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2国际投资概述和国际投资理论.ppt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333764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249 大小:5.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国际投资概述和国际投资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9页
1-2国际投资概述和国际投资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9页
1-2国际投资概述和国际投资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9页
1-2国际投资概述和国际投资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9页
1-2国际投资概述和国际投资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际投资学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主讲:李欣红,参考书 目,1.国际投资学(第四版),杨大楷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国际投资学教程,綦建红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国际投资学,任淮秀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 4.由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出版的近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 5.由国家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联合发布的2003-2013年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Continue,有关报纸期刊类:国际经贸消息报、国际商报、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与合作等;世界经济、国际经济评论等期刊; 主要网站: ;(中国投

2、资指南网站,隶属于商务部!重要) www.natacd.org;(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外汇管理局网站: 世界银行网站:www.worldbank.org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www.imf.org 主要视频: CCTV2 跨国并购 共7集专题片 CCTV2 关注海外并购潮视频,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熟练地掌握国际投资的内涵、类型、方式、主体,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以及国际投资的管理,并熟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利用外资的相关知识。,教学要求及考核方法,学习方法:多了解国际投资的现实,并与所学的理论相联系,勤思考、勤分析; 考核: 小组作业+考勤+期末

3、考试(前两者占30%,期末考试占70%); 对教学有什么建议,请通过e-mail和我联系。,本课程结构,总的看来,本课程可分为四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篇. 主要研究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特点;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国际投资的方式与作用;国际投资的动因理论,包括国际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What and why!,Continue,第二部分为方式篇. 主要研究国际投资的各种方式及其操作,包括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灵活投资,重点关注“谁”在投资、投资于“什么”以及“怎样”投资。 How and who!,Continue,第三部分为管理篇. 主要研究国际投资的环境管理、政策管理

4、、国际投资的风险管理(包括汇率风险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国家风险管理)和国际投资的法律管理(包括投资国的法律管理和东道国的法律管理)。,Continue,第四部分 国情篇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中国的国际投资情况,因此,本课程除了包括上述三部分内容以外,还包括国情篇:主要研究中国吸收的国际投资情况以及中国对外投资的情况。,课程结构与课时安排,第一篇 国际投资概述第一章 国际投资的概念、产生和发展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第二篇 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与灵活投资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第七章 国际间接投资 第八章 国际灵活投资 第三篇 国际投资最重要的载体 第五章 跨国公司第六章 跨国银行 第四篇 国际投

5、资管理第三章 国际投资环境第九章 国际投资风险的识别与管理 第十章 国际投资的法规和政策管理 第五篇 中国的国际投资 第十一章 中国的利用外资第十二章 中国的对外投资,第一章 国际投资的概念、产生和发展,一、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各类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的流动与运营,以实现其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第一节 国际 投资 基本 概念,第一篇 国际投资概述,跨国 公司,个人,半官方,官方,跨国 金融机构,产业 资本,货币 资本,流动 配置,跨国,实物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经营,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投资主体,投资目的,过程:资本跨

6、国流动,二、国际投资内涵,国际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跨国公司 跨国金融机构 官方与半官方机构 个人投资者 国际性投资客体的多元化。 实物资产(Tangible Assets):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 无形资产( Intangible Assets ):生产诀窍、管理技术、情报信息、商业专利等。 金融资产( Financial Assets ):国际股票、债券、衍生工具等。,国际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价值增值。 -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公益价值等。蕴含资本的跨国经营。 -收益性和风险,政治风险:,中国驻苏丹使馆2012年1月29日证实,中国中水电公司28日遭袭击,20余中国工人下落不

7、明;袭击者属“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武装 2月9日,29名工人才得以回国。,政治风险:利比亚战争,2011年,利比亚内战。卡扎菲!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在利比亚在建大型项目共计50个,涉及合同总金额达188亿美元。 3月22日,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利比亚的动荡给中资企业“造成了相当大影响”。但目前看来,中国企业的损失,或将超出此前的预期。 目前,商务部对中资企业在利比亚海外资产损失情况的评估工作尚未结束,但多数企业的资产保全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中国铁建是在利比亚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国企业之一,投资总金额达42.37亿美元。在撤离前,中国铁建的工程进度已超过15

8、%,完成金额达6.84亿美元。,三、国际投资的类型,期限: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投资主体的类型:官方投资与海外私人投资是否拥有对海外企业的实际经营权(最基本、但却是最重要的分类方法!):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权、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控制方式不同:股权关系非股权关系,(独资经营,合资经营),(许可证交易特许专营,合约制造、服务外包),国际间接投资 (Foreign Portfolio Equity Investment, F

9、PEI;或者FII) 狭义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 即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广义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信贷投资 国际信贷投资即一国政府、银行或者国际金融组织向第三国政府、银行、自然人或法人提供信贷资金。,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分与比较,1、有效控制与”持久利益”原则2、关于波动性的比较 直接投资的波动性小, 指标:变差系数(标准差与均值的比率 ),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关系,直接投资者对企业有重大的影响。(OECD,1996),有效控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美国

10、(1956,商务部):若某外国公司完全受美国公司控制,或者某外国公司股权的50%由一群相互无关的美国人掌握,或者25%由一个有组织的美国人集团拥有,或10%由一个美国人(法人)拥有,则对该公司的投资可以视为美国的国际直接投资。 加拿大:当一个外国企业的50%或更多的投票股份为加拿大居民持有时,或就外国在加拿大的投资来说,当一个加拿大企业的50%或更多的投票股份被外国人所持有时,原则上,都认为存在控制。,日本外汇管理法:拥有外国法人发行的股票总数或出资额的10%以上;或者持有10%以上的外国法人证券及超过1年以上贷款;或者持有10%以下的股票,但通过拥有国外法人的发行证券;或者提供超过1年以上的

11、贷款,而且向海外派遣董事长、长期提供原材料或销售产品,提供重要的技术,并为此保持长久关系的投资经营活动,均可视为国际直接投资。 相比之下,德国、英国和法国规定的“门槛”则比较高,只有当外国投资者拥有这些国家企业25%(德国)或20%(英法)的股票或债券,才可算作国际直接投资。,IMF:一个紧密结合的组织在所投资的企业中拥有25%或更多的投票权,可以作为控制所有权的合理标准。一个外国投资者拥有东道国企业10%或者更多的股份可视为国际直接投资。(统计需要) 中国:如果在一个企业的全部资本中25%或以上来自外国或地区(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投资者,该企业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国际灵活投资:不同国家的当事

12、人双方就某一共同参加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业务达成协议,采取一些灵活方式进行的投资活动,因此被称为灵活投资。比如,国际租赁、国际信托投资、国际工程承包等。,四、国际投资的性质,一 国际投资是社会分工国际化的表现形式,二 国际投资是生产要素国际配置的优化,三 国际投资是一把影响世界经济的“双刃剑”,四 国际投资具有更为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生产要素相对富裕和相对稀缺的差别,导致了要素报酬的递减因此,要素通过国际间流动而达到较优组合的配置是客观存在的,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是,国际投资(FDI和FII)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不安定”因素,国际投资取代国际贸易成为国际

13、分工交换的主体;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利用东道国廉价的自然资源(资源导向型) 绕开贸易保护障碍(出口导向型) 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降低成本型) 研究开发型。 转移污染 政治目标.,五、国际投资者对外投资的目的,国际投资学的 研究方法,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4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3 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5 理论总结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七、国际投资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对现实经济运行结果不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仅以经济行为的效率或效益作为判断标准。对经验事实所做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不同的逻辑起点,有赖于分析者的研究视角、理论积

14、累和分析方法。,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主要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it is),它没有客观性,她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也会作出截然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者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也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分析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与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关系,规范分析(

15、normative analysis),第二节 国际投资的产生和发展,国际间接投资主导,国际间接投资主导,国际直接投资主导 形成,两种投资相互促进, 竞相发展,一、初始形成阶段(1914年以前),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相对过剩格局初步形成,使国际投资具备了物质方面的基础。在这一个多世纪时间里,国际投资增长了两倍多,达到410亿美元。从投资方式看,这一阶段是国际间接投资占主要方式。以当时世界主要国际投资输出国英、法为例,1913年英国(占全球投资总额的1/2)有70%多的对外投资为证券;法国也是以

16、债券资本输出为主,故而有“高利贷帝国主义”之称。直到1914年,国际投资的90%都是证券投资,生产性直接投资仅占10%。,二、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因战争的原因,国际投资基本上不甚活跃。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主要国家的对外投资总额下降到380亿美元。本阶段依然以间接投资为主。如1920年,美国的私人海外投资中有60%为证券投资;1930年,英国的对外投资中有88%为间接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在本阶段的年增长率不足1%。,三、恢复增长阶段(1945-1979年),这时期,世界政治局势相对平稳,又兴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因而促使国际投资迅速恢复并增长。

1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投资总额由1945年的510亿美圆增长到1978年的6000亿美圆。本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外直接投资主导地位的形成。国际直接投资额从1945年的200亿美圆增至1978年的3693亿美圆,占国际投资总额的比重由39.2%上升到61.6%。,四、 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2000年),在科技进步、金融创新、自由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最活跃的角色,而且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据世界银行统计,在1989年到1999年10年间,全球国际投资发生较大的变化.,注:1 总国际

18、投资包括内流和外流的国际投资流量总和计算,但官方的不包括。2 GDP按购买力平价汇率折算。资料: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1,资料:1)Crdss-border M&A:Thomson Financial Securities Data2)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国直接投资者):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1),UNCTAD,特征: 先进国间M&A占全部M&A中85%;行业集中在通信, 金融,服务;FDI形式-股权买入和获取资产,国际金融市场构成情况 单

19、位:%,五、 调量整理阶段 (2000年以来),投资规模:2000-200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连续下降,但是自2004年以后开始反弹,连续三年出现增长;2007年达到最高值(2007:OFDI 22680亿美元;2010:OFDI 13230亿美元),次贷危机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下降; 投资行业:服务业,主要集中于贸易和金融领域; 投资分布:发达国家仍然占着主导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南南外国直接投资上升。,五、(continie)国际投资不断发展的原因,1. 科技进步带来生产力的飞跃,2.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发展,1)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促使世界生产力水平获得极

20、大提高,并产生了大量相对过剩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2)世界各国都采取积极态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调整更新产业结构,从而为国际投资提供了政策上的动因。 3)先进的技术为跨国营运和远程金融交易提供了高效、迅捷的技术手段。,1)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市场日益自由化,各国对金融市场的管制放松,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 3)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工具的发展,进一步繁荣了金融市场。4) 融资证券化趋势不断深化(金融脱媒),这使得国际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5)国际证券主体的机构化倾向日益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对全球金融业影响很大。,3

21、.国际政策环境的自由化,4.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目前,全球FDI流量的90%以上来自跨国公司,FDI已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其经营战略的至为重要的手段。截止2008年,跨国公司外国子公司所拥有资产规模已达到69万亿美元。商品和非要素服务的销售额达30万亿美元出口额达19.9万多亿美元(51%).,第三节 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发展格局,一、区域格局的变迁1、一战以前,国际投资区域特征表现为:资本来源母国主要是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流向主要为欧洲内部,并向殖民地拓展.,2、两战之间:区域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各国受创,美国作用加强。1927年美国对外投资为1

22、72亿美元,居英国之后,到战争结束,超过英国。美国资本投向:对欧洲国家发放贷款对拉美及亚洲进行经济扩张,3、二战以后投资来源国的分布上:大三角格局(美、欧、日)东道国的区域分布上:呈现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向以发达国家为重点发展的趋向,并同样在”大三角区域内集中”。(结论:大三角地区的交叉投资!)80年代以来的新气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领域日益活跃(但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美,非洲太少!)。,4、2008年以来的国际投资新格局,第一,发展中和转型中经济体成为了国际投资的主要东道国。,第二,发展中和转型中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逐年增加。,第三,发展中经济体内部的国际投资存在较大的区域不平衡

23、。,第四,中国迅速成长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东道国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出现了连续9年迅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速达到近50%。2010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了688.1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当年流出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连年增长使得中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从2003年的20:1上升至2:1。,1、发达国家当代FDI格局正在经历改变,但是发达国家在FDI流动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仍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配角。在发达国家,FDI主要在”大三角”国家,欧盟最高,其次为美国和日本

24、。,二、当代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国别研究,美国 第一,美国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东道国区位 第二,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但其地位在90年代却在下降,21世纪有所上升。第三,美国内流FDI以股权资本投资为主。美国外流FDI 中,利润再投资占据最重要地位。 第四,产业流向构成来看:制造业是吸收FDI最多的产业部门,但其重要性再逐步降低;金融保险则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外流FDI 中,金融保险完全取代制造业占据首位。,流向:80%到发达国家20%到拉美和加勒 比海地区; 10%到亚洲。,来源: 90%来自 发达国家 欧盟、日本 加拿大和瑞士,美国FDI流量的模式(单位:%),美国FDI的产业

25、模式(单位:%),西欧第一、西欧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是最为重要的区位之一,而欧盟是中坚力量.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该地区国际投资最重要推动力. 第三、英国是近年来在国际投资领域最为活跃的国家。 第四、西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热情有所增加。,欧盟是对外投资和 吸引投资的重要力量,英国占欧盟 对外投资较高,日本 第一、在经历19911993低谷之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有所增长,但总体来讲,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在下降。 第二、为适应全球化的竞争,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三、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政策也相应作出了调整(服务业)。,下降的主要原因:1990年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60

26、%在发达国家,也很重要,2、发展中国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第一、该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FDI东道国区位,但地区内分布极不平衡。第二、FDI来源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第三、跨国并构这一进入模式的重要性得到显著提高。第四、亚洲之所以能成为吸引FDI的重要区位,中国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亚太地区是亚洲 主要的FDI吸收 地区,跨国并购占内流 FDI比重在上升,中国作用重要!,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 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是吸收FDI发展较快的地区。 第二、美国是该地区最大的投资者。 第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对拉美地区吸收FDI 产生了不小的刺激作用。(MERCOSUR,NAFTA),美国是其最

27、主要的 投资者,欧洲其次,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South American Common Market- MERCOSUR)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该组织宗旨是通过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经济互补,促进成员国科技进步,最终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NAFTA是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的简称, 由美、加、墨三国组成,经过几年协商, 在1994年1月生效。,非洲 第一、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里,非洲始终是微不足道的。 第二、北非已成为吸收FDI

28、 增长最快的地区。 第三、西欧是非洲最大的投资者。,总量很小! 主要来源:欧洲、美国。,中欧和东欧 第一、总体上取得较大增长。 第二、个别国家发展极不均衡,FDI流入与私营化关系较大。 第三、欧盟是该地区主要的外来投资者。,作业一,第一组:美、欧盟、日本、中国2007-2013年FDI流出及流入量,世界占比,流入与流出的地区分布(UNCTAD) 第二组:拉美和加勒比、非洲、中东欧2001-2013年流出及流入量,世界占比,流入与流出的地区分布(UNCTAD) 第三组:2010/2011-2013年世界投资状况和趋势。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 O

29、verview )10 PAGES,第四组:2010/2011-2013年地区发展状况和趋势。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 Overview )8 PAGES 第五组:东亚和东南亚投资状况(2011-2013)。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CHAPTER II Regional Investment Trends)5 PAGES 第六组:南亚投资状况.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CHAPTER II Regional Investment Trends)4

30、PAGES 第七组:西亚近年投资状况。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CHAPTER II Regional Investment Trends)3 PAGES,第八、九组:FDI行业分布。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 CHAPTER I Global Investment Trends)9 PAGES 第十组:FDI地理分布。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 CHAPTER I Global Investment Trends)6 PAGES,相关术语不懂,可参考往年世界投

31、资报告中中文版本的解释或者google 要求 PPT 中文表述,图表可英文 尽量脱稿,1、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格局受下列因素影响(对外投资的视角,outward FDI):第一、经济衰退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 第二、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战略因素。 第三、区域一体化政策因素。,三、影响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因素,2、发展中国家 (利用外资的视角, Inward FDI)第一、经济因素(经济增长率、市场规模、投资回报率) 第二、政治因素(私营化、金融、投资政策自由化) 第三、跨国公司战略因素,(一)行业格局的变迁1、一战以前(初级产业、基础设施)。铁路运输、石油开采、热带植物种植,对制造业投资较少。

32、2、两战之间(制造业)。技术较先进的新兴工业或大规模的消费产业,如化工、军工、电气设备。3、二战以后(高新技术制造业)。进一步转向制造业。 U.S.,制造业存量比-1938,25%;1950,32.5%;1970,41.3%;1985,44%。电子、飞机制造、计算机、汽车、化工、制药、机械等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服务业比重提高,占到55%以上),四、国际投资的行业趋势,(二)当代国际直接投资行业发展趋势1、第一产业(初级产业)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入初级产业的FDI呈下降趋势,而且初级产业中的矿业、采掘业和石油业吸收了该产业90%的FDI。2、第二产业(制造业)的趋势自1980

33、年代后半期以来,制造业部门在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中的地位正在下降,并呈现如下特征:从资源、劳动密集到资本、技术密集行业转变;出现了低股权、非股权安排和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3、第三产业的趋势,地位显著提高 吸引的FDI:1990,48.8%,2007年,63.84%,发展速度高于其他部门。服务业FDI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服务产品的不可贸易性;另外,服务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生产者服务业,比如金融、贸易、咨询、会计等领域。,案例: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资料来源:http:/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属、矿产品的开发、生产、贸易和综合服务为主,兼营金融、房地产、物流

34、业务,进行全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澳洲矿业是澳大利亚大型矿业集团之一,并且是全球第二大锌矿开采商。主营的铜、铅、锌、银、金等资源。 2009年6月11日五矿以13.86亿美元完成了对OZ矿业的收购。,而在2009年2月,中国铝业宣布,195亿美元投资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总资产约千亿美元的力拓成立于1873年,目前是全球第三大多元化矿产资源公司。其铝土矿居全球第一,铁矿石、电解铝等居全球第二。这一饱含战略意义的跳跃,使我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全球顶级矿产资源的运营开发。,1999年,2005-2007年内流FDI流量的行业构成,98,第四节 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际投资不仅会对世界经济产

35、生整体影响,且会对东道国和投资国的就业和收入水平、进出口及国际收支水平、竞争水平、技术扩散水平、产业转移水平、资本形成规模和国家经济利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了解国际投资对投资国和东道国经济的系统影响的基础上,着重搞明白麦克杜格尔模型。 主要内容: (一)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影响 (二)国际投资对投资国的东道国的经济影响,(一)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影响 麦克杜格尔模型,1 假定前提:(1)全世界只有甲和乙两个国家组成,甲国资本充裕,乙国资本短缺,世界资本总存量不变,为OO,其中甲国为OA,乙国为OA。 (2)资本可以无障碍地在甲乙两国间自由流动。 (3)由国际投资产生

36、的收益能够在甲乙两国间得到公平分配。 (4)资本的边际产值呈递减状态,FF 为甲国的资本边际产值,JJ 为乙国的资本边际产值。资本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值。,2、模型展示:,图1-12 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3、模型分析(两种情形),(1)没有国际投资行为的发生甲国的资本边际产值OC明显低于乙国的资本边际产值OH 甲国的总收益=OFGA乙国的总收益=OJMA世界资本总收益=OFGA+OJMA,(2)存在国际投资,资本将由充裕且边际收益低的甲国流向短缺且边际收益高的乙国,直至二者的边际收益相等,即达到均衡点E。 在图1-12中,甲国的资本流向乙国,资本流量为BA,甲国的资本存量为OB,乙国

37、的资本存量为OB。 甲国的总收益=OFEB +AREB (其中AREB =AGEB +GER )乙国的总收益=OJEB -AREB =OJMA +RME 世界资本总收益=OFEB+OJEB = OFGA+OJMA+GEM,102,4、模型结论,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使世界资本总收益增加,而且投资国、东道国均收益。 模型作为一个简化模型,存在一些缺陷:(1)假设方面(2)实践方面,103,(二)国际投资对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影响,1、就业和收入水平 2、进出口及国际收支水平 3、示范和竞争效应 4、技术进步水平 5、产业结构水平 6、资本形成效应 7、产业安全效应,1、就业和收入水平

38、,(1)国际投资对投资母国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效应 (2)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效应,(1)国际投资对投资母国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效应,国际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和就业区位。 从就业数量上看,国际投资可能使其就业机会增加,也可能使其就业机会减少; 从就业质量上看,国际投资提高了就业人员的技能和改善了工作环境,但也产生了降低就业人员收入的可能; 从就业区位上看,国际投资使就业人员向高职能职务转换,但也可能产生磨擦失业。,总之,国际投资对投资母国的就业和收入水平产生了双重影响 “替代效应”和“刺激效应”。,所谓替代效应,就是指与本可以在母国本土进行的海外生产活动

39、相联系的就业机会的丧失。 它包括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国外市场生产本可以在国内生产而后出口的商品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也包括海外子公司将商品返销到母国所引起的母国工作机会的牺牲。,所谓刺激效应,是指国际投资所导致的国内就业机会的增加。 它包括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出口资本货物、中间产品及辅助产品的额外就业机会; 母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工作机会; 跨国公司本土机构人员的需求所带来的就业机会; 以及国内其他公司向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就业机会。 显然,当替代效应大于刺激效应时,国际投资将导致投资母国就业机会的减少;反之则导致就业机会的增加 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传统对外投

40、资大国美国和英国,其就业效应一直都是“略优或中性”。,108,表1-5 国际投资对投资母国就业的潜在效应,(2)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效应,就业数量不确定: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影响因素有: 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绿地投资与并购投资) 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转移) 投资项目的劳动密集程度(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对优势) 东道国劳动力的素质 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与运行效率,110,就业质量效应 为东道国雇员提供较高的报酬和较好的工作条件 通过培训而提高东道国就业人员的素质 改变东道国的就业人员构成,表1-6 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就业的潜在效应,专栏:在19861995年和199

41、62009年两个阶段,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就业数量效应是不同的,表现为直接效应的弱化,间接效应增强 。,113,2、进出口及国际收支水平,(1)进出口贸易(取决于外资性质)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存在着替代或互补的双重效应。将起着减少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国际贸易作用的国际直接投资称为逆贸易型投资;而将起着增加两国之间国际贸易作用的称为顺贸易型投资。 (2)国际收支(对东道国短期改善、长期恶化),(对投资国短期恶化,长期改善),(a)IMF和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格式,(b)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IMF),1、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经常帐户的构成 2、资本

42、与金融账户: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 3、错误与遗漏账户,120,3示范和竞争效应,跨国公司具有较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4、技术进步水平,对东道国的影响: (1)直接效应跨国公司直接的技术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将技术转让给全资子公司; 将技术转移合资公司; 以非股权投资方式; 跨国公司建立外部的研发网络。,(2)间接效应 1)分支机构与当地企业之间的联系如:帮助当地有发展前途的供应商建立生产设施;为提高产品质量或推动产品创新而向当地供应商提供技术援助或信息支持。 2) 分支机构培训当地雇员。国际投资的实践证明,跨国公司对其设在发展中国家分支机构

43、雇员提供培训的形式和数量远远超过当地私营公司。 3)研究与开发活动当地化的加强 4)参与东道国竞争而产生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效应。东道国当地企业的学习与模仿效应,122,对投资国的影响,实践表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难以获得先进技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反而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捷径。近年来,拥有先进技术和高素质科技人员的区位日益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5、产业结构水平,对东道国的影响 (1)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一通过资本、技术等资源的流入,改变投资结构; 二因投资流入而引起的经济增长使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变,从而间接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三是投资流入引起竞争与示范效应,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44、产业结构优化; 四是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对东道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所带来的引导作用。,(2)市场集中度效应,主要取决于: 1)东道国市场中外国跨国公司的数量和经营规模; 如:东道国特定行业进入的外资企业数量少、规模大,则有可能提高该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2)东道国当地企业对外国跨国公司进入的反应; 如:东道国企业技术进步较快,市场份额可能会增加,则降低了市场集中程度。,3)外资企业对东道国企业的影响。 如:外资企业生产的是东道国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的新产品,则必然形成市场垄断。 4)外资企业的市场动作。 如:当一家或几家外资企业在东道国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后,有可能对新企业进入设立更高的壁垒,使市场保持较高的

45、集中度。 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还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密切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通常会使发达大国的市场集中度略有下降;对发达小国则通常会导致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也通常会导致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对巴西、危地马拉、马来西亚和墨西哥等国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外国直接投资有可能在东道国形成力量不均衡的二元市场结构。 “一元”为外国跨国公司占支配或主导地位的主要产业群体;另“一元”为聚集着大量中小企业并不同程度上依附于前一类产业群体的产业。,对投资国的影响,(1)产业结构优化说 1)维农的生命周期理论 2)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说 3)赤松要的雁形

46、理论* (2)产业“空心化”说广义上,是指伴随着对外直接投资而出现的服务产业经济化的现象,亦即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而导致国内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非工业化现象。狭义上,产业空心化是指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生产基地向国外转移,国内制造业不断萎缩、弱化的经济现象。,128,6、资本形效成应,对东道国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影响东道国资本形成的途径有二:一直接资本流入效应,即直接效应;二是通过带动东道国产业前后向辅助性投资而产生的间接示范效应,即间接效应。,(1)直接效应,从资本流动方向考察 取决于:(1)对盈利的处理方式;(2)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是否持续。 从进入方式考察 绿地

47、投资:直接增加(既增加储蓄,又增加投资,增加资本存量最显著)并购投资: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不直接增加投资,但间接增加,从资金来源考察 跨国公司内部、投资国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利润再投资、东道国金融市场。 从东道国市场结构考察挤出国内投资/带动国内投资,(2)间接效应1)产业连锁效应: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带动产业前后向辅助性投资而产生的投资乘数效应。 2)示范与牵动效应:由于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而带来市场竞争加剧,迫使当地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东道国原来因缺少资本和竞争而形成的分散、小规模的低效率生产发展成为较高效率的大规模生产。,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的资本形成效应,外商直接

48、投资在中国固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在1992年以后不断攀升,并且在15%的水平上持续多年。虽然自2003年以来有所下降,但这一水平仍然相当于发达国家(6%左右)和世界平均水平(5%左右)。 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中国的资本形成,而且从根本上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引擎。,对投资国的影响,对投资国资本形成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对东道国影响的对偶反应。 (1)带动效应1)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利润率大大高于国内投资的利润率。投资进入回收期,利润汇回母国,增加投资国资本流量与存量。 2)东道国加大对投资国资本品的需求,刺激投资国出口品的生产,扩大相关产业投资规模,拉动投资国经济增长 3)跨国公司海

49、外筹资可为投资国提供更多的资金,19711996年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利润率(%),(2)挤出效应 1)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利润不汇回 2)跨国公司筹措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挤掉了国内投资,7、产业安全效应,所谓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 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 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则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产业安全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品牌控制、技术控制、市场控制和其他相关控制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