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学原理(第二讲),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目的是阐述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调查方案、调查的各种方法和调查误差的产生与防止等几个问题。本章要求:1.认识统计调查担负提供基础统计资料的任务;2.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和调查方案的制定,可以初步根据调查目的和客观实际情况,正确地采用调查方法,组织搜集准确、及时的统计资料。,统计学原理(第二讲),统计学原理(第二讲),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方法, 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 调查既是对现象总体认识的开始,也是进行资料整 理和分析的基础环节。,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二、统计调查的种类1.
2、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2.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3.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调查、问卷调查,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一、明确调查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统计学原理(第二讲),确定调查目的是任何一项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调查目的需要不同的调查资料,不同的调查资料又有不同的搜集方法。调查目的明确了,搜集资料的范围和方法也就确定下来了。,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2.调查单位,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3.报告单位,报告单位也称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
3、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例如:要了解全国工业企业的情况,则: 调查对象-全国所有工业企业 调查单位-每一个工业企业 报告单位-每一个工业企业,统计学原理(第二讲),例如:要了解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 调查对象-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 调查单位-每一台设备 报告单位-每一个企业,统计学原理(第二讲),三、确定调查项目四、拟定调查表五、确定调查时间与调查时限六、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统计学原理(第二讲),调查项目即依附于调查单位(总体单位)的统计标志,其标志表现就是统计调查所得的资料。,调查表是用来表现调查项目的表格,其目的是
4、保证统计资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时间。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法,统计学原理(第二讲),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不连续性全面调查。主要调查一定时点状况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搜集那些不能够或者不适宜用定期全面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搞清重要的国情国力。普查的主要特点是不连续调查。,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特点: 既是非全面调查,又要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按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单位。 优越性: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一、普查:概念、特点、
5、作用,二、抽样调查:概念、特点、优越性,统计学原理(第二讲),一是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二是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三是可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四是可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作用、组织形式,抽样调查的基本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三、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方法。我国大多数统计报表要求调查对象全部单位填报,属于全面调查范畴,所以又称全面统计报表。,四、重点调查:概念、特点,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
6、位选择一部份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调查的关键是选择好重点单位。所谓重点单位,是从标志量的方面而言的,尽管这些单位在全部单位中只是一部分,但这些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量占总体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对这些单位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学原理(第二讲),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任务目的,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典型调查,1.概念,2.特点,典型调查的特点一是深入细致的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二是调查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出来的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它更多地取决于
7、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和决策。,3.两种形式,本章练习与思考题,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到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一、判断题,统计学原理(第二讲),2.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4.典型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5.统计调查误差就是指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
8、误差。(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6 .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7.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8.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9.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0.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要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要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1.在对现象进行分
9、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2.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统计学原理(第二讲),二单项选择题 1.离散变量可以( )。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 D、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B,统计学原理(第二讲),2.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B,统计学原理(第二讲),3.统计
10、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基础环节 B、中间环节 C、最终环节 D、必要补充,A,统计学原理(第二讲),4.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B,统计学原理(第二讲),5.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B,统计学原理(第二讲),6.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
11、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A,统计学原理(第二讲),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统计学原理(第二讲),8.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这种调查方法是(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B,统计学原理(第二讲),9.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B,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0.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 )。 A、二者是一致的
12、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填报单位,B,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1.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 对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 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B,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推断总体总量 C、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B,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3.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选取单
13、位方式不同,D,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4.调查时间是指(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A,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5.调查时限是指(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C、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C,统计学原理(第二讲),三多项选择题 1.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统计学原理(第二讲),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 ) 、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两者都按非
14、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统计学原理(第二讲),3.普查是一种( ) 、专门组织的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全面调查,统计学原理(第二讲),4.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 、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统计学原理(第二讲),5.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统计学原理(第二讲),6.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 、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调查项目和调查
15、表 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 、调查的时间和时限,统计学原理(第二讲),7.重点调查的特点包括( )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重点单位需要随着所调查的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值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 、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统计学原理(第二讲),8.调查单位是( ) 、需要调查的总体 、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统计学原理(第二讲),9.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 、1990年7月2日出
16、生的婴儿 、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统计学原理(第二讲),四填空题部分1.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 )和 ( )。,准确性,及时性,统计学原理(第二讲),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和 (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统计学原理(第二讲),3.统计调查根据( )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 )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被研究总体的范围,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统计学原理(第二讲),4.确定统计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 )和 ( )
17、.,调查单位,报告单位,统计学原理(第二讲),5.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 ),报告单位是( ).,单台生产设备,工业企业,统计学原理(第二讲),6.全国人口普查中, 调查单位是( ), 报告单位是 ( ).,每一个人,每一住户,统计学原理(第二讲),7.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 )和 ( ).,调查时间,调查时限,统计学原理(第二讲),8.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称( ),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也称( )。,客观时间,主观时间,统计学原理(第二讲),9.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以必要的( )为基础,经常性的( )为主体的。,周期性普查,抽样调查,统计学原理
18、(第二讲),10.普查的对象主要是( )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 )。,时点,标准时间,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1.普查的标准时间确定能够避免搜集资料时产生的( )和( )现象。,重复,遗漏,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2. 按照普查资料汇总特点不同,可分为( )和 ( )两种组织形式。,一般普查,快速普查,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3.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 )和 ( )。,基层报表,综合报表,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4.由于错误判断事实而发生的误差是( ),非全面调查所固有的误差是( )。,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统计学原理(第二讲),15.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是( )和 ( )。,逻辑性检查,计算检查,统计学原理(第二讲),五简答题部分 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简述抽样调查的优点和作用。 3.举例说明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与联系。 4.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统计学原理(第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