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汉等值翻译的标准 (criterion) 皮方於,1。等值是比较科学的翻译标准2。等值标准与传统的翻译标准3。等值概念的历史发展,等值是比较科学的翻译标准,一部外语作品译成汉语,语言形式完成变了,从用外文写的变成用汉字写的,原文和译文的等值,表现在读者看了译文后,其感受的相等性。绝对相等是理想,但争取最大等值则是一切好的译作必须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而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建立翻译学的关键。纵观中外翻译史,各家各派,纷纭争斗,标准之名目,之理论可谓繁多,但能集百家之言,折衷其间,彻底、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者还没有。 1等值是比较科学的翻译标准(is a relatively scienti
2、fic criterion)等值翻译理论为评定译作质量提供比较科学的翻译标准:那就是原作与译作的等值。等值理论从读者感受的相等性出发,着重于客观效果的检验,符合认识论的实践第一观点。等值概念的内涵(connotation)是建立在思想(ideology)与语言(language)统一的基础上的,不但包括作品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artistic ideological content),而且也包括作品语言形式的等值(linguistic form)。,作品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不但要求译作与原作有相同的信息(message),相同的思想(ideology)、相同的形象(image)、相同的意境(m
3、ood)、相同的情调(sentiment),而且要求有相同的言语节奏(rhythm) 、相同的言语风格(style)、相同的言语韵味(lingering charm)、相同的言语美学价值(aesthetic value)。言语形式的等值:要求译作跟原作同样地流畅地道(smooth and pure),同样优美生动(beautiful and vivid),同样鲜明准确(bright and accurate)。言语形式的等值还要求译作有同样的表现风格(style of expression),原文藻丽(flowery)不可译成平实(pedestrian,plain) ;原文明快(spright
4、ly,bright)不可译成含蓄(implicit,obscure);原文简洁(terse )不可译成繁丰(lengthy and tedious),反之亦然。总之,译作的言语文字要跟原作一样,给读者以相同的美的感受。思想内容与言语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思想内容的等值转换是言语形式等值转换的基础,而言语形式的等值转换又是思想内容的等值转换的实现(两者的辨证关系)。,翻译是一种改变语言形式(例如从英语转换成汉语)而同时尽量保存思想内容和言语特征的交际活动。等值论要求着重从思想形象内容的等值转换着眼(have it in mind),从言语形式的等值转换着手(start with),达到
5、内容等值与形式等值的统一。在文学翻译中,则要求神似与形似的统一,要求作品艺术价值的等值与作品言语价值等值的统一。要求从神似着眼,从形式入手,在最大限度保存原文语言的言语特征的条件下,达到“神似与形似浑然一体”的境界。神似离不开形似,整个篇章的艺术价值的等值离不开作品言语价值的等值;同样,形似也离不开神似,作品言语价值的等值也需服从篇章的艺术等值的要求。等值论是内容形式的统一论,要求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在神似与形似的统一中,达到译作的等值转换。back,等值标准与传统的翻译标准,2等值标准与传统的翻译标准(the equal-value criterion and the traditiona
6、l criterion)这个等值翻译标准与传统的翻译标准并不矛盾,而是包括传统的翻译理论。从天演论译例言发表(1898年出版)以来,大家基本上遵循严复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标准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等值翻译理论从思想内容与言语形式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研究原作与译作的等值转换,这就使等值概念的内涵既包括“信”的概念(指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和反映思想艺术内容的语义等值),又包括“达”的概念(指言语形式中语言符号的流畅通顺程度的等值),同时还包括“雅”的概念。严复所说的“雅”,实质上是属于言语形式中语用修辞层次的文体风格范畴,即
7、要求语用层次中文体风格的等值。严氏在这里特别强调译文文体风格要适用译文读者的要求。为了向当时国内的士大夫阶层介绍西方学术,他提出用“汉”以前字法句法的文体风格要求,因为当时士大夫们是崇尚古文而鄙弃白话的。这种提法与等值论要求“从读者感受效果出发”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Nida)也有类似见解,主张从交际功能效果出发,用当代口语重新翻译圣经。严复和奈达都强调译文的文体风格要适应读者变化了的情况。这里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严复用中国传统直观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的长处,提出了“信、达、雅”标准。虽然只是三个字,却牢牢抓住了语言和翻译的本质,其思维空间是三维
8、的。其后八十多年来流行至今的“信顺(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或“通顺、准确(smoothness and accuracy)”翻译标准,把“雅”排斥在视野之外,其思维空间反而从三维退到了两维。等值概念比“信、达、雅”概念科学。这首先表现在等值概念的内涵(connotation )外延(denotation)比较明确(explicit),不易产生歧义(ambiguity)。翻译学中的等值概念的内涵是指通过原作与译作的言语形式各级(grades)(词、词组、句、超句体、篇章)各层次(levels)(语义深层、语用修辞层、语符表层)的等值转换达到译作与原作思想艺术内
9、容的等值转换。而“信、达、达”概念就不同了:自问世以来,论者对此作了各种不同的理解与解释。有的把“信”理解为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有的理解为忠实于原作思想内容和言语风格,后者还主张取消“达、雅”标准。对于“雅”的理解更是众说纷纭:有的理解为“古雅”;有的理解为,“文雅”;有的理解为“讲究修辞”;有的理解为“风格”。莫衷一是,不一而足。其次等值概念的外延与数学的等值概念(包括高等数学的极限值和近似值概念等)、逻辑学的等值式、微机的输出输入程序,以及机器翻译的等值转换概念等具有深刻的同一性。因为语文系统是开放性的,它随着人类物质系统和精神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这就决定了不同系统语言之间的转换的等值概念
10、的内涵也是开放性的, 便于广泛吸取当代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特别是符号逻辑)、文艺学(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its law of development)、美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吸取当代横断学科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成果来研究翻译理论,这是科学的翻译学。因为物质系统、精神系统和语言系统是同构的相似的开放系统,物质精神和语言的等值现象是相互转换映射的,这就决定了等值概念外延的开放性,因而便于把等值翻译的研究成果,反过来推广应用于其它科学,如当代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机器翻译学和文艺符号学等。back,等值概念的历史发展,3等值概念的历史发展(developme
11、nt of the equal-value concept)既然翻译等值概念的外延是等同于数学的等值概念,那么数学固有的量的概念,也可以转化为翻译等值概念内涵的组成部分,即等值量的概念。运用这个“等值量”概念就可以对译作进行定量分析。在翻译实践活动中,为什么原作与译作完全等值是理想的呢?因为客观上存在“不可译的限度(untranslatability)”。产生这种“不可译的限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作语言与译作语言的差距(different languages);()有关语言文化背景的差距;(different cultures)()译者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和风格与原作的差距(diffe
12、rence in comprehension competence,linguistic competence,style of expression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writer);()译者本身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差距(the difference of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competence of the translator );()译者社会观(social conception)和审美观(aesthetic conception)的影响等。这种“不可译的限度”决定在翻译实践中出现等值量大小不一的译文
13、。全等是等值量的极限值极大值,指译文与原文各级各层次价值的全等。最小等值是等值量的极小值,超过这个极限就是不等值,指译文与原文篇章级深层等值(如译,述大意),最大等值是全等减去不可译的限度,不可译的限度是随着上述五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因此最大等值是一个无限接近全等的近似值,这与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的最高标准是最佳的近似度是一致的见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里“翻译标准多元化补论”。最大等值量的大小是随“不可译的限度”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看来等值概念是个模糊集合,其内涵是确定的,但其外延是不确定的,多值的。用图表示其等值区间集体是:最小等值 最大等值 全等不等值 不可译限度 极小值 极大值把极限值和
14、近似值的概念引入等值翻译的理论,扩大了等值概念的内涵,可以使之包括一切文体、不同风格、不同语言的互译中不同程度的等值。从极限值和近似值的观点看,不同程度的等值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圆周率有精确度不同的等值:3.1,3.14,3.1415,3.14159,3.141592,3.1415926,3.14159265,在实践中,到底取哪个值是最大值(接近极大值的近似值),这要随应用不同而不同。其实,在理论上的全等,在实践中总是表现为近似值。在算术中,这匹布的长度,等于108尺80,由于度量的误差,这只能是近似等值。在经济学中,一斤铁等于三斤棉花,由于商品交换中的各种可变因素,这只能是必要社会劳动时间的近
15、似值。以思想内容与言语形式辩证统一为出发点的等值概念,其内涵同时包括了朱光潜的“近似”(approximate theory)论,傅雷的“传神”(spiritual resemblance theory)论和钱钟书的“化境”(transmigration theory)论。朱光潜说:“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必是完整的有机体,情感思想语言风格必融为一体,声音与意义必欣合无间。所以对原文忠实,不仅是对浮面的字义忠实,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同的忠实。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只能保持原文的近似。绝对信只是一个理想,事实上很不容易做到。 ” 说翻译实际上这里已包含着无限接近全等理想的最大等值的
16、思想了。傅雷在高老头(Old Goriot)重译本序中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象绘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两国文字词类的不同,句法构造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然象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高老头初译节奏韵味也没有照顾周到,更不必说作品的浑成了。 ”由此可见,“传神”也包括“缩短”与“全等”这个“距离”, 争取最大等值的理想。钱钟,书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为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有原来的风味,那就需得入于“化境”林纾的翻译。”其实入于“化境”的译作
17、就是取得最大等值的译作。等值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以翻译理论的发展史来看,等值或等价或等效的概念由来已久,无论国内国外早就有类似的提法。如十八世纪英国泰特勒著名的翻译三原则(一是译文应该完全复写出原作思想(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 ;二是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e style and the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
18、ginal);三是译文应与原文同样流畅(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我国近代严复的“信、达、雅”、瞿秋白的“直译论”、朱光潜的“近似”说、傅雷的“传神”说、钱钟书的“化境”说和现代辜正坤的“多元互补论”,实际上也包含着等值的概念。但是运用语言学成果科学地严正地提出等值概念论体系的,却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其代表作有前苏联费道罗夫的翻译概念、英国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美国奈达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The the
19、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和前苏联巴尔胡达罗夫的语言与翻译。对于等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再发展到高等数学极限值的相等概念。对于研究等值翻译所运用的语言模式,从传统语言学模式发展到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最后发展到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因此根据翻译理论历史发展的经验,我们不应该把目前提出的等值概念和等值翻译理论看成是形而上学一成不变的东西,看成是闭关自守的封闭性体系,而应该看成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理论,是一定时代特征的事物,是一个不断吸取各种科学成果而丰富起来的开放性体系。以上是从历时(diachrong) 分析角度看问题;如果从共时(synchrong)角度看问
20、题, 即使对不同的对译语言、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是等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应该是不完全相同的。那种单纯根据费道罗夫在翻译概论中对“等值翻译”所下的定义(“翻译的等值就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而把等值概念与“近似”、“传神”和“化境”等概念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等值只适用印欧语系内部的互译,不适于汉语这种“表意”文字与英语这种拼音文字的互译的议论(见罗兆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是对等值翻译理论的误解。这种观点的流行,对继承我国传统译论的精华,吸取国外翻译理论,的成果,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翻译学都是十分有害的。当然,在翻译理论中,东方的传神说与西方的等值论的确反
21、映了东西方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美学理想的差别。比较这种差别,的确 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信、达、雅”和“传神”说是我国传统的直观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的产物,与我国传统的美学、诗论、文论和艺术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思维方式很有意思,一方面是经验论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又注意直接把握方式,这在艺术中特别突出。中国没有成套的美学理论,却是两句话、三句话的评说,所谓的诗论词话等等,但这一两句话常常能把握住艺术中很本质的东西。有时讲得很多的道理反而不如一两句话有用。这也是中国思维方式的一个特点。”(见李泽厚中国思想史杂谈)这种直观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又可称为定相思维。“我觉得所谓格式塔或完形(gesta
22、lt)在中国话(汉语)中,可以说为相; 所以用格式塔观点研究,可以说是定相,简单说就是认其相貌,这是观其整体,而不是仅仅用分析和综合之类方法。大概可以说是定性,定量之外的定相。其实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常用的观点。特别是在美学传统中更为常见(金克木谈格式塔心理学)”。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能够超越逻辑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局限,创造性的把握事物的本质,并用这种定相观察方法得来的概念有效,地指导实际活动。缺点是缺乏理性逻辑的论证和实证方法的验证,因而只能对事物进行定相观察,却不能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在定相观察下对译文的评论只能是评点式、随感式、印象式,很难对译文作出客观全面的评分。而等值翻译概念正是突破
23、了我国译论中的传统思维方式(直接把握整体)的局限而引入西方的实证理性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说过:“希腊和西方文明是依靠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体系和文艺复兴以来伽里略的科学实验方法取得成果的。”这就是近代西方思维方式的两个特点:理性主义的演绎推理和实证主义的归纳验证。运用等值概念的最大成果就是可以用来对译作进行定量分析,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译作作出定性判断。但是定量分析如果没有定相观察作指导,研究问题,常常因抓不住事物本质(事物的主要矛盾)而误入歧途钻牛角尖,白白浪费许多无 精力。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兼收并蓄东西方思维方法的优点,融合东西方译论的精华。取长补短,锤炼出一套以等值概念为核心的定相观察,定量分
24、析和定性判断的对译作的批评方法,这是创立新的翻译学的切实有效的途径。back,At last,a candid candidate! Albe was I ere I saw Elba! Gild(or paint) the lily. It was remarked that the clock began to strike,and I began to cry,simultaneously.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Anger is only one letter short of danger. Yesterday is hist
25、ory.Tomorrow is mystery. pronouncing traders with a very hard d sound clearly intended to bounce off the word traitors. If we dont hang together,we shall assuredly hang separately.,On sunday,they pray for you,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 The professor r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 “Gentlemen, order!” The whole class yelled, “Beer!” The wise never marry.And when they marry they become otherwise. Love is photogenic.It needs darkness to develop. When twos company,threes the 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