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周边安全形势,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28日下午2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思考:这对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家有什么影响?,朝鲜8月29日从平壤附近发射了一枚导弹,飞过日本北部,落入北海道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韩日政府均表态做好准备面对威胁,日本宣布要引进陆基“宙斯盾”系统,韩国方面则要加快部署“萨德”系统,美国则借此推进所谓的“核重建”计划。,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高度警惕和严加防范。,全面认识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周边环境,蒙古,俄 罗 斯,朝鲜,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2、印 度,尼泊尔,不丹,缅 甸,老挝,越南,全面认识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静态视角:地缘因素(一),陆 界划定边界(12个):朝、蒙、哈、吉、阿、尼、缅、老、越、 俄、塔、巴未划定边界(2个):印度、不丹,在国际竞争中,邻国越多,特别是接壤邻国越多就越不利。,静态视角:地缘因素(一),全面认识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陆地相邻:14个 隔海相望:6个,静态视角:地缘因素(一),中国有20个邻国,全面认识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本地区人口超过30亿,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静态视角:地缘因素(二),我国周边地理环境极具复杂性,全面认识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全面认识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
3、是中国最大的邻国 美国是影响我国周边环境的最大因素,静态视角:域外因素,1840年,1949年,1978年,全面认识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全面认识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政策,香港、澳门回归,2017年,已建交175个国家,历史视角(二),深刻理解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一)中国周边传统安全面临的挑战新形势,中国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国际力量结构,而且在亚太地区影响力迅速提升。美国担心中国想要挑战或取代其在亚太地区的地位,有种“霸权焦虑”。因此,美国实行战略收缩和政策调整,将其战略重心东移,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制衡中国,以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1. 美国是影响
4、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发展航母永不称霸,当前:中美战略焦虑期,美国做法,军事上,美增大对东亚远距离预警系统、全球鹰无人机等领域的投入,强化对华抵近侦察;与日修改防卫合作指针,高调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与菲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部分解除对越南武器出口限制,计划增派驻澳部队。政治上,美全面加强与盟友、伙伴关系,挺日拉印,加大对东亚岛屿权益争端介入力度;奥巴马访日、韩、马、菲、缅,允供安保或经援;尝试构建亚太安全机制,主导地区规则。经济上,美力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谈判,与日本等国家缩小分歧,布好贸易规则陷阱后再“邀”中国加入。,在2014年5月底
5、召开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日本首相安倍、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等人含沙射影、此唱彼和,极力抹黑中国,试图掀起新一轮批评中国的舆论攻势。哈格尔公然指责中国“在有争议的南海采取单边行动、宣示主权,令局势动荡”,打着和平旗号鼓吹约束、牵制中国。中方对美、日的污蔑进行了必要、充分的驳斥,打破了其独霸会议话筒的企图。,“亚洲再平衡”战略示意图,党的十八大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避免重蹈“修昔底德陷阱”,防止崛起国和守成国之间的重大冲突,建立不同于冷战时代的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在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做负责任大国!,“G-
6、2” 集团!,成为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附庸,中美博弈加剧,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明确承诺美国对钓鱼岛的防卫义务,缔结美菲十年军事基地协定,强化地区内同盟关系 积极落实再平衡战略,奥巴马4月底访日,明确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2014年4月 美菲签署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中美博弈加剧,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明确承诺美国对钓鱼岛的防卫义务,缔结美菲十年军事基地协定,美国防部长指责中国破坏地区稳定,支持日本集体自卫权议案,加强美日战略武器合作,2014年6月 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驳斥美日的丑化言论,2014年7月 日本通过集体自卫权议案,美国第一时间表示支持,美日用F35加强中
7、程导弹及导弹拦截等战略武器技术合作,靠盟友!,强化地区内同盟关系 积极落实再平衡战略,中美博弈加剧,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中美关系:争吵中的合作关系,文化方面:朋友 经济方面:合作伙伴政治方面:竞争对手军事方面:相互敌对。,中美关系:争吵中的合作关系,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2014年11月11日晚,2015年9月25日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回望整个出访行程,既有回味深长的演讲,又有万众瞩目的“白宫秋叙”,还有联合国总部经久不息的掌声一幕幕外交经典场景贯穿始终,精彩纷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经济外交、公共外交、网络外交、大国外交、多边外交取得丰硕成果,赢得国际舆论广泛赞誉。,2017年4月6日,国
8、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指出,中美元首这次海湖庄园会晤对中美关系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双方要不断巩固已建立起来的关系,深化友好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尽到我们的历史责任。,自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不断抛出强硬言行,在钓鱼岛问题上胡搅蛮缠。日本海上保安厅海上保安报告2013精心编造了中国公务船对钓鱼岛周边“日本领海的侵犯”态势。安倍以日本周边安全形势复杂、恶化为由,强化自卫队职能和威慑力量,提高国防预算,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对待日本侵略的历史问题,安倍散布“侵略未定
9、论”,并多次以自民党总裁,在任首相身份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安倍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声称,日本不会仿效二战后德国向邻国道歉寻求和解。,2. 日本无视战后国际秩序,政坛右倾化加速。,安倍政治的核心内容就是“摆脱战后体制”。安倍在上台之初,便将修改和平宪法定位为“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现行日本国宪法是在二战后制定的,其第九条的内容尤为重要,主要是:日本永远放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此,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由于这一条款规定了禁止日本拥有军队和享有交战权及集体自卫权,限制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因此人们又将这部宪法称为“和平宪法”。战后以来,日
10、本右翼一直对此心怀不满,这也成为日本修宪和护宪两派之间争论的焦点。,日本右翼谋求修改“和平宪法”。,2014年7月1日,日本政府召开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这意味着日本战后以专守防卫为主的安保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该内阁决议案推翻了日本历届内阁遵守的“自卫权发动三条件”,提出了新的“武力行使三条件”:一、日本遭到武力攻击,或与日本关系密切国家遭到武力攻击,威胁到日本的存亡,从根本上对日本国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构成明确危险;二、为保护国家和国民,没有其他适当手段可以排除上述攻击;三、武力行使限于“必要最小限度”。,日本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内阁决议案。,
11、APEC会议,中日达成“四点共识”,首提“钓鱼岛”,四点原则共识为: 一、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二、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 三、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 四、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2015年9月17日,日本国会参议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通过了新安保法案。数以百计的日本宪法学者站出来,直指安倍内阁解禁集体自卫权、强推安保法案违
12、宪,但安倍不会收手。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反对安保法案;几十万、上百万日本民众走向街头,表达强烈反对的立场,但安倍视若无睹。主要在野党在国会集体抵制安保法案,并利用国会常规程序拖延和阻止法案表决,但安倍仍强行推进。,日本参议院强推新安保法案,为了牵制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并围攻中国,安倍把“价值观外交”作为战略外交的基础和纽带,高调表示要“立足于自由、民主主义、基本人权和法治等基本价值,展开战略外交”。,安倍积极推行“价值观外交”。,南海问题主要是南沙岛礁的主权争议和划界争议。中国是最早发现南海诸岛并最先开发南海资源的国家。按照“九段线 ”的划分,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群岛及其附近岛礁均属于中
13、国。,3.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挑衅。,菲律宾在20世纪6080年代出台的法令及地图等,黄岩岛均不在其领土界限内。1997年,菲律宾毁坏中国在黄岩岛的主权标志。1999年,菲律宾把“南沙群岛是菲律宾领土”列为修宪内容,2009年,菲总统签署领海线基线法,正式将黄岩岛划入其领土。2012年7月、在柬埔寨召开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菲律宾和越南试图推动东盟通过单方面拟定的南海行为准则,菲律宾还坚持将黄岩岛“争端”写入公报,但未获东盟其他成员国支持, 致使东盟45年来首次未能发表联合公报。,菲律宾不断挑衅,试图攫取黄岩岛等岛屿。,黄岩岛,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正式向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
14、庭递交所谓的南海主权仲裁请求,要求法庭就其“有关中国侵犯菲律宾领土主权”问题进行仲裁。 4月奥巴马访菲,双方签订防务合作计划,意图制衡中国。5月6日,两艘中国渔船在我国南沙半月礁作业时,遭遇菲律宾海警武装船只拦截和鸣枪威胁,其中一艘渔船及11名渔民被扣押。,菲律宾星报称,中菲关系今年以来因为南海争端变得紧张。2015年7月,位于荷兰海牙的常设国际仲裁法院审理了由菲律宾提交的南海仲裁案,中方对此表示不参与、不接受。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南海仲裁案”作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声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并否定了中国主张的“九段线”。 中方多次
15、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然而,一年后的南海安宁复归,秩序良好,没有谁想要去效仿菲律宾“状告”中国。(“都是礁”的裁决冲击多国) 8月6日,中国和东盟外长在马尼拉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上,顺利通过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文件(COC)。,1.油气资源丰富,著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万安西和北乐滩等十几个盆地,总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质储量约有126至
16、137亿吨。东盟国家正疯狂盗取南海石油 年采石油5000万吨 2.南海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 3.战略要冲之地,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航道: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 。,菲律宾为什么要在南海狂赌?,美国的催化作用:美国重返亚太,在背后推波助澜,围堵中国。美日联手制华,以南海争端为抓手,违背其不持立
17、场、不选边站队的承诺,对中国横加指责,为相关声索国提供策应和支持,旨在收获地缘战略与经济利益。南海问题国际化、地区化、司法化趋势加剧,各方博弈加深。,南海双轨思路,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新世纪以来,中印关系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并为解决边界问题及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由于受到历史问题尤其是边界冲突的影响,印度军方普遍对中国抱有敌意,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新一轮的炒作。,4. 中印领土争端是影响中国西南边陲安全的不确定因素。,2013年4月中印军队的“帐篷对峙”事
18、件和2017年印军越界事件再次证明,边界问题并不会因为两国达成合作协议而自然而然地得到搁置和解决,它仍然是中印关系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加之印巴纷争尚未根本消除,中国西南边陲的安全不可掉以轻心。,中印“帐篷对峙”事件中解放军打横幅提示印军越界,2015年5月14日至16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这是莫迪上任后首次出访中国。,越南是侵占我国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借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加强对南海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支持、挑动相关国家公开挑衅和对抗中国之机,越南和菲律宾等南海周边某些国家一道,蓄意渲染“中国威胁”,重申其对南沙和西沙群岛的所 谓“主权”和海洋权益, 挑衅行为持续发生。,5. 越南不断对
19、中国挑起事端,加大了我国维护海洋安全的难度。,2014年5月3日以来,越南对在中国主权范围内进行正常钻探活动的中海油田981钻井平台展开强力干扰。此后短短5天内,越南已经派出包括多艘武装船在内的共35艘各类船只对中方公务船和民用船进行了超过1200艘次主动的冲撞。此外,越南国内还发生主要针对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已有数十间工厂被骚乱者洗劫或纵火焚烧。,(二)非传统安全对中国周边环境的挑战,中国周边是全球核武器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随着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国周边核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一是核材料流失和扩散风险有增无减,地区紧张局势使恐怖分子获取、非法贩运核材料,甚
20、至制造核恐怖事件风险加大。二是核能开发利用风险增加,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已敲响安全警钟。 三是朝鲜半岛局势风云突变,成为中国 周边核安全的最大隐患。,1. 核安全问题。,朝核问题,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六方会谈”是目前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唯一可行的机制,也是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器。2013年2月,朝鲜进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使朝核问题再度陷入僵局。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要求朝鲜不再进行核试验,放弃核武器计划,并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13年下半年以来,局势有所缓和,朝韩对话恢复。但发展核武器是朝鲜的既定政策。因此,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
21、可能性。,近年来,随着美国收缩反恐战线,北约联军计划2014年从阿富汗撤军,“东伊运”等恐怖分子在寻找庇护的同时伺机而动,越来越呈现出“分散化”、“本土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令“三股势力”在中国境内的恐怖活动升级。目前的“三股势力” 活动,大多具备国际化的特点和背景。,2. 暴力恐怖主义。,恐怖分子已经不满足于个体自杀式爆炸、冲击地方党政军部门和小规模伤害无辜民众等作案方式,开始利用特殊的“政治时机”,在敏感度较高和人群密度较大的地点,以集体行动的方式,制造出骇人听闻的惨案。如天安门“1028”事件、新疆鄯善“626”事件、昆明火车站“301”事件、乌鲁木齐“522”爆炸案等。,为争夺网
22、络空间控制权、应对网络恐怖袭击及在未来网络空间战中抢占先机,中国周边各国纷纷出台网络安全空间战略,如日本在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网络“瘫 痪战”。俄罗斯、韩国、日本和 印度的国防部门都在加快网络部 队建设,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 军演。,3. 网络空间斗争。,2013年,美国“棱镜门”秘密监听项目事件曝光、国内网络谣言等所引发公共安全的危害,再一次凸显了中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问题。在网络空间规则制定上,中国参与起草的“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强调信息主权等,被西方 视为挑战欧美主导的网络空间 战略,未来各国围绕网络空间 的主导权、控制权和话语权的 争夺将愈演愈烈。,全球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
23、而中国水源短缺且跨界河流较多。近年来,中国对跨界河流境内部分的开发利用,引起周边一些国家的争议和担忧。当前主要的水资源纠纷有:中印水源争议、湄公河流域水源争端、中哈俄水资源分歧。俄罗斯认为中国对额尔齐斯河的取水量不断增加,将危及欧姆斯克市的水源供应及航运。俄罗斯还十分关切黑龙江流域的工业生产污染对其境内城镇用水的影响。,4. 周边水资源矛盾增多。,中国周边其他非传统安全挑战也不容忽视。 1、能源安全特别是马六甲海上通道和中亚石油管道受海盗和战乱影响严重; 2、“金三角”和“金新月”毒品基地使毒品走私及跨国犯罪活动猖獗; 3、海啸、地震引发生态环境危机; 4、“走出去”战略带来人员及资产的安全保
24、障问题等。,中国营造良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大举措,1、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2、奉行积极防御的安全战略,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 3、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缓解或解决与周边国家边界纠纷或领土主权争端的思路 4、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国与国之间互信 5、发展中美关系,密切两国利益,有助于改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多边是舞台,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积极主动开展周边外交。,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通过发展的手段,我们的周边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我们的周边外交工作要为国内大局服务,进一步
25、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习近平,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亲,诚,惠,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11月12日至14日出席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九届东亚峰会,并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亚信峰会期间,习近平、普京见证中石油和俄气签署购销合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上升到新台阶,乌克兰危机,伊朗核问题,制 裁,标志着美国以经济制裁改变地缘政治的企图落空,亚洲的经济增长已经逐步创造出一个地区内市场体系,通过地区内的协调可以增强能源安全。
26、,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上升到新台阶,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阵行进在阅兵式上。,由76名陆、海、空三军官兵组成的俄罗斯参阅方队,在天安门广场首次亮相。,中国领导人在访问周边国家时,就加速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出了许多新思路,达成了许多新共识。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 、泛亚铁路等诸多重大战略构想。,第二,建立更具战略性的经济合作框架。,一路一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是指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共同打造的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喀什红其拉甫巴基斯坦苏斯特洪扎吉尔吉特白沙瓦伊斯兰
27、堡卡拉奇瓜达尔港全长4625公里的交通大动脉。中巴经济走廊是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5月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的,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中国领导人不仅提出与周边国家合作的新思路,而且提出了保证这些设想落到实处的具体建议。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设立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印尼海上合作基金;为推进泛亚铁路等项目建设,中国提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为使中国与东盟合作朝着宽领域、深层次、 高水平方向发展,中国提出凝聚两点政治 共识和七个领域合作的“2+7合作框架”等。,第三,为与周边国家合作提供助力。,2013年10月,李克强出席第八届东亚峰会,在中国的周边外交中,人文科技交流从规模到质量和领域拓展,亮点纷呈。中俄已相继举办了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还将举办青年友好交流年。2015中印“友好交流年”,扩大友好合作的社会基础。未来3到5年,中方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第四,人文科技交流前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