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与书法,语言的成熟和工具的创制使人类区别于动物,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告别了野蛮,汉字与书法的神妙使华夏文化焕发出异彩奇光。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之树滋生和丰茂的肥沃土壤。汉字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记录、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从自身的书写形式中衍化出一种独特的线条造型艺术书法。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园地的奇葩。,沁园春 雪 1936.02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
2、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什么书法艺术不在别的民族或国家产生而单单在中国产生?,中国人写字用毛笔; 汉字是象形字; 跟绘画有联系; 中国有宣纸,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新石器时代: 商: 商周: 春秋战国: 秦:,刻画符号,甲骨文最成熟的文字,金文(籀文),“书同文”,小篆(官)、隶书,对文字做了有益的尝试,紊乱,文字,书法,篆刻,秦-小篆、汉隶: 魏晋南北朝: 隋唐:
3、 宋: 明:,一门艺术书圣;原因,新的高峰草书、楷书;理论,更个性化,有意无法、个性化(原因);“四家”,篆刻与书法并称姊妹艺;秦: 汉: 明中叶一门艺术。文彭,汉字书法,甲骨文,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五车出,万里路,三尺剑,一张琴。”文中“五车”、“一张”运用甲骨文中之合体文字,即两字合写为一字。,籀文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王国维认为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规旋矩折之意多”。,小篆,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
4、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第一”,行书,王羲之 平安帖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献之中秋帖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世传张芝“一笔书”到晋代仅有王献之独得其法。畅快淋漓的笔法叹为观止。,草书,汉代的张芝被后人推为“草圣”。晋代王曦之在论书法时称:“钟(繇)、张(芝)而外,其余不足观。”唐代张怀颧书断评论张芝的草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世称一笔书,起自张伯英,即此也。”,张旭 肚痛帖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
5、黄汤/冷热俱有益。(单刻帖。无款。草书,6行30字。此帖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趣,内撅外拓,千变万化,神彩飘逸,极至情趣。),怀 素(737799) 千金帖 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零陵(今湖南长沙)人。自幼出家为僧,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经禅之馀,从事艺文,喜好草书。好饮酒,酒酣与发,於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不书之,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圣”。,宋拓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洵76岁书,贞观六年(632)刻石。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
6、他刻可方驾也。”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颜真卿 多宝塔碑,颜真卿自书告身晚年的名作。 此件为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之后散出宫外的。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颜真卿 祭侄稿 天下第二行书,柳公权( 公元778865) 玄秘塔碑 世称“颜筋柳骨” 但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魏碑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书贵瘦硬方通神”,柳公权的 书法就是以此取胜
7、的,柳公权 神策军碑结体布局平稳匀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典型地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中见开阔的艺术特点。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神策军碑”原石立在封建王朝的禁内,一般人难以进去摹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 “当时公卿大臣家碑,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温泉铭 唐太宗 此碑立于唐太宗临死前一年。 原石早佚,一九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 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
8、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黄州寒食诗贴苏轼 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1045-1105) “苏门四学士”之一。以文学著称,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黄庭坚书法,宋徽宗閨中秋月詩,千字文,牡丹诗册,蔡襄(1012-1067)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米芾精通前人的笔法,因
9、此当时有人嘲笑他是集古字。他曾说:既老而始成家,人见之,不 知以何为祖也。所以在学古方面,米芾的功力 无疑是最深厚的,形成他独特的精彩生动, 跳跃逸宕的笔法,将其为人的性情与写字时的感受发挥无遗,而每一字的结体 都是古人的,每一笔的笔法都是有来历,这也是由复古而变古的一个例证。,文征明 赤壁赋,文征明 过庭复语十节卷,祝允明 后赤壁赋,箜篌引,馆阁体,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
10、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篆刻,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信”。,殿中司马,马充私印”,淮阳王玺 白文秦汉印,邓石如,淫读古文 日闻异言,疁城一日长,灵石山长,齐白石,天涯亭过客,中国长沙湘潭人也,悔乌堂,吴昌硕,千寻竹斋,力挽颓风、矫枉过正,包世臣、康有为,精润美媚, 抱残守缺,世运转衰,清代,强调个性化,祝枝山、文徵明,社会平民化、世俗化,明代,有意无法,宋四家、赵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宋代,注重规范法度,颜真卿、柳公权,狂放不羁,张旭、怀素,盛世气象,隋唐,虚玄灵动,王羲之,社会危机及文具的改进,魏晋南北朝,艺术特色,书法名家,时代风貌,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