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 马、恩论文艺的一般的 社会性质和规律,徳意志意识形态 政治经济学批判等 1 马克思论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 文艺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3 文艺创作的出发点是什么 4 文艺的阶级性的复杂性 5 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徳意志意识形态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论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内部结构分为五个要素、三个层次、两个矛盾,
2、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艺属于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艺来自于生活,反映生活,反作用于生活 文艺是一种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文艺的内容和发展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最终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到上层建筑各个部分的影响,其中尤其是政治、宗教、伦理、哲学等的巨大影响,二 文艺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在文艺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基础是最终的, 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文艺发展和繁荣的条件是:物质条件,技 术成就,交通,文化交流,社会分工,教 育水平,历史传统以及政治,宗教等各种因素,雅典学院(拉斐尔),文艺创作的出发点是什么“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3、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观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符合实际生活的第二种观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实现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文艺的阶级性的复杂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正确理解文艺阶级性的复杂表现 阶级社会中的文艺作品总有一定的阶级性 阶级社会中的文艺作品的阶级意识的表现是很复杂的 A 阶级意识的相互交叉 B 阶级成员的内部矛盾和分化 C 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 D 文艺作品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总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社会环境包括时代、历史、民族、阶级等等,人物的性格一经形成,通过人物的行动改造着环境文艺作品表现人物性格必须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