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疆域与地方行政区划,秦朝疆域,秦朝的国土面积:354.69万平方公里 秦朝的疆域,北到长城一带,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又经过了多次扩张,至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 去世时,秦朝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范围。秦朝的疆域包括了战国后期七国旧地的 全部,但一部分是新从其他民族手中夺取的。 大约在公元前222 年至221 年间,秦军在平定楚国的江南和越国旧地后,就 进入了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征服了当地的越人政权,设置了闽中郡,以冶县(今 福州)为郡治。但秦朝的控制点显然相当少,所以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没有设什么县治,而且在秦亡以后整个闽中郡地就又重新为越人所有了。 秦
2、朝的新疆域包括岭南地区,即南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东北部,是 百越诸族的聚居地,战国时还不是楚国的领土。,在西南,秦朝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 岷江上游。向南又整治开通了一条“五尺道”, 从今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 但由于投入的兵力和派驻的人员有限,统治并不巩固,所以在秦亡后就都已经放弃了 在西北,秦始皇于三十二年(前215 年)派蒙恬率三十万军队赶走了河套一 带的匈奴人,第二年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设置了九原郡,管辖新设的34个(一 说44个)县。但这些地方本是战国时赵国的旧地,连秦始皇令蒙恬筑起的万里长 城,实际
3、上也是以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已筑过的长城为基础的。由于匈奴是游 牧民族,以往曾不时侵入内地,秦朝的措施主要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防卫目的。,秦朝地方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在全国推行郡县二级制(起始于战国时期),以郡统县。立国之初(秦始皇二十六年),设立36郡(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其后南并五岭以南
4、的南越土地,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置南海、桂林、象郡,北取阴山以南的土地置九原郡;又陆续分析内郡的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衡山等。共约为四十八郡。都城咸阳附近关中平原(京畿地方),为一特殊区域,由“内史”直接管理,其区域相当一郡,而不在四十一郡之内。,说明: 1、秦所置四十一郡,遂为中国版图的基础。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至临洮羌中,北据河为塞缘阴山至辽东,南至北向户(今越南北部) 。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 2、郡设守(主持民政)、尉(主持军事)、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为长官,但郡监不隶属郡守,为中央派遣之监察官吏,自成体系。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 3、郡下设若干县,
5、万人以上的大县置令,不足万人的县置长,令(长)掌军事和政事,县令、县长之下设县丞(掌文书、刑法)县尉(掌刑狱)等佐属官员。秦朝的县近千个。一个郡平均管十几个、二十几个县。 4.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以下有若干亭,亭以下有若干里,里就是村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盗贼。”里的头人为正。乡、亭、里要由当地富庶人家充当4. 闽中郡由君长管理。 5. 少数民族地区设“道”。,秦朝郡级行政区地理区域 序号 郡名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关中地区 内史直管 咸阳 今陕西咸阳东1.陇西郡 狄道县 今甘肃临洮县南
6、 2 .上郡 肤施县 今陕西榆林东南 3 .北地郡 义渠县 今甘肃宁县西北 4 .云中郡 云中县 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5 .九原郡 九原县 今内蒙古包头西南河南地区 6.三川郡 雒阳县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7.颍川郡 阳翟县 今河南禹州 8.砀郡 砀县 今安徽砀山县南 9.东郡 濮阳县 今河南濮阳西南 10. 薛郡 鲁县 今山东曲阜 11.东海郡 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 12.四川郡(西汉误作泗水郡) 相县 今安徽宿县西北 13.淮阳郡(西汉误作楚郡) 陈县 今河南淮阳 14.南阳郡 宛县 今河南南阳市,15.临菑郡 临菑县 今山东淄博市东 16.济北郡 庐县 今山东长清 17.博阳郡 博阳县 今
7、山东泰安东南 18.琅琊郡 东武县 今山东诸城 19.即墨郡 即墨县 今山东平度东南 20.城阳郡 莒县 今山东莒县 河北地区 21 河东郡 安邑 今山西夏县北 22.河内郡 安邑县 今山西夏县北 23.太原郡 晋阳县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24.上党郡 长子县 今山西长子县25.代郡 代县 今河北尉县西南 26.雁门郡 善无县 今山西左云右玉镇南 27.邯郸郡 邯郸县 今河北邯郸市西南 28.巨鹿郡 巨鹿县 今河北平乡 29.恒山郡 东垣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 30.上谷郡 沮阳县 今河北怀来东南 31.渔阳郡 渔阳县 今北京密云西南 32.潦西郡 阳乐县 今辽宁锦州市西 33.潦东郡 襄平县 今辽宁辽阳市 淮汉以南34.汉中郡 南郑县 今陕西南郑东,淮汉以南34.汉中郡 南郑县 今陕西南郑东 35.蜀郡 成都县 今四川成都 36.巴郡 江州县 今重庆市 37.南郡 江陵县 今湖北江陵 4o.九江郡 寿春县 今安徽寿县 41.衡山郡 邾县 今湖南黄冈 42.会稽郡 吴县 今江苏苏州 43.长沙郡 临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 44.洞庭郡 45.象郡 临尘县 今广西崇左县境内 46.南海郡 番禺县 今广东广州 47.桂林郡 桂林县 今广西贵港境内 48.闽中郡 闽中县 今福建福州,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