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性教育”概念介入 對E世代青少年愛滋病的防治,2,指導老師,趙櫻花,3,組員名單,張家淇0952304058 洪滋螮0942304093 胡乃元0952304063 陳世珊0952304084 林幸兒0952304065 楊嘉琦0952304089 陳思穎0952304095 包孝渝0952304081 陳宜榛0952304097,4,前言,近年來台灣有關青少年性方面的論述,多著重在調查他們的性知識與性態度,強調青少年性問題的氾濫,藉以凸顯性教育的必要性。,5,駱(2006)研究指出,青少年性行為所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有: 感染性病與愛滋病。 青少年懷孕導致輟學。 青少年性行為過早與危險、
2、都會夜生活所導致的健康與社會問題。,前言,6,研究背景 目前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與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mptoms,AIDS),俗稱愛滋病,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健康議題,其死亡率佔全球所有疾病排行第一位(行政院衛生署,2007)。,前言,7,晏涵文(2005)研究指出青少年上網提問的主要八大關注性相關主題分別是: 性生理。 性發展。 自慰。 避孕與懷孕。 性別取向。,前言,8,兩性問題。 性相關資訊。 以及一般生活議題。,前言,9,目的 1.提供性教育概念之相關訊息給予青少
3、年及各層級教育機構之參考。 2.提昇青少年愛滋病防治觀念。 3.有助於控制與防治全球愛滋病流行。,前言,10,研究之重要性,前言,性疾患,高量荷爾蒙 所引發的變化,大量的性慾望 與性好奇,非預期性行為,意外懷孕與墮胎,11,性教育是一個廣泛教育計畫,是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或女人的教育計畫,以產生社會和道德所能接受的態度和個人行為,所以亦稱人格教育,在教育內容部分不僅包含生理知識,還強調有關兩性之間態度的發展與指引。,前言,12,愛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這個名稱來自1981年在美國發現一群原先身體健壯的年輕、男同性戀者感染了肺囊蟲
4、肺炎、口腔念珠菌和患有卡波西氏肉瘤等。,文獻查證愛滋病定義,13,文獻查證診斷標準,14,1984年第一名病例累積到今年10月,台灣已經有15,345人感染愛滋病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宣稱愛滋病是本世紀三大疾病之一。,文獻查證,15,目前可分為兩型 HIV-1:是大多數國家中最主要造成愛滋病的病因,感染HIV-1後超過90%的患者會在10-12年內發病成為愛滋病患。 HIV-2:主要分布在西非,感染HIV-2則往往沒有相關的疾病。,文獻查證致病因子,16,愛滋病的病因,是感染人免疫缺乏病毒(HIV,俗稱愛滋病毒),屬於人反轉病毒的一種,目前可分型即HIV-1型及HIV-2型。 受愛滋病毒感染侵犯
5、的宿主細胞為T4巴細胞。,文獻查證致病原,17,1983-1984年間法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分別自血液中分離出病毒。 HIV-1:起源可能是來自非洲猩猩。 HIV-2:與猿猴免疫缺乏病毒相似,因此它的起源可能也是來自非洲的猴子。,文獻查證發生情形,18,目前愛滋病患者最多的地區是非洲地區。 截至西元2004年止,文獻查證發生情形,愛滋病毒感染 人數超過6千萬人,造成2千萬以上 的人口死亡,產生1千3百萬名 的愛滋孤兒,19,愛滋病毒之愛滋病存在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唾液、眼淚、乳汁、腦脊髓液、羊膜水、骨髓液及尿中,文獻指出僅有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及乳汁才能導致感染。,文獻查證感染途徑,20,文
6、獻查證感染途徑,21,根據臺大醫院的調查,臺灣地區患者的症狀,以不明原因的發燒、腹瀉、體重減輕、咳嗽、口腔念珠菌等感染最為常見。,文獻查證症狀,22,感染愛滋病毒之後,開始沒有任何症或舒服,但過幾週,部分病患可能出現短暫性,似“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的輕微全身性症,持續約幾天或幾週,爾後大部分症可自然消失,而進入無症的態,即所謂潛伏期。,文獻查證症狀,23,愛滋病毒感染後的潛伏期有二種說法: 感染後約2-6星期出現感冒樣的原發性感染症狀。 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出現臨床症狀的期間,一般是5-10年(目前稱為隱形期或次臨床期) 。,文獻查證潛伏期,24,愛滋病毒感染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血液才會產生愛滋病毒
7、抗體,因此在感染後的早期,可能因抗體尚未產生,而檢驗呈陰性反應,此即為空窗期。,文獻查證空窗期,25,空窗期約是愛滋病毒感染後6-12週內,過去也有零星的報告發現空窗期長達12個月。 隨著檢驗方式的進步,空窗期已可以縮短到1-2星期。在此期間,患者體內的愛滋病毒病毒量最高,傳染力強。,文獻查證空窗期,26,初期超過50%的患者會出現像感冒、類似傳染性單核球過多症,而後這些症狀消失,患者進入無症狀的隱性期或次臨床期。 在過去的自然病程調查中發現,大多數患者在5-10年後發病成為愛滋病。,文獻查證病例定義,27,LISA(酵素免疫分析法) 。 Western blot(西方墨點試驗) 。 P24抗
8、原試驗。 病毒培養。 聚合鏈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分支DNA(bDNA)。,文獻查證檢驗方法,28,衛生署的指定醫院或各縣市衛生局所接受愛滋病毒的檢驗。 停止可能感染愛滋病毒的危險行為。 如為陽性再次確認 接受指定醫院追蹤治療。 如為陰性三個月後再次接受檢驗。,文獻查證檢驗方法,29,1981至200612月底止,依合國愛滋病組織預估:,文獻查證愛滋病治療,全球存活之感 染人為3950萬,新增感染 人為430萬,290萬人 死於愛滋病,30,雞尾酒式混合法藥物,可以控制病情及延緩發病時間,但均非根治藥物。 伺機性感染的治。 心上的輔導及支持
9、性法,補充體以減輕症和低痛苦。,文獻查證愛滋病治療,31,愛滋病之預防保健(prevention health care)目前的藥物治療可以改善存活率,但仍無法治癒愛滋病患(疾病管制局,2007 )。,文獻查證愛滋病治療,32,要有忠實可靠的性伴侶,並正確及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性交易或性服務之消費。 不要與別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如剃刀、刮鬍刀、牙刷或任何尖銳器械、穿刺工具 。 使用拋棄式空針、針頭。,文獻查證預防方法,33,避免不必要之輸血或器官移植。 性病患者儘速就醫。 當您的性伴侶無法提供安全性行為,又不願做好愛滋病防範措施時,就應拒絕與其發生性行為。,文獻查證預防方法,34,陰莖
10、勃起時尚未接觸性器,就應立即套上保險套。 將保險套緣捲到陰莖根部。 保險套尖端沒有儲囊則保險套尖端應留空隙,以儲存精液。 性交後應在陰莖尚勃起時,固定保險套邊緣退出,留意不可使精液外露。,文獻查證保險套使用要點,35,若保險套破損,應立即使用沙精劑。 保險套只能使用一次,不可重複使用,即在雙次射精時亦然。 可使用水溶性潤滑劑。 放置陰涼、乾燥處,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以免乳膠變質。,文獻查證保險套使用要點,36,台灣地區自民國73年發現第一名愛滋病感染個案後,平均通報感染個案年增加率約20,而富有生產力的年輕人是愛滋病的高感染群,其中年齡分佈從20-39歲,佔愛滋病感染人數之70,推算這些年輕人有
11、可能於青少年時期就已經感染愛滋病了(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7)。,文獻查證衛生教育相關研究,37,在尚無疫苗做有效的預防時,於性行為過程中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仍是預防愛滋病藉由性行為傳染途徑感染的有效預防策略之一(陳品儒、晏涵文,2005)。,文獻查證衛生教育相關研究,38,陳秀屏(2007)研究指出五專學生愛滋病相關知識現況、性活動特性,並利用健康信念模式及社會認知理論(自我效能),探討學生從事預防愛滋病的行為意向與信念之關係。 男生215名、女生161名、四年級學生。,文獻查證衛生教育相關研究,39,文獻查證衛生教育相關研究,絕大部分研究對象知道愛滋病主要傳播途徑。 但仍有對捐血
12、、蚊蟲叮咬等會感染愛滋病毒的錯誤觀念存在。,40,文獻查證衛生教育相關研究,41,文獻查證衛生教育相關研究,42,文獻查證衛生教育相關研究,43,文獻查證衛生教育相關研究,44,研究工具,45,參考文獻,丁志音、陳欣欣(2000):預防最為上策民眾的愛滋病性病防治信念與對保險套的看法。中華衛誌,19(3),180-192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7):HICV/AIDS統計報表(民國73年至96年10月31日)。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http:/www.cdc.gov.tw/index_info_info.asp?data_id=7515 邱永仁(2003)愛滋病醫療照護之探討台灣醫界
13、,46(3),32-35。 賴慧娟、莊鳳葉(2002)淺談愛滋病防治馬偕護理,45-47。 陳品儒、晏涵文(2005)民眾對愛滋病及保險套態度、使用保險套行為意向及相關因素探討台灣性學學刊,11(1),19-36。 駱俊宏(2006)性教育概念介入對E世代青少年愛滋病防治成效之探究台灣教育,639期,37-39。,46,參考文獻,陳秀屏(2007)五專學生預防愛滋病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研究論文,2007年12月取自http:/www.cdc.gov.tw/index_info_info.asp?data_id=7515 翟宗悌、鄔佩麗(2007)在團體中探索青少年的親密世界中華輔導學報,22,119155。 晏涵文(2005)原住民性教育教材之設計與發展:以原住民青少年性教育教學輔助媒體為例台灣性學學刊,11(2),25-40。 彭雪萍、廖彥琦、陳淑娟(2007)照顧一位感染愛滋病毒的長期血液透析病患 之護理經驗(2006)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第6 卷第1 期。,47,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