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男孩、 3岁,因发热、嗜睡 3天,抽搐 2次于 2002年 7月28日入院。患儿于 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8 ,同时出现精神萎靡, 1天前体温有升高趋势,最高达 39 ,并出现嗜睡及双眼凝视,面色发绀、四肢强直、双手握拳、呼之不应,持续 2-3分钟,立即送往当地医院,当地医院考虑诊断为 “ 上感 ” 和 “ 高热惊厥 ” 予以对症及抗感染治疗,在当地治疗过程中患儿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持续 4-5分钟,嗜睡加重,故急转我院。病中患儿有轻微咳嗽,间歇性头痛,无腹泻、呕吐,食欲下降。患儿家居农村,环境卫生差,蚊子多, 1月前当地流行 “ 猪瘟 ” 。无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史。
2、否认高热惊厥史。家里无类似病人。入院体检: T 39.5 神清、神萎,呈嗜睡状,呼之能应,心肺()颈阻(),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l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l蚊虫传播, 夏秋季发病 , 10岁以下儿童多见,l临床上以高热、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为特征。重症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l病死率较高,可留有严重后遗症。概述l 乙型脑炎病毒: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嗜神经病毒l 形态: 呈球形,直径 40-50nm, 为单股正链 RNA病毒。l 培养:病毒对多种动物具感染性l 抗原性:强,人与动物感染后,血中均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血凝抑制抗体及中和抗
3、体。病原学5病原学l抵抗力弱不耐热: 100 2 分钟, 5630 分钟可灭活 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敏感: 如乙醚和酸等耐低温和干燥 :50%甘油 4 可保存 3个月,冷 冻干燥后在 4 冰箱可保存数年。8l传染源l 人、动物都是传染源。l 猪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10l 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 库蚊、伊蚊和按蚊 ,尤其是 三带喙库蚊 ) 蚊卵,蝙蝠等为越冬宿主。 流行病学12l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 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 多数人通过临床上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 通常流行区以 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 高度散发流行病学l流行特征 有严格季节性,集中于 7、 8、
4、9月 (80% 90%), 较强的地区性 (亚洲为主 ) 高度散发性,集中暴发少l 国内发病情况:l 2010年 发病数为 2541,死亡 92例。l 2011年 发病数为 1625,死亡 63例。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叮咬 血 隐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乙脑病毒蚊子 脑炎病猪单核 -巨噬细胞内繁殖l 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病毒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侵袭作用:免疫性损伤:细胞因子的作用: TNF、 IL-1等。内源性脑啡肽的作用: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广泛 ,以大脑皮质、间脑、中脑最严重。乙脑患者 MRI 检查所示脑实质病变 :丘脑部位的高异常信号和脑组织肿胀19切面可见粟粒或针尖大软化灶病理解
5、剖l 神经细胞病变: 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及坏死, 严重时可形成粟粒或米粒大小的坏死软化灶。l 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 形成 “血管套 ” “嗜神经细胞现象 ”l血管病变: 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有大量浆液性渗出,形成脑水肿。 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形成栓塞。左图 炎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袖现象右图 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筛网状软化灶临床表现l 潜伏期一般为 l0-14日( 4-21日)。 l典型的临床分期: 初期 极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临床表现l初期 (1 3天 )病毒血症: 急起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可有颈强直及抽搐临床表现l 极期 (4 10天 ) 脑
6、实质受损 高热 体温 40, 7 10天或达 3周 , 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抽搐 l 手、足、面部抽搐或惊厥;l 全身性阵发性抽搐或全身强直性痉挛。 呼吸衰竭l 中枢性为主 l 外周性呼吸衰竭 意识障碍 由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迷;早的 1 2天,多在3 8天出现。高热抽搐呼吸衰竭临床表现l极期 (4 10天 ) 脑实质受损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颅内高压主症瞳孔大小和形态变化脑膜刺激征阳性 , 锥体束病理反射征阳性,瘫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颅神经受损神志不清伴颈项强直临床表现l恢复期 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神经精神症状一般于 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恢复期症状l后遗症期以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29临床类型轻型 普通型 重型 极重型发热 3839 3940 40 以上 40 以上神志 清楚 嗜睡或浅昏迷 昏迷 深度昏迷抽搐 无 偶有抽搐 反复或 反复或持续 持续抽搐 性强烈抽搐脑水肿 无 轻 重 可有脑疝呼衰 无 无 可有 明显病程 5 7日 7 10日 2周以上后遗症 无 多无 常有 幸存者常有严重后遗症30诊 断l流行病学资料 明显的季节性 (7、 8、 9月 ), 10岁以下儿童多见, 住疫区或到过疫区,有蚊叮咬史。l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