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 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7966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扶正祛邪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癌症的历史沿革,中医学对癌症早有认识,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瘤”字的记载,周礼有关于治疗此类病的专科医生称“疡医”,黄帝内经中有“噎嗝”、“石瘕”、“肠蕈”等关于肿瘤的记载。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了“积聚”,对预后和临床表现作了进一步阐释。诸病源候论记载了诸多肿瘤疾病和所属症状及病因病机。宋代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第一次使用“癌”字,并对癌的病证进行了描述。陈无择三因方对某些肿瘤如对“骨瘤”、“脂瘤”等进行了描述。到明清时代,人们已普遍用“癌”字来描述恶性肿瘤,如申斗垣外科启玄有“论癌发”的记载。至此,中医肿瘤学的发展日臻完善起来,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癌症的

2、病因病机不离正虚邪实,1.癌症发生的外因,即指外邪等外源性致病因素,四时不正之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之邪,即“六淫“。在正常情况下称之为“六气”,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人体不知调摄,不避寒热,不加养护,则六气转变为六淫之邪侵袭人体,造成人体内的气血阴阳失宜,从而百病由生。癌症的发生是由于风邪、寒邪、虚邪、风毒、火热等多种外因侵袭人体经脉,致使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生化不足,血脉受阻,瘀毒内生,毒结机体,损伤人体正气而致病。,2.癌症发生的内因,即指内伤因素,是指由于人体气血虚弱,津液耗灼,脏腑失濡,脾胃失运,痰湿积聚,瘀毒内结,而致使人体正气亏虚,发生癌瘤。素问.遗篇刺法论

3、:“正气从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了正虚邪实是人体发生肿瘤的更本原因,正如医宗金鉴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3.癌症发生的病机.,癌病的发生总属外感六淫之邪侵袭,内伤虚损(气血阴阳失调,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积聚)及癌毒内蕴,三感之邪杂至侵袭人体,留滞客邪,致使气滞血瘀,痰凝毒聚,饮食内积,相互胶结,停聚人体各处,蕴郁成癌瘤,以致人体正气虚弱,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而发展为全身功能紊乱的恶候。正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以病机总属正虚邪实,本虚标实,虚实兼杂之证。,二、癌症的治法总以扶正祛邪主,1.扶正以培本法:,李东垣曰:“养

4、正则积自消”。现代医学认为正气的御邪作用即相当于西医学的免疫功能,正气不足,则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癌毒细胞生成后,正气不能奋起抗邪,致使癌毒细胞弥漫扩散,不受节制的生长,形成恶性循环。扶正培本法是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以调节脏腑的功能,培补先后天之本,恢复人体正气抗邪的功能,对癌瘤起到防御控制的作用。益气养血法 、健脾温肾法 、 滋阴生津法 。,2.祛邪以解毒法:,现代中医学将各种有毒的能促进人体正常组织恶性增生的特殊致癌因子称为癌毒,癌毒既可以通过人的口鼻、皮毛而入,也可由人的脏腑组织代谢异常生成。故癌毒可因外感之邪,又可因内伤积损而得,即外感六淫之气及痰、瘀、毒杂至,损伤人体正

5、气,邪盛正却。所以在治疗之时应根据不同的邪气分别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法。,三、典型病案举隅,彭某,男46岁,农民。1994年3月出现不规则胃痛,伴脘腹痞闷、嗳气,偶尔呕吐胃液及食物,食少乏力,少寐恶梦,肌体消瘦,颜面唇甲苍白无华等症,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1992年体重71kg,就诊时57kg,下降14kg。以剑突下压痛、贫血、消瘦为主要体征。纤维胃镜见“胃窦部菜花状肿块约3.5cmx3.5cm”。病理组织检活为查“管状腺癌”。大便潜血2+,血常规:WBC3.5x102/L,1x109/L,HGB80g/L。诊断:胃癌腺癌a型,并上消化道出血,贫血。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

6、,未做手术及化疗治疗,求治于中医。诊断:伏梁。辩证:痰毒瘀凝结,胃失和降,脾虚气滞,气血亏虚。,治法:扶正祛邪,标本兼调。,1).汤剂法取健脾和胃,理气止痛,补益气血,兼收敛止血。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潞党参30g,白术15g,炙甘草6g,木香6g,砂仁12g,鸡内金12g吴茱萸12g,法半夏20g,薏苡仁20g,元胡20g,炙黄芪30g,大枣12g,仙鹤草30g, 熟地15g。3日一剂,水煎服,少量频服。2).散剂取涤痰化瘀,软坚散结,芳香解毒。处方:三七200g,五灵脂100g,土鳖虫100g,血竭60g,雄黄15g,阿魏100g,枯矾100g,猪牙皂60g,没药100g,鸡内金100g,莪

7、术150g,蜈蚣30g,马钱子(炒焦黄)30g,斑蝥15g,蟾酥10g,人工牛黄10g,人工麝香5g,冰片40g。 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g,日服3次。嘱咐患者树立信心,长期服药。,自诉服药一月后食纳转佳,恶心呕吐逐渐消失,服药至第三月,胃痛明显缓解,疼痛发作时能耐受,脘腹痞闷,嗳气明显减轻,。服至1995年底,将汤方剂量增至10倍,加入人参200g,研细末,炼蜜贮,与散剂相兼内服,第一天服蜜浸膏,第二天则服散剂,以便长期治疗。至1998年底作纤维胃镜复查,结果胃窦部肿块明显缩小至1.5cmx1.5cm,大便潜血消失。腹部B超、X线胸部未发现转移,血常规复查贫血纠正。除胃部偶有隐痛外,所有临床症状消失,体重上升至61.5kg。1999年底随访尚存活,病情无发展恶化。,结语,医宗必读.积聚认为:“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袭,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提出了治疗积聚的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原则,阐明了扶正祛邪应相辅相成,辨明疾病的发展阶段,分清邪正的盛衰,分别予以扶正和祛邪法或扶正与祛邪兼顾,在治疗上应始终以顾护正气为主,兼以祛邪,攻伐不宜太过。正如素问.六元纪大论篇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