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课件乳腺肿瘤超声诊断.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231333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244 大小:14.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乳腺肿瘤超声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医学课件乳腺肿瘤超声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医学课件乳腺肿瘤超声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医学课件乳腺肿瘤超声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4页
医学课件乳腺肿瘤超声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乳腺肿瘤超声诊断,天津肿瘤医院 张晟,乳腺超声诊断条件,1. 全数字化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2. 7.5MHz以上高频探头3. 经期前检查最佳,乳腺超声诊断优点,1. 简便,易行,无损伤,适用于各类乳腺、各部位的检查2. 适用于致密型乳腺内肿块的检查3. 对乳腺内囊、实性肿物鉴别准确4. 高频探头可发现0.3-0.5cm的微小肿块、1mm的微钙化灶5. 可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并可准确定位6. 可同时观察腋下、锁上及其它脏器有无转移7. 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显示可提高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解剖概要,组织结构: 乳腺:腺泡 小叶 腺叶 乳腺 导管:小叶输乳管 乳腺导管 韧带:cooper韧带,从

2、皮下脂肪向乳腺内延伸至后筋膜 脂肪和结蒂组织。 血供: 动脉:内乳动脉、外乳动脉、肋间动脉 静脉:浅静脉 乳静脉 颈浅静脉 颈前静脉深静脉:乳内静脉 同侧无名静脉与动脉伴行的静脉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部分静脉 肋间静脉 奇静脉,淋巴 乳房外侧淋巴 腋下淋巴结群 乳房上部淋巴穿胸大肌淋巴管 乳房内侧淋巴管 内乳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双侧交通性淋巴管 乳房深部淋巴网:腹直肌鞘和肝脏的镰状韧带淋巴 肝脏解剖位置 26肋间 浅筋膜浅、深层之间。后为胸大肌筋膜及胸大肌。,锁骨下淋巴结,乳腺超声诊断缺点,1. 对0.5cm的微小肿块难以定性诊断2. 对炎性乳癌和炎性肿块鉴别有一定困 难3. 对极小细纱状或点

3、状钙化灶显示不清 楚4. 检查结果易受检查者经验、手法、探 头频率等因素影响,正常乳腺声像图表现,正常乳腺由浅层至深层依次分为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其间有悬韧带、乳腺腺体(包括腺叶及乳腺导管)、浅筋膜深层、胸大肌、深筋膜直抵肋骨。,生理情况下乳腺组织超声表现:,一青年未生育妇女:乳房体积小,圆锥形,乳管扩大, 小叶形成,腺体层增厚,脂肪组织少。,二哺乳后中年妇女:,乳房较肥大、下垂,腺体层相对变薄,脂肪层增厚,一般比例为1:1,呈网状光点稀疏。,三老年妇女:乳腺腺体萎缩、变薄,结缔组织增多, 脂肪组织比例腺体。,四妊娠期:,腺体小叶增多、增大,小叶内腺泡增多。 图象显示腺体层增厚明显,回声均

4、匀,五哺乳期:,1. 小叶腺泡大量增多,腺腔增大。2. 腺体内乳管扩张、增粗,乳汁积存时尤为明显。3. 扩张的乳管向乳头方向放射状分布。,正常(肌肉),再造乳腺,常见病理声像特征,1.蝌尾征 多见乳腺的含液性或实性肿块,如乳腺囊性肿物或腺纤维瘤,其后方回声增强且呈内收型,如蝌蚪尾状。 2.中间声影 也称中央声影,在乳腺恶性肿瘤中,存在较复杂的界面,透声情况不一致,后方衰减程度不同,衰减较大的部分可见声影,肿瘤后方仅部分区域出现衰减声影,被称为中间声影。 3.蟹足样浸润 乳腺恶性肿瘤边缘向周围组织扩散,边界形成毛刺样,形态称蟹足形而称之蟹足样征象。 4.三条带征 形态规则透声较好的乳腺肿块,其后

5、方呈蝌尾征,与两侧边缘所见两条侧影,组成所谓三条带征。此声像有利于良性肿瘤的诊断。,病理声像观察与分析,1.边界 是否光滑整齐,有无包膜,边缘有否形成毛刺状改变,即蟹足样浸润,这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内部回声 回声强度(分强回声、弱回声、无回声、混合型回声)。 3.后壁及后方回声 肿块后壁回声是清楚、整齐、光滑,还是模糊、不规整或消失。后方回声的强度及状态的观察,应注意有无声影或中间声影,有否蝌尾征及蝌尾的长短,两侧方有否侧声影等,对分析肿块的透声情况以及良恶性的鉴别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依据之一。 。,4.动态观察 实时观察中推动乳腺肿块,注意肿块移动情况,肿块前壁与皮肤及肿

6、块后壁与胸壁有否粘连征象。也是良恶性肿块的鉴别之一,乳腺良性疾病声像图 表现,一乳痛症,1. 乳腺腺体局限性片状或大面积增厚,轮廓 不清或边界模糊,内回声低。2. 纤维组织增生时,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 均匀。3. 合并导管扩张时可见囊状结构,及微小囊 变区。4. 伴有增生结节时,增厚腺体内可见境界较清的小低回声区。,二 脂肪坏死,1. 病变位于乳房浅表脂肪层内。2. 早期坏死区为脂肪液样弱回声区,或强回声区中间有液化腔。3. 纤维组织及肉芽增生时,边界清楚,后方可有衰减。4. 以脂肪成分为主时,为中低回声反射。,三 乳腺炎症,1. 多在产后哺乳期,多位于乳房外下象限区。2. 炎症期局限性片状低

7、回声区,光点强弱不等 ,分布不均匀。 3. 脓肿期可见一个或数个不规则液腔,脓汁稠厚伴有纤维组织时为不均质弱回声区,可是强回声光斑。4. 病变面积大,不规则,边缘增厚不光滑,多向乳头方向延伸。,四 积乳囊肿,1. 肿物轮廓明显,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有一定弹性感。2. 内部回声光点分布均匀,水分较多时,光点稀疏,似无回声反射;水分较少时,光点密集,强回声;水脂分离时,可是脂液分层样;水分吸收时,乳汁稠厚呈均质的中低回声;乳汁结成硬块时呈中强回声。,五 乳房囊肿,肿物边界清楚,边缘光滑、整齐,内呈无回声反射。较大囊肿内可见稀疏光点漂移,后方回声明显增强。,乳腺良性肿瘤,一 乳腺纤维腺瘤,1. 多见青

8、年妇女,单发或多发,13cm大小或更大。2. 多数呈圆形、椭圆形,少数呈分叶状或扁平状。3. 中低回声反射,回声光点分布均匀,纤维组织成分较多时回声光点增粗,可有较大钙化斑。有出血坏死时,可出现局灶性无回声区。4. 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后方回声不衰减,部分可是侧方声影5. CDFI可见血流信号显示。,二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 多见中年妇女,肿瘤体积较小,多合并有乳管扩张。2. 乳管扩张堵塞可形成囊腔,肿瘤靠近囊壁边缘内凸性生长。3. 肿物多数呈中、低回声反射,边界尚清,不规则,无明显包膜回声。,三 乳腺错构瘤,1.易发生于中年妇女或绝经后,易与纤维 瘤混淆。多生长在乳腺边缘。 2.肿物以等

9、回声多见,以脂肪成分为主时回声偏低;以纤维组织和血管成分为主时回声中、强,粗糙,光点分布不均匀。,四 乳腺囊性增生,1.常见于中年妇女,单发或多发,囊腔大小不一,2.0mm2.0cm不等,可发生在 双乳。 2.囊腔单发,圆形或扁圆形,边界清楚,不规则,极小囊不易显示。多发囊可散在分布或相互融合成网状。,乳腺恶性肿瘤超声诊断,一 常见类型乳腺癌声象图表现:,1.内部回声: 低,不均匀,坏死形成时可见液腔。部分病人有强回声钙化斑。 2.形状: 不规则,边界不整齐,凸凹不平或有角状突起。较大肿块可呈分叶状。 3.边缘回声: 不光滑,无明显包膜,呈蟹足状浸润性生长。 4.恶性晕:癌块周围壁结构改变,表

10、现为壁厚薄不均匀,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形成“云雾状”晕环。 5.后方回声: 衰减,不衰减,增强,侧方声影等。,特殊型乳腺癌表现:,1. 硬癌,不规则,无包膜,向周围组织浸 润明显,纵横比1,肿块回声低,后方 衰减明显。,2. 髓样癌,边界清楚,边缘较光滑,内呈低回声反射。易发生出血、坏死形成液腔,后方回声增强。,3. 乳头状导管癌,肿块呈乳头状,边界欠清楚,形状不规则。少数壁一定范围内有多灶性低回声团块。肿瘤位于乳管腔内时可伴有乳管扩张。肿物边缘不光滑,基底部较宽。,4.炎性乳癌,易发生在产后和哺乳期。肿瘤区域内有片状低回声区,无明显边界,也可见不到肿块轮廓。乳腺正常结构紊乱,可是散在不规则低

11、回声区。皮肤受累水肿时,表现增厚。,三 乳腺肉瘤,1叶状囊肉瘤,多见于中年妇女。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瘤体大,边缘光滑,可见完整包膜,肿瘤与周围乳腺组织界限清楚。内部回声中等偏低,常伴有增强的回声光点,分布及密度不均。瘤内有粘液变时,可见散在回声减弱区或大小不一的囊腔。,2.淋巴肉瘤,较罕见,患者多较年青。肿瘤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呈多结节融合状,边界较清楚,肿瘤弥漫浸润时,全乳腺区域可呈弥漫低回声反射,中间可见强回声光点和光带反射。,乳癌转移超声表现:,1. 锁上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的形状是卵圆形和半月形。可以单发,多数为多发,可互相融合呈分叶状,肿瘤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边缘光滑整齐,包膜完整,内部回声有两个表现:(1)回声低且分布均匀,内无任何管道结构和其他回声,是典型的转移灶图象;(2)低回声的中心可见高回声反射且不规则,肿瘤周围有低回声晕带,提示有癌转移征象。,其它,关于钙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肿瘤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