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语》原文及译文.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79731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DF 页数:136 大小:1,01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原文及译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论语》原文及译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论语》原文及译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论语》原文及译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论语》原文及译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论语原文及译文(完整) 目录 论语 学而.4 【原文】1_1 .4 【原文】1_2 .4 【原文】1_3 .5 【原文】1_6 .7 【原文】1_7 .7 【原文】1_8 .8 【原文】1_9 .8 【原文】1_10 .8 【原文】1_11 .9 【原文】1_12 .9 【原文】1_13 .10 【原文】1_14 .10 【原文】1_15 .11 【原文】1_16 .11 论语 为政11 【原文】2_1 .11 【原文】2_2 .12 【原文】2_3 .12 【原文】2_4 .12 【原文】2_5 .13 【原文】2_6 .13 【原文】2_7 .13 【原文】2_8 .14 【原文】2_

2、9 .14 【原文】2_10 .14 【原文】2_11 .14 【原文】2_12 .15 【原文】2_13 .15 【原文】2_14 .15 【原文】2_15 .15 【原文】2_16 .16 【原文】2_17 .16 【原文】2_18 .16 【原文】2_19 .16 【原文】2_20 .17 【原文】2_21 .17 【原文】2_22 .17 【原文】2_23 .18 【原文】2_24 .18 论语 八佾.18 【原文】3_1 .18 【原文】3_2 .19 【原文】3_3 .19 【原文】3_4 .19 【原文】3_5 .19 【原文】3_6 .20 【原文】3_7 .20 【原文】3_

3、8 .20 【原文】3_9 .21 【原文】3_10 .21 【原文】3_11 .21 【原文】3_12 .22 【原文】3_13 .22 【原文】3_14 .22 【原文】3_15 .22 【原文】3_16 .23 【原文】3_17 .23 【原文】3_18 .23 【原文】3_19 .23 【原文】3_20 .24 【原文】3_21 .24 【原文】3_22 .24 【原文】3_23 .25 【原文】3_24 .25 【原文】3_25 .25 【原文】3_26 .25 论语 里仁.26 【原文】4_1 .26 【原文】4_2 .26 【原文】4_3 .26 【原文】4_4 .27 【原文】

4、4_5 .27 【原文】4_6 .27 【原文】4_7 .27 【原文】4_8 .28 【原文】4_9 .28 【原文】4_10 .28 【原文】4_11 .28 【原文】4_12 .28 【原文】4_13 .29 【原文】4_14 .29 【原文】4_15 .29 【原文】4_16 .29 【原文】4_17 .30 【原文】4_18 .30 【原文】4_19 .30 【原文】4_20 .30 【原文】4_21 .30 【原文】4_22 .31 【原文】4_23 .31 【原文】4_24 .31 【原文】4_25 .31 【原文】4_26 .31 论语 公冶 长.31 【原文】5_1 .32

5、【原文】5_2 .32 【原文】5_3 .32 【原文】5_4 .32 【原文】5_5 .33 【原文】5_6 .33 【原文】5_7 .33 【原文】5_8 .33 【原文】5_9 .34 【原文】5_10 .34 【原文】5_11 .35 【原文】5_12 .35 【原文】5_13 .35 【原文】5_14 .35 【原文】5_15 .35 【原文】5_16 .36 【原文】5_17 .36 【原文】5_18 .36 【原文】5_19 .37 【原文】5_20 .37 【原文】5_21 .37 【原文】5_22 .38 【原文】5_23 .38 【原文】5_24 .38 【原文】5_25

6、.38 【原文】5_26 .39 【原文】5_27 .39 【原文】5_28 .39 论语 雍也.40 【原文】6_1 .40 【原文】6_2 .40 【原文】6_3 .40 【原文】6_4 .41 【原文】6_5 .41 【原文】6_6 .41 【原文】6_7 .42 【原文】6_8 .42 【原文】6_9 .42 【原文】6_10 .42 【原文】6_11 .43 【原文】6_12 .43 【原文】6_13 .43 【原文】6_14 .43 【原文】6_15 .44 【原文】6_16 .44 【原文】6_17 .44 【原文】6_18 .44 【原文】6_19 .45 【原文】6_20 .

7、45 【原文】6_21 .45 【原文】6_22 .45 【原文】6_23 .46 【原文】6_24 .46 【原文】6_25 .46 【原文】6_26 .46 【原文】6_27 .47 【原文】6_28 .47 【原文】6_29 .47 【原文】6_30 .47 论语 述而.48 【原文】7_1 .48 【原文】7_2 .48 【原文】7_3 .48 【原文】7_4 .49 【原文】7_5 .49 【原文】7_6 .49 【原文】7_7 .49 【原文】7_8 .50 【原文】7_9 .50 【原文】7_10 .50 【原文】7_11 .50 【原文】7_12 .51 【原文】7_13 .5

8、1 2 【原文】7_14 .51 【原文】7_15 .51 【原文】7_16 .52 【原文】7_17 .52 【原文】7_18 .52 【原文】7_19 .52 【原文】7_20 .53 【原文】7_21 .53 【原文】7_22 .53 【原文】7_23 .53 【原文】7_24 .54 【原文】7_25 .54 【原文】7_26 .54 【原文】7_27 .54 【原文】7_28 .55 【原文】7_29 .55 【原文】7_30 .55 【原文】7_31 .55 【原文】7_32 .56 【原文】7_33 .56 【原文】7_34 .56 【原文】7_35 .57 【原文】7_36 .

9、57 【原文】7_37 .57 【原文】7_38 .57 论语 泰伯.58 【原文】8_1 .58 【原文】8_2 .58 【原文】8_3 .58 【原文】8_4 .59 【原文】8_5 .59 【原文】8_6 .60 【原文】8_7 .60 【原文】8_8 .60 【原文】8_9 .60 【原文】8_10 .60 【原文】8_11 .61 【原文】8_12 .61 【原文】8_13 .61 【原文】8_14 .61 【原文】8_15 .61 【原文】8_16 .62 【原文】8_17 .62 【原文】8_18 .62 【原文】8_19 .62 【原文】8_20 .63 【原文】8_21 .6

10、3 论语 子罕.63 【原文】9_1 .64 【原文】9_2 .64 【原文】9_3 .64 【原文】9_4 .64 【原文】9_5 .65 【原文】9_6 .65 【原文】9_7 .65 【原文】9_8 .66 【原文】9_9 .66 【原文】9_10 .66 【原文】9_11 .67 【原文】9_12 .67 【原文】9_13 .67 【原文】9_14 .68 【原文】9_15 .68 【原文】9_16 .68 【原文】9_17 .68 【原文】9_18 .68 【原文】9_19 .69 【原文】9_20 .69 【原文】9_21 .69 【原文】9_22 .69 【原文】9_23 .69

11、 【原文】9_24 .70 【原文】9_25 .70 【原文】9_26 .70 【原文】9_27 .70 【原文】9_28 .71 【原文】9_29 .71 【原文】9_30 .71 【原文】9_31 .71 论语 乡党.71 【原文】10_1 .71 【原文】10_2 .72 【原文】10_3 .72 【原文】10_4 .72 【原文】10_5 .73 【原文】10_6 .73 【原文】10_7 .74 【原文】10_8 .74 【原文】10_9 .74 【原文】10_10 .74 【原文】10_11 .75 【原文】10_12 .75 【原文】10_13 .75 【原文】10_14 .75

12、 【原文】10_15 .75 【原文】10_16 .75 【原文】10_17 .76 【原文】10_18 .76 【原文】10_19 .76 【原文】10_20 .76 【原文】10_21 .76 【原文】10_22 .76 【原文】10_23 .77 【原文】10_24 .77 【原文】10_25 .77 【原文】10_26 .77 【原文】10_27 .78 论语 先进.78 【原文】11_1 .78 【原文】11_2 .78 【原文】11_3 .79 【原文】11_4 .79 【原文】11_5 .79 【原文】11_6 .79 【原文】11_7 .79 【原文】11_8 .80 【原文】

13、11_9 .80 【原文】11_10 .80 【原文】11_11 .80 【原文】11_12 .81 【原文】11_14 .81 【原文】11_15 .81 【原文】11_16 .82 【原文】11_17 .82 【原文】11_18 .82 【原文】11_19 .82 【原文】11_20 .83 【原文】11_21 .83 【原文】11_22 .83 【原文】11_23 .83 【原文】11_24 .84 【原文】11_25 .84 【原文】11_26 .84 论语 颜渊.85 【原文】12_1 .85 【原文】11_2 .86 【原文】12_3 .86 【原文】12_4 .86 【原文】12

14、_5 .87 【原文】12_6 .87 【原文】12_7 .87 【原文】12_8 .87 【原文】12_9 .88 【原文】12_10 .88 【原文】12_11 .88 【原文】12_12 .89 【原文】12_13 .89 【原文】12_14 .89 【原文】12_15 .89 【原文】12_16 .89 【原文】12_17 .90 【原文】12_18 .90 【原文】12_19 .90 【原文】12_20 .90 【原文】12_21 .91 【原文】12_22 .91 【原文】12_23 .91 【原文】12_24 .92 论语 子路.92 【原文】13_1 .92 【原文】13_2

15、.92 【原文】13_3 .92 【原文】13_4 .93 【原文】13_5 .93 【原文】13_6 .94 【原文】13_7 .94 【原文】13_8 .94 【原文】13_9 .94 【原文】13_10 .94 【原文】13_11 .94 【原文】13_12 .95 【原文】13_13 .95 【原文】13_14 .95 【原文】13_15 .95 【原文】13_16 .96 【原文】13_17 .96 【原文】13_18 .96 【原文】13_19 .96 【原文】13_20 .96 【原文】13_21 .97 【原文】13_22 .97 【原文】13_23 .97 【原文】13_24

16、 .98 【原文】13_25 .98 3 【原文】13_26 .98 【原文】13_27 .98 【原文】13_28 .98 【原文】13_29 .99 【原文】13_30 .99 论语 宪问.99 【原文】14_1 .99 【原文】14_2 .99 【原文】14_3 .100 【原文】14_4 .100 【原文】14_5 .100 【原文】14_6 .100 【原文】14_7 .100 【原文】14_8 .101 【原文】14_9 .101 【原文】14_10 .101 【原文】14_11 .101 【原文】14_12 .101 【原文】14_13 .102 【原文】14_14 .102 【

17、原文】14_15 .102 【原文】14_16 .103 【原文】14_17 .103 【原文】14_18 .103 【原文】14_19 .103 【原文】14_20 .104 【原文】14_21 .104 【原文】14_22 .104 【原文】14_23 .104 【原文】14_24 .104 【原文】14_25 .105 【原文】14_26 .105 【原文】14_27 .105 【原文】14_28 .105 【原文】14_29 .105 【原文】14_30 .106 【原文】14_31 .106 【原文】14_32 .106 【原文】14_33 .106 【原文】14_34 .106 【

18、原文】14_35 .106 【原文】14_36 .107 【原文】14_37 .107 【原文】14_38 .107 【原文】14_39 .107 【原文】14_40 .108 【原文】14_41 .108 【原文】14_42 .108 【原文】14_43 .108 【原文】14_44 .109 论语 卫灵 公.109 【原文】15_1 .109 【原文】15_2 .109 【原文】15_3 .110 【原文】15_4 .110 【原文】15_5 .110 【原文】15_6 .110 【原文】15_7 .110 【原文】15_8 .111 【原文】15_9 .111 【原文】15_10 .11

19、1 【原文】15_11 .111 【原文】15_12 .112 【原文】15_13 .112 【原文】15_14 .112 【原文】15_15 .112 【原文】15_16 .112 【原文】15_17 .112 【原文】15_18 .113 【原文】15_19 .113 【原文】15_20 .113 【原文】15_21 .113 【原文】15_22 .113 【原文】15_23 .113 【原文】15_24 .113 【原文】15_25 .114 【原文】15_26 .114 【原文】15_27 .114 【原文】15_28 .114 【原文】15_29 .114 【原文】15_30 .11

20、5 【原文】15_31 .115 【原文】15_32 .115 【原文】15_33 .115 【原文】15_34 .115 【原文】15_35 .116 【原文】15_36 .116 【原文】15_37 .116 【原文】15_38 .116 【原文】15_39 .116 【原文】15_40 .117 【原文】15_41 .117 【原文】15_42 .117 论语 季氏.117 【原文】16_1 .117 【原文】16_2 .118 【原文】16_3 .118 【原文】16_4 .118 【原文】16_5 .119 【原文】16_6 .119 【原文】16_7 .119 【原文】16_8 .

21、119 【原文】16_9 .119 【原文】16_10 .120 【原文】16_11 .120 【原文】16_12 .120 【原文】16_13 .120 【原文】16_14 .121 论语 阳货.121 【原文】17_1 .121 【原文】17_2 .121 【原文】17_4 .122 【原文】17_5 .122 【原文】17_6 .122 【原文】17_7 .122 【原文】17_8 .123 【原文】17_9 .123 【原文】17_10 .123 【原文】17_11 .123 【原文】17_12 .123 【原文】17_13 .124 【原文】17_14 .124 【原文】17_15

22、.124 【原文】17_16 .124 【原文】17_17 .124 【原文】17_18 .125 【原文】17_19 .125 【原文】17_20 .125 【原文】17_21 .125 【原文】17_22 .126 【原文】17_23 .126 【原文】17_24 .126 【原文】17_25 .126 【原文】17_26 .126 论语 微子.126 【原文】18_1 .126 【原文】18_2 .127 【原文】18_3 .127 【原文】18_4 .127 【原文】18_5 .127 【原文】18_6 .127 【原文】18_7 .128 【原文】18_8 .128 【原文】18_9

23、 .129 【原文】18_10 .129 【原文】18_11 .129 论语 子张.129 【原文】19_1 .130 【原文】19_2 .130 【原文】19_3 .130 【原文】19_4 .130 【原文】19_5 .130 【原文】19_6 .130 【原文】19_7 .131 【原文】19_8 .131 【原文】19_9 .131 【原文】19_10 .131 【原文】19_11 .131 【原文】19_12 .131 【原文】19_13 .132 【原文】19_14 .132 【原文】19_15 .132 【原文】19_16 .132 【原文】19_17 .132 【原文】19_1

24、8 .132 【原文】19_19 .133 【原文】19_20 .133 【原文】19_21 .133 【原文】19_22 .133 【原文】19_23 .133 【原文】19_24 .134 【原文】19_25 .134 论语 尧曰.134 【原文】20_1 .134 【原文】20_2 .135 【原文】20_3 .135 4论语学而 【本篇引语】 学而 是 论语 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 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 而一篇包括 16 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 ; “节用 而爱人,使民以时” ; “礼 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25、【原文】1_1 子曰: “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 君 子乎?” 【注释】 子: 中国 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 都 是 指孔子而言。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 , 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 在周秦时代, “ 时” 字用作副词, 意为 “在一定的时候” 或者 “在适当的时候” 。但 朱熹 在 论 语 集 注 一书中 把“ 时”解 释为 “时常 ” 。 “习” ,指 演习 礼、乐 ;复 习诗、 书。 也含有 温习 、实习 、 练 习 的 意思。说:音 yu ,同 悦,

26、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 一本作 “友朋” 。 旧注说, “ 同门曰朋” , 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 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 此句不完整, 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 知, 是 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 是 说别人不了解自己。愠:音 y n , 恼怒,怨恨。 君子: 论 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 “学 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 人 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7、?” 【评析】 宋代著 名学 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 的 。 历来的解释都是: 学了以后, 又时常温习和练习, 不也高兴吗等等。 三句话, 一句一个意思, 前后句子也 没有什么连贯性。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 指出这里的 “学” 不是指学习, 而是指学说或主张; “时” 不能 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 “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 三 句 话不是孤立的, 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 这三句的意思是: 自己的学说, 要是被社会采用了, 那就太高兴了; 退一步说, 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 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

28、说, 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 我也感到 快 乐; 再退一步说, 即使社会不采用, 人们也不理解我, 我也不怨恨, 这样做, 不也就是君子吗? (见 齐 鲁学刊 1986 年第 6 期文 ) 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 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 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 在对 “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 “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 道 什 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 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 别人就可以理解了, 却给后人留下一个 谜。 有人说, 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 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 我告诉他, 他还不懂, 我却不怨恨 。 这 样, “人不知 ”

29、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 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 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注重修养、 严格要 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1_2 有子 曰: “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 务 本 5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 13 岁,一说 小 33 岁。后 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 记载的 孔子 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

30、 若 所 著述。 孝弟 :孝 ,奴隶 社会 时期所 认为 的子女 对待 父母的 正确 态度; 弟, 读音和 意义 与“悌” (音 t )相同 , 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孝、 弟 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 善事父母曰孝, 善事兄长曰弟。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鲜:音 xi n ,少的意思 。 论语书 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未之有也: 此为 “未有之也” 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 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 一般 置于动词之前。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道: 在中国古代思想里, 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 指孔子提倡的

31、仁道, 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 想 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为仁之本: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 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为仁之本, 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还 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 ” 孝顺父母, 顺从兄长, 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 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 , 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 根本建立了, 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 父 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 【评析】 有若认为, 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 对兄长顺服, 那么

32、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 忠是以孝弟 为 前提, 孝弟以忠为目的。 儒家认为, 在家中实行了孝弟, 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 “犯上作乱” 的事情; 再 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 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 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在春秋时代, 周 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 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从天子、 诸侯到大夫这 样 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孔子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的全部

33、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 他从为人孝 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 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 和文人 ,都 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 ,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 行 封 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 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 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 了极大影响, 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 对此应 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 抛弃封建毒素, 继承其合理的内容, 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 用。 【原文】1_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注释】

34、 巧言令色: 朱熹注曰: “好其言, 善其色, 致饰于外, 务以说人。 ”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 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 “花 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 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 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 这一章, 孔子讲仁的反面, 即为花言巧语, 工于辞令。 儒家崇尚质朴, 反对花言巧语; 主张说话应谨慎小 心, 说到做到, 先做后说, 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 只说不做, 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 孔子和儒家 注 重 人的实际行动, 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

35、, 力戒空谈浮言, 心口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 响 6 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1_4 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曾子: 曾子姓曾名参 (音 sh n ) 字子舆, 生于公元前 505 年, 鲁国人 , 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 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三省:省(音 x ng ) ,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 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忠:旧注曰:尽己之谓

36、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传不习: 传, 旧注曰: “受之于师谓之传。 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 与 “学而时习之” 的 “习” 字一样, 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 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 社会变化十分剧烈, 反映在意识领域中, 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 传统

37、观念似乎 已 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 于是, 曾参提出了 “反省内求” 的修养办法, 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 使自己 修善成 完美 的理想人格。 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 我 批 评, 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 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 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 曾子还提出了 “忠” 和 “信” 的范 畴。 忠的特点是一个 “尽” 字, 办 事尽力, 死而后已。 如后 来 儒家 所说的 那样 , “尽己 之谓 忠 ” 。 “ 为人 谋而不 忠乎 ,是泛 指对 一切人 ,并 非

38、专指 君主 。就是 指 对 包 括 君主在 内的 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 “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 汉 代 以后逐渐将 “忠” 字演 化为 “忠君” , 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 又有重要的区别。 “ 信” 的涵义有二, 一是 信任、 二是信用。 其内容是诚实不欺, 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信特别与言论有关, 表示 说 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1_5 子曰: “道 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注解】 道:一本作“导” ,作 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千乘之国:乘,音 sh ng,意为辆 。这里指古代军

39、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 甲士 3 人, 车下步卒 72 人,后勤人员 25 人,共 计 100 人。 千乘之国,指拥有 1000 辆战车的国家,即诸 侯国。 春秋时代, 战争频仍, 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在孔子时代, 千乘之国已经不是 大 国。 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爱人: 古代 “人” 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广义的 “人” , 指一 切人群; 狭义的 “人” , 仅指士大夫 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

40、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 “治 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 , 节 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 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 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他讲了三个方面的 问题, 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 恪守信用; 节约用度, 爱护官吏; 役使百姓应注 意 7 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 说, 孔子的学说是“爱人” ,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 ” 不 是百姓 ,而 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

41、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 “爱 人” 不 是爱一 切人, 而只 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 想 。 但这与 “爱人” 与否则无太大干系。 从另一个角度说, 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 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 经指 出: “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 法 , 为民众本 身 的,却一点也没有。 ” ( 且介亭杂文二集? 在现 代中 国 的 孔夫子 )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 上 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1_6 子曰: “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

42、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注释】 弟子: 一般有两种意义: 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 二是指学生。 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 “ 弟 子” 。 入:古 代 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 礼 记? 内则 :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入 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出: 与 “入” 相对而言, 指外出拜师学习。 出则弟, 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 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音 f n ,同泛 ,广泛的意思。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 “弟 子们在父

43、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 言 少 语, 要广泛地去爱众人, 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 还有余力的话, 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 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 谨信、 爱 众、 亲仁,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 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 增长文化 知识。 这表明,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则 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 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 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事实

44、上, 历史上的任何阶级 , 无论奴隶主阶级、 地主阶级, 还是资产阶级, 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 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 治 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1_7 子夏 曰: “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 必 谓之学矣。 ”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 44 岁,生于公元前 507 年 。孔子死后,他在魏国 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易: 有两种解释; 一是改变的意思, 此句即为尊重贤

45、者而改变好色之心; 二是轻视的意思, 即看重贤 德 而轻视女色。致其身:致,意为“献纳” 、 “ 尽力” 。这是 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 “一 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 己 的 生命; 同朋友交往, 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 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 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评析】 上一章有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一句。 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 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 子夏认 为,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 他的学问的好坏, 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 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 “孝” 、 “忠 ” 、 “信”

46、等传统 伦理道德。 只 要做到了后面几点, 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 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8 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1_8 子曰: “君子 ,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注释】 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重:庄重、自持。 学则不固: 有两种解释: 一是作坚固解, 与上句相连, 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所学也不坚固; 二是作固陋 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主忠信:以忠信为主。无:通毋, “不 要”的意思。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

47、“不如己 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 把“如”解释为“类似” 。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过:过错、过失。惮:音 d n , 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 “君 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 人 交 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评析】 本章中, 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 认真学习、 慎重交友、 过而 能 改等项。 作为 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 从 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 威严深沉的形象, 使人感到稳重可靠, 可以付之重托。 他重视学习, 不自我封闭, 善于结交朋友, 而且有错

48、必改。 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 要 的。 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 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 可以说, 这一思想闪烁着 真 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文】1_9 曾子曰: “慎 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注释】 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 “谨 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 【评析】 孔子并 不相 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 ,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 所 谓 灵

49、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 而是把 祭祀 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 ,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 尽 孝 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 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 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 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 所以忠 是 孝的延伸和外化。 关于忠、 孝的道德观念, 在 论语 书中时常出现, 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 观念, 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 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 只要做到忠与 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1_10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 良 、 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