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96862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水调歌头 授课时间 授课人学科:语文 授课班级:高一(9)班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以及“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情感。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诵,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2、通过联想和想象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2、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把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

2、化。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品味法 3合作探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1、以歌曲但愿人长久 营造氛围。 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同学们能抖出多少句“月”的诗歌? 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好诗多在明月中,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 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 ,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2、了解作者,熟悉背景 1、学生预习汇报,教师补充 苏轼(1037 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

3、四川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工。著有东坡乐府。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成就,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才比天高却命运坎坷,常被贬谪异乡。2、字词检测 宫阙(qu ) 琼楼玉宇(qi ng y ) 朱阁(g)绮户(q ) 婵娟( chn jun) 不胜寒 ( shng )听音乐 学生复习回忆、积累“月亮”的相关名句 三、讲授新知 1、解读小序 在预习的过程中,认真的同学会注意到在水调歌头这

4、个词牌名的下面有这样一行小字,这行小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生:小序。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和缘由。 从哪里看出交代了时间。(丙辰中秋)在这首词中具体指的时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意味着什么?(团圆)这首词的缘由体现在哪些句子上?(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辙的字。写作此词时,苏轼 41 岁,为密州太守 . 此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 苏轼、苏辙两兄弟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 41 岁,除政治不得意外, 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2、配乐朗读课文,疏通文

5、章大意。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尽量读出词的韵味来。 分小组各读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组织小组成员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这首词,然后讨论疏通这首词的大意。5 分钟后检测各小组对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检测一下重点字词句的解释 把酒问青天:端着又恐琼楼玉宇:担心高处不胜寒 :经受不住 何似在人间 :哪里比得上 低绮户 :雕花的窗户 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 3、共读课文,赏析诗词 诗的上阙主要写什么?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几时 问 不知 欲 又恐 不胜 何似师:怎样通过你的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力求从声音和语调上读出词的意境来。 问

6、题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矛盾,还怕寒冷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教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

7、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上阕:写望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阅读下阙,回答问题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问什么无眠?学生齐读 夜已深了,失意与离愁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结合背景) 师:这几句又应该怎样读?注意揣摩?小组竞争的形式 2、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由怨月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到感悟人生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最后又说

8、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 豁达 胸襟。 3、通过诵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你的声音和语调表现出来 4、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教师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全班同学把对这整词的理解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点评指导朗诵:段与段之间要有停顿。月亮慢慢的移动照到无眠的人,离愁别恨的怨恨之情喷薄而出,接着是对人生的感悟,自慰,最后退一步转成一种平和的心态。感情的变化要读出来。 6、展现个人风采 同学们

9、,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想象自己就是那天晚上的苏轼,在中秋团员的夜晚,喝的大醉,思潮翻滚,把酒问月,吟诵了这首词,你现在正对着明月抒发心中的矛盾之情、思念之情,老师为大家配上音乐,如果同学们能加点手势动作表演一下会更好,哪位同学上台试一试? 7、师:结合板书小结这首词。 上阕:写望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乐观的情致和旷达的胸襟。 四、探究拓展 在中国古诗词中,月是常见的意象,那么“月”在不同的古诗词中含有什么不同的额情感呢?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辛弃疾“明月别

10、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和子由中秋见月) 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 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等。 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李白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张若虚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课堂小结: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让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