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遗视域下的舟曲多地舞传承方式研究 翁彬彬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摘 要: 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舟曲多地舞的推广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政 策支持, 如何立足于非遗制度和多地舞现状建构起系统化的传承措施则是民间 艺人、政府、高校、大众媒体单位所需要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结合走访结 果以及对其它非遗项目传承措施的调查, 为舟曲多地舞建构起一套系统化的传 承方式, 为当前有效推广和传承多地舞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舟曲多地舞; 传承方式; 基金:西北民族大学 2017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非物 质保护遗产甘肃舟曲县多地舞的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
2、编 号:31920170087 多地舞是舟曲县上河地区、下河地区、山后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藏族群体舞蹈艺 术形式, 主要是在节日庆典、法会祭祀、民俗礼仪活动中进行表演。该舞蹈分为 格班多地、赖萨多地、贡边多地等十多种, 因个性化的表演方式、独特性的艺术 价值、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而在 2006年和2008 年分别被列入省级、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立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草案、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文化厅关于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等政策制度, 舟曲县相关部门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多地舞的推广与传承工作。 一、甘肃省文化
3、厅牵头制定多地舞中长期传承方案 多地舞的推广与传承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需要拥有明确的保护单位, 制 定中长期传承方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 定:“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保护规划, 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并于每年 11月底前向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提交保护规划本年度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度保护工作计划。 ” 据此, 甘肃省文化厅是制定多地舞传承方案的主体。该单位应遵循“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明确职责, 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的原则, 设立多地舞五年传承目标, 制定五年传承方案
4、, 然后再分年度制定阶段性的传承计划, 内容涉及到舟曲多地舞传承目标、建档方案、保存措施、传承 机制、传播计划、保护方法、督导检查方式、资源保障措施等等。这充分保证多 地舞的传承工作主体明确、目标清晰、方法合理、计划明晰, 从而推动多地舞传 承工作规范、有序、高效的实施。 二、舟曲县文化局做好多地舞保存与传承机制工作 当前, 面对外部环境的转变, 多地舞呈现出后续无人、资源流失严重的问题。舟 曲县文化局作为多地舞的保护单位, 当务之急是按照中央政府、 甘肃省政府所制 定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与计划, 对多地舞实施抢救性的保护工作。 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文化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
5、作的实施意见 中明确提出了“做好非遗名录项目数字化保存工作”和“做好非遗名录项目传 承机制建设”两项工作要求, 为抢救性保护多地舞设定了明确的方法。 舟曲县文 化局首先应采用课题、 项目的形式, 鼓励甘肃省高等院校民间舞专业教师采用文 字、图片、音像、多媒体的形式, 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和保存多地舞, 一方 面将此输入甘肃省非遗数据库系统, 另一方面则编辑、 出版, 使更多的人能够欣 赏、研究、训练多地舞。其次, 舟曲县文化局应为多地舞代表人提供经费支持和 训练场所, 设立一支专业化的多地舞团队, 建构起规范的代表人传承机制, 保 证多地舞能够拥有持续性的传承主体。 三、舟曲县政府部门做好精
6、品多地舞商业运营工作 舟曲多地舞要想广泛推广和可持续性传承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持续“输血”, 而且还必须创造新的生存活力, 实现自身“造血”功能。 立足于当前市场经济环 境, 舟曲县文化局、 旅游局等部门, 应积极组建各类多地舞表演队伍, 鼓励民间 艺人、高校舞蹈教师积极创编优秀多地舞作品, 参与各类文艺汇演、旅游表演之 类的活动, 一方面使多地舞表演者能够获得丰厚的收入回报, 激发其进一步研 究、训练、表演多地舞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推广精品多地舞 作品, 使更多的群众能够欣赏、品味多地舞个性化的表演方式、艺术特色、情感 意蕴与文化内涵, 逐步培养其对于多地舞的兴趣, 为多地舞
7、的有效传承奠定良 好的群众基础。在此过程中, 创作者一定要注重传承和表现多地舞的艺术特征, 编创出精品多地舞作品, 避免出现对多地舞歪曲甚至低俗处理的问题。 这也即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所提到的:“利用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艺术创作、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等, 应当尊重其原真形式和 文化内涵, 防止歪曲与滥用。” 四、甘肃省高校加强对多地舞文献研究、编创作品与教育教学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拥有高水平的舞蹈教师, 能够有效地采集文献资料、 编创民间 舞蹈作品;而且也可以借助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的机会, 有效地推广民间舞蹈艺 术, 因此, 高校舞蹈专业是推广、传承民间舞不可或缺
8、的一个重要主体。当前, 甘肃省高校舞蹈专业也应积极参与多地舞文献调查、 舞蹈作品创编与教学推广工作。首先, 舞蹈专业教师可以围绕着多地舞产生根源、演变历程、艺术特征、保 护措施、 传承方式来申报市级、 省级、 国家级课题, 或者是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 亦或者是出版相关的书籍文献、 教材文献等等, 为推广和传承多地舞提供丰富的 文字、图片、音像、多媒体资料。其次,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也可以利用采集的多 地舞资料甚至是亲身参与多地舞学习的经验, 将多地舞引入舞蹈课堂, 向学生 介绍甘肃省舟曲县土生土长的多地舞的产生根源、演变历程、艺术特征情况, 深 化学生对于该民间舞蹈的认识和兴趣, 在此基础上展开
9、对学生的多地舞教学活 动,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使学生成为推广和传承舟曲多地舞的重要载体。 五、甘肃省媒体加强对多地舞表演组织与传播工作 当前, 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在内的大众媒体, 在为公众提供精神 产品、 引导公众兴趣取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此也成为推广民间舞蹈艺术另 一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甘肃省内的各类大众媒体组织应深刻认识到多地舞重要 的文化、 艺术、 表演价值, 明确政府部门对于推广、 传承多地舞工作的重视情况, 一方面在各类文体表演、歌舞竞赛活动中, 邀请多地舞表演者参与这样的活动, 为其提供丰富的表演机会和多样化的收入来源渠道, 如果条件允许, 大众媒体
10、甚至可以举办以多地舞为主题的舞蹈汇演和竞赛活动, 激发广大群众研究、训 练、表演多地舞的热情, 提高多地舞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另一方面, 甘肃省内的 大众媒体组织还应积极关注舟曲多地舞的发展现状与传承保护情况, 利用文字、 图片、音像新闻和专题报道的形式, 向广大群众介绍舟曲多地舞产生根源、演变 历程、艺术特征、保护措施、传承方式方面的知识, 进一步深化广大群众对于多 地舞的认识, 逐步培养其对于多地舞的关注和兴趣, 为多地舞的推广与传承营 造良好的群众氛围。 总体来说, 多地舞是我国民间舞艺术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推 广与传承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需要甘肃省文化厅牵头制定多地
11、舞中长期 传承方案, 从宏观上保证多地舞推广与传承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与高效性。立 足于此, 舟曲县文化局需要做好多地舞资料保存工作, 建设系统的传承机制, 创作经典多地舞作品, 通过文艺汇演、旅游表演实现其商业化运作。高等院校需 要加强对多地舞的文献研究、 作品创作与教学工作, 大众媒体组织需要加强对多 地舞表演组织与传播工作, 从而整合多方资源, 从整体上推动多地舞的有效传 承。 参考文献 1赵思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年 7月版. 2才让、扎西江措.藏族传统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7年 7月版. 3张曼, 杨东杰.甘肃舟曲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新思路探究以多地舞 为例J.传承, 2012 (9) . 4赵丽.山西民间舞的发展现状与传承建议J.黄河之声, 2016 (6) .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N, 2006年 11月2日, 网 址:http:/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N, 2006年11月 2日, 网 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