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3章感 染 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57981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感 染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3章感 染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章感 染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3章感 染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3章感 染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感染( infection):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 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方式从一宿主传到另一宿主的引起的感染则为传染。,第三章 感 染,致病菌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病原体(pathogen):能引起感染或宿主疾病的微生物。 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病原微生物能引起感染的能力或性质。 毒力(virulence):致病菌的可量化的致病性,反映了致病性的强弱。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引

2、起50%动物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微生物数或毒素量。,细菌的毒力因子,第一节 细菌性感染,一、细菌的致病机制,侵袭力: 病原菌具有突破宿主防御、进入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包括: 荚膜, 粘附素(菌毛、磷壁酸等), 侵袭性物质(酶或蛋白),(一)侵袭力,侵袭力: 病原菌具有突破宿主防御、进入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包括: 荚膜, 粘附素(菌毛、磷壁酸等), 侵袭性物质(酶或蛋白),1.黏附与定植:是感染的第一步,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黏附现象: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的生存,抵抗体内免疫分子,抗菌药物,液态流的冲击等),http:/people.ucsc.edu/kbilecen/research.

3、html,黏附性结构物质,黏附因子 (adhesive factor),结构物质:普通菌毛、荚膜、微荚膜等成分:蛋白质、糖蛋白或多糖,黏附机制,组织趋向性:细菌配体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大多具有组织趋向性,既二者的特异性结合及相互作用具有特异性。流感病毒对上呼吸道粘膜的粘附.,2.侵入(invasion):病原菌主动侵入宿主细胞(主要为黏膜上皮细胞)的感染过程。,侵袭基因,编码,侵袭素(蛋白 质),出现在菌细胞表面,介导细菌侵入上皮细胞内,3.繁殖与扩散从感染的局部向周围深层及全身扩散,(二)细菌的毒素病原菌产生的毒性物质,可直接或间接损伤宿主, 干扰其生理功能。包括: 外毒素, 内毒素,1 外

4、毒素(exotoxin),来源:主要由G+菌和部分G菌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外毒素的特征:毒性蛋白质,大多AB型毒素;,A亚单位(毒性部分):具有抗原性.B亚单位(结合部分):具有靶细胞的亲和性.,毒性作用强,具有选择性; 对理化因素不稳定; 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www.bmb.leeds.ac.uk/mbiology,内毒素(endotoxin)来源: 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 菌体破解释放出来. 特征:仅见于G菌;化学性质为LPS, 理化性质稳定, 160oC 2-4h破坏;毒性作用相对较弱,无选择性;抗原性较弱,不能人工处理为类毒素。,内毒素的

5、生物学作用:致热反应;白细胞反应;Shwartzman现象与DIC;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免疫调节作用。,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三)超抗原与疾病,微生物产生的某些蛋白具有激活免疫反应的高度生物学活性,以产生大量T细胞和细胞因子为特征, 主要表现为致病作用,这些毒素抗原称为超抗原。,二、 细菌性感染的传播,一 、感染的来源,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创伤) 血液 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虫媒传播) 性传播性传播性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二 传播方式与途径,隐性感染( inapparent infection)当病原菌毒力弱, 数量少, 机体免疫功能正

6、常, 感染后机体损害较轻,使宿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 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当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 且宿主机体抗感染免疫力相对较弱,机体受到严重损害,使宿主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但不侵入血流,仅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 并损害特定靶器官, 出现的特征性中毒症状, 如: 破伤风。 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所引起的症状.,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革兰阴性菌死亡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败血症(sep

7、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 产生大量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菌血症(bacteremia)血中有菌。如: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过性或间断性入血,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繁殖。,第二节 病毒性感染,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病毒侵入机体,在易感细胞内增殖的过程,一、 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一) 杀细胞型感染病毒在易感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死亡 ,多见于无包膜病毒机理: 1 阻断宿主细胞核酸与蛋白质合成细胞病变死亡 2 致细胞溶酶体膜通透性释放水解酶细胞自溶 3 细胞器、细胞膜改变 4 病毒毒性蛋白对细胞毒性作用,Epithelial cel

8、ls infected by adenovirus,Uninfected,CPE,slides from CDC,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 CPE)病毒在细胞(尤其体外)中增殖所引起的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变圆、聚集、融合、脱落、形成空斑等 ),(二)稳定状态感染包膜病毒,出芽方式释放 ,细胞在短时间内不会死亡,但最终仍要死亡。1感染细胞融合;2 感染细胞表面表达病毒抗原,Syncytium formation by measles virus.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 (arrow) visible in a histolog

9、ic section of lung biopsy tissue from a measles virus-induced giant cell pneumonia in an immunocompromised child.,(三)包涵体的形成包涵体(inclusion body):有些细胞在病毒感染后,于胞浆或核内出现特殊的斑块状结构。是病毒的增殖部位,可作为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The intracytoplasmic inclusion body in nerve cells is called Negri body(内基小体), is sign for rabies. From:CD

10、C,(四)细胞凋亡( cell apoptosis ): 病毒激活细胞死亡基因. HIV诱导CD4细胞凋亡。(五) 基因整合及细胞转化:病毒基因部分或全部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可引起细胞遗传改变细胞转化;也可发生细胞恶化肿瘤相关病毒。,(二)、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滑膜, 结合补体, 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介导炎症反应.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免疫细胞清除宿主细胞表面病毒时, 同时杀死宿主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如HIV,二、病毒的传播方式与途径,水平传播(Horizontal infection):病原体在人群不同个体

11、之间的传播 呼吸道 消化道 接触(眼、性接触) 创伤 血液 垂直传播(Vertical infection):病原体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亲代传给子代的方式。,隐性感染: 无临床症状. 显性感染 急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 慢性感染 潜伏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三 病毒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 inapparent viral infection),可有传染性及免疫力,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 急性感染 (acute infection):潜伏期短, 发病急, 病程数日至数周. 如: 普通感冒.,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病毒

12、在机体内达数月数年, 数十年, 病症可有或无,但全过程均可检出病毒.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病症可有或无,但全过程均可检出病毒. 如: 慢性肝炎., 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原发感染后,病毒并未从体内完全消失,其基因潜伏于某些组织细胞内而不复制,但在一定条件下,病毒被激活,再度复制使疾病复发。,单纯疱疹,单纯疱疹, 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为慢性发展的进行 性加重的病毒感染。 潜伏期长,症状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克-雅病,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麻疹致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

13、g panencephalitis,SSPE): 儿童期感染麻疹, 青春期发作, 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携带者,第三节真菌性感染,致病性及感染特点1.浅表真菌感染 2.真菌机会性感染 3.深部真菌感染 4.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 5.真菌超敏反应型疾病,体癣(Tinea corporis, ringworm):small lesions occurring anywhere on the body, not covered by hair and nail.Circular patches with advancing red, vesiculated border, pruritic.,Skin scrapings taken from patients in 10% KOH, and show hyphae under microscope. fungiqual-a.de,Reverse side of T. rubrum colony, showing deep red pigment www.hudlegekontoret.no,Typical cigar shaped macroconidia of T. rubrum granular type. 2006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White, cottony surfa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