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77055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案郭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对词作的吟诵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积累经典词句。能力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提高学生古诗文朗读能力1、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品味鉴赏能力。2、通过质疑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从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学习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的态度。教学重点:1、诵读出词味,品味出词境。2、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及词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学过程:一、 月之妙语导入语:请观察下列图片,用优美的语言形容你所看到的内容。要求:1、可以用自己最喜

2、爱的语言形式表达,比如一个词语、一个短语、一句话等。2、一定要包含“月”的意思。二、 书读百遍(提示语:这唯美的画面,空灵的意境,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来形容它是最合适的了。这首词它借助的是中秋的圆月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深情。请看课文水调歌头 。 )1、自读课文(提示读音及朗读的节奏) 。22、用文中语句概括画面内容。(提示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假如画面上的人物是你,在画面情景下,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文中的那个语句?)3、听范读。(提示语:如果你能学会用心聆听别人的深情,你会离诗歌最近。请闭上眼睛,倾听名家的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他是如何把语调、重音等朗读要素完美结合起来的。 ) 4、模仿表演。 (

3、对刚才的朗读,你感觉象不象在听一首歌?其实,诗歌就具有这种音乐美的特点。下面,你能否模仿刚才的朗读,上台表演诗朗诵水调歌头 。 )5、全体大声朗读课文。三、 诗中有情1. 分析小序,明确小序交待了写作的时间和缘由。2. 分析上阕,提问:上阕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 分析下阕,提问:作者为什么无眠?4. 填空,总结下阕。5. 总结全文。月是 的代表四、我说月亮(提示语:我们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有了更深的了解。很难忘苏轼他对弟弟的那一份真情,更难忘他那 “千里共婵娟” ,对天下游子的殷殷祝福。所以,月亮是情思。在古代的诗歌中,不仅是苏轼,在中国其他文人的许多诗词或文章中,月亮是心中的诗

4、。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月亮在古诗中代表了什么。 )合作探究话题:月亮在古诗中的形象。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2、整理资料,形成观点。3、用规定的句式回答。4、每组可推选代表发言。五、妙言生花为某月饼厂设计人员设计的月饼盒广告封面,从画面和内容上提供创意。(可以是本堂课涉及的内容,也可以是围绕主题自创的)六、诗歌共色(提示语:同学们,诗中月亮是圆圆的,却也是涩涩的。歌中的月亮是空灵的,却是释怀的。让我们在歌中再次品味苏轼的水调歌头 。 )播放 flash水调歌头,全体合唱。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说课稿郭娜一、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送的名家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咏中秋

5、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作结。全词蕴涵深邃的哲理趣味。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目标在对词作的吟诵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积累经典词句。能力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提高学生古诗文朗读能力1、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品味鉴赏能力。2、通过质疑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从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学习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的态度。教学重点:1、诵读出词味,品味出词境。2、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及词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

6、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三、教学构思: 新教材入选这首诗歌,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强烈的苦闷心和豪放自信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设计了分层推进式诵读拓展积累式鉴赏的板块教学模式,安排了以画面带入情感的教学环节四、教法学法分析: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2.

7、交流讨论法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五、教学过程:4月之妙语导入语:请观察下列图片,用优美的语言形容你所看到的内容。要求:1、可以用自己最喜爱的语言形式表达,比如一个词语、一个短语、一句话等。2、一定要包含“月”的意思。书读百遍(提示语:这唯美的画面,空灵的意境,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来形容它是最合适的了。这首词它借助的是中秋的圆月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深情。请看课文水调歌头 。 )1

8、、自读课文(提示读音及朗读的节奏) 。2、用文中语句概括画面内容。(提示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假如画面上的人物是你,在画面情景下,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文中的那个语句?)3、听范读。(提示语:如果你能学会用心聆听别人的深情,你会离诗歌最近。请闭上眼睛,倾听名家的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他是如何把语调、重音等朗读要素完美结合起来的。 ) 4、模仿表演。 (对刚才的朗读,你感觉象不象在听一首歌?其实,诗歌就具有这种音乐美的特点。下面,你能否模仿刚才的朗读,上台表演诗朗诵水调歌头 。 )5、全体大声朗读课文。诗中有情1. 分析小序,明确小序交待了写作的时间和缘由。2. 分析上阕,提问:上阕写了什么?

9、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 分析下阕,提问:作者为什么无眠?4. 填空,总结下阕。5. 总结全文。月是 的代表我说月亮(提示语:我们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有了更深的了解。很难忘苏轼他对弟弟的那一份真情,更难忘他那 “千里共婵娟” ,对天下游子的殷殷祝福。所以,月亮是情思。在古代的诗歌中,不仅是苏轼,在中国其他文人的许多诗词或文章中,月亮是心中的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月亮在古诗中代表了什么。 )合作探究话题:月亮在古诗中的形象。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2、整理资料,形成观点。3、用规定的句式回答。4、每组可推选代表发言。5妙言生花为某月饼厂设计人员设计的月饼盒广告封面,从画面和内容上提供创意。(可以是本堂课涉及的内容,也可以是围绕主题自创的)诗歌共色(提示语:同学们,诗中月亮是圆圆的,却也是涩涩的。歌中的月亮是空灵的,却是释怀的。让我们在歌中再次品味苏轼的水调歌头 。 )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全体合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