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特点及教学方法一、 技术特征:是在胸前一臂远距离,击球的下部,使球向上方做上下的垂直运动即在长、宽各 3 米的区域内,双手将球垫向上方,并超过一定高度(从地面起男生 2.35 米,女生 2.15 米)考察学生自垫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 技术分析垫球手型:一般有三种。抱拳式:双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向前;叠掌式:两手掌根紧靠,两手手指重叠后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互靠式:两手腕部紧靠,两手自然放松。(一) 、准备姿势:两腿前后开立,左右脚间距离与肩同宽,两手自然持球。(二) 、上肢手臂动作:以单手或双手将球平稳抛起,每次抛球的高度和距,身体的距离及落点要相对固定。抛球出手时,
2、使球向自己的正上方行进。顺势把要击球的手上动作做好,两手迅速做出垫球手型,且两臂夹紧伸直,压腕,准备击球。(三) 、下肢击球姿势:将球抛出之后,身体重心迅速降低重,双腿微屈,膝关节同脚尖齐,肩膀与膝盖齐此时,重心稍稍前移落于前脚掌,把要击球的手上动作做好,准备击球(四) 、击球动作:重心抬高,两臂夹紧伸直,两脚向正上方蹬地并抬臂,同时压腕顶肘外翻成平面。击球时借助脚蹬地的力量将球送出,身体与击球保持连贯不脱节,手臂是最主要的用力点击球。(五) 、击球部位:正面双手自垫球垫球的击球点一般应保持在腹前一臂远距离且低于肩膀两拳并高于髋的范围击球,用小臂前半部腕关节以上 10 公分左右挠骨内侧平面去击
3、球。垫击部位过高或过低,不便垫准和垫稳,同时,击球点保持在腹前,便于控制手臂与地面的角度;便于观察来球;便于运用身体的协调力量,可以提高垫球的准确性。(六) 、击球时用力:准确的判断球的速度、落点、根据落球下降的力量,掌握好手臂迎击球的用力和缓冲主动前送。如落球速度慢(加大压腕幅度)垫击用力大些,必须加大抬臂击球动作,来增加球的反弹力;如落球速度快,垫击时,可用力小些,靠球的反弹力量将球垫起; 三、技术要点:夹-是指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手腕下压,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迎击球。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顶肘、压腕的动作去迎击来球,身体重心要随球前移,两臂在全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伴送球。移移动到位,
4、正面对准来球蹬手臂击球时,下肢伸腿蹬地跟重心随球向前四、练习方法(一) 、手臂放球法。练习者做好准备姿势后用双手互握的手指拨球,让球沿手腕向前小臂方向滚动,待球滚动到手腕上 510 厘米的前小臂处停止,同时双臂夹紧上拉,双手互握手腕下压,做成垫球的静止动作 30 秒钟。目的:使练习者明确垫球一瞬间时身体,双臂双手腕的动作正确做法,了解手臂垫球的正确部位。(二) 、自抛自垫法。练习者做好准备姿势后把球上抛,迅速含胸,夹臂,挺肘,双手互握手腕下压,待球下落,进行垫球。这时手臂要抬平些,使球直上直下,垫球高度为头上 1 米左右。目的:明确垫球动作,掌握正确的垫球手臂部位,培养球感。(三)拍手垫球法。
5、同“二”练习,增加每垫一球后必须拍一次手再垫球,也可拍二到五次手后再垫球。目的:养成垫球后必须放开手的正确动作,通过多次练习,培养正确双手互握(四) 高低垫球法。练习者自抛自垫一高一低球的练习,低球在头上 1 米左右,高球在头目的:让练习者上下肢配合用力击球,培养掌握控制力量来垫轻重不一的球的能力。(五) 双人对垫法。两人一组相距 4 米,做双人对势练习。目的:培养判断能力,及时快速移动能力,双人配合协调能力。五、易犯错误及纠正错误一:屈臂屈臂是指在击球的瞬间,利用屈肘关节,抬前臂的力量来击球。初学者多数同学易犯此错误。屈臂击球使球改变方向,造成传球失误。纠正:练习直臂击球错误二:抱手跑抱手跑
6、是指在移动过程中双手抱在一起。初学垫球半数以上的同学易犯此错误。抱手跑造成身体在移动过程中不协调,并影响移动速度与垫球时身体的稳定性。纠正:练习迅速空手抱手错误三:击球部位不准确此错误主要集中出现在初学者的身上,击球偏前或者偏后,就会导致球改变方向。纠正:对墙练习,双人互垫练习错误四:击球过早或过晚主要是对球的落点判断不准确造成的,特别是接很高的球,尤为明显。纠正:对墙练习,双人互垫练习错误五:挥臂发力挥臂发力指接球时,以肩关节为轴,由下向上挥动双臂击球造成。挥臂击球的主要原因时没有领会垫球时蹬腿、提肩、夹臂、压腕的正确发力顺序,以及准确判断来球速度与明确出手后球需要达到的远度、高度姓名:付成立地址:北京市怀柔区第五中学