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审题培优(三)实验探究类练习.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23887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审题培优(三)实验探究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审题培优(三)实验探究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审题培优(三)实验探究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审题培优(三) 实验探究类1.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诱导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D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解析:在孵化早期,向有尾鸡群体产生的受精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无尾性状的产生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胰岛素诱导基因突变(aA),二是胰岛素影响了胚

2、胎的发育进程。要探究小鸡无尾性状产生的原因,可以让乙群体与甲群体(aa)杂交,在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观察孵化出的小鸡的性状,若 F1出现无尾,则说明胰岛素能诱导基因突变,若 F1全为有尾,则说明胰岛素没有引起基因突变。2.某野生矮茎豌豆种群中发现了几株高茎豌豆,经基因检测,该突变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判定基因突变的类型。解析:答案:让突变体自交,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该突变为显性突变;若自交后代未出现性状分离,该突变为隐性突变。3.果蝇是遗传学的良好材料。现有果蝇某性状的纯种野生型雌、雄品系与纯种突变型雌、雄品系(均未交配过

3、),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P 突变型野生型F1 雌、雄相互交配F2 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80 82 76 77该性状仅受一对基因(B、b)控制,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从实验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 。 (2)从实验结果还可推断突变型对野生型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F 1果蝇的基因型为 。 (3)若要进一步验证以上推断,可从 F2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则应选择 F2中表现型为 果蝇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若杂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推断成立。 2解析:(1)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为 BBbb,

4、F1为 Bb,F2为BBBbbb=121,表现型为 31。根据 F2的表现型排除常染色体遗传,判断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2)若突变型对野生型为显性,F 2中雌果蝇全为突变型,可推出突变型对野生型为隐性。根据实验结果推断亲本为 XbXbXBY,F1为 XBXb和 XbY,F2为 XBXbX bXbX BYX bY。(3)根据摩尔根实验,选用 F2中 XBXb和 XBY 杂交,后代为 XBXBX BXbX BYX bY。也可选用 XbXb和XBY 杂交,后代为 XBXbX bY。答案:(1)X 若为常染色体遗传,F 2的性状分离比应为 31;与结果不符,故为 X 染色体遗传(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5、2)隐性 X BXb、X bY(3)野生型雌、雄(突变型雌蝇和野生型雄)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雄果蝇=211(野生型雌蝇突变型雄蝇=11)4.小鼠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 1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请回答:(1)控制小鼠尾形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弯曲尾性状为 性。 (2)在一次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中,F 1中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T),推测可能是父本产生配子时 B 基因突变为 b 或 B 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为检验是何种原因所致,某研究小

6、组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鼠交配得 F1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再让 F1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得 F2,若 F2幼鼠中雌雄= ,则为 B 基因突变为 b 基因所致;若 F2幼鼠中雌雄= ,则为 B 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 解析:(1)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 1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后代雌雄表现不一样,且雌性后代与父本表现型相同,雄性后代与母本表现型相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正常尾是隐性性状,弯曲尾是显性性状。(2)F 1中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T),若是父本产生配子时 B 基因突变为 b,则该小鼠基因型为 XbXb,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

7、鼠(X BY)交配所得 F1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基因型为 XBXb),再让 F1雌鼠(X BXb)与弯曲尾雄鼠(X BY)交配得 F2,F2幼鼠中雌雄=11;若是 B 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小鼠基因型为 XbX-,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鼠(X BY)交配所得 F1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基因型为 XBXb、X BX-,且二者各占 1/2),再让 F1雌鼠与弯曲尾雄鼠(X BY)交配得 F2,后代中基因型为 (XBXB、X BXb、X BY、X bY)、1/2(X BXB、X BX-、X BY、X -Y),其中 X-Y 致死,则 F2幼鼠中雌雄=43。综上所述,若 F2幼鼠中雌雄

8、=11,则为 B 基因突变为 b 基因所致;若 F2幼鼠中雌雄=43,则为 B 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答案:(1)X 显 (2)11 435.(2017巴蜀黄金大联考)果蝇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1)摩尔根等人运用 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已知果蝇的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基因。现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 F1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有眼为 性状;再将 F1雌雄果蝇相互杂交,若 F2表现型及比例(无变异发生)为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9331,则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 (填“位于”或“不位于”

9、)号染色体上。 (3)已知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在号常染色体上。如果在一翅型正常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卷翅的雄性个体,这种卷翅究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请进行分析和探究。3推测:如果卷翅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卷翅雄性个体最可能为 (填“纯合子”“杂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如果卷翅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该卷翅雄性个体最可能为 (填“纯合子”“杂合子”或“隐性纯合子”)。 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以上推测: 。 结论: 。 解析:(1)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

10、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属于显性性状;所以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 F1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亲本都是纯合子,且无眼和黑檀体均为隐性性状;将 F1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 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933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不位于号染色体上。(3)已知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在号染色体上即常染色体上。如果卷翅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卷翅雄性个体最可能为杂合子,即由基因型aaAa,性状才会改变;如果卷翅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该卷翅雄性个体最可能为隐性纯合子。要确定卷翅究竟是由于基因突变

11、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可用这只卷翅雄性个体与多只正常雌性个体交配。如果卷翅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 AaaaAaaa=11,即后代出现卷翅个体与正常个体且数量比接近 11;如果卷翅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交配类型为 AAaa 或 Aaaa,即后代全部是正常个体或正常个体数量多于卷翅个体。答案:(1)假说演绎 (2)显性 不位于 (3)杂合子 隐性纯合子 用这只卷翅雄性个体与多只正常雌性个体交配 如果后代出现卷翅个体与正常个体,且数量比接近 11,则卷翅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如果后代全部是正常个体或正常个体数量多于卷翅个体,则卷翅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