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 肌 梗 死,云南中医学院08级实习生:吴晓凤,目的要求,掌握心肌梗死的定义 掌握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熟悉心肌梗死的治疗要点 熟悉心肌梗死的护理诊断,一、概述,定义: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表现: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二、(一)病 因,(二)病 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 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 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h以上 心肌梗死。,三、临床表现,(
2、一)梗塞先兆,1. 频繁的心绞痛发作。 2. 心绞痛发作时限延长、程度加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 突发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律失常。 4. 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疼痛 全身症状(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 消化系统症状 心律失常 低血压和休克 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伴烦躁、大汗、心悸、气短 持续时间长 服镇静剂、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二)症状,(三)体征1.心脏浊音界可正常或轻至中度增大;2.心率多增快,也可减慢,心律不齐;3.血压早期可增高,后期降低。 (四)并发症1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2. 心脏破裂3. 栓塞4. 心室壁
3、瘤5.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心电图 (1)特征性改变 病理性Q波 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T波倒置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无病理性Q波,(2)动态性改变 (3)定位诊断 超声心电图 放射性核素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2)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与心绞痛鉴别,五、诊断要点,病史 + 症状、体征 + 各项检查,心电图为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实验室生化检查,六治 疗 要 点,1、院外处理2、一般治疗3、解除疼痛4、再灌注心肌5、处理并发症6、其他,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及处理并发症防止猝死。,1、院外处理2、一般治疗3
4、、解除疼痛4、再灌注心肌5、处理并发症6、其他,休息、吸氧、监测,1、院外处理2、一般治疗3、解除疼痛4、再灌注心肌5、处理并发症6、其他,杜冷丁、吗啡、安定、 硝酸甘油,1、院外处理2、一般治疗3、解除疼痛4、再灌注心肌5、处理并发症6、其他,(1)溶栓治疗:6小时内:尿激酶、链激酶。 (2)经皮穿刺腔内冠脉成行术 (3)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院外处理2、一般治疗3、解除疼痛4、再灌注心肌5、处理并发症6、其他,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控制休克:补充血容量、升压、 纠正酸中毒 治疗心衰:强心、利尿、 扩血管,1、院外处理2、一般治疗3、解除疼痛4、再灌注心肌5、处理并发症6、其他,
5、抗凝治疗(肝素等) 极化液治疗 促进心肌代谢药物,七、护理诊断/问题,疼痛:胸痛 与心肌坏死缺血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衰和心源性休克。 恐惧 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有关。,八、护理措施,1、饮食与休息:第一周完全卧床休息(谢绝探视) 2、给氧:6-8l/min 3、心理护理: 4、病情观察 5、药物护理:溶栓治疗,持续性胸痛超过半小时发病在6小时以内年龄在70岁以下两个肢导S-T段抬高0.1mV,或两个或更多的胸导S-T段抬高0.2-0.3mV,溶栓治疗适应症:,禁忌症:,2周内有活动性出血有脑出血出血性疾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九、健康指导,饮食调节 戒烟 心理指导 康复指导 用药指导 照顾着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