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学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234657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325 大小:3.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学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5页
2013学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5页
2013学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5页
2013学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5页
2013学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训 作业 (交流 ,PPT)考察 一所 幼儿园的环境 ,分析可能对幼儿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 ,完成一份简易报告 .调查 一所 幼儿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完成一份简易报告 .作一份有关幼儿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 ,完成一份简易报告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的矫正 没有耐心 打架骂人 偷窃 残害小动物 说谎 遗尿症 多动症 学习障碍 性别认同障碍 孤独症 厌食 口吃 睡眠障碍 退缩性行为 吃手指和咬指甲第一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n 一、概念简介n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n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概念简介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内涵传统观点认

2、为:健康是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46年曾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横向纵向心身疾病 病因或发病过程与 心理因素 明显有关的一类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伴有、也可能并无组织的损伤。 国际疾病分类法: 1、有肌体组织病变的心身疾病,如哮喘、皮炎、 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寻麻疹等; 2、无肌体组织病变的心身疾病,如心因性斜颈、心因性

3、呃逆、过度换气、心血管神经症、心因性痛经等。考试焦虑症 、 出国焦虑症情绪与丘脑、激素公交司机被 82岁乘客骂两站地后晕倒 司机感到不适后停车昨日 10时 30分许,记者联系上了当事司机祝江,交谈中,他说仍感到胸口发闷,身上冒虚汗。他说: “ 如果我有错,乘客打我、骂我都行,什么错都没有,他还不停地骂,特别难听,我也是被气坏了,实在受不了了。 ”祝江说,当时,华侨新村站点处停着一辆大客车、一辆轿车,他进不了站点,就把公交车停在轿车后边,等乘客上下车后,关上车门发动车,左转准备进入行车道。这时,有人不停拍打车门,见还有乘客后,他就打开了车门,没想到上车后,这名老人就不停地骂他。 他说: “ 当时

4、,门前已经没人了,老人是从车后边过来的,根本看不见。上车后,他说我不等他,不停地骂,挺难听的,我就说 您都那么大岁数了,别再骂了,谁都有爸妈 ,没想到他骂得更厉害了,那么多乘客劝也不行。 ”在老人不断的骂声中,车辆行驶至西解放立交桥下桥方向时,祝江感到 胸口非常难受 。为防止发生意外,他就赶紧把车靠边停下,起身准备劝说老人不要再骂。这时 ,他忽然觉得非常难受,身体一直哆嗦,随即就昏倒在车内。 他说: “ 当时,我真是被气坏了,多亏那么多好心的乘客帮忙,谢谢大家。 性格 ABC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是 :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急迫感强,富有竞

5、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 (心血管疾病 ) B型性格的特征是 :遇事从容不迫,工作条理性较强,生活态度轻松愉快,积极乐观。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 B型比 A型人好。 B型性格的人很少有心理疾患,他们能从容不迫地应对现实中的人和事,即使患病,也较容易痊愈。 C型性格的特征是 : 性格内向,长期抑郁而又不善于表达,表面沉默不语,逆来顺受,但怒气难消。有精神创伤史,大多有父母不和或有过感情创伤,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生气又不对外人宣泄;极小的生活事件便可引起焦虑

6、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压抑怒气,往往为取悦别人而取消自己的需要。 (癌症 ,3倍 ) 心宽体胖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的 含义是指心理发展达到 相应年龄组幼儿 的正常水平 ,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1) 婴幼儿的心理不同于成人心理。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的方面。幼儿心理健康主要指幼儿在特定 社会文化背景 下 认知、情绪、社会性和行为 四方面不断发展的能力。2) 年龄特征明显幼儿的年龄特征,总体上说是好奇、好问、好动、热情、率真、投入。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他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都带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特点。案例 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做教具,突然骅骅跑了进来,

7、皱着眉头说: “ 崔老师,你把剪刀给我!我要把他们的脖子都剪断。 ” 我吓一跳,说: “ 这是很危险的,小朋友之间不能做这么危险的动作,这是不对的。有什么事情你告诉崔老师,好吗? ” 骅骅说: “ 我就要剪刀剪死他们。 ” 我问: “ 他们是谁? ” “ 他们,所有小朋友全都剪断,我要把他们都杀死! ” “ 为什么呢? ” “ 他们说讨厌我。 ” “ 你做了什么,他们会这么说? ” “ 反正我就要把他们杀死,全部都杀死!谁让他们说讨厌我? ” 原来,今天餐前活动时间,郭老师给小朋友们放动画片,正当大家看的开心时,骅骅突然跑过去把电脑电源拔掉了。郭老师见状立刻拉开他唬他说,电脑不能乱碰的会坏的,

8、你看,都黑(屏)了。小朋友们齐声说: “ 讨厌骅骅,讨厌骅骅 ” 案例: 在班里她不说话,不与同伴交往,不爱玩玩具,不运动,不愿做操,她拒绝参加班里组织的任何活动,一人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不让小朋友接近她。老师同她讲话时她有时会露出很害怕的眼神,有时她会把头扭到一边装没听见不理你。小朋友和她接近同她交往时,她要么不理会,要么推开小朋友,甚至用双手捂着脸哭。经过观察,婷婷虽然不同人交往,但她会用眼睛注视老师和小朋友的活动,当有的小朋友做出滑稽的动作时,她也会哈哈大笑,而当她发现有人看她时,她会立即收起笑容,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1、 动作发展正常2、 智力发展正常3、 性格特征良好

9、 4、 情绪反应适度5、 行为统一协调6、 人际关系融洽7、 自我意识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动 作 发 展 总 体符合常模宝宝大动作发展顺序宝宝精细动作发育顺序 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语言发展阶段心理健康教育 广义: 是一切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和人格健全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的有关教育、学科渗透和社会影响。 狭义: 是学校范围内的、以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和人格健全为目的的专门教育 。 从内容看: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从性质看: 发展性教育、补救性教育 从途径看: 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从类型看:团体发展性教育、团体补救性教育、个别发展性教育、个别补救性教

10、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是围绕幼儿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 ,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幼儿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从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 三层含义:1、 促进2、系统3、预防和干预幼儿心理健康保健的内容 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 一) 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 要幼儿阶段是儿童各种素质结构发展的奠基阶段,是儿童健康心理开始形成的关键期。以同伴

11、关系发展为例。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差的儿童青少年,日后的自我适应也较容易产生困扰,包括学校适应不良,较低的学业成就,较高的退学率和辍学率,较高的少年犯罪倾向以及成人期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等。以自我控制为例。四、五岁时能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儿童,十余年后,其在学业成绩、社会适应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 二) 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需要据全国 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 4-1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其中幼儿占很大比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 3000名 3-4岁的幼儿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 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 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 5.8%的幼儿焦虑

12、、紧张, 20%的幼儿表现出多动、坐立不安, 25%的幼儿表现出偏食, 22%的幼儿性情古怪。林达等在 中美儿童发展 报告中指出, 3周岁美国儿童的微笑率比同年龄的中国儿童多 55.6%2004年 6月 4日 光明日报 在国内首次公布了 15个城市的儿童心理问题的 调查结果, “ 注意力差、容易分心,难以完成任务,在幼儿园坐不住,来回走动 ” ,被列为十大问题之首,其余九种问题分别是 “ 偏食挑食、吃饭慢、不肯吃硬的食物 ”“ 明显多动 ”“ 多分依恋,缠人 ”“ 不适当的吮吸行为 ”“ 孤僻,难与同伴交往 ”“ 过分好强,处处争第一,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批评 ”“ 每天痴迷电视、游戏达数小时 ”

13、“ 违拗性严重 ”“ 有睡眠问题 ” 。 ( 三) 改变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需要 。1、偏重身体健康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偏重智力培养,忽视人格的促进不少幼儿园往往把检测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但对幼儿的入园焦虑(子子例)、过度依赖、爱发脾气、任性等心理问题却不以为然。分离焦虑有一个 8个月大的孩子总是哭,让妈妈非常发愁。 “只要我离开一会儿,他就会放声大哭。我上卫生间他也哭,我只好按着门,露出一道缝隙,让他看见我。”孩子刚出现分离焦虑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妈妈,让妈妈感到疲惫和苦恼,但也因此说明母子已形成牢固的依恋关系。反之,则说明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情绪性障碍。分离焦虑时孩子出生后要经历的第一个难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健康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