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管理学基础第六章 领导.ppt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3359256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第六章 领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管理学基础第六章 领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管理学基础第六章 领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管理学基础第六章 领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管理学基础第六章 领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领导,本章内容,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领导和领导者的含义和领导理论 掌握领导的权利和领导艺术 了解激励的概念和理论 掌握激励的方法 理解影响沟通的障碍 掌握沟通障碍消除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效运用领导者权力的能力和领导艺术 能运用所学的激励理论分析和从事激励活动的能力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有效沟通的能力,3,案件导读,传奇的企业领导者-李亚科卡亚科卡是美国当代汽车行业著名的企业家,曾任美国两大汽车公司的总裁。1984年亚科卡自传的出版轰动了美国,引起世界注目。该书一出版就以每周出售10万册的记录发行,1985年底已再版16次。1982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和时代周刊都曾刊登过

2、关于亚科卡可能被提名担任总统候选人的新闻,一时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传奇之一 :福特总裁 一个意大利移民的后裔居然能一步步地最后当上福特汽车公司总裁 。 大学毕业后,李亚科卡应聘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汽车推销员。 “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的推销方案使福特汽车在该地区的销售量大增。 亚科卡从此名声大振,他很快成为福特汽车公司大西洋中部地区的销售经理。 亚科卡36岁时,已是福特车部的总经理。 1964年他成功地推出“野马“车,结果第一年就卖出42万辆,创下了汽车销售的新记录。这一显赫功劳,使亚科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传奇英雄,不久他成为福特公司的总经理。,4,案件导读,无辜被解雇 天

3、有不测风云。成功招来嫉妒。亚科卡不知为什么成了董事长不喜欢的人。 终于在1978年10月15日,亚科卡45岁生日时,福特二世以福特公司董事长的名义宣布:解雇总经理,可是,并没有任何象样的理由,只是说出于“个人的原因”。 福特二世深知亚科卡的才能,他答应将亚科卡的36万美元的年薪,变为100万美元的退休金,条件是只要不受聘于其他公司。 亚科卡不为这100万美元动心,他走上了第二个汽车工业的舞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传奇之二:克莱斯勒公司总裁 当时,克莱斯勒公司濒于崩溃。从1978-1981年,克莱斯勒公司共亏损36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亏损的最高纪录。人们普遍认为,该公司倒闭指日可待。 亚科卡最

4、终决定挽救这艘没落之舟。亚科卡不需要金钱,他以年薪象征性的1美元 出任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总裁,但他需要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需要向福特二世“复仇”。,5,案件导读,传奇之三:成功挽救没落之舟 果断地解聘了克莱斯勒35名副总裁中的33名。 大规模招募“福特人”,首先招募的是福特公司三位已退休的经理,亚科卡又通过私人关系掌握了福特大批高级和初级管理人员的档案资料,并陆续游说他们相继离开福特公司。 吸收了工会领导弗雷泽成为董事会成员 。 采取了最大胆的决策向政府求援,请求政府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保证,并且成功获得。 到1982年,其股票价格上涨425%,11种新车投入市场;1983年,公司

5、销售额增加了132亿美元,比1982年增长了近30%,盈利7.009亿美元,并提前7年偿还了联邦政府15亿美元的贷款。克莱斯勒公司终于战胜了死神。 (资料来源:理查德L达夫特、多萝西马西克著管理学原理(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1)请思考:(1)李亚科卡的传奇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你认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6,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

6、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 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周三多提出的领导定义:领导就

7、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的含义概括如下:(1)领导是运用权力指挥下属的行为过程。 (2)领导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3)领导是一种影响力。(4)领导者必须有下属和追随者,否则不能视为领导。(5)领导包括三个要素:领导者(领导工作的主体)、被领导者(领导工作的客体)、领导环境(领导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管理思考:于先生受命前往一家多年亏损的企业担任总经理。到任之后,他待人热情,早上早早地站在工厂的门口迎候大家,如果有的员工迟到,他并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询问原因,主动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一周下来,大家看到总经理每天都提前到厂,而且又待人热情,原来

8、习惯于迟到的员工也不迟到了。 从这件事情来看,于总经理领导的奥秘是什么?,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

9、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1.1.2 领导的作用领导工作的作用,在于引导组织中全体人员有效地领会组织目标,通过激励使全体人员充满信心,协调组织中各个部门、各级人员的各项活动,从而使全体人员步调一致地加速组织目标的实现。领导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指挥作用指点迷津、明确方向;(2)协调作用协调关系、调解矛盾;(3)激励作用排忧解难、鼓舞斗志; (4)先行作用身先士卒、同舟共济;(5)浇灌作用创制环境、培养下属。,小资料: 马云语录(1)作为一个领导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合理 的情绪控制对于团队的和谐,稳定军心有大

10、作用。 (2)发不出工资是领导者的耻辱。 (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 (4)权威是你把权给别人的时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权利,你懂得倾听、懂得尊重,承担 责任的时候,别人一定会听你,你才会有权威。 (5)一个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我宁可喜欢一个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 (6)别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贝我不断往前的激情。 (7)领导力在顺境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出来,只有在逆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领导力。 (8)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资料来源:百科名片,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

11、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1.2 领导的本质和权力 1.2.1 领

12、导的本质 一、领导本质的含义从理论上说,领导的本质具有双重性:一为中性;一为价值性。这决定了领导具有纯本质和价值本质。纯本质就是对领导本义不含价值倾向的科学抽象,是一种自在的中性范畴。价值本质就是让价值色彩印染过的纯本质,是在价值取向沾染下丧失中性特征的领导本质形态,体现着鲜明的社会立场、主观倾向和价值判断,决定着具体的领导性质。人们通常所说的领导本质仅指价值本质,即包含价值倾向的本义抽象。 我国对领导本质的界定有三类代表性观点:1、服务论或活动论。如认为“领导就是服务”等。2、行为论或关系论。如认为,“领导首先是政治行为,其次是确立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即领导者的职责、艺术与影响力的综合体”

13、等等。3、过程论。如认为,“领导是领导者运用说服能力使别人心悦诚服的过程”,“领导就是以领导者的声望、影响力或者地位启发、组织和控制社会行为的过程”等等。,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

14、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二、领导本质的分类1、操作性领导本质 操作性领导本质是领导价值的动态表现,是一个社会系统内为了某种领导目的和领导目标在某种领导取向的主导下领导主体的基本行为,包括:(1)统治统治是最大的领导,是为维护和巩固领导主体的领导地位和现实利益而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由领导主体实施的强制性主导过程,是一种暴力性专政性政治性的领导,饱含领导主体及其所代表的主导阶级、主导阶层或系统中主导组成部分的价值成分。说穿了,统治就是领导意志和领导权力在领导过程中的充分贯彻

15、,就是要确保领导主体得以牢牢把握所辖系统内的所有领导资源、并使之顺从配合地发挥效用。(2)服务服务是与统治相对的领导另一面的本质形态。如果说统治是一种主宰性行为,那么就可以说服务是回报性行为。(3)管理领导是对一个社会系统进行主导、组织、指挥、协调、约束、监控的最高组织行为。它涉及整个组织系统的所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且必须确保最充分地发挥出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而力争取得最大成效,必须尽量排除这些因素的消极作用,并力争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种种不协调、内耗、外耗、浪费、低效、无效乃至负效,由此确保整个组织系统能够完全朝着领导目标顺利、有效地运行前进并尽早尽好地实现之。,管理案例:

16、 知识分子太难管了?有一个实力较强的应用科学研究所,所长是一位知名专家。他是在“让科技人员走上领导岗位”的背景下,被委任为所长的,没有领导经验。上任后,在科研经费划分、职称评定、干部提升等问题上,实行“论资排辈”;在成果及物质奖励等问题上则搞平均主义;科研项目及经费只等上级下拨。广大中青科技人员由于收入低且无事可做,纷纷到外面从事第二职业,利用所里的设备和技术捞私利,所里人心涣散。上级部门了解情况后,聘任了一位成绩显著的家用电器厂厂长当所长。该厂长是一位转业军人,是当地号称整治落后单位的铁腕人物。新所长一上任,立即实施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包括“坐班制”,并把中青年科技人员集中起来进行“军训”,

17、以提高其纪律性;在提升干部、奖励等问题希颉袄鲜堤啊袷毓嬲轮贫取钡娜饲阈薄这样一来,涣散状况有所改变,但大家还是无事可做,在办公室看看报纸、谈谈天、要求调离的人不断增加,员工与所长之间也经常出现矛盾。一年后,该所长便辞职而去,并留下了“知识分子太难管了”的感叹。上级部门经过认真研究,又派市科委一位副主任去担任所长。该所长上任后,首先进行周密的调查,然后在上级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把一批有才能、思想好、有开拓精神的人提升到管理工作岗位;权利下放到科室、课题组;奖励、评职称实行按贡献大小排序的原则;岢扒笫,创新”的工作作风;在完成指定科研任务的同时,大搞横向联合,制定优惠政策,面向市

18、场。从此,研究所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自然消失,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成培增长,成了远近闻名的科研先进单位。请问:同一个研究所,为什么不同的人来当所长会有大不相同的结果?,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

19、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2、手段性领导本质权力权威是领导主体实施领导的最主要手段,领导之所以能成为强效社会工具,就是由于有权力权威充当其实质内容。有权力、没权威或有权威没权力的领导都还是领导,但却都是不完全的领导。既无权力又无权威,则完全不是领导。没有权力权威,什么领导都不能存在。 所以,在实际上权力权威构成了领导的手段性本质。甚至说领导就是权力权威也不为过,因为领导就是权力权威的事实凝结和动态表现。权力权威只要发生或存在,就必定表现为领导

20、。 3、结果性领导本质领导既然是一种社会行为过程,那么就必定会有显著社会特性的行为结果;这个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总之是领导运作之后产生的结局及其留下的印迹。而这种结果主要表现为活生生的当前社会生活和过去未来的人类历史。其实 ,领导行为在酝酿、形成和发出之初,就已经有了相应结果的预期和指望。没有结果或者不以结果为指向的领导是根本不存在的。,管理案例: 保罗的领导方式保罗在1971年从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名牌大学拿到会计专业的学士学位后,到一家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芝加哥办公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9年后,他成了该公司的一名最年轻的合伙人。公司执行委员会发现了他的领导潜能和进取心,

21、遂在1983年指派他到纽约的郊区开办了一个新的办事处。其工作最主要的是审计,这要求有关人员具有高度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他主张工作人员间要以名字直接称呼,并鼓励下属人员参与决策制定。对长期的目标和指标,每个人都应很了解,但实现这些目标的办法却是相当不明确的。从此,研究所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自然消失,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成培增长,成了远近闻名的科研先进单位。 办事处发展得很迅速。到1988年,专业人员达到了30名。保罗被认为是成功的领导者。保罗在1989年初被提升为达拉斯的经营合伙人。他采取了他在纽约工作时取得显著成效的管理方式。他马上更换了几乎全部的25名专业人员,并制定了短期和

22、长期的客户开发计划。职员人数增加的相当快,为的是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员工来处理预期扩增的业务。很快,办事处有了约40名专业人员。但在纽约成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在达拉斯取得成效。办事处在一年时间内就丢掉了最好的两个客户。保罗马上认识到办事处的人员过多了,因此决定解雇前一年刚招进来的12名员工,以减少开支。他相信挫折只是暂时性的,因而仍继续采取他的策略。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又增雇了6名专业人员,以适应预期增加的工作量。但预期中的新业务并没有接来,所以又重新缩减了员工队伍。在1991年夏天的那个“黑暗的星期二”,13名专业人员被解雇了。伴随着这两次裁员,留下来的员工感到工作没有保障,并开始怀疑保罗的领导能

23、力。公司的执行委员会了解到问题后将保罗调到新泽西的一个办事处,在那里他的领导方式显示出很好的效果。,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

24、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1.2.2 领导的权力领导者的权力广义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职位的权力,由领导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赋予的,并由法律、制度明文规定,属正式权力。这种权力直接由职务决定其大小,以及拥有与丧失。即正式权力。二是来自领导者自身的个人权力。主要靠领导者自身素质及行为赢得。即非正式权力。(一)正式权力(1)法定权(legitimate power) 。由组织机构正式授予领导者的,在组织中的职位所引起的、指挥他人并促使他人服从的权力。组织正式授予领导者一定的职位,从而使领导者占据权势地位和支配地位,使其有权力

25、对下属发号施令。法定权力是领导者职权大小的标志,是领导者的地位或在权力阶层中的角色所赋予的,是其他各种权力运用的基础。(2)强制权(coercive power) ,又叫惩罚权。是领导者在具有法定权的基础上,强行要求下级执行的一种现实的用权行为,是和惩罚相联系的迫使他人服从的力量。服从是强制权的前提;法律、纪律、规章是强制权的保障;处分、惩罚是强制权的手段。,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

26、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3)奖赏权(reward power) 。建立在良好希冀心理之上的权力,在下属完成一定的任务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鼓励下属的积极性。凡手中握有能满足别人需要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奖赏权力。只要对方服从他的意愿,便能得到奖励,人们为了获得奖励、满

27、足某种需要,就会接受他的影响。正式权力是通过正式的渠道发挥作用的。当领导者担任管理职务时,由传统心理、职位、资历构成的权力的影响力会随之产生,当失去管理职位时,这种影响力将大大削弱甚至消失。这种权力之所以被大家所接受,是因为大家了解这种权力是实现组织共同目标所必需的。(二)非正式权力 由品格、才干、知识、情感构成的非正式权力,是由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与行为造就的。它可使下属心甘情愿地跟随领导者。这种权力对下属的影响比职位权力更具有持久性,有时会显得更有力量。非正式权力影响力不是外界附加的,它产生于个人的自身因素,与职位没有关系。在不担任职务时,这些因素仍对人们产生较大的影响。 非正式权力包括专长权

28、、感召权。(4)专长权(Expert Power):建立在领导者拥有特殊知识、技能和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其性质取决于领导者在等级体系中所处的层级。如果既具备管理才能,又具备专业技能,那么就有了专家权,下属就自然服从。(5)感召权(Referent Power):领导者人格特征的作用,来自于下属和同事的尊重、敬佩和忠诚。,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

29、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1.3 领导者的含义和素质 1.3.1 领导者的含义本书认为领导者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通过指挥、协调、沟通、激励下属实现组织目标,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领导者和管理者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美国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

30、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也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但领导与管理可否兼而为之?事实是,过度管理常导致领导缺乏,而过度领导又常导致管理缺乏。如何让二者有机平衡,是企业常胜的关键。领导者是创新地指引团队迈向未来,而管理者则是按部就班地带领团队完成预定目标。,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

31、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1.3.2 领导者的素质一、素质的含义所谓“素”,就是本来的、原有的意思;所谓“质”,就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规定性。素质就是指一个事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素质”一词最早见于

32、生理学,指的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这一概念也就被其它学科广泛采用。目前,素质一词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常常是指人的天资、气质等先天禀赋。二、领导者素质的含义领导素质,实际上是指领导者的个人素质,领导者在个人生理基础上,通过学习和锻炼逐渐形成的在其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各种内在要素。领导者素质包括个人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实践两个方面的要素。良好的生理素质,是领导者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后天实践,是领导者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先天禀赋相比,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对领导者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领导者素质的高低,主要是

33、通过其组织协调、科学决策、政治判断能力和道德影响力等多方面来体现的。,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

34、(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三、领导者素质的内容1、品德素质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伦理知识、道德规范的内化程度、价值维度、情操、品行、风格、勇气、责任感、服务意识、正派的作风、谦逊的态度、严于律己等。领导的品德要求: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公平公正的人格;清正廉洁的品质。2、知识素质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素养,还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3、能力素质领导者的创新能力:洞察力 预见力 决断力 推动力 应变力 辨才力领导者的综合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 知识综合能力 利益整合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案例: 杰出的农民厂长-

35、王义堂不到两年换一个,换了12任厂长也没摆脱亏损的一家国有企业,却在一个农民手里起死回生。1994年5月,当王义堂接手河南泌阳县水泥厂时,该厂亏损123万元,到年底,王义堂却使该厂盈利70万元。第二年实现利税525万元。第三年在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仍实现利税470万元。当年水泥厂多年亏损,再任命谁为厂长呢?难!有人说:“让王义堂试试吧!”王义堂?这提议让大家一楞:他是水泥厂所在地的农民,他怎么能当国有企业的厂长呢?可再一琢磨,认为王义堂有本事,他和人合伙开办的几个公司,个个盈利。县里与王义堂签订了委托经营协议。王义堂交10万元抵押金,企业亏损,抵押金没收;企业盈利,退还抵押金本息,还

36、可按30的比例得到奖励。谈起当时厂里的情况,王义堂至今记忆犹新:全厂413名职工,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13 人,厂长一正八副,各自为政。一个科室有五、六个人,天天没事干。来三五个客人,是一、两桌相陪;来一个客人,也是一、两桌相陪,20个月吃掉30多万元。上任后,王义堂把原来的个正、副厂长全部免掉,但对原来的规章制度,没有改变,只是不让原来的制度成为挂在墙上的空口号。他规定,职工犯错误只允许三次,第四次就开除。不过,他到底也没开除一个人,倒是有二、三十个光棍汉主动调走了,因为实行计件工资后,这些人再也不芟笠郧澳茄饽们桓苫盍恕谑牵笠得啃彼嗟牟看庸五、六吨提高到十多吨。起初,有城里人身份的人对王义堂的

37、严格不很满意,但王义堂早上5点钟就上班,一天在厂里呆十几个小时,他的责任心,最终让职工认可了。问题:1、王义堂为什么能够让濒临倒闭的水泥厂起死回生?2、王义堂身上具备了哪些领导者的素质?,4、领导技能,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

38、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5、心理素质作为领导者应该具有以下心理素质:(1)敢于决断的气质(2)竞争开放型的性格(3)坚韧不拔的意志(4)沉着冷静的心态(5)迎难而上的毅力,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

39、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1.4 领导理论 1.4.1 领导特质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的概念狭义的特质概念,指的是个性特质。即在一个人行为中出现的规则性或趋势,在这个意义上,特质研究是个性研究的一种方式。广义的特质概念,包含了个人在生理、心理、行为和观念上的所有特征。领导特质理论

40、也称伟人理论,是研究领导者的心理特质与其影响力及领导效能关系的理论。早期的领导理论研究重点放在了领导者个人的性格或特性上,即特质理论。特质理论假定特性的存在,并且假定领导者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 二、领导特质理论的两种观点1、传统领导特质理论该理论盛行于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它主张,领导者与追随者具有根本性差异。领导者不仅更有能力,而且具有一系列完全不同的个性特质。与生俱来得。正是因为人们认为领导者是天生的,具有领导别人的特殊才能,所以才能对领导者拥有坚定的信念。如果一个人具有这种特定的领袖才能和品质,那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最终都将被推向领导者的位置。,管理案例: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微

41、服出巡,金陵渡口,赶考举子侯船。此地风景壮丽,万里长江,雄伟钟山,燕子矶屹立江岸。一举子提议吟诗抒怀,他即景生情地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大家齐声赞道:好一个气势磅礴的起句,只此一句,就可金榜题名。朱元璋冷笑一声。忙问他笑之为何?朱元璋道:这个句子的气魄是很大,只是后难为继啊!”大家一想,确实如此,那个举子半天也说不出下句。朱元璋见状大笑,高声吟道: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果然厉害。举子们目瞪口呆,不知这位先生是何许人也。朱元璋出语惊人,说“称我江山有几多”,确实有一股天子气派!,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

42、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2、现代领导特质理论20世纪早期,伟人理论演进为领导的特质理论。这一时期,研

43、究者们虽然仍然认为领导者与非领导者有着不同的特质,但不再假设这些特质是天生的。他们所研究的领导者特质包括了很广的范围,如生理特质、个性特质、智力特质、工作特质、社会特质,等等。普遍倾向是:将各种杰出人物的最优秀素质集于领导者一身,如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组织家的才干、政治家的度量、军事家的果断、幻想家的想象、律师的善辩、战略家的眼光、外交家的纵横、新闻记者的敏锐等。令人望尘莫及。三、领导特质理论评价(1)对有效领导者所应具备特质的内容及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很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2)认为领导者是先天的,具有片面性;(3)忽视了下属及其他情境因素对领导效能的影响。,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

44、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1.4.2 领导行为理论领导

45、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行为理论主要研究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使工作更有效。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是工作绩效,还是群体维系?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下属参与的程度。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一、领导方式理论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决策方式,是集权还是分权,即下属的参与程度。,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一种

46、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一)莱温的领导方式理论莱温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莱温通过一系列实验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以权力定位来划分了领导者表现出来的三种基本类型:专制式: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以力服人,靠权力和强制让人服从。特点:独断专行、奉命行事,命令和纪律约束,保持心理距离效果: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民主式

47、: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群体,以理服人,靠领导影响力和成员自觉。特点:群体讨论政策、下属自由度高、主要依靠影响力、积极参与群体活动效果:成员关系融洽,比较团结,组织成员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放任式:权力定位于组织每一个成员,无政府式管理,悉听尊便。效果:效率最低,能达到组织成员的社交目标,但难以实现工作目标,第一节 领导和领导者,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1.1.1 领导的含义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1)领导是

48、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学(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二)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克特提出了四种基本的管理方式 :方式1:专制的独裁型方式2:开明的独裁型方式3:协商的民主型方式4:参与的民主型,二、连续统一体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施密特1958年提出,认为领导行为是包含了各种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是多种多样的。在专制型和民主型中间还有多种领导方式

49、,究竟选哪一种正确无法定论,需领导者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各种因素后而定。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三、领导行为四分图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业研究所(弗莱西曼)发起了对领导行为进行研究的热潮。他们对大型组织的领导行为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一开始,研究人员列出了1000多种描述领导行为的因素,通过逐步概括和归类,将领导行为分为两个维度,称为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结构维度(initiating structure)是指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建构自己与下属的角色,以达成组织目标。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是指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四、管理方格理论人们普遍认为一个理想的领导者应既为员工导向又为绩效导向,最有名的研究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布莱克(Robert R. Blake)和莫顿(Jame S. Mouton)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