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率(Infation Rate)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 ,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
2、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 (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 CPI 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通 货 膨 胀 率 =( 本 期 价 格 指 数 -上 期 价 格 指 数 ) /上 期 价 格 指 数 100%其中基期就是选定某年的物价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价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作一对比,从而衡量现今的通货膨胀水平。其实,上面所说的只是三种衡量通货膨胀水平方法之一的消费指数折算法,但它是最常用的,此外还有 GDP 折算法和生产指数折算法。 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了解到通货膨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