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沥青混合料目标f配合比设计(AC-16)(2016.1.21).xls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307072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XLS 页数:8 大小:2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合料目标f配合比设计(AC-16)(2016.1.21).xls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沥青混合料目标f配合比设计(AC-16)(2016.1.21).xls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沥青混合料目标f配合比设计(AC-16)(2016.1.21).xls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沥青混合料目标f配合比设计(AC-16)(2016.1.21).xls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沥青混合料目标f配合比设计(AC-16)(2016.1.21).xls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报告编号: 20140928-BG-LPHB-000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样品名称: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贵州汇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单位:贵州汇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受检单位:受检类别: 委托检测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试验室注意事项1、检验报告无本试验室“测试专用章”或单位公章无效;2、检验报告涂改无效;3、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试验室提出,逾期不予处理;4、复制检验报告未加盖本试验室“测试专用章”或单位公章无效;5、送样委托检验仅对来样负责。地 址: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开元大道邮政编码:556000电 话:0855-8553321传 真:0855-

2、8553321JB03090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试验室名称: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试验室 报告编号: 20140928-BG-LPHB-0001委托单位 贵州汇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委托编号 20140903-WT-0002工程名称 榕江县城北新区12号路道路工程 样品编号 20140903-YP-LPHB-0002工程部位/用途 K0+000-K2+338.647/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 样品名称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依据 JTG E20-2011、JTG F40-2004、CJJ 1-2008、JTG E42-2005、 施工图设计 判定依据 JTG F40-2004、

3、CJJ 1-2008、 施工图设计检测项目/参数 矿料级配设计、马歇尔稳定度、密度沥青混合料类型 密级配样品状态 / 级配类型 细粒式AC-16生产厂家 集料:高砚山碎石场;沥青:茂名石化;矿粉:沥青拌和站回收粉 取样地点 沥青拌和站检测条件 温度 /、湿度:/% 试验日期 2014年09月04日2014年09月28日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SB-087 静水力学天平 YP-B50001、SB-026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 HDXM-21、SB-085 电子天平 DT、SB-023 电子天平、SB-009 恒温水浴 CF-A、SB-078 电动脱模机 LD-141、SB-056 砂石标准筛

4、300、SB-021 恒温水箱、SB-022 沥青自动混合料搅拌机 LDHB-、SB-024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测定仪 LD-5B、SB-023 马歇尔自动击实仪MJ-IZ等试验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试验结果毛体积相对密度 2.397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2.491 /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2.586 /空隙率VV() 36 3.8 合格矿料间隙率VMA() 11.5 11.9 合格沥青饱和度VFA() 6575 68.1 合格稳定度(kN) 5 9.3 合格流值(mm) 24.5 2.4 合格检测结论:经试验,该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确定的矿料掺配比例为:A料(515mm):B料(51

5、0mm):细集料(05mm):矿粉=38:24:32:6;最佳油石比为5.0%,根据选定的矿料级配和油石比进行各项指标验证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可依据本目标配合比进行生产配合比试验。备注:集料为施工单位送样。试验: 审核: 签发: 日期: 年 月 日 (专用章)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试验室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第4页、共5页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简述1、工程地点:2、公路等级:3、荷载等级:4、气候区分:5、其 他:二、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沥青及沥青混合

6、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施工图设计5、6、三、原材料产地及检测结果1、细集料所采用的细集料较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颗粒级配适当。其规格为:05mm;产地为高砚山碎石场,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试验项目 表观相对密度 砂当量() 亚甲蓝(g/kg) 含泥量(%) 棱角性(S) 坚固性()指标要求 2.450 50 5.0 实测值 2.709 60 4.5 2、粗集料所采用的粗集料比较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方正、扁平、针片状成分少,其规格

7、分为:A料(1015mm);B料(510mm);所有粗集料均为高砚山碎石场生产,经检验以上各种规格粗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试验项目 表观相对密度 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吸水率()坚固性()软石含量()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9.5mm 9.5mm指标要求 2.450 30.0 35.0 3.0 5.0 1.0 20.0 实测值A料 2.718 18 0.82 0.2 19.1 B料 2.709 0.7 0.3 18.6 3、填料(矿粉)所采用的矿粉由沥青拌和站回收粉,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贵州

8、省凯里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试验室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第5页、共5页试验项目 表观密度(g/cm3) 含水量()粒度范围()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加热安定性0.6mm 0.15mm 0.075mm指标要求 2.450 1.0 100 90100 70100 1.0 实测值 2.669 100 92.2 78.2 4、沥青本路段依据气候分区为1-4区,沥青混凝土所用沥青采用广东茂名石化生产的道路石油沥青,沥青的标号等级为:70号道路石油沥青(1-4)(A级品),经检验该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试验项目 密度(g/cm3) 针入度(0.1mm) 软化点()延

9、度(15)(cm)闪点()溶解度()质量变化()残留针入度比()残留延度(10)(cm)指标要求 / 6080 45 100 实测值 1.032 72 47.0 100 5、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密度测试结果汇总材料名称及规格集料矿粉 沥青1015 510 05 表观相对密度 2.718 2.709 2.709 2.669 1.032毛体积相对密度 2.659 2.659 2.490 2.669 6、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汇总筛孔、通过率 通过筛孔(方孔筛,mm)百分率(%)矿料类型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1

10、015 100.0 100.0 100.0 94.6 70.3 41.4 1.6 0.1 0.0 0.0 0.0 0.0 0.0510 100.0 100.0 100.0 100.0 97.5 61.4 9.8 0.6 0.0 0.0 0.0 0.0 0.005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9.0 68.8 45.2 27.2 14.2 8.4 6.2矿粉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2.2 78.2四、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矿料设计规定级

11、配范围矿料设计规定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通过率规定值(%)上限 100 100 100 100 100 85 68 50 38 28 20 15 8下限 100 100 100 100 90 68 38 24 15 10 7 5 42、矿料配合比设计根据各矿料筛分试验结果及AC-13级配范围要求,采用计算机合成确定各矿料的配合比例,按拟定的最佳油石比,经过反复试验、比较使设计级配尽量与目标配合比级配一致,最终提出矿料掺配比例为:A料(515mm):B料(510mm):细集料(

12、05mm):矿粉=38:24:32:6;为防止施工时出现严重的离析现象、适当降低了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用量,同时在满足空隙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了0.6mm筛孔及其相邻筛孔的通过量,使合成级配曲线呈“S”型,符合规范及设计建议的矿料级配调整原则。矿料级配设计通过百分率所采用的矿粉由沥青拌和站回收粉,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试验室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第6页、共5页筛孔尺寸(mm)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按掺配比例合成通过百分率(%

13、)100 100 100 98.3 89.9 72.8 48.2 33.1 23 15.4 10 7.2 5.73、马歇尔稳定度试验(1)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sb2.586(2)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sa2.71(3)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se 沥青种类 非改性沥青油石比() 4.0 4.5 5.0 5.5 6.0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2.738 2.738 2.708 2.666 2.647(4)采用马歇尔法确定油石比,预估的最佳油石比为5%,以0.5%为间隔,取4%、4.5%、5%、5.5%和6%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测定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空隙率、矿料间隙率VMA和沥青饱和度

14、VFA等体积参数,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试验结果见下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油石比() 毛体积相对密度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稳定度(kN)流值(mm)设计要求 36 11.5 6575 5 24.54.0 2.368 2.574 2.586 8.0 12.0 33.3 6.72 2.64.5 2.385 2.524 2.586 5.5 11.7 53.0 7.57 2.75.0 2.398 2.514 2.586 4.6 11.7 60.7 8.22 2.95.5 2.395 2.463 2.586 2.8 12.2 7

15、7.0 8.11 3.16.0 2.391 2.432 2.586 1.7 12.8 86.7 7.87 3.3(5)以油石比为横坐标、以测定各项指标为纵坐标分别绘制油石比与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VMA、VFA的关系曲线。0 . 0 7 50 . 1 50 . 30 . 6 1 . 1 8 2 . 3 62 6 . 51 91 61 3 . 29 . 54 . 7 5 3 1 . 5按 掺 配 比 例 掺 配 后 合 成 矿 料 级 配 曲 线 图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1 0 0筛 孔 尺 寸 ( m m )通过质量百分率()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

16、试验室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第7页、共5页4、最佳油石比的确定由图可知: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空隙率范围中值、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的油石比分别为:a1=5.11%、 a2=5.13% 、 a3=4.9%、a4=5.29%5 5a 26 . 0 5 . 5 5 . 0 4 . 5 4 . 0 4 . 0 6 . 0 8 . 0 1 0 . 0 1 2 . 0 1 4 . 0 油 石 比 %稳定度a 36 . 0 5 . 5 5 . 0 4 . 5 4 . 0 2 . 0 3 . 0 4 . 0 5 . 0 6 . 0 7 . 0 8 . 0 9 . 0 油 石 比 %空隙率a 46

17、. 0 5 . 5 5 . 0 4 . 5 4 . 0 2 0 . 0 3 0 . 0 4 0 . 0 5 0 . 0 6 0 . 0 7 0 . 0 8 0 . 0 9 0 . 0 1 0 0 . 0 油 石 比 %饱和度VFA6 . 0 5 . 5 5 . 0 4 . 5 4 . 0 1 . 0 2 . 0 3 . 0 4 . 0 5 . 0 6 . 0 油 石 比 %流值6 . 0 5 . 5 5 . 0 4 . 5 4 . 0 1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油 石 比 %矿料间隙率VMA密 度稳 定 度孔 隙 率饱 和 度流 值O A C 2OACO A C m

18、 a xVMA共 同 范 围O A C m i n6.00 5.50 5.00 4.50 4.00 油 石 比 %a 16 . 0 5 . 5 5 . 0 4 . 5 4 . 0 2 . 3 4 2 . 3 5 2 . 3 6 2 . 3 7 2 . 3 8 2 . 3 9 2 . 4 0 2 . 4 1 油 石 比 %毛体积相对密度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试验室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第8页、共5页对应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共同油石比范围为: OACmin=5.14% OACmax=5.42%由此可知:OAC1 =(a1+a2+a3+a4)/4 =5.11%OAC2 =(OACmin+

19、OACmax)/2=5.28%OAC=(OAC1+OAC2)/2=5.2%根据本路面工程实际情况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路用性能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为5.2%。五、配合比设计检验马歇尔试验以最佳油石比配料拌制混合料并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马歇尔试验结果试验项目 毛体积相对密度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稳定度(kN)流值(mm)设计要求 36 11.5 6575 5 24.5实测值 2.397 2.491 2.586 3.8 11.9 68.1 9.30 2.4六、 结论该AC-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依据JTG E20-2011和JTG F40-2004进行设计试验,选定最佳油石比为5.2,根据选定的油石比进行各项指标验证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JTG F40-2004和设计文件要求,可依据该目标配合比进行生产配合比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