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 有限公司文件名称 反不正当竞争程序 文件编号制订部门 制作日期 版本 A/0 页次 第 1 页 共 4 页未经允许,不得复印!10 目的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20 范围本程序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公司违反本程序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30 定义和职责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40 程序41 竞争行为411 公司应采取措施,不参与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412 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413 公司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42 公司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坏竞争对手;421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422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和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XXX 有限公司文件名称 反不正当竞争程序 文件编号制订部门 制作日期 版本 A/0 页次 第 2 页 共 4 页未经允许,不得复印!是该知名商品;423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424 在商品
3、上仿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仿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43 公司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44 公司不得采用财务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中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45 公司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46 公司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日期、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4
4、7 公司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471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472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473 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474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XXX 有限公司文件名称 反不正当竞争程序 文件编号制订部门 制作日期 版本 A/0 页次 第 3 页 共 4 页未经允许,不得复印!48 公司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49 公司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
5、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410 公司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4101 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4102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4103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三千元。411 公司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412 公司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市场、同行、消费者的监督。413 法律责任4131 公司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坏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6、所支付的费用 。4132 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133 公司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仿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然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仿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XXX 有限公司文件名称 反不正当竞争程序 文件编号制订部门 制作日期 版本 A/0 页次 第 4 页 共 4 页未经允许,不得复印!4134 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标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谡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135 公司用用财务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4136 公司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4137 经营者有违反被责令暂停销售,不得转移、隐匿、销毁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的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被销售、转移、隐匿、销毁财物的价款相应的罚款。50 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