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件紫色的防晒衣 洪敏亚 江苏常州西新桥小学 典典同学的那件紫色的防晒衣一直飘在我眼前, 即使已经毕业了, 已经过去了 一个月了, 典典那端庄优雅的神情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 亲爱的读者, 看到这个开头你或许会产生疑问, 学生的一件衣服怎么一直牵挂 在我的心头呢?是的, 典典穿着那件防晒衣太美了, 即使她长得不是最美的, 但 是她的姿态是我极喜欢的, 于是我也去买了一件防晒衣, 紫色的, 我想要达到 那种典雅的效果, 事实上我穿上的感觉还是没有典典好看。 其实我向学生学习或者欣赏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这么简单的事情。 记得好多年前, 班里有一位学生特别喜欢历史, 每次课堂上回答问题, 似乎总 可以让
2、这位学生引经据典来谈一点历史, 这让我深感惭愧, 因为自我感觉历史 非常浅薄, 不是特别喜欢, 知道历史需要补一补, 但是每每捧起历史方面的书 来就觉得看不下去, 或者看了一点过后就忘记了, 对于这位同学的课堂回答, 我往往不能很好地接应, 于是我一下子有了要看历史的冲动。 那一阵子我的课外 书就是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了, 直到后来再听到这位同学谈起相关方面的知 识时, 我可以稍稍接上一段故事, 补充一点相关的内容, 以便与学生有心心相 印的感觉。 特殊的学生很多, 有时学生和我聊起什么, 我一般还是如实对答, 知道就说知 道,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并不想拥护传说中小学生把老师当“万能博士”的
3、身份, 事实上这在当今时代是做不到的, 学生的眼见都远远高于过去的学生, 家长教 育意识的觉醒、 物质文明的发达, 让学生一个个起点都比较高, 我们抵达不了所 有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老师还是实事求是、低调一些更好。 一次读书征文, 我意外地读到了蒋同学的读有感, 一个五年级 的学生, 居然能够读这样的书籍, 且读得有滋有味, 我除了敬佩之外, 作为也 同样爱看书的老师来说, 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向学生借这本书, 一看究竟。 事后我 真的很快看起了这本书, 对一代女总统朴槿惠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许多学生爱画画、 爱书法, 这方面难不倒我, 因为我也比较喜欢, 也曾经认真地 练过帖、临过画。于是
4、有时会点评一下学生的作品。不过我发现许多学生画漫画 比我厉害多了, 他们看得多, 一有空就在那里画, 我一般不表扬也不批评, 随 他们去画。 直到有一天一名学生写了一篇我心中的王守仁, 我彻底震撼了, 一篇洋洋洒 洒的文字告诉我他不仅看了王阳明的书, 还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道理, 虽然 我知道孩子的理解可能肤浅, 但是已经很不容易了。 虽然家中一直有这套书, 但 是从来没有吸引我的注意, 我甚至不知道“王守仁”就是“王阳明”, 出于对 “知行合一”了解的兴趣, 我马上拿出家中一套三本王阳明开始看起来, 越 看越喜欢, 甚至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王阳明心学的产生、 一生坎坷的经历以及 最后“我心
5、光明”的豪情, 让我感慨万千, 遇见真是一种缘分, 我与学生、 与学 生的这篇文章以及由此与这本书、这个伟大的人物, 都是一种非常美好的遇见。 当我们放下姿态, 与学生平等相待, 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那么差异就是一种资源, 用好这种资源, 不仅可以惠顾身在其中的所有学生, 也同时可以惠顾我们老师自己。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 后, 术业有专攻”, 韩愈的 师说 几百年来, 依然具有时代价值。 我们为师者, 好好地把学生当作我们的老师吧, 每一个学生都不一样, 他们某方面的才华是 需要我们选择性地进行修炼的功课;孩子们还小, 固然有很多心智上不成熟的地 方, 我们需要在尊重的前提下理解和引导他们, 提升他们, 而过程与方法是对 我们的挑战, 这是我们需要修炼的另一方面的功课。 古人云:“虽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 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我想所谓“教学相长”, 真正的含义就在于此啊! “紫色的防晒衣”飘在我心头一个多月了, 我从学生那里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 就连穿衣, 似乎也被影响了。 写下上面这些文字, 我想, 我与学生的情缘可以安 心地存放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