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方文化概览.ppt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333651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5.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化概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西方文化概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西方文化概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西方文化概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西方文化概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方文化概览,广义的“西方”不仅包括整个欧洲,还包括西亚、北非、北美等地。这里所讨论的西方文化,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何谓西方,西方文化发展的轨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近现代文化,1,2,3,第一篇:古希腊罗马文化,一提起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在的欧洲。恩格斯,爱琴文明,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2世纪,这里先后诞生了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爱琴海文明在古代世界中的地理位置,米诺斯时期壁画,迈锡尼出土的战士壶

2、和金杯,爱琴文明,克诺索斯宫遗址及其壁画,爱琴文明,(A)米诺斯的线形文字。公元前1400年。 (B )费斯托斯盘的一面。克里特岛。公元前1700年。,爱琴文明,地理环境对早期希腊文化的影响,1、地处地中海东部交通要道,多良港,多山,土地贫瘠,迫使希腊人很早就经营海上贸易,使古代希腊文明呈现出强烈的海洋性。 2、气候温和,人们爱好户外活动,使希腊人公共生活丰富多彩;美丽的自然景色,陶冶了人们的心灵,对美好事物敏感,有利于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3、境内无巨大的事物,消除了人们的恐惧感,使得宗教发育不太成熟,有利于科学精神的成长。 4、地中海环境便利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希腊文化深受两河流域文化和埃

3、及文化的影响。 5、希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地理环境对早期希腊文化的影响,美丽的希腊,地理环境对早期希腊文化的影响,美丽的希腊,地理环境对早期希腊文化的影响,美丽的希腊,地理环境对早期希腊文化的影响,美丽的希腊,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在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神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和荷马的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奥德赛(奥德修纪)标志着希腊神话的成熟。,荷马,赫西俄德的神谱,希腊神话,左:天神宙斯 右:天后赫拉,希腊神话,左:海神波塞冬 右:冥王哈德斯,希腊神话,左:智慧女神雅典娜 右:太阳神阿波罗,希腊神话,左:战神阿瑞斯 右: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希腊神话,命运女神克罗托

4、(纺织生命线)、拉克西斯(看护生命线)、阿特洛波斯(剪断生命线),希腊神话,爱神阿佛洛狄忒(维纳斯),希腊神话,荷马的两部史诗所记载的故事都是对迈锡尼时期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和航海活动的一种神话化的渲染,是对阿卡亚人已往的英雄业迹的赞美讴歌。,希腊城邦文化,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的二百年间,希腊的城邦国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雅典的民主制使其成为希腊诸城邦中最繁盛和最强大的城邦。,伯里克利与雅典的民主制,希腊城邦文化,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松散的希腊联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马其顿帝国,从此开始了“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得以迅速传播。,亚历山大,希腊城邦文化,奥林匹亚运动会,希腊城邦文化,希腊

5、士兵对垒(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文化,希腊人崇拜酒神狄奥尼索斯,对酒神的祭祀仪式催生了古希腊最美丽的艺术形式悲剧和喜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希腊城邦文化,左: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右:俄狄浦斯王,希腊城邦文化,雅典狄奥尼索斯剧场,希腊城邦文化,雅典学院(拉斐尔),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希腊城邦文化,古希腊的哲学家,阿基米德,希波克拉底,希腊城邦文化,古希腊的科学家,古希腊建筑艺术,巴特农神庙,希腊城邦文化,古希腊建筑艺术,多利亚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希腊城邦文化,

6、古希腊雕塑艺术,希腊城邦文化,希腊文化精神,灵肉结合的纯净之美,古罗马的起源,母狼哺育罗慕洛斯( Romulus)和雷慕斯(Remus),罗马帝国的扩张,全盛时期的罗马版图(以虚线标明),古罗马的历史,(1)“王政时代”(约前753前509)(2)共和国时期(前509前27)(3)罗马帝国时代(前27年公元476年),古罗马文化的特征,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不懂科学,不谙哲理,不擅艺术,然而他们却创造了秩序,制定了法律,健全了国家。罗马人对美和神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崇尚的是武力和功利。虽然罗马人在文雅和教养方面远远逊色于希腊人,但是他们却以一种气势雄浑的英雄主义品格激励着后世西方人的情怀。,古

7、罗马文化的特征,古罗马士兵,古罗马文化,罗马法是罗马人对于西方文化的最重要的贡献。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个成文法。罗马历代法律的最终成果则是公元6世纪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石碑,古罗马文化,罗马万神殿,古罗马文化,部分罗马神话人物及其在希腊神话中的对应者: 宙斯Zeus朱庇特Jupiter) 赫拉Hera朱诺Juno 波塞冬Poseidon尼普顿Neptune 哈得斯Hades普路同Pluto 阿瑞斯Ares玛尔斯Mars 雅典娜Athena密涅瓦Minerva 阿波罗Apollo福波斯Sol Phoebus 阿弗罗狄忒Aphrodite维纳斯Venus,古罗马文化,

8、古罗马建筑:圆形竞技场,古罗马文化,古罗马建筑:水道桥,古罗马文化,古罗马建筑:纪功柱、凯旋门,图拉真纪功柱,提图斯凯旋门,古罗马文化,从希腊字母发展而来的拉丁字母,罗马世风的腐化,放纵的罗马皇帝埃拉伽巴卢斯(油画),古希腊罗马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的古典传统希腊的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民主与科学精神。罗马的法治精神。恩格斯:“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在的欧洲”,第二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基督教是从犹太教发展而来的。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的统治之下,产生了浓厚的不幸意识。同时,由于反抗无果,犹太人又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这是犹太教得

9、以产生的基础。犹太教的几个关键词: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86年)、弥赛亚、千禧年。,希伯来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在公元1世纪初,一个犹太教的支派把加利利的拿撒勒人耶稣认作基督(即弥赛亚),他们在与正统派的斗争中逐渐脱离犹太教,形成了基督教的雏形。,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左:西斯廷圣母(拉斐尔) 右:耶稣传道,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耶稣受难,耶稣复活,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从公元一世纪尼禄统治时期开始,罗马统治者们就一次又一次地对基督徒进行了极其残酷的迫害活动。,基督徒被投入狮子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公元313年,西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米兰与东罗马帝国皇帝利西尼乌斯共同颁发了一个敕令

10、,即著名的米兰敕令(又称宽容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经受了250年的迫害之后,终于获得了合法地位。,君士坦丁,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公元380年,狄奥多西一世皇帝发布了一道命令,要求全体罗马人民“遵守神圣使徒彼得带给罗马人的信仰”。至此,历尽艰辛的基督教终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狄奥多西一世,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基督教也逐渐分为东西两派。西部以罗马为中心, 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东派教会形成正教(Orthodoxy),即东正教,又称“希腊正教”;西派教会的西欧部分形成公教(Catholicism),又称“罗马公教”,汉译 “罗马天

11、主教”。,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与经典,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信仰上帝(或称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即原罪,并将永世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独生子耶稣基督才能得救。,逐出伊甸园(马萨乔),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与经典,基督教以旧约全书(承继自犹太教的经典)和新约全书为主要经典,即圣经。,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在中世纪,宗教活动成为西方人平淡无味的现实生活中的唯一调味品。修道院和教堂成为人们进行交流和集会的主要场所。,中世纪修道院,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中世纪产生了一种由专业性学校合并而成的多学科性质的学校即“大学”。早期的大学都是隶属于教会的,管理者是教堂和修道院的教士或僧侣,教师通常

12、是地位较低的教士 。,十四世纪的大学,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圣奥古斯丁,安瑟伦,阿奎那,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骑士精神与骑士文学,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亚瑟王的第一骑士兰斯诺特向王后奎尼薇尔表示忠诚(水彩画),罗马式教堂,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比萨大教堂,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哥特式教堂,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科隆大教堂,哥特式教堂,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科隆大教堂内景,基督教与

13、中世纪西方文化,如果说罗马式教堂以其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形式上带有复古继承传统的意味,那么哥特式则以蛮族的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有人说罗马建筑是地上的宫殿,哥特建筑则是天堂里的神宫。,宗教裁判所,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文化,1220年教皇洪诺留三世通令,由新组建的多米尼克(或多明我)修会和法兰西斯(或方济各)修会的修道士建立并主持异端审判法庭,直属教皇领导,不受地方主教管辖。1233年教皇

14、格利哥里九世发布通谕,赋予多米尼克修会以审判异端的全权,标志着宗教裁判所的正式产生。16世纪中叶,教皇在罗马建立了最高异端裁判所,它的权威和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才最后衰落。,第三篇:西方近现代文化,文艺复兴,文艺复兴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因这场运动是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名义进行的,因而得名。 核心:“人文主义” 。用人性对抗神性, 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彼特拉克,薄伽丘,但丁,文艺复兴,特拉克:以其14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圣”。但丁:在神曲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

15、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拉伯雷巨人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文艺复兴,文学,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绘画,最后的晚餐(达芬奇),草地上的圣母(拉斐尔),文艺复兴,雕刻,摩西(米开朗基罗),大卫(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哲学,培根,笛卡尔,九十五条论纲( 1517)“因信称义” “圣经权威” “平信徒皆为祭司”,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启蒙运动,18世纪继文艺复兴运动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表现在政治思想领域,是用资产阶级的

16、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特权;在其他意识形态领域,是用资产阶级的哲学、伦理、教育、文艺和科学反对封建神学及其传统的封建文化。在哲学方面,表现为用符合自然、人性、经验与理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对封建的宗教迷信。,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启蒙运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启蒙

17、运动,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 狄德罗的最大成就是主编百科全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他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一般是指发生在15501700年间的自然观的变革。通过这个变革,13、14世纪的知识体系被近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取代。具体内容是: 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确立了哥白尼的日心体系; 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学派建立起来的力学体系,确立了伽利略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否定了盖仑的血液流动学说,

18、确立了M. 塞尔维特和W. 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否定了炼金术,发展了医学化学;否定了中世纪脱离实际的经院哲学研究方法,确定了以系统实验为基础的数学归纳分析法。,科学革命,天文学,布鲁诺,笛卡尔,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科学革命,医学与物理学,牛顿,塞尔维特,巴洛克艺术,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建筑中,绘画和雕塑也受其影响。特点是追求紧张、激动和刺激性,强调雕塑和绘画与建筑物有机的结合,建筑的内部装饰喜好用复杂多变的、曲线的形式。,巴洛克建筑欣赏,巴洛克艺术,抢夺留希波斯的女儿们(鲁本斯),巴洛克艺术,圣乔治杀龙 (鲁本斯),洛可可艺术,洛

19、可可艺术诞生于18世纪的法国。 “洛可可”的涵意是“贝壳形 ”,也叫“路易15式”,指法国国王路易15统治时期所崇尚的艺术。其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喜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它在形成过程中,曾受中国清代工艺美术的影响。,洛可可艺术,德国波茨坦无忧宫一角,洛可可艺术,日落(布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近代西方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现实主义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主张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浪漫

20、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卢梭新爱洛伊斯 拜伦唐璜 雪莱云雀颂 雨果悲惨世界 歌德浮士德,雨果,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狄更斯双城记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法国为中心流行全欧洲的重要绘画运动。特点是追求将客观物体作为色彩现象把握,善于描绘物体瞬间的光色变幻。后印象主义是19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场绘画运动。后印象主义在印象主义基础上极大地发展并丰富了艺术的创作手法。他们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造型的高度精简洗练是其最大特点。,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日出印象(莫奈),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草地上的午餐(马奈),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玩纸牌者(塞尚),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向日葵(梵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