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构建知识网络 强记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练出高分 目 录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 )。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 )。 考纲要求 解题探究 知识梳理 考点 一 人口增长 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现状: 人口 和 明显 下降 , 目前已进入 了 的 行列 。 前景: 人口 大 , 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 持续 。 目标: 2020年 , 人口总数要控制 在 亿 以内 ; 人口 总数达到峰值以后 , 将开始缓慢下降 。 知
2、识梳理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低生育水平国家 基数 增长 14.5 21世纪中叶 ,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减少 , 粮食需求增加 。 被 大量消耗 。 加剧 等 。 人均耕地 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继续 控制 。 加大 保护 的 力度 。 监控 、 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 加强 保护 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 推进 。 人口增长 资源和环境 生物多样性 生态农业 2.全球性环境问题 (1)列举环境问题 水资 源 全球气候 臭氧层 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 (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连线 ) 思维诊断 (1)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 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
3、 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 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 ) (2)人口过度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 , 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 (3)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 (4)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 , 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 ) 题组一 运用曲线分析人口增长问题 1.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 。 下列 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按生态学原理 , 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 b B.产生曲线 b与曲线 a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 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 c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 (K)为 110亿 , 当
4、世界人口达到 110亿时 , 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 解题探究 解析 A项正确 , 因生态环境的资源 、 空间是有限的 , 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 “ S” 型增长 , 即图中的曲线 b; B项正确 , 曲线 a(“ J” 型增长 )和 b(“ S” 型增长 )的差别就在于环境阻力不同 ; C项错误 , 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 K值后 , 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 同时使 K值下降 ; D项正确 , 当种群数量达到 K值时 , 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 K值 , 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 , 很快会降到 K值以下 。 答案 C 2.如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 , 下列对 “ 环境容纳
5、量 ” 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 , 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 , 环境容纳量降低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 从题图所示看出 , 随着生产的发展 , 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利用 , 导致新的环境容纳量比原来的环境容纳量小 。 答案 B 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分析 (1)模型 (如右图 ) 归纳提升 (2)分析 人类的生存资源 、 土地资源 、 森林资源 、 能源都是有限的 ,过度利用使其大量减少 。 人口增加 , 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 , 为了满足衣 、 食
6、、 住 、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 , 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 , 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 , 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 、 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 , 加剧了环境污染 。 大部分的环境问题 , 归根结底是由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 ,人口增长增加了对土地资源 、 水资源 、 能源 、 森林资源的压力 , 增加了对许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压力 。 题组二 环境污染实例分析 3.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 , 藻类爆发 , 引起水草 (沉水植物 )死亡 , 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 , 水体发臭 。 下列有关叙述中 , 错误的是 ( ) 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藻
7、类刚爆发时 , 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 、 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 , 测得甲组 pH为 7.3, 乙组 pH为 6.0, 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 组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 , 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 , 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 , 将有利于生态修复 解析 A正确 , 由于藻类爆发 , 浮在水面上遮挡了阳光 , 导致沉水植物缺少阳光而死亡 ; B错误 , 藻类刚爆发时 , 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 , 水中的 CO2浓度下午较早晨低 , 故水体 pH在早晨较低 ; C正确 , 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 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 ,
8、 属于正反馈调节 ; D正确 , 投放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通过捕食限制藻类数量 ,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可通过竞争阳光等资源抑制藻类爆发 。 答案 B 4.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 , 其溶解氧量 (DO)、 生物耗氧量 (BOD)、 无机物 (富含 N、 P)的浓度变化情况 。 下列有关叙述中 , 正确的是 (双选 )( ) A.B地有机物浓度低于 A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 (N、 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 A、 B两地间 , 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解析 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 , 随着有机物的分解 , 到了 B地有机物浓度
9、较低 ; 生活污水 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 (N、 P)的浓度增加 ; 在 A、 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 , 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 , 使得 DO值不断增加 ; 随着 大量无机物 (N、 P)进入湖泊 , 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 答案 AD 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图形解 读 考点 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解题探究 知识梳理 1.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生物圈内所有 的 、 动物 和 及 它们所拥有 的 和 各种各样 的 。 知识梳理 植物 微生物 全部基因 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DNA 染色 体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连线 )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 。 (2) 。 (3)利用生物技术 对 进行 保护 。 (4)加强 。 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濒危物种的基因 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思维诊断 (1)互花米草原产美洲 , 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 , 属于生物入侵 ( ) (2)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 (3)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 ) (4)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 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