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企业宏观环境分析,环境评估的重要性,任何企业都是在特定环境中活动和竞争,因此必须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接受环境的选择。当企业的活动安排与环境特征和发展趋势一致时,企业就容易获得生存和发展;当企业的活动与环境要求相悖时,企业就很难生存下去。因此,了解环境、根据环境条件选择所从事的业务和活动方式,是企业战略管理 过程的关键环节。,外部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边界之外的,对企业有潜在影响的各类因素。按对企业影响的直接程度,可以将环境分为 “一般环境”宏观环境分析 “产业环境”中观环境分析 “企业运营环境”微观环境分析,外部环境的分类,宏观环境是指那些对处于同一区域的所有
2、企业都会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社会四类。,宏观环境分析的目的,第一节 企业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所在地区政权的性质和政权的稳定性、立法依据和立法体系的完备情况、所在地区是否加入政治联盟及政治联盟的有关条款,以及政府的宏观产业政策等因素。 在政府介人经济的程度较深,政府对经济进行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环境下,政治环境是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万万不可忽视的因素。 对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的经济,由于过渡过程的波动和反复特征,政治环境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不连续性,有时甚至会出现宏观管理上的制度空缺或矛盾,使政治环境的复杂性提高。,政治环境分析的分类,1政
3、权的性质和稳定程度 2立法系统 3政治联盟 4产业政策,第二节 企业法律环境分析,1、国家的法律规范 2、国家司法、执法机关 3、企业的法律意识,第三节 企业经济环境分析,一般经济环境是企业最直接感受到的环境因素。从对企业的影响看,经济环境对需求和对竞争的影响形成对企业的压力。经济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对企业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的影响 二是对企业经营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响 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社会经济结构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经济体制 四、经济政策,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四个特点,一、全球信息化A. 世界各国信息产业加速发展。B. 世界软件市场及计算机网络市场迅速
4、发展。世界软件市场以20%30%的年增长率发展。,C. 全球信息化使敏捷制造成为主导生产方式。企业实施敏捷制造过程总体框架,识别市场机会,定义顾客价值,确定竞争形式,资源能力计划,决定是否联盟,反馈和学习,虚拟企业解散,虚拟企业运作,评估、选择伙伴,选择合作形式,D. 全球信息化使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全球电子商务增长情况 单位: 亿美元,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全世界跨国公司数量增长一览表,三、跨国公司之间兼并与联合形成高潮 四、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崛起,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生六大变化: A. 我国经济发展已从起步阶段进入起飞阶段。 B.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5、形成高潮 C. 居民消费热点发生变化 D. 买方市场形成 E. 中国已加入WTO,使中国企业发生深刻的变革 F. 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存在的七个问题 A. 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通货紧缩,需求不足。 B.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C. 经济周期性波动 D.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E. 产业结构急需调整。 F.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投资推动的外延扩大再生产 G.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发展,第四节 企业科技环境分析,一、社会科技水平 1技术发展 2技术的产业影响 3技术的社会影响 二、社会科技力量 三、国家科技体制 四、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立法,
6、众所周知的摩尔定律(More s law)被用来形容半导体科技的快速变革,其基本内容是:平均每过18个月,半导体芯片的容量就会增长一倍,成本却少一半。而“新摩尔定律”即光纤定律(Optical law)则是:Internet的带宽每9个月会增加一倍的容量,但成本也同时降低一半。 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有一个测算: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翻一番。到2003年,知识的总量将比20世纪末增长一倍;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到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的知识总量的1%。比尔盖茨曾经对微软
7、的软件开发人员说过:“再过四五年,现在的每句程序指令都得淘汰”。 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即LC,其涵义就是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学习Learning速度要大于变化Change速度。,第五节 企业社会及文化环境分析,社会文化环境通过两个方面影响企业,一是影响人口总量和人口分布、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他们对产业和对企业的态度;二是影响企业内人员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从而影响企业的士气。 与上述政治、经济、技术环境不同的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一般表现为渐进的,甚至是潜移默化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已经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企业不但是传统上认为的盈利性经济组织,而且是对自然、人类、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负有责任的组织,企业有责任协助解决诸如失业、国民教育、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等社会问题。,社会文化环境的分类: 1人口影响 2生活方式 3价值观改变 4工作态度 5、哲学宗教 6、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 7. 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