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作用.doc

上传人:大智若愚 文档编号:321383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ttp:/ 导入处“猜想”引发生疑,萌发创新。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潜在的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对数学特点,内容发生兴趣而引发的。而猜想是对事物变化方向的一种“试探”性判断,天性好奇,探索欲强的学生对此参于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在新课的导入处恰当地设计猜想,诱发生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选择导入:小明的爸爸今年(2000 年)是第 9 个生日,请大家猜一猜小明的爸爸今年几岁?当一位学生回答 9 岁后,马上遭到几位同学的反击:“爸爸 9 岁,会有儿子吗?”课堂哗然,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再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出示圆后,让生

2、猜想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学生讨论研究,然后发言:“周长和直径有关。 ”老师继续问“有什么关系?”让生带着疑问去.。教师这样设计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趣味性,体现数学的魅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http:/ 探新处“猜想“直觉顿悟,促成创新。直觉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是自由联想在某一问题边缘的持续活动,当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时。旧新经连接突然沟通形成新联结表现。猜测,按心理学的观点不定期说,是直觉思维的一部分,直觉思维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的知识结构为背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新情景并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假设、推

3、测,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激励学生创新。例如:教学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在复习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40016(71-66)的运算顺序后,教师说:“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这道题不改变原来的运算符号,最后算除法怎么办?”迫使学生猜想出再用一个括号来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水到渠成,教师再揭示出中括号的概念,并让学生继续猜想,这个中括号应加在什么位置,最后才算除法?然后再猜想整理 240016(71-66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个过程,新的运算符号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生在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中,直觉顿悟,创新成功。再如,数学活

4、动课上,我出示一题:“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为http:/ 平方厘米,底面半径为 5 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得到了一种解法,这时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此题可用“439.625”巧解,但他却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为此我请学生讨论验证,回忆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变换将等分若干份的圆柱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放置方法,如图:显然,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已变为 S 则,高为 r,因此,这个圆柱的体积用 S 侧r 的方法求是合理的。三、 练习中“猜想”发散思维,发展创新。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 ,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现有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法和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而思维中的发散思维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创新。因此,在数学练习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的开放性练习,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求答案,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计“猜想”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计算时,学生在计算:57 算到 = 时皱起了眉头,有的甚至嚷嚷起来。这时教师故意说:“怎么推?”学生说:“算起来太麻烦了。 ”教师看时机已到,说:“那就别算了,猜想,推测一下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学生重新对算式作了观察、思考,终于找到了新的算法: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