活动,双侧踝关节背伸和跖屈交替运动,每天5次,每次20下。,术前护理,(3)做好基础护理。每天定时检查并按摩骨突部位,每2 h3 h翻身1次,保持衣服床单位整洁干燥,以免发生褥疮。教会陪护正确使用便器,每日清洁尿道口,达到清洁舒适,预防感染。(4)
8、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01/7,牵引锤必须悬空,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衡防止断裂或滑脱。(5)每小时巡视病房1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术前护理,1、指导择期手术病人高营养饮食,以增强病人体质,提高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 2、指导病人术后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等,练习术中所需的特殊体位。 3、配合医生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指导,如手术目的、手术效果、术后疼痛规律、引流管的妥善放置、术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等,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信任。,术前护理,4、术前日对病人进行术前配合常识指导,如饮食控制、手术区域皮肤保护、个人卫生(洗澡、更衣、剪指甲)、睡眠要求、避免受凉、禁烟酒等并作好护理记录。 5、术
9、前常规备皮、配血、询问药物过敏史,皮试阳性者除按规定记录外应立即报告医生、病人及家属,并做好标志,女病人询问是否有月经来潮。,术前护理,6、术晨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报告主管医师,执行术前各项医嘱。 7、送病人去手术前,应查对床号、姓名、手术部位、术前医嘱是否全部执行等,协助病人排空大小便,取下病人活动假牙、发夹及贵重物品并交家属保管。,术后护理,由于骨折整复后,要求病人被动体位,且时间较长或老年病人耐受力差引起不能保持正确体位 。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 (1)体位护理:患者取去枕仰卧位,下肢稍外展,穿丁字鞋防旋或两腿间置外展支架,避免屈曲,内旋动作。68 h后可低枕平卧,术后第二天可半靠
10、坐起。 (2)生命体征护理:密切观测生命体征直至稳定,必要时ICU监护2448 h,观察电子镇痛泵的使用效果,老年患者对失血敏感,手术耐受性差可及时给予少量、多次输血,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易消化食物。糖尿病患者术后有发生全身情况恶化的危险,要控制好糖的摄入量,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下。,术后护理,(3)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切口负压引流管,保持切口负压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扭曲,定时挤压引流管,每2 小时1次,每班观察负压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记录,保持引流口敷料清洁,如有渗出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更换术区辅料,对于皮肤敏感的患者准备防过敏纸质胶布,防
11、止皮肤破溃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引流液减少至50 ml/d可拔除引流管,并将引流管残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4)患肢护理:密切注意伤口和肢端血循环情况,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敷料包扎松紧度,伤口周围皮肤张力,待患者麻醉药作用消退后及时评估患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术后护理,(5)疼痛的护理: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心里护理,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加强心理护理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主动询问,相信患者的主诉,并表示理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感到护士在分担他们的痛苦,让患者有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同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舒适的卧位。
12、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有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合理用药 尽量早用止痛药,控制疼痛的有效方法是及早使用止痛药物,而不是等到疼痛难忍时再给药。预防性用药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好。,术后护理,分散注意力,如:与患者谈论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也可听听音乐,音乐有刺激和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具备镇痛及松弛的能力,鼓励患者听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可“忽视”疼痛感觉,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从而忘记手术造成的疼痛。硬膜外镇痛泵给药止痛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硬膜外镇痛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效果良好。但在使用硬膜外镇痛泵时还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及尿潴留,注意监测血压、脉搏、面色。并注意观察
13、呼吸的频率及深度,防止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术后护理,(6)心理护理:动态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尊重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保护患者隐私,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在术前要告知手术费用,使患者有充分的准备。心理护理贯穿护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项操作都要做好相应的告知工作,使患者没有疑虑,感到舒适放心,更好的配合医疗及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1)麻醉清醒后鼓励并帮助患者作踝关节的被动和主动伸屈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1周可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在卧床期间逐步行抗阻外展等长肌力训练,直腿抬高及臂肌收缩功能锻炼,以加强外展肌及股四头肌肌力。,股骨
14、颈骨折术后康复指导,1,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髋关节内收外旋练习,注意屈髋角度逐渐增加,但应小于90度,保持术侧髋关节外展位。2,知道下床方法,即先移至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小于45度,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住助行器站立。3,上床时按相反顺序进行。4周后根据功能恢复情况,也可扶双拐下地练习步行,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患侧先下。,髋关节训练,术后8周至3个月。重点训练髋关节伸展,直腿抬高和单腿平衡练习。每日10-15次,每次1-2分钟,直至患肢能单腿站立。术后使用双拐6周后改用单拐4周。嘱患者活动量不能过大,坚持锻
15、炼,方法正确,保持术侧髋关节外展位,屈髋小于90度。,髋关节训练,3个月后。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如无疼痛,跛行,可弃拐杖,可从事日常家务劳动。做到三不:不盘腿,不负重,不侧卧。四避免: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奔跑等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项目;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从坐位上站起;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的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取物,接电话等;避免在不平整或光滑的路面上行走。,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并发症有 (1)切口感染 (2)下肢深静脉栓塞 (3)褥疮 (4)髋关节脱位 (5)坠积性肺炎及血栓 (6)便秘:,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切口感染:是全髋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旦
16、发生感染必将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故预防切口感染十分重要。常规术前23天应用抗生素、术日晨提前1 h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备皮时用肥皂水清洗术野皮肤,尽可能避免备皮对手术野皮肤的损伤。术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保持切口及引流管口皮肤清洁、干燥,同时常规应用抗生素57天,复查血常规正常后停用抗生素。,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2)下肢深静脉栓塞: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之继发的肺栓塞更危及患者宝贵的生命。术前健康宣教,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主要的预防方法。本组1例患者烟龄四十余年,术后怕疼痛不愿意配合,手术后第7天出现患肢肿痛,皮肤青紫,皮温增高,浅静脉怒张,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症状,
17、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后确诊,予抬高患肢并制动,注意保暖,避免热敷及按摩患肢,使用下肢功能锻炼仪。做好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预防肺栓塞。,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周后患者病情缓解,康复出院。预防措施:麻醉醒后,督促患者早期开始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及趾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并辅以向心性按摩,以消除静脉血的淤滞。遵医嘱适当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加强巡视,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者皮色、皮温、浅静脉充盈情况、有无肿胀、肌肉疼痛及压痛,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适当补液,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进食清谈易消化的食物。,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3)皮肤压疮、肺部、泌尿系感染因患者术后
18、卧床,止疼泵的应用及导尿管的刺激等影响使留置尿管的时间延长易发生皮肤压疮、肺部、泌尿系感染。预防措施:经常检查后凸皮肤情况,特别是背部和骶尾部的皮肤,做到定时翻身,翻身时避免托、拉、推等动作,条件允许可用人工智能按摩床垫。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痰。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尿量在2500l/d以对尿路起自净的作用。术后第二天定时夹闭尿管,每两小时开放一次,训练膀胱功能,术后3-5天拔出尿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防止意外伤害 ,病人手术后髋部肌肉松弛,如搬动或给病人翻身不当,体位不正确,以及不适当的功能锻炼都会造成错位或畸形愈合,在病人回病房过程中用中单托住骨盆整体搬运,避免用力向前方托抬患肢髋
19、关节,造成髋脱位。翻身时患肢在上,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伸直外旋位,尽量伸髋。协助腿部肌肉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帮助托起上身及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每小时1次,同时在床上体操做扩胸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和排痰。,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4)髋关节脱位:其发生率为0.2%6.2%也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发生于术后1个月。与手术入路,术中假体的放置,患者体位不正确肢体活动不当,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或不正确翻身均可造成髋关节脱位而致手术失败。在患者麻醉药物作用尚未完全消失前因患者对疼痛不敏感,肌肉处于松驰状态,粗暴的搬动患者容易造成脱位,从手术床移动患者至病床时,应有专人保护髋关
20、节,避免牵拉肢体。术后患者穿防旋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体。侧卧时注意保持屈髋和屈膝,两膝之间可垫软枕,防止内旋造成髋关节脱位。在进行各种操作和治疗时,应将整个关节托起,不可单纯牵拉,抬动患肢。,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5)预防坠积性肺炎及血栓形成 坠积性肺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卧床患者肺部活动量减慢,肺功能下降,咳嗽反射能力差,易发生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护士应鼓励病人练习深呼吸及拍胸运动,增加肺活量。给予叩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利痰液排出。嘱病人戒烟酒,指导病人咳嗽,在咳嗽前必须先作深呼吸,而咳嗽尽量使痰咯出,同时利用肺部听诊来了解分泌物所在部位,作针对性的拍胸叩背。痰液黏稠
21、不易咯出时,可用超声雾化吸入,每日3次4次,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足够的湿润。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血栓形成的患病率很高,尤其是牵引时间长者,应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50 mg口服每日1次,同时对患肢进行适当按摩及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6)便秘:长期卧床,床上解便腹压减小及抗生素的应用都是引起便秘的因素,指导患者多食新鲜蔬果多饮水,顺时针按摩腹部,适当床上活动预防便秘的发生。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加之骨折后疼痛的刺激导致患者食欲下降,易发生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每
22、日饮水量要大于2000毫升,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粗细粮合理搭配,少量多餐,要细嚼慢咽防止因吞咽过快导致腹胀。多吃水果、蔬菜,根据不同的饮食习惯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及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肉、蛋、牛奶等,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五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增加营养摄入,如有带药,按时按量服药并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强调避免患肢内收和盘腿动作,患肢不可过早负重,负重时间应视人工关节的稳定程度和植骨块的生长情况而定。,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出院指导,1.嘱病人多食高蛋白、富营养之食品。如肉、蛋、动物内脏、豆制品等。 2.下床功能锻炼时最好有家人在旁保护,以免摔倒造成2次骨折。 3.半年内禁止侧卧、盘腿坐,以防患肢内收、外旋、造成不良后果。 4.定期检查。术后1、3、6个月定期复查。,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出院指导,股骨颈骨折对患者身心打击较大,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做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并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足够营养以促进骨愈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