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家流脑乙脑工作会精神课件_1.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8370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流脑乙脑工作会精神课件_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国家流脑乙脑工作会精神课件_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国家流脑乙脑工作会精神课件_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国家流脑乙脑工作会精神课件_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国家流脑乙脑工作会精神课件_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 国家乙脑、流脑会议精神,山东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管理所 2010年12月,内容,流脑 流行概况 近年监测进展 相关研究 乙脑 流行概况 近年监测进展 相关研究,流脑流行现状,概况 全世界每年发生流脑病例约50万,死亡5万,病死率510%; 各国间发病水平差异很大。地域分布极广,几乎遍及各大洲; 发达国家中发病率较低;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 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病率较低; 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发病率仍然较高,非洲发病率最高。 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脑膜炎地带”的发病率最高。,流脑流行现状,暴发情况 非洲脑膜炎带 19872006年,暴发引起100万病例,死亡约9万; 2006年流行季节

2、, 11个国家脑膜炎暴发,15个国家报告近3.8万病例,死亡3千,菌群为A、W135群; 2009年流行季节 ,14个国家报告78 416例疑似病例,其中4053例死亡,自1996年(发病25万,死亡2.5万)以来发病最多的一次,菌群为A群; 2010年13月,乍得报告1531例疑似病例,其中死亡151例,菌群为A(67份标本)、W135群(14份标本)混合; 2009年,印度3个邦A群流脑暴发,发病2500多例,死亡230多人,病死率超过9。,流脑流行现状,中国流行概况 1938年、1949年、1959年、1967年、1977年; 1967年发病率达403/10万,发病304万,死亡16万,

3、病死率5.3%; 1990年起1/10万,2000年起0.2/10万,2009年0.05/10万。 暴发情况 20042006年,安徽C群流脑流行,发病500例,死亡39例,病死率7.8%,至今发病始终位于全国首位; 聚集性疫情 20052009年,全国共发生C群和A群流脑聚集性疫情160起,病例729例,死亡58例;分布在安徽、贵州、新疆等26个省;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儿童和农民; 20092010年,发生8起,18例,分布在安徽、山东、江西、新疆、河南5省。 流行特征 A群多糖疫苗广泛使用后,发病率大幅下降;近5年呈逐年下降趋势; 近25年,未再出现全国范围暴发流行,流行周期已不明显,流行

4、季节依然存在; 病例主要集中在安徽、新疆、贵州等省份; 学生、儿童为发病主要人群。,流行病学监测与调查监测病例报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处理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标本采集 实验室监测 病原学 耐药性监测 人群流脑抗体水平和带菌率监测 疫苗接种情况监测,监测进展主要监测内容,全国流脑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流脑发病时间分布,流脑发病地区分布,流脑发病年龄分布,流脑发病职业分布,流脑聚集性疫情分布,20052009年 全国聚集性疫情160起 分布在26个省 聚集性病例729例,死亡58例 发病人群:学生、儿童、农民 安徽、江西、广东、浙江等省捡出C群甘肃、北京、新疆等省捡出A群,20052006年度 2

5、1省 58起 267例 20062007年度 14省 42起 204例 20072008年度 12省 30起 151例 20082009年度 8省 30起 107例,流脑病例实验室监测,20072010年:构成比 A群19.41%B群 6.23%C群61.54%,流脑密切接触者病原学监测,流脑健康人群带菌监测,20072010年构成比: A群13.80% B群27.88% C群13.80% Y群 2.03% W135群 4.60% 其它及未分群37.08%,20072010年带菌率: A群0.21% B群0.43% C群0.21% Y群0.03% W135群0.07% 其它及未分群0.57%,

6、免疫状况,抗体水平 一般认为当人群流脑抗体水平在75%以上可以控制流脑的流行; 监测结果及相关调查显示: A群抗体阳性率在76%以上,C群抗体水平各地不平衡,低至10%左右,高至90%以上,多在30%50%; 深圳外来务工人员A群和C群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3.7、64.8,不同年龄组、不同籍贯差异显著; 安徽调查结果(ELISA),Y群抗体阳性率61.8%,W135群20.9%; 广西调查结果(ELISA),Y群抗体阳性率5%(4.38%) ,人群对Y群流脑有很高的易感性,25岁是高危险人群。 20012007各年间入伍新兵血清Y群抗体阳性率为28.57% 60.78%,平均43.61%,地区差

7、异显著。,20062009年(中国CDC) 检测262株菌(病人106株,非病人156株) Nm菌株对青霉素、阿奇霉素、美洛培南、米诺环素、氯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及利福平敏感; A群、B群、C群菌株对磺胺甲基异噁唑均耐药; A群、C群菌株对萘啶酸耐药,B群、W135群对萘啶酸部分耐药; 各菌群对环丙沙星均呈部分耐药。,流脑菌株耐药性检测,20092010年度 检测病人菌株24株(12个省份) A群、C群菌株对磺胺类药物、环丙沙星呈现不同程度耐药,对四环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均较敏感; B群对磺胺类药物耐药,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青霉素均敏感; A群、B群和C群菌株对阿奇

8、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利福平、美罗培南、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均较敏感。 A群菌株5株(病人菌株1株)、B群菌株3株(病人菌株2株)、C群菌株1株(病人菌株1株)、W135群菌株1株,共10株(中国CDC) 对萘啶酸、磺胺甲基异恶唑、环丙沙星均耐药,对其他9种抗生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其中,以往的W135群菌株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本年度检测的W135群菌株出现耐药情况,值得重视。,流脑菌株耐药性检测,结 论,发病水平 逐年持续下降; 安徽、新疆、贵州的发病位居全国前列; 局部地区继续出现A群或C群聚集性疫情。 病人、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菌群分布 检出A群病例比例减少,C群病例比例继续增多; 检

9、出C群菌株、W135群菌株、其它及未分群菌株的构成有增加趋势。 健康人群抗体水平 C群抗体阳性率较低。耐药情况 对磺胺类药物、环丙沙星呈现不同程度耐药; 对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利福平、美罗培南、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均较敏感。 疫苗接种情况 覆盖率增高,相关研究进展病原变迁,概况 唯一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流行的病原菌; Nm分成A、B、C、D、X、Y、Z、29E、W135、H、I、K、L群等13个血清群; A、B、C、Y和W135群引起95%的病例,其中又以A、B、C群Nm引起的病例最多,约占90%,Z、29E群Nm很少致病。,相关研究进展病原变迁,优势菌群变迁 20世纪50年代以前

10、A群是全球主要流行菌群; 美国,1960年起转为B群流行,1967年后又以C群为主;目前A群仅占1%左右,Y、B、C群病例各占1/3; 非洲,一直以A群流行为主,20世纪70年代脑膜炎流行带C群流行,80年代出现W135和X群流行; 巴西,19721994年C群流行为主,后变迁为A群; 欧洲,原以C群为主,目前仅占30%,B群占60%以上; 麦加朝圣人群,在1987年暴发菌群为A群,2000年由W135群引起。,相关研究进展病原变迁,我国一直以A群为流行优势菌群,B、C、Y、W135群有散发病例报告。 近20年来, 有B群、C群等脑膜炎奈瑟氏菌检出增多现象,并出现C群流脑暴发流行; 2002年

11、广西首次证实出现C群流行,2004年安徽出现C群流行; 截至2006年底已有20个省分离出C群Nm,其中15个省在流脑病例中分离到C群Nm; 引起2004年暴发流行的C群基因分析为ST-4821序列型AH1带型,其与国际上引起流行的6个亚群在遗传进化关系上不同源,为第7个能引起流行的亚群。2006年,山东、吉林等省也分离到ST-4821型C群菌株; 至2010年,26个省分离到C群流脑菌株,其中21个省自流脑病例中分离到C群Nm ,安徽、江西等省以C群为主; 河南、天津、宁夏、西藏、陕西未分离到C群菌株;重庆、河南、西藏未分离到B群菌株。 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在福建、广东、广

12、西的病人中分离出W135群菌株,2007年北京病人中分离出X群菌株。,相关研究进展病原变迁,19562003年我国收集的流脑Nm菌株中A群比例为69.20,B群为27.55C群为0.98;20042010年A群比例下降至26.72% ,下降38.35个百分点;B群略降,为26.22,C群上升至23.81,上升22.83个百分点。 19562003年我国自流脑病人中分离的Nm菌株中A群比例为80.40,B群为18.72,C群为0.88,20042010年A群比例下降至42.05%,下降38.35个百分点;B群下降至8.83,C群构成上升至47.35,上升46.47个百分点。,构成比,相关研究进展

13、病原变迁,健康人群携带菌群变迁 历史上一直以A群、B群为主; 近年来,监测结果显示鼻咽部携带菌株构成中, 仍以A群、B群为主,C群比例有增高现象; 北京、河北、山东、湖北等省检出W135群带菌者;江苏、安徽、广西等省检出Y群带菌者; 20052006年,安徽合肥调查 流行期B群和C群带菌率上升明显; 健康人群带菌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流行期学生、服务人员的带菌率较高,且学生的C群带菌率上升明显; 流脑疫苗的免疫史对健康人群的带菌率无直接影响。,相关研究进展病原变迁,健康人群携带菌群变迁 20072008年,江苏调查一50人固定群体 小牛血清双抗培养基; 4次检测总带菌率分别为28.00

14、%、46.94%、44.81%、38.10%; 其中A+B+C群的带菌率分别为16.00%、28.57%、12.77%、7.14% ; 检出菌群有A、B、C群和不能分群菌株,各群菌株不同季节均可检出; 55.2% 的人带菌时间可长达36个月; 带菌者体内的同群菌抗体部分人阳性、部分人为阴性; 固定人群在长时间内可维持稳定的总带菌率,随季节变迁,致病A、B、C群菌株与不能分群菌株带菌状况此消彼长,维持总带菌率平衡。 2008 年山西调查 PCR方法 66株不可分群Nm,确认血清群40株,分群率60. 61%; 其中B群27株, 29E群7株,X、Y群分别2株,C、W135各1株,未检出A、Z群,

15、还有26株Nm未分到具体群。,相关研究进展病原变迁,流行菌群变迁的影响 病例年龄上移现象(安徽C群流行); 病死率变化; A群、W135群引起的病死率分别为14.13%、10.18%; C、Y和B群流脑的病死率分别为8.10%、4.15%和4.13% 。 2000年以前,病死率5%左右;2004年C群流行以来,病死率逐年上升达10%以上,可能与ST-4821型高致病性有关。,20052010年中国CDC收检标本中A、B、C群流脑分布,脑膜炎球菌疫苗研究,我国目前使用的流脑疫苗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

16、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研究,其他国家使用的流脑疫苗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诺华M enveo在美国新上市)(2005年赛诺菲-巴斯德的Menactra 第1个) 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疫苗(英国、新西兰) B+C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疫苗(古巴、巴西) 研发中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诺华和惠氏) 联合疫苗(美国) Hib-MenCY-TT 七价联合疫苗DTPw-HBV/Hib-MenAC(白喉、破伤风、全细胞百日咳菌、乙肝病毒、b型流感嗜血杆菌、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 一种新的A群脑膜炎球

17、菌结合疫苗即将在2010年底用于控制非洲流脑流行。,继续加强监测 修改病例定义,对更多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例进行监测 加强实验室监测 尽量多的开展细菌学检测 发现菌群变迁情况 开展耐药性研究。指导临床用药 健康人群监测 带菌率监测 血清学监测,工作打算,乙脑疾病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 Japanese encephalitis,JE 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JEV,简称乙脑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也称日本脑炎,简称乙脑,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经蚊媒传播,流行于夏秋季。 蚊虫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我国主要是三带喙库蚊。 主要传染源为家禽,其

18、中猪是导致大感染最重要的传染源。 猪感染乙脑病毒后3-5天内有病毒血症。 蚊虫既是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野生动物和野鸟是自然疫源地的贮存宿主。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人被感染后,绝大部分呈隐性或亚临床感染,仅有少数出现典型乙脑症状;感染后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乙脑发病以儿童为主,由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普及,近年来,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 摘自WS214-2008,传播途径,疾病负担,绝大多数隐性感染,1/250显性感染 病死率5-30,甚至72 45-50幸存者存在严重神经系统方面的残疾 感染1年内,残疾率29-76,平均49.4。 感染10年后,幸存者的残疾率20-80,平均47.8 主要

19、后遗症 记忆力丧失、认知损害、行为障碍、惊厥、运动失常或瘫痪、语言失常和共济失调 在儿童中,运动失常可以获得改善或康复,但75康复的病例存在行为改变和心理缺陷 上海调查,3-17年还有滞后发生的后遗症,如癫痫发作、视神经萎缩和抑郁症。,预防控制措施,乙脑疫苗免疫预防 健康教育 开展灭蚊活动 乙脑流行病学监测 疫情报告 实验室监测 蚊媒与动物宿主的监测 乙脑暴发或流行的预测和预警 暴发疫情处理 救治病人 流行病学调查 媒介控制与健康教育 应急接种,预防控制,乙脑疫苗预防接种最关键,泰国,西太地区乙脑流行地区、季节和免疫预防情况,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与控制,部分国家乙脑流行情况,日本 1871年

20、夏秋季乙脑暴发 1924年,6000多人发病,病死率60 1934年,从人脑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实验室传播给猴子,此后命名为日本脑炎 1948-1966年,日本每年发生1000-5000例 1967年起,病例急剧下降 1971年后,每年病例数低于100例 1992年后,每年病例少于10例 。,1965-2008年日本乙脑报告情况,1967年病例数下降,1971年低于100例,1992年低于10例,1954-1967年推广疫苗,1967-1975年对儿童和成人采取特别策略,1976-1994年群体性接种,1995年个体接种,1956-1981年日本乙脑发病率与疫苗接种关系,2000-2008年 日

21、本猪乙脑病毒抗体阳性情况,2008年 日本猪乙脑病毒抗体阳性率时间变化,1966-1995年韩国乙脑发病情况,1949年,发病5616例,死亡2729人 每2-3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1958年,出现发病高峰,达6879例,67年日本进口鼠脑灭活疫苗,70年代早期覆盖率5,1981年覆盖率16.8,1983年纳入计划免疫,覆盖率97,1997乙脑减毒活疫苗,1985-2004年印度等乙脑发病情况,南亚首次记载乙脑为1948年斯里兰卡暴发 1952年印度证实乙脑,尼泊尔1997年2336例,印度1989年6498例,印度乙脑发病情况,2005年,发生乙脑流行 14个地区(Uttar Pradesh

22、)报告病例1145例,其中1个地区(Bihar)报告90例。 死亡病例296例。病死率达25.9。 2006年,实施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 1-15岁接种人数930万 65人有严重异常反应,其中多数严重异常反应与接种无相关性。 2007年,4017例,发病率0.3488/10万 2008年,294例,发病率0.0255/10万,其他国家乙脑流行情况,泰国 1969年泰国清迈出现暴发,发病685例 此后每年发病数千例,死亡数百例 缅甸 1975年暴发,此后每年发病数千例 越南 1979年以后每年发生2000-3000例 越南河内三角洲发病率超过20/10万 柬埔寨 发病率20/10万,乙脑占医院脑炎

23、病例的18-31 2006年WHO东南亚区支持建立新乙脑监测系统,中国乙脑流行史,我国乙脑开始发生年代不详。 自1922年以来每年均有乙脑疑似病例发生。 1938-1940年间用血清学和病毒分离的方法证明为乙脑病毒感染病例。 1940年从北京1例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分离病毒。 20世纪50年代后经对我国30多个城市开展了人群感染水平调查,发现有较高的隐性感染率,说明我国乙脑流行广泛。,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灭活疫苗全国推广,减毒活疫苗上市,Vero灭活疫苗上市,2005-2010年全国乙脑监测内容,全国范围内 流行病学监测 病例报告 病例调查 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 疫苗接种率监测 实验室监测 病

24、例标本采集检测 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国家级、省级乙脑监测点 媒介蚊虫监测 宿主动物(家猪)血清学监测,2009年全国乙脑监测工作质量平均得分79.0,北京、天津、内蒙古、吉林、青海、宁夏无乙脑疑似病例报告 按现住址统计,病例数包括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病例报告及时 个案调查完整 积极开展实验室检测,2005-2010年全国乙脑呈低发病水平,截至2010年9月30日,乙脑发病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2006-2010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发病时间分布(截至2010年9月30日),低年龄组人群乙脑发病率较高,2005-2009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分年龄别发病率(/10万),部分地区乙脑发

25、病向大年龄人群推移,2005-2010年40岁以上乙脑报告病例所占构成比(截至2010年10月30日),乙脑报告病例数较少,构成比(%),乙脑主要发生在儿童、学生和农民,构成比(%),2005-2010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职业分布(截至2010年10月31日),2005-2010年乙脑死亡病例特点,共死亡1315人,占总病例数的5。 男737例,女578例,男女性别比值为1.28:1 贵州(239) 四川(155) 云南(153) 河南(148) 重庆(73) 1189个乡镇1例1081个 2例94个 3例及以上14个 10岁以下占72.09,40岁以上占15.74 散居儿童(652) 学生(2

26、93) 农民(196) 幼托儿童(87) 发病到死亡天数中位数为6天(0-160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死亡1例?,乙脑单病/专病系统填报完整情况,构成比(%),临床表现,构成比(%),WS 214-2008,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10病例有明确的乙脑疫苗接种史!?,病情动态以住院治疗等为主,构成比(%),随访方式以电话询问家人为主,构成比(%),后遗症主要是记忆力理解减退、语言迟钝,78病例随访调查结果为好转或治愈,人房 南方多三带喙库蚊 北方多淡色库蚊,室外 南方多三带喙库蚊 北方多淡色库蚊,畜房 南方多三带喙库蚊 北方多淡色库蚊,

27、部分省份宿主动物血清阳转率,月份,阳性率(%),健康人群流行季节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升高,流行季节后数据填报不全 流行季节前后非同一人群 ,问题,领导不重视 监测经费不足 监测人员更换频繁 监测方案和监测系统不完善 乙脑病例数少,监测敏感性不高 蚊虫标本采集、鉴定,宿主动物和健康人群血清检测滞后 ,建议,开发领导,积极申请监测经费 加强乙脑相关监测和报告 加强乙脑媒介蚊虫监测与动物宿主监测工作 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 采用乙脑中和试验调查健康人群抗体水平 开展相关研究 重点地区乙脑调查 疫苗免疫策略 ,下一步工作打算,组织专家修改方案 流脑 更宽泛的病例定义:WHO细菌性脑膜炎定义 发现更多的病例,了解疫苗时期流脑流行规律 更严格的实验室要求 分离更多的菌株 菌株变迁监测 耐药菌株监测 监测点工作 乙脑 病例定义有所宽泛 加强实验室监测 血清学 病毒学 监测点工作 虫媒监测 宿主监测 虫媒带毒率监测 未下发新方案前,按原方案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