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仲景傷寒補亡論書名:仲景傷寒補亡論作者:郭雍 朝代:宋 年份:西元 1181 年 徐序內容:余幼習醫。凡足以羽翼仲聖傷寒論者。無弗究心。即知宋有常器之、龐安常、郭白雲三先生。常氏之書。世無傳本。 龐氏刻本已鮮。家藏抄本。亦多缺誤。原本藏江村袁氏。后歸顧抱沖。抱沖歿。歸員嶠黃氏。近將梓而壽世也。至郭氏 補亡論。予家舊藏抄本。熟讀尋繹。有年所矣。是書重刻于明之季世。觀青田劉公序文。知是時已將失傳。苟非重刊。 至今泯沒久矣。余年逾六十。崦嵫晚景。身世匆匆。爰屬及門暨兒輩。詳為校核。付之棗梨。亟為流傳。將使古人羽翼 仲聖之苦心。不湮于今日。亦斯道之幸也夫。一切詳于凡例。剞劂告竣。因徇及門之請。複弁數語
2、于簡端。愿與同志者 質之。是為序。 x 道光元年歲在辛巳長至日長洲后學徐錦識x 劉序內容:夫人稟陰陽五行而有生。乃以寒暑七情而傷其形。卒不免于夭殤。以至不能保夫造物之所畀也。聖人出而憫焉。為 之嘗百草而設其治。著靈素諸經而闡其理。既而有倉公華佗扁鵲仲景諸君。相繼著論以晰其治。於此道益明而術益精。 民眾之有疾者。可賴以保其生矣。無如歲久人湮。書帙淪喪。讀者每慨其文理未貫。精義不彰。前宋代中州有郭白雲者。 兄弟名醫。窮經探索。洞徹病情。每三複仲景之書而嘆其亡失。乃更闡其奧而發其微。作補亡論一書以全其義。其于兩 感。 陰陽交、陰陽易及 痙等論。尤為詳切精博。真可謂發前人之所未發。令讀者心目一清。足補
3、仲景之殘缺。惟是宋時刻 本。傳至元紀。兵火之間。又複亡其第十六卷中數十條。其間妙義精論。盡皆湮沒不可複聞。良可惜哉。其所存十九卷 有余。若不壽之梓。安知其不再亡失耶。俾生民之有疾痛者。何所賴以獲免夫夭殤。保全其造物所畀乎。茲刻也。亦同 于神農黃岐之用心也矣。是為序。 x 大明萬歷甲戌仲春嗣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前奉敕提督操江歷掌南京前后左右督 府事侍衛護軍誠意伯芝田劉世延題x 朱子跋郭長陽醫書內容:紹熙甲寅夏。予赴長沙。道過新喻。謁見故煥章學士謝公昌國于其家。公為留飲。語及長陽沖晦郭公先生言行甚悉。 因出醫書歷書數帙曰。此先生所著也。予于二家之學。皆所未習。不能有以測其說之淺深。則請以歸。將
4、以暇日熟讀而 精求之。而公私倥傯。水陸奔馳。終歲不得休。複未暇也。明年夏。大病幾死。適會故人子王漢伯紀自金華來訪。而親 友方士繇伯謨亦自籍溪來。同視予疾。數日間。乃若粗有生意。問及謝公所授長陽醫書。二君亟請觀焉。乃出以視之。 則皆驚喜曰。此奇書也。蓋其說雖若一出古經。而無所益損。然古經之深遠浩博難尋。而此書之分別部居易見也。安得 廣其流布。使世之學為方者。家藏而人誦之。以知古昔聖賢醫道之源委。而不病其難耶。予念蔡忠惠公之守長樂。疾巫 覡主病蠱毒殺人之奸。既禁絕之。而又擇民之聰明者。教以醫藥。使治疾病。此仁人之心也。今閩帥詹卿元善實補蔡公 之處。而政以慈惠為先。試以語之。倘有意耶。亟以扣之。而元
5、善報曰。敬諾。乃屬二君讎正刊補。而書其本末如此以 寄之。抑予嘗謂古人之于脈。其察之固非一道。然今世通行。唯寸關尺之法為最要。且其說具于難經之首篇。則亦非下 俚俗說也。故郭公此書。備載其語。而並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釋之。夫難經則至矣。至于德用之法。則予竊意診者 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長短。以是相求。或未得為定論也。蓋嘗細考經之所以分寸尺者。皆自關而前卻。以距乎魚際 尺澤。是則所謂關者。必有一定之處。亦若魚際尺澤之可以外見而先識也。然今諸害。諸無的然之論唯千金以為寸口之 處。其骨自高。而關尺皆由是而卻取焉。則其言之先后。位之進退。若與經文不合。獨俗間所傳脈訣五七言韻語者。詞 最鄙淺。非叔和本書明
6、甚。乃能直指高骨為關。而分其前后以為寸尺陰陽之位。似得難經本指。然世之高醫。以其贗也。 遂委棄而羞言之。予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姑附見其說于此。以俟明者而折中焉。 x 慶元元年乙卯歲五月丙午鴻慶外史新安朱熹書x 自序內容:素問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 又曰。標本已得。邪氣乃服。夫所謂標本者。一體本末 之事。今病與工。自非一體。何其言標本也。蓋謂某病為本。則以治某病者為標。因其本而治其標。則工與病。 自成一家矣。且如病傷寒者。以傷寒為本。則亦以能治傷寒之工為標。此所謂標本已得。邪氣乃服也。如以傷 寒為本。而以能治痺疝之工為標。則標本不相得。邪氣何緣可服哉。素問論此。乃以得不得
7、為言。聖哲之意可 見。況病有輕重。工有高下。重病須高工。亦謂其標本相得也。扁鵲曰。人之所患患疾多。醫之所患患道少。 道少疾多。此標本之所難相得也。凡病固皆難。惟傷寒為特甚。蓋人之疾痛。或在皮膚。或肌肉。或骨髓。或 五臟六腑。著則久而不去。未有入經與經氣流通者。惟傷寒之毒。能入大經。與經氣相搏。經氣不能勝。反藉 經隧恣意攻人。人為之拱手待斃。昔之所謂流注血氣。生養人命之經。今化為寒溫熱毒。毒人生命之經矣。 是豈他疾之比哉。故自古以為難治之疾。方其疾作之始。日傳一經。初傳之際。証或難辨。用藥尚疑。當是之 時。其工在明。及傳証之始。急于用藥。猶豫則差。其工在斷。一經既過。又將別傳。新故相亂。其工在審
8、。 為之工者。自非六日之傳。昭然豫判于胸中。亦未易酬對。三陰三陽之變。彼如疾風駿馬。過不暫停。而欲逐 其后而攻之。謬矣。況有異氣間襲。變動隨出。或表或裡。超然若神。不可以常拘者。將何應之。故仲景曰。 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信斯言也。自非心精學博。機運無窮。未有不觸途 面牆。倒行逆施者。此所謂貴于標本相得。而后邪氣乃服也。惟其最為難治。故自張長沙以來。特為注意。 辨析毫厘。動輒十數萬言以訓后世。今醫方論說。複無詳于傷寒者。昔雲難治之病。今反為曉然易見之疾。 患在常人苟且。不誦其書耳。則書之為后人利。豈不溥哉。是以陶隱居稱仲景之書為眾方之祖。孫真人嘆其特 有神功。良有
9、以也。雍之仲兄。字子言。嘗通守夷陵秭歸二郡。幼以多疾喜方。遍訪名醫。時尚及見常器之、康醇 道輩。 遂悟醫師氏之學既久。深得于仲景之論。每嘆此學大難窮盡。今則其道將絕。時為雍言之。雍初得聞仲景之書。未 甚領 略。漸磨日久。及老后篤好之。嘆已晚矣。昔仲景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撰傷寒雜病論。雍之用心。 亦複為此。雖學識疏略。無高人之見。而一言一事。上必有所本。中必得于心。而后敢筆之于書。盡去世俗妄 論欺惑之術。常如天地父母臨其上。庶幾后世複有揚子雲。始知雍言之不謬也。今所論次。自岐黃以及近代諸 書。凡論辨問答証治。合一千五百余條。總五萬言。分七十余門。集成論說二十卷。方藥五卷。雍聞醫家有好
10、事。或三十年而著論。或二十載而成書。其用心精專。故足以垂世。如雍行年八十。日暮途遠。志在速成。 安能久于斯道。是以不逾年而略舉大綱。亦由前人之述已備。繼踵有作。不過書札之力而已。未能免疏略 牾 也。后之君子。或憐其衰晚昏謬。疏其失而正之。以成其美。此誠有望焉。嗟乎。予生不辰。上不得見張長沙 孫真人。北面摳衣而請。下不得進于龐朱二氏之前。獨抱遺書。呻吟于深山窮谷之間。啜菽飲水而不厭焉者。 樂在其中矣。昔孔子多能鄙事。子夏雖小道必觀。聖賢尚且不廢。況后人乎。幸不以猥吝見黜也。 x 淳熙八年歲在辛丑暮春之月河南郭雍謹敘x 近世諸家傷寒書。如高文莊傷寒類要。未得本。龐朱二氏。傳世已久。常器之補治論。雖
11、略有傳。而不 得善本。今有文闕者補之。訛舛者正之。疑不敢用者去之。庶不累其名。后來者惟王仲弓監丞一書。頗有發明。 遇前人闕則取之。自此而下。非所當錄。雖有傳于世者。未足為后世不刊之說也。 卷一傷寒名例十問內容:問曰。傷寒之名何也。王叔和撰次張仲景之言曰。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于寒。觸冒 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于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問曰。傷寒亦名熱病何也。素問三十一篇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又曰。人之傷于寒。則為病熱。故素問 皆謂之熱病。而三十二篇。有肝熱病。心熱病。脾熱病。肺熱病。腎熱病之名。及其病証刺法也。 問曰。傷寒有五何也。難以五十八
12、難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是也。何以一 病而有五名也。雍曰。其病皆傷于寒。其為病皆熱則一也。然而有五名者。因四時之變氣而言也。冬有風寒二証。 故冬為中風。為傷寒。春為溫病。夏為暑病。亦曰熱病。秋為濕溫。此皆重感于四時之氣。故異其名也。總而言之。 則皆曰傷寒曰熱病。故王冰言論其發病。皆為傷寒致之是也。謂之熱者。其証皆熱也。 問曰。何以謂之溫病。素問三篇曰。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故王叔和述仲景之言曰。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 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 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素問所謂熱病。
13、謂四時之病。其病皆熱也。后世以暑病為熱病者;謂夏時之氣 熱。最重于四時之熱也。 問曰。時行之氣何如。叔和述仲景之言曰。陰陽大論曰。春氣溫 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如春時 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 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也。人感非時之氣。是以一歲之中 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問曰。素問言四時之氣。更傷五臟何也。仲景叔和曰。氣候有應 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亦時行 之一也。雍曰。巢元方病源。以傷寒、時氣、溫病、熱病。分為四種。傷 寒冬也。時氣疫也。溫病春也。熱病夏也。雖各具數十候。究其
14、証治。 皆不相遠。 問曰。古書言歲之所以皆同病者。亦時行乎。雍曰。此則上古謂 之歲露也。時行者。失時之和而中病者也。何以謂之歲露。靈樞七十 九篇曰。冬至之日。風雨從南方來者。為虛風。賊傷人者也。其以夜 半至者。萬民皆臥而弗犯也。故其歲民少病。其以書至者。萬民懈 怠。而皆中于虛風。故萬民多病。此黃帝所謂歲之所以皆同病者。又 非失時之和而中病也。故特謂之歲露。 問曰。傷寒之與歲露何如。雍曰。歲露者。賊風虛邪也。因歲露 而成傷寒者。其病重而多死。四時傷寒者。因寒溫不和而感也。其病 輕而少死。上古之書論歲露。自越人仲景之下。皆不言及之。今雖有 遇歲露而死者。世亦莫之辨。皆謂之傷寒時行也。 問曰。有以傷
15、寒溫疫為不異者何如。孫真人曰。短劇雲。古人相 傳傷寒為難治之疾。時行溫疫是毒瓦斯之病。而論治者。不判傷寒與 時行溫疫為異氣耳。雲傷寒是雅士辭。天行溫疫是田舍間號。不說 病之異同也。考之眾經。其實殊矣。所病不同。方說宜辨。是以略述 其要雲。 問曰。傷寒何以謂之卒病。雍曰。無是說也。仲景敘論曰。為傷 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而標其目者。誤書為卒病。后學因之。乃謂六七 日生死人。故謂之卒病。此說非也。古之傳書怠墮者。因于字書多 省偏旁。書字或合二字為一。故書雜為雜。或再省為卒。今書卒病。 則雜病字也。漢劉向校中秘書。有以趙為肖。以齊為立之說。皆從 省文而至于此。與雜病之書卒病無以異。今存傷寒論十卷。雜病論
16、亡矣。 卷一敘論五問內容:問曰。或謂傷寒為橫病何也。孫真人雲。俗人謂之橫病。多不解 治。皆雲日滿自瘥。以此致夭枉者。天下大半。凡始覺不佳。即須救療。迄至于病愈。湯飲競進。折其毒熱。自然而瘥 。必不可令病氣自在。恣意攻人。拱手待斃也。 問曰。凡有疾不時治何如。仲景曰。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瘥。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 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臟。則難可製止。 此為家有患。備慮之要。 (外台作千金論雲。難可製止。雖和緩亦無能為也。癰疽疔腫。尤其為急。此自養之要也。 ) 問曰。治湯藥何如。仲景曰。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
17、。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如或瘥遲。 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問曰。服湯節度何如。仲景曰。凡發汗用溫暖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盡三服。 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病重者。一日一夜當 時觀之。如服一劑。病証猶在。當複作本湯治之。至有不肯汗出。 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后有陳廩邱蒸汗法) 問曰。服藥四方異宜何如。叔和雲。地土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 舉四治之能。以訓后賢。開其未悟。臨病之工。宜兩審之。 卷一治法大要九問內容:問曰。傷寒治法之大要何如。仲景曰。凡傷寒之病。皆從風寒得
18、之。始表中風寒。入裡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 當不消散者。不在証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若 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 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華元化曰。傷寒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熱毒在外。未 入于胃而先下之。其熱乘虛入胃。則爛胃也。其熱微者。則赤斑也。劇則黑斑也。雍曰。此論汗下之宜。即治法之 大要也。 問曰。汗下失其宜何如。仲景曰。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 愈。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 遂何可以妄攻。虛盛
19、之治。相背千裡。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 哉。況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乃亡。死生之要。在乎須 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 之相反。其禍至速也。 問曰。表裡或至于俱感。汗下不可以並行乎。仲景曰。凡兩感病 俱作。治有先后。發表攻裡。本自不同。而執迷妄意者。乃雲神丹甘 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裡。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 舉措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 問曰。傷寒日滿自瘥之說果何如。雍曰。雖古名人亦有是論。惟 張孫不取也。許仁則言。自心不全甄別。他醫難得精妙。與其誤療 也。寧得任之。但能薄滋味。適寒溫。將理中冷
20、暖。守過七日。此最為 得計。其中事須服藥。不可徒然者。惟多日不大便。暫須一轉泄耳。 雍謂此說固善。然人感疾。輕重難同。幸而所感不重。証循常理。則 有是說。假令感疾深重。變証不常。日滿則死矣。所以仲景言時氣不 和。便當早言。及在腠理。以時治之。孫真人言勿令病氣自在。恣意 攻人。拱手待斃也。豈許氏之言。與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之說。皆有激 而雲乎。 問曰。傷寒之初。不當用峻藥何如。雍曰。此可謂之良醫之言。 常聞常器之為初學淺識者有是說矣。仲景之法。有是証則用是藥。 今曰桂枝証。麻黃証。是當用桂枝麻黃二湯也。然常人才學明識。不 逮仲景。則有誤在其中。安敢盡用其藥。遇桂枝証。則必思桂枝之輕 者而用之。遇麻黃
21、証。則必思麻黃之輕者而用之。蓋慮脈証有誤。須 預為之防。得不失仲景大意可也。如因仲景之言。必盡用仲景之劑。 不自量力周思。斷然無疑。所謂愚者動作果而速也。鮮不失矣。至如 青龍、承氣、十棗、陷胸等湯。學淺者尤宜絕口。如其人醫道果精深。 當一從仲景之言。尚有承氣之戒。可不審哉。 問曰。或言傷寒。只當看証治之。何如。雍曰。經絡為先。証脈為 次。朱氏活人書曰。治傷寒不識經絡。如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 在。往往病在太陽。反攻少陰。証是厥陰。乃和少陽。寒邪未除。真氣 受斃。又況傷寒看外証為多。未診先問。最為有準。孫真人雲。問而 知之。別病淺深。名為巧醫。既得其經。然后切脈。以辨在表在裡。若 虛若實。以汗下
22、之。古人所以雲。問而知之為中工。切而知之為下工 也。雍曰。傷寒之疾。其來甚暴。尚為易見。故問外証。切寸口。足以 知病之所在。如雜病有難知者。當如古人揆度奇恆之道。未易以一 二言也。 問曰。人病傷寒。或無湯藥則何如。華元化曰。若無丸散及煎 者。但單煮柴胡數兩。傷寒時行。皆可服以發汗。至再三發汗不解。 當與湯。實者轉下之。但當少與。勿令大下耳。雍曰。此須能辨証者。 偶在道途間乏藥。乃可用之。蓋柴胡亦與陰病不相宜也。 問曰。傷寒數種。庸人不能分別者。用藥如何。葛稚川曰。若初 覺頭疼肉熱。脈洪。起一二日。便作加減蔥豉湯。蔥白虎口一握。豉 一升。綿裹。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汗。若不汗。更作。加葛根
23、三兩。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汗。更作。加麻黃三兩。去根節。 諸名醫方皆用此。更有加減法甚多。江南人多服之。雍嘗見北方乏 醫藥處。遇傷寒時氣。秦人即飲蔥茶。晉人即飲蜜茶。雖甚苟且。亦有應者。后少見損人。蔥茶似有理。蜜殊不曉 所謂。 問曰。汗不出。有蒸法何如。陳廩邱雲。醫經雲。連發汗。汗不 出者。死病也。吾思之。可蒸也。如蒸中風法。蒸濕之氣于外迎之。不 得不汗也。后以問張苗。苗雲。曾有人作事。疲極汗出。臥單簞。中冷 得病。但苦寒蜷。諸醫與丸散湯。四日之內。凡八過發汗。汗不出。苗 令燒也。布桃葉蒸之。即得大汗。于被中就粉傅之。使身極燥乃起。 便愈。后數以此發汗。汗皆出也。人性有難汗者。非惟病使
24、之然也。 蒸之則無不汗出。范汪雲。諸病發熱惡寒。脈浮洪。便宜發汗。溫粉 撲之。勿令遇風。當發汗而其人適失血。及大下利。則不可大汗。數 少與桂枝湯。使體潤 汗出連日。當自解。 上治法大要。不拘于經。故傷寒總目載之敘論之中。今依論 次于敘論之后。其余治法。並各詳見于逐經逐証之中。 卷一傷寒脈法及刺法六問內容:問曰。傷寒有五。其脈何如。難經五十八難曰。中風之脈。陽浮 而滑。陰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 盛而緊澀。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各隨其經之所在而 取之。 問曰。脈之辨寒暑何如。仲景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
25、之傷暑。 問曰。欲愈之脈何如。仲景曰。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后靜者。此皆愈証也。 問曰。病有損脈何如。雍曰。傷寒至脈多。損脈少。故仲景曰。四 損三日死。五損一日死。六損一時死。凡四息而一至。曰四損。五息一至。曰五損。六息一至。曰六損也。 問曰。死生之脈何如。仲景曰。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脈至乍數乍疏者死。脈至如轉索者死。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 脈 沉細者。不過一日 死。此以前。是皆傷寒証候也。 問曰。溫病刺五十九穴。何穴也。素問三十二篇曰。病甚者為五 十九刺是也。靈樞二十三篇曰。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外內側各三。 凡十二
26、 。五指間各一。凡八 。足亦如是。亦八 。頭入發一寸旁 三分。各三 。凡六 。更入發三寸邊五。凡十 。耳前后口下(一作 目下)各一。項中一。凡六 。巔上一。囟會一。發際一。廉泉一。風池 二。天柱二。此五十九穴也。 右傷寒脈法針術。不止于此。此則論其敘論所載。其余各見逐經逐証之下。 卷一張仲景華元化五問內容:問曰。華佗治傷寒法。與仲景少異何謂。千金方載華佗之言曰。 夫傷寒。始得一日在皮膚。摩膏火灸之則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膚。 可依法針。服解肌散發汗。汗出則愈。若不解者。三日在肌。複一發 汗則愈。若不解者。止勿複發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蘆丸微吐之 則愈。若病用藜蘆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則愈
27、也。視病若 未惺惺者。複一法針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熱 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熱乘虛入胃。則爛胃也。然熱入 胃。要須下去之。不可留于胸中也。雍曰。元化之術。指日期為候。仲 景雖指日。而要在察陰陽六經之証。此其所以若少異也。要之仲景 規矩準繩明備。足為百世之師。元化自得神術。惟可自用。故外台言 元化藜蘆丸近用損人。不錄。則知后人不能學也。 問曰。仲景元化之術孰優。雍曰。未易優劣。大抵仲景之術。得 于學識。元化之術。得于心悟。心悟則變化無常。自用多奇。而學人 鮮能從。必欲從上聖之精微。為百世之模楷。非仲景而誰歟。故仲景 之于醫道。守其常也。元化之醫道。從其變也。 問曰。元
28、化臨終之日。焚書于獄中。曰。此書可以活人。后世謂 所焚之書為仲景之書。是耶非耶。雍日。非也。仲景之書。出于元化 之后也。曰。異哉。仲景漢人。元化魏人。安得書出其后。曰。仲景元 化同為漢末人。仲景不仕魏。故世稱曰漢仲景。元化仕曹氏。故世稱 曰魏佗也。考之于史。元化死于呂布陳登之際。計其時在建安之初。 是時佗已百余歲矣。仲景敘論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 以來。曾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 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 卷。則是書作于建安十年之后。故知二公聲跡相接。而仲景猶為后 進也。 問曰。世獨重仲景之書何也。雍曰。陶隱居、孫真人。
29、可謂古之 名醫矣。陶論醫方曰。惟張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孫真人曰。傷 寒熱病。自古有之。名醫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尋思 旨趣。莫測其致。所以醫人未能鑽仰。以二者之言推之。宜其特重于 世也。文孫真人曰。尋方之大意。不過三種。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 則青龍。凡療傷寒。不出之也。而說者謂如太陽中 。當用白虎。不 可誤服桂枝麻黃。此古人所未至。何也。雍曰。傷寒之初。惟有桂枝 麻黃青龍三証。故不出用此三藥。若言中 。則中 非傷寒。自是別 病。當用白虎。何緣用此三藥。非古人所未至。蓋論者誤以中 為傷 寒也。 問曰。元化之書有傳否。雍曰。未之見也。載于千金者。亦雜以 孫真人之言。近世蘄水龐安
30、常論中所載。其言少異。曰。龐氏所載何 如。曰。龐氏曰。華佗治法雲。傷寒病起自風寒。入于腠理。與精氣分 爭。營衛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邪氣在孔竅皮膚之間。故 病者頭疼。惡寒身熱。腰脊強直。此邪氣在表。隨証發汗則愈。病三 日以上。氣浮上部。填塞心胸。故頭痛胸中滿。或多痰涎;當吐之則 愈。病五六日以上。氣結在臟腑。故腹滿身重。骨節煩疼。當下則愈。 其言與千金又異。 卷二仲景辨脈法三十八條內容:雍曰。辨脈者。辨傷寒之脈也。平脈者。平眾脈也。今辨脈法中。 雖有意相槎椏者。世以仲景之法。只此二篇。垂百世之師范。雖王叔 和撰次。一字不敢妄易。仍舊次第錄之。其問答。皆仲景本文也。 仲景問曰。脈有陰陽。
31、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 名陽也。脈沉、澀、弱、伏、 (一作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 生。陽病見陰脈者死。雍曰。此謂陰脈陽脈。非謂脈之陰陽也。 又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 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 食。身體重。大便反硬者。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又問曰。病有洒淅惡寒而複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 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日。假令寸口脈微。名 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洒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尺 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陽脈浮。陰脈弱(浮 一作微)者
32、。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者。營氣微也。其脈浮而 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營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熱 而躁煩也。 又曰。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一雲秋脈) 又曰。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一雲夏脈) 又曰。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 又曰。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 (一雲陰氣) 又曰。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又曰。脈來緩。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脈來散。時一止複來者。 名曰促。 (一作縱)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又曰。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 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于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 者。名曰動也
33、。 又曰。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 緩也。 又曰。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 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又曰。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 虛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又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脈浮而緊。按之 反芤。此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而數。 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又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脈大而浮數。故知 不戰汗出而解也。雍曰。即前問不芤之証。 又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 曾
34、經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 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又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患身涼和者。何也。答曰。此 為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 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 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又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 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 平。雖劇當愈。 又曰。立夏得洪大脈。 (洪一作浮)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 重者。須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 然自出 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脈洪大。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仿此。 又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
35、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 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 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又曰。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假令 脈遲。此為在臟也。 又曰。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 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 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一作沉)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 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 又曰。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 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可發其汗。 又曰。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 數則動脾。此非本
36、病。醫特下之所為也。營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 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 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硬。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 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谷。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后度數 如法。病者則飢。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又師曰。病患脈微而澀。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 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后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覆衣。 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 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 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覆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 中煩熱。以陰氣內
37、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 血也。 又曰。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 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 攻。 又曰。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 靜乍亂。此命絕也。又未知何臟先受其災。若汗出發潤。喘不休者。 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 唇吻反青。四肢 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 脾絕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又未知何臟陰 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 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又曰
38、。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 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 氣。冷必相搏。其人即 KT 。 (音壹) 又曰。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 KT 。言胃氣虛竭 也。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 必衄也。 又曰。諸脈浮數。當發熱而洒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蓄積有膿也。 又曰。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瘥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又曰。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于上焦。濁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 于邪。必內 也。表氣微虛。裡氣不
39、守。故使邪中于陰也。陽中于邪。必發熱頭痛。項強 頸攣。腰痛脛酸。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 氣為 。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裡氣微結。三焦相溷。內外 不通。上焦怫郁。臟氣相熏。口爛食 也。中焦不治。胃氣上沖。脾氣 不轉。胃中為濁。營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 熱相搏。因熱作使。游于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 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 咽塞。寒 厥相追。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 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又曰。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干燥。蜷臥足冷
40、。鼻中涕 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 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 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又曰。脈陰陽俱緊。至于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 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 者。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 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臉內際黃者。此欲 解也。 又曰。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虛。風為熱。虛為寒。風虛相搏。 則洒淅惡寒也。 又曰。脈浮而滑。浮為陽。滑為實。陽實相搏。其脈數疾。衛氣失 度。浮滑之脈數疾。發熱汗出者。此為不治。 又曰。
41、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卷三仲景平脈法四十五條內容:仲景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營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 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 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 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 惑。動失紀綱。愿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 有三部。尺寸及關。營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 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環。當複寸 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 蓄。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
42、。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 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奸。審察表 裡。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腑臟。獨見若神。為子條 記。傳與賢人。 又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 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又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愿聞其 說。師曰。病家人請雲。病患苦發熱。身體疼。病患自臥。師到。診其 脈沉而遲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 遲。故知愈也。假令病患雲。腹內卒痛。病患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 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裡有病者。脈當沉而細。今脈浮大。故
43、知愈也。 又師曰。病家人來請雲。病患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患向壁 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設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 起而 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咽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處言 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又曰。師持脈。病患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 也。搖頭言者。裡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 一腳者。腰痛也。裡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又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 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痺也。病患雲。實 咽中痛。雖爾。今複欲下利。 又問曰。人病恐怖者。其脈何狀。師曰。脈形如循
44、絲累累然。其 面白脫色也。 又問曰。人不飲。其脈何類。師曰。脈自澀。唇口干燥也。 又問曰。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又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人以指按之。 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 (菽、小豆也。 )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 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 又曰。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 再舉頭者。腎氣也。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 (此上當有北方腎脈。其 形何似雲雲問答起語。此乃其下文轉語一節也。錯簡在此。 ) 又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謂也。師曰。水行乘 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
45、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 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又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 六者。名曰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 又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証 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患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 曰。我前來不見此証。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 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名災怪耳。 又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 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脈者死。 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是肝臟傷。故知死也。 又問曰。南方心脈。
46、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 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 反。病在裡也。脈來頭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 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又問曰。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 浮者。是肺脈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 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 又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 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屬木。脈應濡弱。 反得毛浮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克木。故知至秋死。他仿此。 又問曰
47、。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 今反沉。故責之。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 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節克之也。 又曰。脈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卒眩仆不識人者。短 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谷神。雖困無苦。 又問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謂也。師曰。沉為純陰。翕為正陽。 陰陽和合。故令脈滑。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沉。飲食自可。少陰脈微 滑。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其人必股內汗出。陰下濕也。 又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 肺裡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 以胃中
48、虛冷。故令脈緊也。 又曰。寸口衛氣盛。名曰高。 (高者暴狂而肥)營氣盛。名曰章。 (章者暴澤而光)高章相搏。名曰綱。 (綱者身筋急脈弦直故也)衛氣 弱。名曰 。 ( 者心中 動迫怯)營氣弱。名曰卑。 (卑者心中常自 羞愧) 卑相搏。名曰損。 (五臟六腑俱乏氣虛 故也)衛氣和。名曰 緩。 (緩者四肢不自收)營氣和。名曰遲。 (遲者身體俱重但欲眠)緩 遲相搏。名曰沉。 (沉者腰中直腹中急痛但欲臥不欲行) 又曰。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 發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陰陽相抱。營衛俱 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 又曰。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強。持
49、實擊強。痛 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也。 又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 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 又曰。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谷不化。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 又曰。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癮疹。身 體為痒。痒者名泄風。久久為痂癩。 (眉少發稀。身有干瘡而腥臭也。 ) 又曰。寸口脈弱而遲。弱者衛氣微。遲者營中寒。營為血。血寒 則發熱。衛為氣。氣微者心內飢。飢而虛滿。不能食也。 又曰。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 又曰。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余。噫而吞 酸。食卒不下。氣填于膈上也。 (上亦作下) 又曰。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 緊相搏。腸鳴而轉。轉則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 又曰。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營氣不逮。營衛不能 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痺不仁。營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 虛。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中焦不歸 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又曰。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實。數消谷。緊者病難治。 又曰。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衰。澀者營氣不足。衛氣衰。面 色黃。營氣不足。面色青。營為根。衛為葉。營衛俱微。則根葉枯槁。 而寒 、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又曰。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衛氣衰。芤者營氣傷。其身體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