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与 心理治疗,1895年,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弗洛伊德发表了磕症研究同年,精神分析诞生了。现代心理治疗开始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爱德华大夫,马克韦尔内所言,“ 特别是在怀旧亿往的经验下,我会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个我曾经也是这样的片中人物,这个我以为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人物,这个我本来可能会变成这祥的人物,这个我不再是这样的人物。这个可能我从来都不是,然而我很想在其中认出我自己的人物。”,克拉考尔:,“电影是群众性的娱乐,因此,它必然要去迎合一般群众的愿望和梦想。很有意思的是,好莱坞曾被称作梦幻工厂。由于绝大多数商业性影片是为群众消费而制作的,我们便有理内认为,在这类影片和似乎是在它们的顾客
2、中间流传颇广的那类梦想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换句话来说我们可以认为银幕上的事件不知为什么总是和观众常有的某些梦想有点联系这样也就引起了共鸣。”,电影的心理治疗原理(1),电影的心理治疗原理在于:揭示情结,解除压抑。情结是我们生活经历中所带来的认知、体验和欲求,有时是理性过程被扭曲的部分,也是本能驱动与矛盾心理交织而成的人的一种生活态度。情结,尽管我们看不见它,但它却是后来人的行为结构形成的基础。理性的或意识化的我的那种行为其实只是在执行一种被压抑的、隐秘的模式而已。,电影的心理治疗原理(2),电影的心理治疗原理在于:补偿与净化。补偿过程是人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否则人类就不可能经过那么多的灾难
3、和挫折之后,还能幸存下来。在对电影的分析过程中,心理学家能够发现,在个体面对令其困惑不安的或不愿意接受的某些特定的影像和行为面前,补偿过程是如何提前进行干预,然后结束那种抑制过程的。就是说,仅仅是一次良好的补偿行动,便可以使人内心平静下来,心灵一旦净化,生活就变得更有价值。,电影的心理治疗原理(3),电影的心理治疗原理:发现投射,重新认同。电影是心理投射的复制品。观众在看电影时,经常在体验影片的内容与自己的情绪是否吻合,在影片中发现自己的爱好和厌恶的东西,并将自己的认识投射于其中。电影告诉我们:个体的整个认知系统事实上是建立在投射的基础上:个体是怎么样的,人们看到的就是怎么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4、,每个人都是根据自身形象来选择现实的,而不是相反。,电影的心理治疗原理(4),电影的心理治疗原理:是联想转移,消除阻抗。“联想”这个术语是弗洛伊德用来阐明他的关于梦的解析理论的:梦中的一个象征、一个形象有什么意义呢?精神分析师通过同当事人的交谈,竭力寻找当事人同这种象征和形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以便从中挖掘出在那个象征下面掩盖着的首要动力。同样,在影片中,一个场面或一个人物可以使观众联想到个人的经历或压抑的记忆,这些东西通过电影心理分析,可以说出来并被解释清楚,从而扩大主体的意识,这就是转移。 阻抗是身心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阻抗顽固存在于某种生活方式中,是每种病态性格形成的关键。,你的心到底
5、被什么蛊惑?,看不穿 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 是你瞳孔的颜色一阵风 一场梦爱如(是)生命般(的)莫测你的心 到底被什么蛊惑 ,看不穿 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 是你瞳孔的颜色一阵风 一场梦爱如(是)生命般(的)莫测你的心 到底被什么蛊惑你的轮廓在黑夜之中淹没看桃花 开出怎样的结果看着你抱着我 目光似(比)月色寂寞就让你 在别人怀里快乐爱着你 像心跳难触摸画着你 画不出你的骨骼记着你的脸色 是我等你的执着你是我 一首唱不完的歌,这是电影画皮中的一句歌词,也是现代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第一大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的成因:生物遗传因素,遗传、体格、体形、性别以及肌肉与神经系统、体内各腺体的发育水平。吮拇指的人雨
6、人第八日 ,生物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各腺体的水平 荷尔蒙功能 (包括各种神经传递物质、肾上腺素)- 性行为、情绪行为 例如:甲状腺的分泌 - 睡眠与激动的程度 神经传递物质多巴安(dopamine)分泌过量,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神经传导物质多巴安(dopamine)分泌过低,导致帕金森症 (严重的肌肉颤抖) 人类的情绪反应是生物化学事件和心理情境质量的复杂交互作用。】,影响心理健康的成因:家庭因素,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出生秩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 人格成长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
7、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常能感受到关怀,教养方式与人格,影响心理健康的成因:自然环境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 米德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居住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民族反映出了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吉姆族,生活以狞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居
8、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这个社会的主体每日操作劳动,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的成因:自然环境因素,爱斯基摩人以渔猎为生,夏天在水上打鱼,冬天在冰上打猎。主食肉,没有蔬菜。过着流浪生活,以帐篷遮风避雨。这种生活环境使孩子逐渐形成了坚定、独立、冒险的人格特征。而特姆尼人生活在杂色灌木丛生地带,以农业为主,种田为生,居住环境固定。这种生活环境使孩子形成了依赖、服从、保守的人格特点。由此可见,不同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格的形成
9、。另外,气温也会导致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频率提高。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影响心理健康的成因: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特别是弗洛伊德。为什么人格心理学家们会如此看重早期经验对人格的作用呢?西方一些国家的调查发现,“母爱丧失”的儿童(包括受父母虐待的儿童),在婴儿早期会出现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这些儿童还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
10、、敌对、攻击、破坏等人格特点,这些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早期童年经验的问题引发了许多争论,如早期经验对人格产生何种影响?这种影响是永久性的吗?,影响心理健康的成因:早期童年经验,其一,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其二,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其三,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
11、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影响心理健康的成因:学校教育因素,学校生活是大多数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程。人们不仅从学校获得文化知识,而且促进了人格塑造和自我发展。 学校是一个小环境,有特定的气氛,儿童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学习遵守纪律、学习与人相处、学习社会规范、学习所处社会文化传统,逐渐形成基本价值观和人生观,自我概念进一步发展,自我理想形成。 学校中的同学关系是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老师是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其影响可能对儿童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Pygmalion(皮格马利翁)效应、“电击狗” 习得性无助,影响心理健康的成因:社会文化因素,不同社会文化都有其特点,有共同认可接受的行为模式或共同反对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意味着同一社会文化中大多数人遵循或具有的某种共同人格特征,即所谓民族特性。例如,一般认为马雅印地安人具有独立、勤劳、诚实等优点,但也有竞争性差、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特点。与之形成对照,亚罗印地安人都是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掩饰。 不同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亦对人格产生影响。如爱尔兰社会文化强调人性本恶,因此爱尔兰人有较强的罪恶感。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性本善,以和为贵,忍让为美德,自以为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