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93238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产性粉尘与尘肺,industrial dust and pneumoconiosis,概 述,对尘肺认识的发展 Hippocrates的著作记载:“在埃及解剖木乃伊时发现尘肺的病理改变” 北宋时 (公元9601279年) 孔仲平:“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变” 1705年 Ramazzini(意大利):“石工肺痨病”,“采煤工肺痨病” 1764年 Dismerbrock(荷兰)首先描述:“切肺象切石块样感觉”对研究尘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866年 Zenker (German ) 提出:“Pneumokoniosis” 1874年 Proust 修改为:“Pneumoconiosis”

2、1909年 Wilson 提出尘肺定义:“尘肺即肺纤维增生” 1916 年 在南非成立了第一所矽肺研究所 第一次国际矽肺会议(1930年8月, 南非,约翰内斯堡)(论文34篇) 第二次国际矽肺会议(1938年 Geneva, Switzerland)(论文54篇) 第四次国际尘肺会议(1971.9.布加勒斯特,143篇) 第五次国际尘肺会议(1978.10,委内瑞拉,71篇),第六次国际尘肺会议(1983.9 联邦德国,227篇):中国代表7人韩向午教授参加了会议。 第七次国际尘肺会议(1988.8匹兹堡,391篇) 第八届国际职业性呼吸系统疾患会议(1992.9布拉格,401篇)中国代表8人

3、参加会议。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ccupational Respiratory diseases(Kyoto,1316 October 1997)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ccupational Respiratory diseases(北京,1922 April 2005),尘肺的流行病学概况,50年代后期我们工业化进程迅速发展,矿山开采由手工操作转为机械化生产,干式凿岩及干式作业使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可高达每立方米数千毫克,很快出现了大批的尘肺病人。为掌握尘肺发病情况及原因,组织了许多调

4、查研究工作,1957年和1964年在全国进行尘肺普查,同时对尘肺发病严重的厂矿进行了重点调查,如山东坊子煤矿、辽宁盖平硅石矿、江西大吉山钨矿等。1987年开展的“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是应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的这类调查工作。本次调查研究所取得的资料摸清了建国以来我们各历史年代诊断的尘肺以及其他地理区域和工业行业的分布,分析了不同时期尘肺发病情况及死亡原因,结合职业病报告已成为我们尘肺病资料的主要来源。,尘肺的流行病学概况,根据1998年底的统计,从地理区域分布看,尘肺病主要集中在四川、辽宁、湖南、山西、黑龙江和河南,以上六省约占全国总数的40%。从行业分布看,以煤炭行业最为严重,约占全

5、国总数的47%;其次是冶金行业,约占总数的12%,之后依次是金属、建材、机械、轻工、铁道。上述7个行业部门的尘肺病例约占总数的82%,是我国尘肺防治的重点。应该指出的是我们乡镇企业只有短短的十几年的历史,其现患病例已达到近万例,而此数字是个非常不完全的统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2007年全国职业病报告发病情况,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尘肺10,963例,占新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69% 名列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5.84%、10.12%和6.38% 截至2007年底,累积报告的尘肺病例627405例。在报告的10963例尘肺新病例中,89.37

6、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5351例和4447例。,职业病发病特点分析,(一)尘肺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1占总报告例数的比例最大。依然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2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根据2007年报告,新病例实际接尘工龄不足10年占21.26%,其中不足5年占9.28%,不足2年占1.14%。2000年以后才开始接尘的新病例有686例,其中70例实际接尘工龄不足2年,占2000年以后开始接尘新病例的10.20%。,3速发型尘肺病例以煤矿开采和洗选业为主。以矽肺为主,其次为煤工尘肺。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接尘且工龄不足2年的70例尘肺病例中,矽肺和煤工尘肺各为33例;41例发生于煤矿开采和洗选

7、业;主要工种为凿岩工和采煤工,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呈现5个特点: 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 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职工受危害严重; 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 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职业病的损失,一例尘肺病人每年各种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41万元,按尘肺病现患44万人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40多亿元 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 另外,在国际贸易中,因劳工标准(工人工资+劳动保护)遭到反倾销造成的出口贸易损失更难估计。,一、生产性粉尘的概念、来源、分类,(

8、一)生产性粉尘的概念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 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二)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很多,几乎所有的工农业生产过程均可产生粉尘,有些工艺产生的粉尘浓度还很高,严重影响着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其主要来源可归纳为: 1固体物质的破碎和加工 常见于矿石开采和冶炼;铸造工艺;耐火材料、玻璃等工业原料的加工;粮谷脱粒等过程。 2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煤炭不完全燃烧的烟尘、烃类热分解产生的碳黑。 3蒸气的冷凝或氧化 如铅

9、熔炼时产生的氧化铅烟尘。,(三)分类 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可分为: 1无机粉尘 (1)矿物性粉尘: 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2)金属性粉尘 :如铅、锌、铝、铁、锡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等。 (3)人工合成无机粉尘 :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2有机粉尘 (1)动物性粉尘: 皮、毛、骨、丝等。 (2)植物性粉尘: 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茶等粉尘等。 (3)人工合成有机粉尘: 如树脂、有机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粉尘。,3混合性粉尘(mixed dust) 指上述各类粉尘的两种或多种混合存在,称为混合性粉尘。此种粉尘在生产中最常见。如清砂车间的粉尘含有金属和砂尘。 在防尘工作中,常根据粉

10、尘的性质初步判定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对混合性粉尘,查明其中所含成分,尤其游离二氧化硅所占比例,对进一步确定其致病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浓度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据其化学成分不同,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 如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引起矽肺,而且含矽量越高,病变发展越快,危害性就越大;石棉尘可引起石棉肺;如果粉尘含铅、锰等有毒物质,吸收后可引起相应的全身铅、锰中毒;如果是棉、麻、牧草、谷物、茶等尘,不但可阻塞呼吸道,而且可以引起呼吸道炎症和变态反应等

11、肺部疾患。,(二)粉尘的分散度 是用粉尘颗粒大小的组成描述某一生产过程中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两种方法表示:粒子分散度,粒径较小的颗粒越多,分散度越高;质量分散度,粒径较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质量分散度越高。,分散度意义:分散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因为分散度越高,粉尘的颗粒越细小,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越长,进入体内的机会就大,危害越大;而且,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越容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就越大。分散度还与其在呼吸道中的阻滞有关。,空气动力学直径( AED ): 是指某一种类的粉尘粒子,不论其形状、大小和密度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

12、与一种密度为1的球形粒子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这种球形粒子的直径即为该种粉尘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AED值为10-15u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 AED值小于15um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 AED值小于5um的粒子则可以进入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为呼吸性粉尘(respairable dust),卫生学意义特别大。,(三)硬度 硬度越大的粉尘,对呼吸道粘膜和肺泡的物理损伤越大。 (四)溶解度 有毒粉尘如铅等,溶解度越高,毒作用越强;相对无毒尘如面粉,溶解度越高作用低;石英尘很难溶解,在体内持续产生危害作用。,(五)粉尘的荷电性 固体物质在被粉碎和流动的过程中,相互摩擦或吸附空气中的离子带电,

13、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约90%95%的粉尘带正电或带负电,同性电荷相排斥,异性电荷相吸引,带电尘粒易在肺内阻留,危害大。 (六)粉尘的爆炸性 有些粉尘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明火、电火花和放电时会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重危害。煤尘的爆炸极限是35g/m3,面粉、铝、硫磺为7 g/m3,糖为10.3 g/m3。,三、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1. 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 粉尘粒子随气流进入呼吸道主要通过撞击、截留、重力沉积、静电沉积、布朗运动而发生沉降。 所有这些沉降与尘粒的大小、密度、通过气道的空气速度有关。,.人体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 (1)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 (2)黏液纤毛系统排

14、出作用: (3)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主要通过后两种方式清除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尘细胞:粉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3.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特性和作用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疾病。 (1)尘肺:我国按病因把尘肺分为 :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混合型尘肺、金属尘肺。 矽肺(silicosis) :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硅酸盐肺(silicatosis): 由长期吸入含结合型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炭尘肺(carbon pneumoconiosi

15、s):长期吸入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引起的尘肺。 混合型尘肺(mixed dust pneumoconiosis):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金属尘肺:长期吸入某些致纤维化的金属粉尘所致,如铁、铝尘。 12种具体病名的尘肺,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2)其他呼吸系统疾患 粉尘沉着症 : 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度的肺间质非胶原型纤维增生,但肺泡结构保留,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并不进展甚至会逐渐减轻,X

16、线阴影消失。,有机粉尘所致呼吸系统疾患: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 哮喘 (3)局部作用:呼吸道黏膜刺激作用 (4)中毒作用 (5)肿瘤,四、粉尘危害的控制,尽管许多厂矿企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逐年下降,尘肺发病率降低,发病工龄和死亡率均有延长。但是近年来我国工农业发展速度增长很快,新的厂矿,尤其是条件简陋的乡、镇工业的厂矿增长迅猛,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日益增多,从而尘肺发病累计例数日益增多,粉尘危害仍然十分严重,值得引起重视。据调查,1987-1996年底,全国累计发现尘肺52万例,13万尘肺病人死亡。预计21世纪初,全国累计尘肺病例接近60万人。1995年4月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

17、界卫生组织(WHO)职业卫生联合委员会提出一项“ILO/WHO全球消除矽肺的国际规划”,规划的近期目标是要求世界各国在2005年前明显降低矽肺发病率,远期目标是在2015年消除矽肺这一职业卫生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欲达到这一目标,任务还很艰巨,还需继续采取综合防尘措施。,1.法律法规 (1)立法和执法 因为尘肺仍然是常见的职业病,所以尘肺预防是职业卫生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尘肺的预防工作,1956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矽尘危害的决定,以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令、条例,特别是198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加之200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8、,使尘肺防治工作逐步纳入法制轨道。除此还制订、修订乃至增补了粉尘卫生标准,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2)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1979年卫生部颁发的工业企业卫生标准 9种 1996年又增加粉尘卫生标准总共达 49项 2002年4月8日卫生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粉尘标准为47项,包括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两项指标,其中13项又分为总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石棉又分为总尘和纤维浓度。,2.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防治尘肺的最根本的预防措施。 (1)改革工艺过程

19、,革新生产设备 即“革”,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如用人造砂代替石英砂作为铸型材料;采用远距离操作、隔离室监控、计算机控制等措施避免粉尘接触;风力运输、负压吸砂减少粉尘外逸。 (2)湿式作业 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技术措施,如用湿式辗磨石英、耐火原料;湿式凿岩;井下爆破后冲洗岩帮;高压注水采煤等。 (3)密闭、抽风、除尘 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逸,含尘空气在排出之前应先进行除尘处理。,3.个人防护措施 粉尘作业的个人防护,比较常用的防护措施是戴防尘口罩,必要时应用送风式防尘头盔。 4.卫生保健措施 根据“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办法”规定,从事粉尘作业工人必须进行就业前和定期健康

20、检查。对上岗(含转岗准备接尘)的职工,必须进行就业前的体检。一方面可建立职工的基础健康资料,另一方面可排除活动性结核、慢性肺支气管疾病、严重的心血管病等职业禁忌证。对在岗和离岗的粉尘作业职工应视情况不同,每隔13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重点是X线胸片检查,以早期发现尘肺损伤。,多年来,各级厂矿企业和卫生防疫机构,在防尘工作中结合国情,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并总结了非常实用的“革、水、密、风、护、管、教、查”防尘八字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八字经验也是今后防尘工作的指导方针。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水,即湿式作业;密,是密闭尘源;风,是通风除尘;护,即个人防护;教,指宣传教育;查,是指定期检查评比、总结,定期健康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